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五阴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四▪P3

  ..续本文上一页藏,妙真如性,她一想到我爸爸以前对她好,她就会掉眼泪。八十几岁了,快往生了,在厨房吃饭,一讲到我爸爸,怀孕要生我的时候,叫她去看一下医生,我爸爸没有带她去看,她一直怨恨,怨恨到快往生一、二年前还在谈,不晓得想阴虚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一想,又要掉眼泪了,我就说:好!停!不要再哭了!我就是背这一句给她听,她听不懂:你在讲什么?她就一直回想、一直回忆,她就一直掉眼泪。已经过去五十年,没有办法忘记那种男人的可恶!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伟大的女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可恶的男人!听起来满顺的!所以,这个想阴是很恐怖的,这个想阴会一直钻牛角尖的,如果这个想阴不停止,会得严重的心病!

  你看电影演的,这个公主去看到那个书生,哇!回来单恋,惨了!这个想阴虚妄不知道,回来就单恋。你看那个小姐就叫医生来看,把脉,医生就说:这没有病啊!那就是相思,想到一直生病,你看这个[想]有多恐怖!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都是妄想,这个[想]接下来就是病,心病非常严重,自我想像。但是,[想]也有好处,像卡通影片都是想像出来的。会制造更多的艺术、创造更多的画画、创造更多的音乐,这个很多都是靠想像来的。[想]就是无限天马行空的发挥,创造很多的艺术、音乐、杰出的人才,都是靠[想]来的。虽是妄想,不过,天马行空的发挥自己的才干。这个电影如果如实演的话,有时候没有兴趣。靠很多的想像,高科技的融入,所以,这电影变得非常好看,真的就是靠想像而来的。这个[想]有时候会害人,有时候会成就人,但是记住!总是幻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个[想]要好好好好的放下,真的!

  义贯,佛言:[阿难,譬如有人]听到旁人[谈说酢梅],他的[口中]便有[水]生[出];他若心中[思]想着脚[蹋]在[悬崖]边上,他的[足]底[心]便会生出[酸涩]之感。一切众生的[想阴]之生[当知亦复如是],虽无实境当前,但依空言、空想,便作实想,而成就想阴。所以,很多事情想太多了。妈妈也很会想,坐起来,盘起来,手比起来,也不晓得那是什么印,就问她女儿:女儿,看看,妈妈象不象观世音?自己就开始胡思乱想了!儿子你看,妈妈象不象阿弥陀!她就是自己想像。不过,这个想还算是好的,自己想自己是阿弥陀、观世音,这个[想]是好的,身心不二。它的意思就是这个八识田中还有佛的种子,这个是好的。不过你想像自己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记得!从此以后不能生气,哪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可以生气的?不可以!自己观想自己是佛,那就永远不能生气了。

  [阿难,如是]由于光听到[酢]梅之言[说]即生出的口水,此口水实[不从梅]而[生],亦[非从口]而[入]。[如是,阿难,若]此口水是从[梅]中[生]出来[者],则[梅合自]己便能[谈]说好酸,因而自流口水,[何待人]来[说]而让人流口水?(然而梅实不会自说酸,亦不会流口水,故说此口水是从梅中来,不得成立。)又[若]此酢梅之言说是[从口]而[入,自合口]有能[闻]声之功?若如此者则[何须待耳]来听?然[若]唯[独耳闻]此酢梅之说,而口并不能闻,则[此]口[水]为[何不]是从[耳中而出]呢?(然而此酢说之言,实独耳闻,但耳中并不出水,可见此水非从[酢说]来,亦非从梅中来。故说此口水为从梅中生者,无有是处。)至于心中[思]想[踏]着[悬崖]之时,足心便生出酸涩之感,[与]酢梅之言[说]令人生口水之例[相类]。(此酸涩并不从崖生,亦非从足生;若是从崖生,崖应自酸涩。若从足生,则足自能生酸,即不待心去想踏着悬崖。)这个依此类推,很容易理解。

  经文,[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个[想]使一切众生困死愁城,就是这个想阴,非常恐怖的!

  义贯,佛言:[是故当知]:一切众生之[想阴],体本[虚]寂,循业[妄]现,[本非]任何能造之[因缘]所造,亦[非]属无因之[自然性](——非有因生,非无因生,乃如来藏妙真不生灭性,随业缘幻现之相,相妄性真。)

  4.行阴本如来藏性

  这个难破,连观察都很难!要破行阴生灭,要八地菩萨以上,八地到九地、十地,最后一念无明就是这个。诸位,第七意识的我法二执,有的人讲说:第七意识破完,第八意识。不对的,第七意识最后那一刹那破,七、八识全断,观念要先正确。第七意识的见分,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我执还有法执卡得非常微细,但是,那一刹那斩断的时候,七、八识同时转,转识成智。

  经文,[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若因水有,则此暴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师父先解释一遍,把经文贯串一遍:阿难,这个生生灭灭的行阴就像暴流,一波一个波浪,波浪相续,前浪消失,后浪又起,就像第七意识的行阴,前际后际不相踰越,一浪接着一浪,就是一念接着一念;生灭意识心的行阴也是这样子,行阴当知也是这样子。阿难,如果这个暴流的流性不因空生,不是从虚空而生,也不是因为静止的水而来;也不是水的性,亦非水的性;非离空、水,也不能离开虚空跟水。如是,阿难,如果说这个暴流的混浊、急促,这个浊水急促之流性,是因为虚空而生,那么,十方无尽虚空,就会变成无尽的暴流,世界自然就会受到沦溺。如果这个暴流是因为水而有,就必须建立能生跟所生的观念,那么,这个暴流的流性,应当就不是水。为什么?因为能生的水跟所生的暴流,二种相是完全不一样的,能有跟所有相,要二种相同时存在,才能建立能所关系。或者是树生水果,或者是父亲生儿子,二种相同时存在,才能说能、所完全存在,才能说暴流是由水产生的,水是能生,暴流是所生,必须有能生之相、所生之相同时存在。今应现在就是应当存在能所相,才可以建立:暴流由水所产生的。

  若说这个暴流就是水性,那么,这样一定要定位,一定要把它用这个时空定位,这个浊流就是水性的话,那么,澄清的时候,这个水的体性就没有。为什么?水的体性是静止的,当它暴流静止的时候,这个水体就没有了。为什么?因为你定位,说这个混浊的暴流才是水性。若暴流就定位为这是水的性,水的性要暴流,如果你一定要这样讲,定位成这样子,则澄清的时候,应非水体。那么,暴流澄清的时候,那应该就不是水的体性了,事实不然,所以,若因水有不对,若就是水性是不对的。如果离开了虚空跟水,虚空没有外,水外也没有流,绝对不会说没有水的暴流,那成什么话呢?暴流一定是从水来,没有水,哪里有暴流?

  注释:[譬如瀑流]:喻行阴奔泻不停,狂飙不住。[前际后际不相踰越]:如水之流,前浪后浪相接相续,亦不会互相跨越,这表示诸识之[等无间缘]。诸位!色法没有等无间缘,心法才有等无间缘。[不因空生]:[空],喻一真法界,如如之理。[不因水有]:[水],喻如来藏。[若因水有,则此暴流性应非水]:[有],生之义。若说暴流是从水而生,则水是能生,而暴流是所生,能生与所生应成二体,不应还是一体,水跟暴流其实是一体的。要建立能所就像底下举这个例子。

  如树生果或母生子,树与果各有一体,母与子亦各有一体,如此才可说一个是能生,一个是所生,若还合成一体,则没有能生与所生可言。因此,如果暴流的体性与水还是合一的话,并非暴流是暴流,水是水,它是一体;两者明显分开,各自有体性,即不能说暴流是水所生的,然而现见暴流并不能离开水,暴流主体与水之体仍然只有一个,因此不能说暴流是水生的。这比喻行阴不是如来藏所生,如果行阴是如来藏所生,行阴应有独立的一个[体],然而行阴的体性并不能离于如来藏而有,行阴之体还是与如来藏合成一个,因此不能说行阴是如来藏所生。因为行阴就是如来藏的影子,慢慢你就了解,行阴这个生灭意识心,就是如来藏性的影子。所以,不能离开如来藏性,可是,它是生灭的,也不是如来藏性,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师父一直告诉你,真妄是不能和合的,人跟鬼是不能结婚的。讲真妄和合是一种方便,在经典上;但是,一个悟道的人,就绝对不会死要文字相里面。因此,自己看经典,你是绝对不能理解的,因为问题出在哪里,你完全不知道!就像[真如不守自性]、[真妄和合]、[最初的一念无明],这个统统有语病;但是,没有见性来为你解说,你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有、所有相,今应现在]:承上,若流是从水而生,则能有(能生)与所有(所生)两者各自之体相(共有两个体相),今应呈现在目前。然而事实不然,暴流与水目前只共同拥有一体,并无二体显现出来,所以不得说暴流是从水而有。[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说暴流急奔狂乱之相就是水的本性,则当水止不流、寂静澄清之相时,岂非失去了水的本性?这时水的体性应是不在了?因为你定位:混浊的水是水性。然而事实上,暴流狂奔与暴流停止,水性不失,故暴流之相之有无,与水之体性无关,这一句话就是:我们一切生灭的缘起缘灭,就是跟我们的如来藏性无关,就像虚空不是相。虚空不是生灭相,却不拒一切生灭的缘起相发挥,慢慢的你就体解,能理解虚空本自不生、本自不灭,本自不增、本自不减,体非虚空,而不拒群相之发挥。慢慢的我们就可以理解,师父的比喻完全正确。

  是故暴流之相非即是水之本性。这比喻行阴狂暴之相并非即…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五阴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