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建立能所,为什么?水是澄清,能生,暴流是所生,则此暴流,性应非水。为什么?因为已经浊了。暴流是浊,性应非水,因为水是澄清的,由澄清的水能生暴流,浑浊的暴流。所以,这个变成能所必须要建立,[有]就是能有;[所有]就是所生,有所有相,水性是能有,因为它是温和的;所有是暴流,暴流就是外表非常的急流,我们的水性本来是温和的;但是,所生的却是急流。有所有相,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说水产生了暴流,你必须建立在能跟所这个角度,有所有相,就是一定要很清楚的,有能生的水,还有所生的暴流,二种相同时存在,才可以讲,暴流是由水流所产生的。有所有相,今应现在,现在应当明白,同时存在二种相,有能生、所生,才可以说:暴流是因为水而有。所以,我们要了解,你说暴流是因为水而有,必须建立能生跟所生的关系,才有办法说:暴流就是由水而来的;但是,我们现在了解,暴流跟水它是一体的。所以,在这个地方是站在相的角度来论断。
再讲一遍:如果这个暴流的性质,是由静止的水而有,那就必须要建立能所的关系,就像父亲生了儿子,儿子不同于父亲;就像树木生了水果,水果不是那个树木、不同于树木,要能生、所生的相非常的清楚,才可以说水生出暴流。则此暴流,性应非水,暴流是浊,当然不是静止的水,有所有相,能生的水性,和暴流(所生的相),应当同时存在,建立能所,才可以说:暴流是因为水而有的;但是,如果没有办法建立,那就表示,暴流绝对不是因为水而有的,说暴流是因为水而有是不对的!你们有没有听懂啊?没什么反应,有一点困难是吧?有一点困难。我已经告诉过诸位:《楞严经》,如果是见性,就用本性来听;如果是意识心,他就一下子转过来,一下又转过来,没有办法!所以,用理解的方式要去理解佛,是绝对没有办法的;用推论的办法去推论佛,也没有办法的。所以,佛法不是理则学、不是逻辑学、不是推论学、不是玄学,就是这个道理。
[此非即水]。就是这个暴流之性,当然就不能说是水性了。[若谓暴流,因水而有者],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则此暴流之性]是急促的、是浑浊的,应当不是水的清净之性。[应非水之自性。何以故?暴流之性浑浊,水性澄清],无法构成能所。[水性为能有,流性为所有,能有所有二相,今应明白现在],一个是暴流浑浊,一个是澄清,是完全不同,要有二种不同之相同时存在,[方可说因水而有。喻行阴],色、受、想、行、识的行阴。若说这个行阴,[若说因藏识有者],就像父亲生了儿子一样,不同于父亲的面貌;那么,则行阴应当就不是藏识了。[则行阴性应非识性],就是藏性。能有所有之相,[能有所有之相,应当现在];是很清楚的能所,能有就是能生;就像父亲生儿子;或者是树木生水果,二种相都很清楚的摆在前面,才可以讲能所。[如树能生果,能生树,与所生果],相是不同的,树是树相、水果是水果相,同时存在,才可以讲能所。现在浑浊的水跟水其实是一样的。所以,不能说暴流就是因为水而有。因为没有办法建立能所嘛![分明可辨。今二相叵得],就是不可得,没有办法建立能所,所以,行阴生灭,即非藏识。[故非即藏识]。故行阴生灭,非即不生灭之藏识,这样看更清楚!
[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
如果说暴流当下就是水性来讲,则澄清的时候,浑浊已经没有了,应当就不是水的体性。好!放下笔,这个没有听师父解释,不管你怎么思惟,都不能到达解脱的境界。诸位!这个譬如说浑浊的水(法师双手平举),水扰动浑浊的水,若即水性,若浑浊的暴流就把它当作是温和的水性、静态的、清净的水性,假设说这样子。如果你把时空定位说:现在这个浑浊的水就是水,这个观念建立了,浑浊的水这个才是真正的水,假设说你有时空的冻结的观念,你一认同说:现在浑浊的水就是水;可是,浑浊的水,它有一天会怎么样?澄清,澄清以后就变成非水,因为你已经定位,前面那个浑浊的时空的水,才是真正的水;那么,这个浑浊的水如果是水,那等它静止以后呢?浑浊性已经没有了,那就变成不是水了。如果你把这个浑浊的暴流的水性,就当作是温和的、澄清的水性,把那个时空定位,浑浊才是水性,那么,当浑浊的水沉静的时候,这个浑浊的相已经没有了,这个时候就应当不是水的体性了,因为已经变了嘛!事实上,浑浊的水就是水。所以,这一段,浑浊不是水性是不对的。
譬如说一个人喜欢动怒,脸上嗔恨心很重,常常发脾气,板个脸孔,很不高兴,你说:这个就是他,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如果你把他定位说:这个才是他本人。有一天他学佛了,慈眉善目,如如不动,如果说:以前那个人他叫做人,那现在如如不动,慈眉善目那就不是人啰?懂这个意思吗?如果你把浑浊定位说那个才是水,那么,浑浊的水澄清就不是水了,意思就是不能这样讲。知道吗?浑浊的水还是水的本性,不管你怎么改变,它就是水,还是同一个人、还是同一个水。听得懂这个意思吗?好!诸位根器都很利,诸位小朋友,好好的听,大家都很有善根,老师下次会给你糖果吃的。
[此非即水性]。如果说这个暴流来讲,不是水性。[若说暴流即水性者,暴流浑浊,如即水性,则澄清时,浑浊已无,应非水之自体。喻行阴即是藏识,则行阴破后,应非藏识,何以必待行尽之时,藏识始现?故非即识性]。所以说,暴流就是水性是不对的,因为生灭不是不生不灭。
[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如果离开虚空和水,那么,虚空岂有外?虚空没有内外,一切都尽在虚空里面。水外无流,离水当然就没有暴流,离开水怎么会有暴流呢?暴流当然是水构成的,离水外就没有别的暴流。
[此非离空水。若谓暴流离空水者,水空圆满周遍,并非有外,岂能离空别有耶?水外亦复无流,岂能离水别有耶?喻真如圆遍,真乃无外,万法唯识,识外无法,行阴岂离真如藏识,而别有耶?既不即又不离,则行阴皆幻妄称相也,明矣。二就喻详辨竟]。
[午三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准上可知,四行阴竟]
诸位!行阴比较难,我们看行阴原文,师父简单再解释一下、强调一下,直接看经文解释就好,念念生灭相续的行阴,难以觉察微细的意识。阿难!行阴就象暴流,一波接一波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超越。行阴当知就像这样子,一念接着一念,生生灭灭,阿难!如是流性,这个暴流之性,不是因为虚空而生;也不是因为水而有;也不是水性,也不能离开虚空和水。如是,阿难,若说这个暴流是从虚空自然而生,那么,则诸十方世界,无尽的虚空,都会成无尽流,都会被淹没,因为从虚空而生暴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所以说:虚空会产生暴流是不对的。如果说:暴流之性是因为水而有,那就必须建立能有和所有,能有跟所有的关系,才能说:暴流是因为水而有。
譬如说:父生子、树生水果,要能生跟所生二相同时存在而建立,才可以说:暴流是因为水而有,但是,这浑浊的暴流是急、是促、是浑浊,性应非水,这急流之体性,当然应当不是水的体性,因为它是能有跟所有所建立存在。有所有相,今应现在,能产生暴流的水是温和的,水性是能有;所有,这个暴流是为水性所有,外表是急流的。水性能有是温和,流性所有是急流,这个相,二相应当同时存在,今应明白现在,能生和所生、能有和所有,必须建立不同相同时存在,才可以说:暴流是因为水而有。若说暴流就是水也不对,暴流浑浊,当浑浊澄清的时候,这个水性变成消失了,应当不是水的体性。所以说:暴流是水是不对的。若离开空水,如果离开了虚空和水,就绝对没有暴流,所以,离开空、水、虚空没有外;离水也没有暴流,是故当知,行阴生灭,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它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缘起,相妄性真。
[巳五 识阴 (分三)]
[午初 举喻合法]
[二 就喻详辨]
[三 结妄归真 今初]
经文[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频伽我们在《弥陀经》里面讲是共命之鸟,一身二个头;这个频伽瓶,有一瓶却开两孔,所以,盖子形状像频伽鸟,称为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里面装着虚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
[此显识阴即藏性。识即阿赖耶识],第八意识,[以了别为义,能了别自分境故。以受、想、思],受就是前五识;想就是第六意识,思就是第七意识。[三阴,已分配前七识],受就是指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的感受;第六意识就是想,第七意识就是思,三阴已经分配前七识。[此当独指第八阿赖耶识。观本文之义,皆指第八识,以瓶外空喻藏性,瓶内空喻识性,祇因迷执成二,观下解自知。人喻众生,瓶喻妄业。瓶以频伽名者,频伽此译妙音鸟,瓶形像鸟,故以名焉。众生由业牵识走],业牵着识,[如瓶擎空行。瓶塞两孔,喻众生起我、法二执;空分内、外],我们现在也是,执着,就分成内四大、外四大,但是,我们很清楚,死了以后,我们这个色身的四大要交回大地。
这个世间是很公平的,如果你恐惧死亡,你必须要安慰自己、告诉自己,我们食衣住行,取之于大地,用之于大地,现在我们临命终要死亡了,我们又把这个元素回归到大地,其实是满公平的。你今天不管是吃素也好、吃水果、或者吃蔬菜,都从大地成长而来。我们就以吃素来讲,统统来自于大地,取之于大地,新陈代谢,吸取能量,而维持了这个色身的生命,其实大地是我们的母亲,养活了我们;如果有一天我们离开这个世间,其实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悲哀,只是四大分散,元素回归大地,它很公平,…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五阴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