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变成有时候产生这样子落差,变成在家居士愈来愈强。而法师忙于佛事,就愈来愈不够强,经教不通,心性不明。所以,我们出家众要自我勉励。底下,南泉禅师召,陆便应诺,泉曰:[出也],陆从此开解。从此以后,哇!原来现前当下这一念,才是我们的真心。
[午三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们应当了解,识阴这个生灭法是虚妄的,也不能说是因缘法;也不能说是无因而生,非自然性,就是非无因而生,自然就是无因。
[是虚空,非从彼来此入之故,自当即喻知法,了知识阴,相妄性真。上一句相妄,下二句性真。既知相妄,不捐修证之功],[不捐]就是不舍弃、不放弃;[修证]就是观照之功。[可有转识之日];虽然佛法本来就是无为,有为法当体即空,就是无为,无所修;但是,如果你嘴巴讲,佛法本来就无可修啊!那很糟糕了,无修是本来面目,你不修就很糟糕,你没有机会转、转识成智了。所以,为什么叫做不捐修证之功呢?意思就是:还是要微密观照,对初学佛法的人,还没有到达佛地,就是要转识成智。
[既知性真,可起圆通之行],所以,全性即修,全修在性,行就是修行,即知道我们的性真,所以,记得!一定要起圆通之性,用本性修行就是圆通之修,虽修,无有能修所修;虽无有能修所修,处处是修,可起圆通之性。因此只有见性的人,才能了悟诸佛菩萨的心,叫做圆通法门。[而入平等之门;因缘]、二乘人的因缘,外道的[自然,皆成戏论,故俱非之。总明五阴虚妄,本无实体],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为什么虚妄、本无实体?父母亲没有生我们的时候,我们到底在哪里?你有没有想到,爸爸、妈妈没有生我们的时候,我们还不是小孩子的时候,还没有出生,我们到底在哪里啊?就算我们出生了,好好的分析色受想行识,本无实体可得。如果你观想一下,把一个人用盆子端起来的话,这是头发,这是手足,这是心脏,这一盘是肝脏、胃肠,好!把人用小小的盘子分开来,大肠、小肠、血液,一个人二十个小盘装起来。把这二十个小盘凑起来,就变成一个人;把这个人分开来,就变成二十个小盘子,每一盘装一点点,这个变成人。你有没有想想看,什么叫做五阴虚妄,本无实体可得?
[其体即藏性],但是,如果你体悟到,没有实体就是空,体就是不可得,当你体悟到本空,就了悟了藏性。噢!法法本空,法法皆是藏性,永恒就显现出来。所以,生命在找什么?在找永恒的慧命,我们的生命的意义在寻找永恒的觉性和法身慧命,这个就很有意义!一个人如果见性,他的生命就化作佛的心,他的生命就完全有意义,因为他活着,处处都是觉悟,处处都可以施舍,平等的心施舍佛法,因为他的生命转变成最大的意义,就像佛。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见性,他的生命就会化作没有任何的意义,吃饱饭、穿衣睡觉、打扮漂亮,衣服找好穿的名牌,再来就找朋友聊聊天,看看棒球,看电视,电视没看完就给电视看,因为他睡着了,电视一直演,他睡着了。众生的生活就差不多都是这样子过一辈子。
[若以微密观照,照见五蕴皆空,则破五阴,而超五浊,自可顿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三昧。[与观音把手共行]。所以,古时候禅宗里面讲:与其求观音,不如自己当观音;与其求观音菩萨,不如求自己。这一句是勉励的话,意思是说外面的观音菩萨是增上缘,固然很好,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性是亲因缘。[故下阿难请示修门,如来第一义中,即教以澄浊就清,入涅槃义]。澄浊就清就是我们一下子修行,这个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色、受、想、行、识配合五浊,慢慢学佛以后,哇!心就清了,内心里面的阳光就出来了。入涅槃义,涅者不生,槃者不灭。
[然一切众生,名为五蕴众生,故以澄浊,为先务焉]。什么叫做澄浊?这个[浊]就是五阴产生的烦恼,五阴、五根对五尘所产生的欲望,不但身体色受想行识混浊,外面的财色名食睡也让你混浊,所以,澄浊为先务焉。底下师父公告你,你只要遵守下面师父所讲的,你一辈子都会快乐,一辈子!一、把生命单纯化,把五欲六尘淡泊化,如果不能远离,记得淡泊。你只要平实、平淡、平凡,你只要记住一个[淡]字,吃饭的时候,味道不要太浓、太重,淡就健康。记得!朋友之间稍微淡一点,不要太近,朋友之中,永远会互相护持你,淡一点。你饮食再淡一点,不要太辣、不要太咸,淡一点。你的卧室淡一点,不要用那一个床铺几十万的,那晚上怎么睡得着?棉被用那个很贵很贵的,要记得!能用、能睡得着就行了;房间不要睡太大,房间太大,阳气出去回不来。所以,古时候,皇帝睡的这个房间是很小的,不是很大的;很大,这个热气出来回不来!我们了解,什么事情如果把这个[淡]字摆在前头的话,朋友淡一点,饮食淡一点,什么事情都很淡,对身体好、对身心好,五欲六尘淡泊一点;饮食淡味一点;朋友不要太腻在一起,要不然就会起冲突,就开始了,要淡一点,互相尊重。这个[淡]字蕴藏着一切的真理,快乐就来,把复杂的简单化,生命就会快乐。
再来,很重要的,讲话不要有杀伤力,讲话不能有攻击性,切记这一点!为什么?你伤害他,他有一天一定就会伤害你;你有攻击性,他有一天就会攻击你,他就一定会反作用的。我们念过物理学的都知道,譬如说你用手拍桌子,你手会自己很痛!所以,我们自己伤害到别人,不知道要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因此生命它是一种艺术,是很重要的,因此你讲话沼,不要有攻击性、杀伤力,平常淡泊五欲六尘,这个快乐它就降临。幸福其实很简单,只是因为我们把它弄得很复杂!
[又一念中,皆具五阴,一念执着,执则成碍,便是色阴;觉知苦、乐,领纳在心,便是受阴;缘虑此境,于中想像,即是想阴;刹那变灭,不得停住,即是行阴;历历不昧,了了分明,即是识阴]。诸位!我们就是在这个五阴当中一直重复打转。[据此则五阴举体即是一念,一念举体即是五阴,若能观无念者,便是破阴下手工夫也。又奢摩他,微密观照]。后面这四行你认真看,三藏十二部经典统统通,下面这四行贯通,修行无往不利![照此五阴一一相妄:色阴如影像];影像就是不实在。[受阴如阳焰];春天照出来的阳光,产生海市蜃楼;[想阴如梦境];梦境是不实在的。[行阴如电光];刹那闪电,刹那生刹那灭,比喻行阴。[识阴如幻事]。为什么?识是本性的影子,所以,识就是摄取外面的影像,还误认为有一种实体,这个就是识,识就是阴影,分别心、执着心,就是多余出来的生命的负担。其实,识阴如幻事,意思就是:执着心如幻,分别心如幻,颠倒的心还是如幻。[不执实有,则本有如来藏性,不被五阴之所盖覆,自可亲见首楞严定体,不生不灭之妙真如性矣。初会五阴即藏性竟]。
在座诸位,学佛跟不学佛,我随便举几个例子,你就不一样,有一个先生,他每天都一定要吃鱼,老婆如果一天没有煎鱼就掀桌子,后来学了佛法起惭愧心。我就告诉他:你掀桌子所付出去的营养代价,比吃那一只鱼的营养还多!你吃那一只鱼的营养,还不够你掀桌子、椅子的营养的能量!他说:唉呀,以前就没有学佛啊,就卡在那个观念。他老婆一天没有煮鱼、肉啊,活不下去了,现在真的好啊!他老婆感谢师父感谢得不得了,感谢之情溢于言表,非常感恩。每天看他老公的脸就吓坏了,为什么?没有鱼肉,他就翻脸了,每天三餐就像上战场一样。她说:他没有死,我会先死!就为了那三餐,现在很好了,这个生命、整个家庭全部改变了!
有一个小姐,她男朋友住在美国,节庆到了,那一张卡片没有寄到,不晓得是邮差寄丢了,还是男朋友在美国太忙,或者是她美国那个男朋友有出什么状况,都不知道,今年没有收到贺年卡、圣诞卡都没有。那个小姐心情很不舒服,每天就开始一直妄想,想想看:他是不是旁边有女人,为什么不重视我,非常不愉快,就是为了那一张卡片。寝食难安,吃不下、睡不着,简直就像要她命一样的!经过很长时间她来听师父讲经,听了师父的开示,我就告诉她:这一张贺年卡,想清楚喔,它是一张白纸,你把它用搅碎机搅碎以后,没有了!她说:不是,我要的不是这一张啊,是他的心啊!我说:他的心在哪里?在里面还是在外面?他变心你有办法改变他吗?她说没有办法,她很难过,慢慢听师父开示,生灭无常,这个如梦幻泡影的世间,慢慢慢慢,后来就解脱了。到第二年我又碰到她,说:妹妹啊!你这一张卡片有没有寄来啊?她说:法没有来去啊!哇!境界那么高!来无来相,去无去相,一切法不可得相;她背师父的名词,那一张是幻!喔!妹妹你好厉害,我知道你是背的,不过背得我听起来很舒服!你看,就一个观念改变过来,不需要那一张了。所以,生命它是一种观念,只要能够转变过来就解脱了。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文卷第二终]
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到这里一个段落,现在我们看《楞严经义贯》。有的人就问师父说:师父,你这个《义贯》只是把它念一遍,简单解释一遍,我们看课本不就行了吗?我说:不一定,有时候有更进一步的领域也说不定,只有好处没坏处。再来,你们现起有课本看起来容易,我们将来制造出VCD、DVD,散播到全世界的各个华人的手中,也许他们手中并没有《楞严经》这个资料,至少他们还有字幕可以看。为了利益更多更多的众生,我们还是要把《楞严经义贯》,就简单的浏览一遍。
有一个年轻人告诉我说:师父,那个《楞严经》很深啊!都看不懂啊!我说:为什么?他里面都是[言文言],我说:难怪你看不懂,你这一句话都讲错了!我读书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统统背过,没听过[言文言],你现在是在讲什么?反正他年轻人,可见这个文学的…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五阴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