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经产生的恶赶快断掉;未生恶,没有恶就让它不要生;已生善令增长,已经产生的善,就让它增长;未生善令使生,赶快让它生起来,这四正勤。[二、增上精进: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个增上就是说我们在信心下手、精进下手、念下手、定下手、慧下手,会增强我们的精进叫做增上精进,就是我们的五根。[五力]就是这五根强化以后,因为有定,所以产生有力,所以,能舍障碍,叫做[三、舍障精进]。因为有定力,所以可以舍掉障碍,我们今天的障碍就是没有定、没有力量。
你知道烦恼不好,你舍不掉,为什么?定力不够,容易受到左右、受到影响嘛![四、入真精进],就[七觉支(见道)]。这个在《弥陀经》里面,我们讲得很清楚,七菩提分。入真就是不假,是属于见道位。[五、转依精进],就是按照[八正道(修道)],去修行。转依就是大涅槃以前,由小乘进入大乘,或者是由发心的,或者是由这个乘,小乘、大乘来分别,或者是由善恶来分别,对立的转依;由烦恼或者菩提来分别,转依,转烦恼成菩提,经过八正道修道。[六、大利精进],大大的利益众生叫做大利,大大的利益众生就是[六波罗蜜],就是六度。精进是很重要的,[一切世出世间,自利利人之事,皆由精进一法而能成就]。所以,不是一直光谈理论就可以修行的,光谈理论是一种理想,还是要多多拜佛、多念佛,然后,把你的理念弄清楚。[勤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你只要精进就象小水滴一样的穿石。[懈则如钻木取火,未热而息],懈怠就像钻木取火还没有热,你就停止了,懈怠就是这样子。所以,我规定徒弟,为什么要早、晚课,为什么这么严格?我这里,你不起来早、晚课,那你给师父的印象是最坏的,我也不可能叫你停留在这个地方。我这里的徒弟没有例外,每一个都要早、晚课,早晚课久了,就会变成精进。别的道场,有的早课二十分钟,晚课二十分钟,然后,就请他们自己参禅悟道;结夏安居也是这样,一天讲一个钟头的法,比丘戒,其他的就自修。会用功的人没有差别,不会用功的就懈怠,一天到晚讲笑话,一天到晚浪费生命,三三两两就在那边讲话。
所以,离开讲堂,出去外面自己用功,到最后、三五年以后,他所看的经典,没有人家的十分之一,为什么?看不懂会烦恼。在这里,每天一点点、一点点不得了!你不要小看这一个晚上、一个晚上,两个钟头、两个钟头的力量,累积下来,五年会吓死人的。所以,我们不要用自己的观念,不要自己出去修行,没有办法的,小鸡还是需要母鸡的,要我这只老母鸡的。还是不可以自己一个人出去外面修行,这是做师父的人,再三的劝戒徒弟的,一定要团结合作。单单这个早、晚课,每天拜八十八佛就会不得了,出去外面哪里会这样修行,你出去外面,有办法吗?行吗?这是不可能的。修行一定要团体,要记住师父的话,刚刚出家不要自己跑到山上去住,也不要两个买一个茅蓬住,这不可以的。所以,星云大师讲的,五十岁以前不要闭关,不是没有道理的。你不懂,动不动要闭关,闭什么关?闭关是闭你的心。
一次,有一个人来,一个比丘流浪,跑到这个地方来,他说:据说慧律法师是善知识,特地听闻法师的大名,顶礼法师,然后就用跪的,很虔诚:法师!据说您是善知识,我现在请问您,我要找道场,我要找哪一个道场?我说:你为什么不找心,要找道场?啪~!(法师一拍抚尺),开悟了,马上开悟了!道场就在你的心里,你这个心烦烦恼恼的,走到哪里也不是道场,对不对?他说:那要碰到缘,我说:缘是由愿而来的。也开悟,他知道了,问两句话,他说:我今天来问这两句话就受益无穷。我说:你为什么不找你的心,你找什么道场?你以为道场在哪里,你告诉我?你道场在哪里,你的是非不断,你的内心里面收敛修养不够,你哪里都不是道场。你要内在的功夫,定力够,哪里都是道场,他觉悟了。他说:那要看福报、因缘,我说:缘是由愿而来的,你的选择就是愿。
[三、惭:依自法力],崇贤理善,崇是对贤,重是对善讲的,所以,念起来有点怪。依[自法力],依照[自:自己],借重[法:佛法]的力量。为什么叫惭愧?惭是对不起自己,愧是对不起别人,惭自愧他。所以,崇重贤善,要[崇贤重善为性]。就是[崇敬贤人],所以,我叫你们看《高僧传》就是这样子。重善就是[尊重善事]为性,[对治无惭],对治没有惭愧心的人。什么叫没有惭愧心的人?睡到六点,他不起来早课,师父说:你怎么不早课?师父!您不是说开悟的人可以躺在床铺上?放纵自己的错误行为认为是洒脱,是不是?然后,怎么不早课?师父!您不是说通达三藏的人不必早课吗?他就藉着一大堆理由,其实没有这种能力,是吧!无惭,你碰到这种人,一点办法都没有。[止息],停息、停止,[恶]业,恶[行],停止这些[恶业]。所以,有惭是很好的,善嘛!就是善心所!惭心所就是尊重贤能,重视行善的人,你就会专注去行善,这是对自己讲的。
[四、愧]是愧他,[依世间力],比如说,怕人家诽谤,你就会怕愧对别人,我告诉诸位,我们佛教徒,尤其是法师,你只要离开两种人:第一个你远离女众,第二个远离在家,你的戒不持就自然清净。你也没有诽谤,也没有讥毁,也不可能破戒,也不可能去犯戒,也不可能让在家人去说,因为跟在家人统统没有接触。所以,你怎么可能让人家诽谤呢?怎么可能呢?所以,弟子们要记住!不管你将来讲经说法,这个在家,尤其是女众,会跟你护持的,小心!很快你就被她吃掉了,她是老虎,你不是伏虎罗汉。我告诉你,刚出家的五年不怕,怕的是五年后。刚出家的五年,他不敢乱来,他听我的,五年后他就会作怪,他会讲经弘法,有供养。他就会说:师父!我坐车很辛苦,我可不可以买一辆车子来开。就开车子了,一天到晚就不在了,唉呀!师父,我已经五年了,可以不必早课,我们自己订个规则,五年后就不必早课,也不必晚课,完蛋了。这个出家不怕五年内,就怕五年后,怕开始讲经说法。这定力不够,五年以内我不怕,怕的就开始讲经的时候。所以,将来要讲经的时候,就派两个人去监督,一个收供养,一个专门叫他不准接电话、不准接信件。比如说去嘉义讲经,11日讲经回来,你必须要11日晚上回到这个家里来,我会测时间的。九点半讲完,十二点以前一定要到家,而且不可能让你自己一个人去讲经说法,不可能的。你想要一个人去,动手脚都不可能,想要跟女众讲话也不可能,也没有这个机会,no opportunity,没有这个机会,我这招很厉害。但是到最后,他会不愿意住在这里,因为不方便。不方便他就不愿住在这里,所有的供养都拿掉了,这里的供养都由常住收起来,不是供养他拿去的。供养,有钱他就会作怪,所以,我有一套,但是,他不住我也没有办法。为了保护他,只有用这种方式。
依[世间力]怕[他人讥谤,国法制裁]。你在这里,你要犯戒的机会没有,你一出去,那就很难讲了,没有师父在旁边,我看这个也很难讲。[轻拒暴恶],这个要轻暴拒恶,古文为什么要轻拒暴恶,为什么要这样念呢?轻暴拒恶,[轻斥]就是轻视那些[暴人],那些做坏的人,[拒绝]自已去做[恶事],轻暴拒恶这样念就正确。轻视那些做坏的人,拒绝自己去做坏,愧嘛![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对治恶无愧,无惭无愧,做坏也习以为常,止息恶行;停止这些坏。
[惭愧二法别释表:惭:小乘]来讲是[惭自;愧]是[愧他。大乘]来讲是[崇善],愧是[拒恶。儒]家就是有羞[耻]心,要有羞耻心。一个人达到无耻的话,有两种,一种是解脱的大乘,解脱的菩萨,连耻这个字都不执着;一种是真的无耻的众生,你怎么讲他都一样,不增不减,不改不变,起来早课。不要!起来用功,不要!你讲他,他也嘻嘻笑一笑的,他也不进步,也不接受,怎么样,你对他就是没有办法,你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就无耻。这种人就没有救了,出家人像这样子的话,叫做滥侧僧伦,用一个这个躯壳,然后吃佛陀的饭,三宝的饭,也不精进,也不用功,用自已的知见就无耻。我们出家的法师们,我们要有耻,要知道怎么样惭愧。但是,这个惭愧也不要常常挂在口头:惭愧、惭愧,到现在来讲,没有几个真的懂得惭愧的道理是什么。
[《遗教经》:惭愧之服于诸庄严,]就是你有惭愧心这种心,那么种种的庄严,[最为第一(相)]。最了不起,你有惭愧你就怕去犯戒,你就怕去做违背三宝的事情,那你当然就会精进,就会保护三宝。[惭愧如钩,能制人非法(用)]。制就是停止,非法就是恶法,能够停止恶法,有惭愧心的人就像钩,钩住一样,怎么样?让你停止这些恶法,你不去作用。[有惭愧者,则有善法(用)],你有惭愧心,当然善法就起来。所以,我们这师兄弟里面,比如说要互相检讨,我们要有惭愧心,我们要半月半月的诵戒。师父会告诉你说:这半月里面有犯戒的,起来在佛前求忏悔,你就不要客气,把你所犯的就讲给大家听。以后,你就不敢了,就会警惕了,你不起来,我就会叫他举罪,师兄弟互相举罪,谁犯戒,谁不太好就举罪。那么在家居士,师父制定的那三十条清规,最好你们每天能够诵一遍,这三十条清规,所有的戒律,包括比丘、比丘尼戒,统统在里面,有惭愧的人,则有善法。
[无惭愧者,则与禽兽无相异也(相)],跟禽兽没有什么两样。[无贪、无嗔、无痴],没有贪心、没有嗔念、没有这个痴那是[三善根]。一切的善根都建立在无贪、无嗔、无痴,[能生一切善法,此三]:无贪、无嗔、无痴,[最胜故。(体是无为法、或精进)。三善根是为修一切善法之最初功夫与究竟目标],这个就是三善根伟大的地方。我们讲了几个…
《百法明门论表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