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常、乐、我、净的受,[想受灭]无为法,就是想也除掉,受也除掉,[离无所有处欲,想受不行故。]离无所有就是所谓四空天里面的无所有处,离开这个无所有处,什么都没有,想受也不行,也不起心、不动念,也不接受,一切法,不受一切法,不想一切法,名叫做想受灭,那么这个当然就不得了了。
[真如:理非妄倒,故名真如。]这个道理并不是虚妄颠倒的,这个道理是清清楚楚,是真实性的,如如不动的,所以这个是真实之名。虚空无为是[从喻得名],择灭无为是[依择非择],不选择[比较得名],就择灭、非择灭无为,不动是离开一切苦受、乐受,想受灭就是灭掉想、灭掉受,[由离得名],由离开一切的这个苦、乐,想受而得的名字的无为法,[假立之名(依言)],真如是[真实之名]就是离,不是颠倒妄想的名叫做真如,真实之名,[(真如亦是假设之名,其实则非言诠所能及。)(离言)]真如就是离言,真如离言不可说。
[二无我],二种无我,[59二无我释义及二执表解:[吾人生死轮回之根本为惑,][惑]也就是因为有执着,[有二执,]因为有二种执着,就会产生[二障之别,]是哪[二执]呢?[为我执、]我执就是对这个色身错觉,以为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每天迷惑在这个错觉当中,一切的标准以这个定义,以这个为开始,产生一种敌对的意识状态,以这个敌对的意识,产生强烈的执着,因此,有我执,所以我执就是对人生观的迷茫,对人生观的错误看法就是我执,执着有一个色身的肉体的我,执着有一个心灵的主宰的我。
佛告诉弟子说:如果有一个心灵在主宰我,那么你早上想的跟中午想的为什么不一样,你今天想的跟明天想的为什么不一样,你小时候的看法跟长大的看法为什么不一样,如果有一个我,那么这个我每天都在变化,就色身来讲,如果有一个真实的我,你们每天的细胞都在转换,你必须吃饭,你必须排泄,这样子每一分、每一秒,没有一分、没有一秒不在变化,哪有一个真实的我,因为这种错觉产生我们一连续的错误。所以佛陀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正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所以我们会过着一种惩罚,所以对人生不了解的人,生命对他是一种惩罚,他每天都过着惩罚的日子,他没有一天会过快乐的日子,这是错误的人生观:我执。
[法执,]就是说对这个宇宙观不明了,因此在每一个时间跟空间的这个交会上,那么没有办法把这个事情透视它,因此,对外境、对山河大地,对整个宇宙的无量无边的这个星球,其他的他方世界,包括一切物理、化学的元素无法了解,法的执着,所以简单讲对人生观的迷茫叫做我执,对宇宙观的迷茫叫做法执,[二障则为烦恼障、所知障。由二执起二障,障得而转依妙果,二受二种生死苦果。]什么叫做由二执起这个二障,而障得二转依妙果?
[63二执二空因果],分[染]跟[净],染就是污染的[因],就变成污染的[果],净清净的因,当然就变成清净的果,[二执]就是[我执]跟[法执],因为我执,所以我们会有[烦恼障],因为错误的人生观,产生无量无边的错觉,这个错觉无论是表现出来的,无论是潜伏的、微细的倶生,那么都是烦恼,这个法执就所知障,本性无所不知,现在所知道的被障碍起来叫做[所知障],所知障讲到讲就是该知道的而你现在变成不知道,所知道的被障碍起来,本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现在变成被障碍起来,所以这个叫做所知障。
我执的话就变成一个[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就是一段、一段的生死,[变异生死]是境界的转换,没有真正的生死,只是一个境界的转换,比如说,菩萨,他就是变异生死,这个菩萨的心境一直转变,他的貌相就愈来愈庄严,今天看,跟明天看的,貌相完全不一样,他随时都在变化,因为,他不是一个有执碍的色身,等等有一天,你修行,修到这个[我空],把这个执着破除了,变成我空,知道一切法无我,然后法执破除了就[法空],所以我执会障碍涅槃,我空就会产生[涅槃]的境界。
法执是障碍[菩提],为什么我执障碍涅槃,这个涅槃有分成四个涅槃,在唯识学里面讲的话,有馀依涅槃、无馀依涅槃、性净涅槃还有究竟涅槃,这个涅槃,阿罗汉果也是涅槃,佛也是涅槃,但是,阿罗汉的涅槃有有馀依涅槃、有无馀依涅槃,佛的涅槃叫做究竟清净涅槃,完全不一样,因此,单讲涅槃,这个并不究竟,所以要讲菩提,断了法执就是转这个所知障变成了菩提,那么这个菩提就是佛,这菩提就是觉悟,说:我们要发菩提心,就是要发究竟觉悟之心,因此,这个断了我执,转烦恼障变成涅槃,断了法执,转所知障,就变成菩提,所以由二执起这个二障,障得二转依妙果,而受这二种生死的苦果。[若破二执,即断二障,]那就是烦恼障跟所知障,[能证二空]也就是[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则了二种生死,得二转依妙果也。]
[二执表解:1.二执:我执,执五蕴为我,]所谓的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执着这个色、受、想、行、识为我,[此执我的妄见,能引生一切烦恼,故亦名烦恼障。又迷五蕴假合之用,妄执有常、一、主宰、自在之我,故名我执。]所以我们从小:这是我的玩具,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妈妈,这是我的车子,因为运用了这个名词用习惯了,每天都在错觉,肯定的这个错误的色身里面打转,而且从小一直讲到大,不晓得讲了几百万次的我,一天就讲了多少次的我,所以从小到大,就没有人开导他,这不是真正的我,这是错误的我。所以这个执着,一个主宰的我,到临命终双手一放,还不肯闭上眼睛,死的时候还有拿一个红包。人死的时候,还要画眉毛,画胭脂粉、口红,死要面子,人死了,火化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他还要化化妆,好看嘛!所以这个人,这个执,是到死是没有办法的。
你叫他说:你现在有钱,拿一点出来布施。他就说:没有钱,等到他会倒钱了几百万,他就会说:唉呀!师父!那一笔本来我要拿来布施的。还加一个恩给师父,你看!多可恶!平常跟他讲:喂!我们这里要买地要帮帮忙。没钱,no money,等到会钱被倒了,他就有钱,人在该布施的时候,他不肯布施,是不是?他想布施的时候,没有机会布施,就走上死亡的路线。所以这个我执,那是有情正分其中,有情的众生没有一天不死在这个错误的见地里面。[法执:执五蕴法为实有,]实在有一个色法,实在有一个受,实在有一个想,实在有行,实在有一个识,这个就比较微细了,[此法执妄见,]妄见:虚妄错误的见地,[能覆盖所知,而使不知,故名所知障。]所以,这个所知障。[二执之生起,有俱生起及分别二种:2.二执]有[我执]跟[法执],[俱生起]我执跟俱生法执,是[先天的,由夙世习气而起]。分别起[后天的,由邪师、邪思维而起。]所以你要亲近三宝,第一个一定要找善知识、明师,否则的话,无量亿劫来所修的这个善根会断送在这个邪师里面。
[60由二执起二障表解。二障:烦恼障,由虚妄遍计所执],这个遍计所执就是到哪里都是执着叫做遍计,包括晚上睡觉他都执着有一个身体是我的,叮,这个蚊子叮右脚,你放心,他不会打错左脚去的;一个人很爱金钱的时候,当他病得很严重的时候,他两个眼睛还看着那个金库,所以人到临命终,一样被这个错误的东西所左右,所以你想要学得自在,要能够于一切境界。善、恶的境界能够放得下,你说有钱人好修行,还是没有钱人好修行,那不是的,所谓富贵学道难,是因为我们容易在这个有钱,富有的境界里面迷惑颠倒,要是一个大智慧的人,有钱、没有钱他都能解脱,有钱的人每天开轿车,洋房、大楼,他内在从不执着这种东西,那也是大修行人,你如果是个很贫穷的人,以为:贫道、贫道,贫才是道。那倒不一定,如果你一个人穷光蛋,穷得要死每天执着说:我没有钱,我很可怜,我需要人家同情,那也不能成道,不是外表有钱、没钱,不是看这个境界怎么样,是看你的心,如果一个很富有的人,很能施舍根本就不执着这种东西,那临命终一样放得下,你就是说一个很执着的人,临命终一把扫把也放不下。
遍计所执[之我(我执)而生此障,]烦恼,我们二十四小时,你注意看!包括你的兄弟姐妹、父母,动不动就:我怎么样,你敢得罪我,你怎么样,一定指着鼻子是我,指着胸前,这是我,是不是?所以它[有发业润生之作用,]润生就是有来世,滋润来世的轮回,发这个业,我们起先造业,后来业变成我们的主人,我们起先造习惯,后来习惯控制着我们,我们没有办法,今天我们不能作主,作不了主嘛!贪心一起来控制不住,嗔恨心一起来控制不住,淫欲心一起来控制不住,这个就是业。起先我们认为:那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到后来业就变成我们的主人,你哪里有能力主宰,你说你在生气的时候,我叫你不要生气,你还编一大堆的理由来抵挡。
无知的定义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可怜的众生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可怜,他还会怜愍别人。疯子、精神病的看到另外一个精神病的说:唉!我有办法治疗你,我画一张符咒给你喝。其实自己是疯子,没有能力嘛!一直想要治疗别人,自己没有办法先治。所以这个发业就是身、口、意;身、口、意去造业你就会继续去增长生死的作用。修行一定要掌握一个大原则,就是不准看别人的过失,你都秘密的观照自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生死的问题,今天别人好,也不能帮助你了生死;今天别人不好,也不能障碍你了生死。修学佛法的人应该知道什么是佛法的外道,就是心外求法,于心外计有善恶、美好、顺逆、对立的东西,你把它摄归回来,唯心所造。那就是处理你的内心,你就处理了一切天地万物,把你的内在里面调得很顺畅,外在的世界就平衡,而我…
《百法明门论表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