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法明门论表解▪P2

  ..续本文上一页是佛法。后来就毁谤这个实相法,落无量阿僧祇劫的这个恶道,堕落这个恶道。毁谤大乘的实相法,因为,他不悟到这个大是绝对的事情,绝对当体就是如,当下就是如。简单讲,你如果要真的修行,你看到恶的,连动到个念头都不可以,笑一笑;你看到不好的仇敌,你连动到一个恨都不可以,你怎么可以说,我今天一定要度好的呢?那些恶劣的众生怎么办?所以,大乘里面更讲说:菩萨或诸佛菩萨,对那些恶的众生更应该更发大悲心,发同那个恶劣的子弟,花双倍的时间去教化他。

  怎么可以说,今天人家对方一点恶,你就嫉恶如仇,就毁谤、伤害、攻击,他持戒、不持戒或怎么样子,一直伤害对方。所以,要研究大乘这个大字,要知道什么叫做绝对的东西,什么叫绝对?绝对就是万法皆如,不能起心,也不能动念,起一个善的,也不对;恶的,也不对,恶的不应该学,应该除;善的也必须除,连善的观念都不可以,如果说善的观念有的话,那我今天: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不是每天都高唱这样子,自已太高兴了,实无众生可度.

  也不能有度众生的相,那是名度众生,如果,有度众生的相,那众生对不起我的话,我不就怨恨了吗?所以,心无一切相,名大乘法。会归到最后,你还是禅宗的一法了不可得,还是一法了不可得,无一切相名大。所以,要行这个大简单讲就是无限的容忍、无限的包容、无限的胸量、无限的放下、无量无边的智慧,这个都讲无,什么都与空相应,名叫做大。

  第二叫做殊胜名叫做大,因为,它是讲究竟圆满的道理,拣小就不同于小乘,小乘的话度众生度一度,疲惫不堪,他就不度了。舍利弗过去还因为度众生发一个大乘心,很好,帝释天要来试试看,他发这个大乘心发得怎么样,他说:我生病病得很厉害,我需要右眼,右边的眼睛。他说:噢!我是行菩萨道的人,有谁怎么可以给我烦恼?唉!右手就把右眼挖出来:来!给你!吭都不吭一声。后来,接到右边的眼睛,他说:嗯,这个好臭!然后放在地上踩一踩,说:你挖错了,医生讲要左眼才有效,右眼没有效,唉呀!你不早讲,害我挖错了,众生怎么那么难度,左右眼你都分不清楚,唉!不度众生了。

  舍利弗因此退了六十劫的菩提心,不敢度众生。只有左右眼挖错了,就差这么多。所以,要行这个大乘的法,我们只能讲一讲,不要说什么眼睛,他吐一口痰在你脸上,你都忍耐不住,还稠稠的、黄黄的、还整块的,很臭,不知道多久没洗澡,你就受不了,不要说挖眼睛那种功夫,对不对?一个吐痰你就没有办法了,哪有办法忍耐到那种程度,我们行什么大乘,小乘都不如,我们哪有办法行大乘,不可能,对不对?我们这个也不晓得是哪一乘,吊在半空中,不晓得哪一乘,自己去命名吧!

  再来,这个[乘]就是[运载]的意思,比如说: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你持五戒就是由人乘运往人,就是你来世想要做人,那么你今生今世最起码的条件,你要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说你要升天的话,你必须行十善,不贪、不嗔、不痴、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身三口四意三。如果你要证阿罗汉,就必须修四谛法,这个四谛法可以运载一个人入阿罗汉位。如果你修缘觉的话,修这个十二因缘,可以运这个修行人达到辟支弗。如果你修六度的话,就可以达到菩萨位;如果你修六度万行的话,就可以达到佛位。

  这个乘就是车子,古时候的车子,就是你坐什么车子,达到什么目的地。你持五戒,你就是坐五戒的车子,来世又做人;你打八关斋戒又念佛,那么你就乘了八关斋戒的功德,直接通往极乐世界。所以,打八关斋戒一日一夜,持戒清净,中品中生,不管你犯五逆十恶,都可以忏悔清净,所以,还是要打八关斋戒。

  [百]就是[数目]。[法]就是[世、出世法],这个都是法。[明]就是[无漏之慧],无漏就是没有烦恼,是真正的智慧,我们这个有漏之慧叫做小聪明,无漏之慧叫做智慧[能破暗故]。明就是有光明、有智慧,人类缺乏了这个,就麻烦大了,所以,如果这个世间没有佛法,那这个世间就成什么世间,就斗乱。你说,拉其夫:甘地,他为了要竞选这个总理,炸得身首异处,同样的时间死了十四个人。四十六岁,他儿子读哈佛大学,从这个哈佛大学赶回去,送葬的人有十五万人,但现在变成一堆白骨。这个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人,正因为政坛上的斗争。所以,我们说这个世间,真正的要和平的话,还是要佛教,佛教第一个大大戒,那就是不能杀生。

  从以前,几千年来佛教的战争,几乎没有,佛教怎么能战争?一直叫你六度、叫你忍辱、叫你行善,对不对?在,而且它是釜底抽薪的毕竟空,它不是说像基督教、天主教、回教,可以借助神的名义。我发动战争,我就是站在正义的一面,你就是魔鬼。这个海珊那么残忍,他都会说打着正义的旗帜,那每一个都为了正义战争,像阿拉伯的人民要发起这个圣战。佛教,只要你战争,你就是残忍的,不管你是怎么样的一个角度,不管你是哪样的角度,统统要负因果。

  释迦牟尼佛在前世,生生世世,杀掉那些恶人的时候,自己要堕到地狱去,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他不忍心这个恶的众生。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做商人的时候,有一个商人要杀掉那上面的五百个人,独吞那五百个人的金银财宝,释迦牟尼佛知道他的念头,马上就先把他宰掉,后来,也是要下地狱。菩萨怕他下地狱,先下手为强,除非你是这样子心境的人,没有这种心境的人,是不可以的。所以说,佛教的战争在历史上来讲,你去看看!中东那个战争,那就多了,为了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中东几乎都变成战场,没有几天几年是宁静的日子。为什么说佛法到今天来讲,可以说是人类最彻底的、最究竟的,因为它是发源于东方,虽然说西方的科学比较先进,可是,他们要研究这个文明、这个哲学,统统要到东方来。明这个智慧是最重要,列为最重要的就是知见的问题。

  [门]是[开通而无壅滞故],当然是门一开的话,那就通,门一关起来,就不通。门上面一个明字,意思就是智慧,无漏的慧你可以破这个暗,那么可以开通一切而没有壅滞,而不会停留在里面。[论]就是[简择性相],简择就是用智慧来讨论它,使你能够选择;简择:你用智慧来分别,如何是性?如何是相?[教诫学子],学子就是学佛的人,[断恶修善,灭妄证真]。灭除妄想,证得空性的真理。再来[能诠之教],诠就是解释,能够解释的就是我们[大乘,所诠事理]就是[百法]:一切法,大乘能诠之教,百法是所诠的事理,事相跟理体。那么,用[能缘之慧],所缘的百法是门,能缘之慧是[明,所缘百法]是[门],[所诠之义],就是所诠的道理是[体],就是要让我们了解这个体性是什么。所诠之义还有体性,所解释的百法的道理,还有这个体性。《大乘百法明门》是对[论]分开来讲的话,论是[能诠之教],《大乘百法明门》是所诠之义,论是[用],《大乘百法明门》是体,这个就要对着看就更清楚了。这本论是能诠之教,《大乘百法明门》这些道理是所诠的义理,就是显示我们的本体。

  [4宗旨][正解:本论共有一百种名词],如果能够[明此]一百种名词;明此就是如果你能够明了这一百种名词,[则能了万法唯识之旨,可入大乘之门]。我们说要研究大乘的经典,你连门都不知道,你就无从进入,这个《百法明门论》是进入大乘之门。研究大乘的人,尤其是中国哪一个人不研究《百法明门论》。[通俗解],通俗就是就世俗来说明它的作用,就是《大乘百法明门论》,它就世俗的角度来说,[一、为唯识学的名相提纲]。《大乘百法明门论》是什么?是唯识学的名相的提纲,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提纲,提纳就契领。[二、为唯识宗于心理学上的简要说明]。所以,我说它包括心理学,连那个心理学看到《百法明门论》都要叹为观止,可惜!他没有机会,拿来,翻开也看不懂。[三、为宇宙万有之分类],研究《百法明门》可以[明达的宇宙人生观]。通达宇宙人生观。

  再来,我们这本《百法明门论》是谁写的呢?[5著者]是[世亲菩萨],又名天亲菩萨,以后看到世亲菩萨、天亲菩萨是同一个人。像《往生论》的话,就翻译成天亲菩萨,[梵语]叫做[婆薮盘豆],[Vasubandhu],[译曰世亲,或译天亲,生于佛涅槃后九百年,西元前二百年]。这个从以前到现在,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有的人说是三千多年,有的人说是二千五百多年,像这个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五百年才出生,他又是西元前二百年,那么,九百加二百再加一九九……就是多少?就是三千年,所以,这个是采用佛诞三千年时间来推算的。这样推算起来,如果,以二千五百多年的话,那就没有这个人,就推算不出来。所以,这个印度是很不重视历史的,反正,就是有这样伟大的人,反正你也弄不清楚他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别管他何时出生,只要有圣人就好了,圣人就是很行就对了。

  西元前二百年,[为北印度健驮逻国,富罗城人]。北印度的一个国,一个大城的人,他的爸爸是[国师],什么叫国师?国王的师父。国王拜他做师父,国师[婆罗门矫尸迦之次子]。这婆罗门是专门替国家祭祀、礼拜、礼节、祷告,这婆罗门是一个属于修行人非常最高级的,比国王、王公、大臣还尊贵,矫尸迦的次子;第二个儿子,[无著菩萨之胞弟]。无着是哥哥,世亲菩萨是弟弟,这两个都是菩萨,一个是无著菩萨,一个是世亲菩萨。这个爸爸很会生,生两个都是菩萨,这很厉害。怎么也不出生一个到别的地方去,怎么菩萨都跑到他家去。

  [菩萨青年出家受持三藏],经、律、论,这不是普通人。[博学多闻,神才俊朗]。神才就是他这个才干,人家说鬼才、天才,不是,他比天才还厉害是神才,我在建中的…

《百法明门论表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