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讲下去了,他就除他的草。他不是像这个世间人,一直想拼命要解释,他也不会失去他的正念,他不是说:啊!你怎么可以讲我这样子,大大的生气,他绝对不会。
于所诸缘,不能明记,他是明记在心,因为大彻悟的人,见平等法性的人,不思善、不思恶,是知善、知恶,但是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就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一个得到本来面目的人,叫他失这个念,那不可能,他用正信道与大智慧去支配着他,他深信着根,你怎么可以转过他的念头?你侮辱他,他就忘掉这个正知正见的念头,不可能的。众生凡夫是很容易失去这个念头,为什么?他不堪这个众生洗脑,两句话就洗了。一个容易失去念的人,他要绕很大的圈子修行,他今天对这个法师有信心,明天就没有了;他对这个法门有信心,明天就没有了,所以,失念是一个很严重的毛病。修行人你如果找到了善知识,找到了一个肯定的道场,你就深信不移,那你道业就成就十分之九了,他说的法完全是正法,那你不能动摇,因此要明记在心,不可以失去这个念,失去这个念就叫做散乱,学道这个最重要。
[不正知:于所观境,谬解为性。]那这个多了,[能障正知,]能障正知正见,[毁犯为业。]比如说,外道的,唉呀!我吃素了,我叫做有修行。那么我就拼命的吃素,然后什么?一边诽谤三宝:唉呀!出家人不事生产,一天到晚受人家供养,是造成社会的一种负担。像我们在家人,你看!我们也事生产,然后也修行,然后产生一种错误的见地,让你没有正见:毁犯。这个毁犯就两个,犯戒还有犯因果,违犯了因果,谤佛、谤法、谤僧:不正见。[散乱: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恶慧是一种名词,就是一种邪慧,简单讲就是一种错误的聪明,其实根本连这个慧都没有。恶慧的意思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开大智慧,自己认为很行,所以这种人就动不动喜欢批判别人,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不定:睡眠],睡眠为什么讲不定?因为[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但是如果睡眠,明天早一点起来用功、拜佛,睡眠是好的;如果说,我睡眠,睡一觉,明天起来杀人放火、抢银行,那又不好。所以睡眠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为什么?因为你睡眠,明天起来早课好好的念佛、用功,那么这个一定正确的;如果你睡眠,睡眠精神好了,那么就花天酒地、打牌,那个又不好了,所以这个睡眠是昧略为性,就是迷迷糊糊,[障观为业。]观,没有观就不可能产生智慧,简单讲障观就障智慧。[恶作:恶所作业,追悔为性。]后悔叫做追悔,就是追悔自己所作的恶业,所以说如果你行善而后悔,那么就变成恶,唉呀!我布施了多少钱,很后悔,本来是救人,一件好事,他后悔了,就变成恶的。本来是坏的,我杀人放火,被抓去关了几年感训,出来以后,我这样做确实不对,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社会、对不起国家,后悔了,就变成善的,所以,这个恶作又名悔、后悔的意思,后悔善的就变成恶,后悔恶的那么就变成善,所以不一定叫做不定心所。
[障止为业。]这个止就是定,我们心不定,定不下来那就是悔。[寻:令心匆遽]这个匆遽,这个匆就是一种很匆匆忙忙令心恍惚;遽就是一种害怕,突然的意思。意思就是说令这个心一种迷迷糊糊的恐惧不安,然后好像突然决定某些事情,[于意言境,]对这个意识:第六意识;或者是对这个语言,或者是外境,[粗转为性。]粗转令心定不下来,粗转就是说比较粗糙去考虑,[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为什么以安、不安住?比如说寻,刚刚做某些事情,我现在粗糙的回光返照一下,令心突然好好的思惟一下我的错误,虽然是说暂时的回光返照,但是也可以使你的心慢慢的安住下来。如果说刚刚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我回来一直去想它,愈想就愈气,那么就怎么样?无法安住,这寻就是找,使你的心好像在找什么东西似地,恍恍惚惚的。你找恶的,你就不安,你找善的,你就安。[伺],伺就是比较微细的第六意识,[令心匆遽]也是一样,[于意言境,细转为性。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前面是粗转,细就是比较深思熟虑,就是比较有一点微细的思惟,也是思惟善的,你的心就会舒通;思惟恶的,那么你的心就会不安,也是一样的。
[一、色法二义]什么叫色法?[一、变坏;二、质碍,成住坏空,]成就是一个物质的构成,住就是暂时的存在,坏就慢慢的变质,空:到最后就毁坏,[必有变坏。(手等所触,即变坏义)],就是你手能够碰得到的,就有一天会毁坏的。二叫做质碍,[于一空间,甲乙相碍。]比如说,这个杯子、抚尺会有障碍,是不是?[方处差别,]这个方处就是方位,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讲的座标,座标有所差别,所以,这个方向,方位、座标有所差别。[种种相义],相义就是你可以看得到的,在同一个空间有甲跟乙,会互相妨碍就是色法。[二、色法;能造,四大(地、水、火、风,)]地[以坚、]:坚性,水就[湿、]性的,火就[暖、]性的,风就[动为性。]地、水、火、风就是坚、湿、暖、动,四大。[所造]就是[诸色。]种种的色法,一切法都是由地、水、火、风所构成的,其实,风是无形的,地、水、火,这倒是实在的,风是助长,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空气。
[三、色法有三,一、可见可对色:色]那当然我们眼睛看得到,可对就是摸得到的,确确实实可以碰得到的,可以摸得到的。还有一种叫可见不可对,[二、不可见可对色],不可见就是你看不到,但是可对就感觉得到,比如说,[声、]音你看不到,声音你怎么看,对不对?[香、]看不到,[味、]也看不到,[触。]也看不到,但是这不可见来讲,但是可对是有感觉的,可以感觉得出来的叫可对色。[三、不可见无可对色],不可见就是看不到,也没有所谓的让你感觉的,比如说[法,]法就是前五识落下的影子,前五识那么当然也是透过第六意识,所以可以说是前五识所落下来的影子,那叫做法尘。
[43十一色法表解]是一种[色法]就是[五根、五境]还有[法尘],总共十一个。就[跟、境]、跟尘来讨论,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五加五就是十了,还有一个[法处所摄色],法所摄色就是半分色法,半分心法,名为法尘。因为是落谢的影子,落谢的影子那就是色法,透过意识,存留在这个意识状态。[释义],五根,眼睛是[照瞩义]就是可以看得很清楚,耳[能闻义],鼻[能齅义],舌是[能尝义],身是[积聚、依止二义],依止就是一种依靠,就是我们平常是靠这个身体在过这个生命。照瞩就是能够让你看得很清楚,能闻、能齅、能尝,这个很简单。色身就是由五蕴积聚而成的,是我们的依靠,有积聚还有依靠两种[义译]。
[行尽],就是能够造作一切,眼睛看得到,因为你眼睛能看,所以能够造作一切,名叫做行尽,一切都可以所作。你眼睛看得到,你当然才有办法做事,你眼睛看不到,你做什么?那不可能。耳就[能闻],鼻就[能齅],舌就[能尝],身就是[积聚身],那么五境呢?就是色、声、香、味、触,[可见义,眼根所取,眼识所缘。]眼根就是我们的肉眼所取的,眼识所攀缘的是色尘,声音是[可闻义,]是耳根。我们如果是耳科的话,耳朵的解剖的话,就知道这耳朵一直卷起来的,是不是?[耳根所取,耳识所缘。]耳识所攀缘的是声尘,[可齅义,鼻根所取,鼻识所缘。]这是香,[可尝义,舌根所取,舌识所缘。]那是味,[可触义,身根所取,身识所缘。]是触,就接触,这个都很简单,色、声、香、味、触,所以这个也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法尘,法处所摄色就是前六识所落下来的影子,[十二处中法处之色,意识所缘。]十二处当中法处,法处是半分的色法以及半分的心法,就是这个意思,是意识所缘的。[极略色,极迥色],这个迥是很远的意思,因为这个色如果离我们很远,这个色看起来就很模糊。[受所引色],就受戒:纳受戒体所证的戒体的这个色,受所引色又名戒色,又一个名词叫做戒色,纳受戒体所引起的意识的色法。[定果色]那么就是说入定的这个圣者所变化出来的,[遍计所执色],那么就是后面所讲的,就是外道的。
[44根境名义表]:根,根是藉着什么的意思来讲的,根是借重树根的意思,有树的根,[一、增上义:为五识所依故。]树有树根为枝茂、水果,一切的花所依靠:增上。你有根的话,就会增长生死,增上义,为五识所依,你有眼根、耳、鼻、舌、身、意,你染污了,就会增加你的生死,六道轮回:增长义。[二、出生义:能出生识故。]这个记住!出生是助缘,助他发识,眼根不能发识,是意识藉着眼根的力量去发出来。藉着眼根叫做跳板,而不是说眼睛就是意识,不是的。是眼识藉着我们这个眼根,所以眼根只是一个跳板、助缘,使它分别这个色尘。
[一、根有二义],第一个叫做增上义,第二个叫做出生义,出生一切法就出生意识。[二、根有二种:一、扶尘根,二、胜义根],[扶根]就是我们所讲的肉眼,[为扶护正根],这个扶就是助,帮助、保护,正根就是神经系统,扶护就是帮助护持这个神经系统的存在[的]一种[四尘之根],就是地、水、火、风的肉眼。由地、水、火、风的肉眼,是[正根所依],就是类似神经系统,其实胜义根就是类似我们的神经系统。 [正根]就类似我们的[神经系统],其实不是神经系统。所以,愚者难分识与根。这个愚者就是阿罗汉。阿罗汉也还分不清楚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根、什么是胜义根,分不清楚。所以说,正根就是我们所谓的神经系统。姑且用这个名词。[三、五境释名:为…
《百法明门论表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