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所谓灭,了无速乎?这样不是更快吗?了无速乎也可以说:这里面根本没有快慢,为什么你不直接了当的去体悟一切法无生?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快跟慢,这一句话也是这个意思,也可以作如是解。这是教他离相、归性。永嘉于是具威仪而拜。
第6.显示见性不杂
经文:[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
诸位!无非前尘分别留碍,就是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这一句话。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就是:凡所有相,都不值得你如此的执着,因为它一定会毁灭,迟跟早的事情。
注释:[承佛神力见于初禅]:承佛神力加持,而得见初禅的境界。[阿那律]:全名应是阿那律陀,是佛陀的堂弟。在听佛说法时常常好睡眠,因此被佛喝斥云:[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所以,有的人,曾经有人听经听了打磕睡,入这个睡禅三昧定,我就知道:哎呀!这个人白天上班,还赶来!我看有些人急着去超市找面包,哎呀!都很辛苦,我都很感动!这就表示,他为了听法可以忍着肚子,饿肚子,简单一个面包裹腹,他这种勇猛的心,师父感受得出来!如果是已经吃过晚餐,来这边再吃一个面包,也是不错啦!这个就是说:我看有的人是真的很了不起,为了听法,他有他的坚持,很让人感动!阿那律因此生惭愧心,起大精进,七日七夜不睡,因而失明。这个就是太精进了!佛怜愍他,而教他修[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有的人念:乐yao(第四声)见照明金刚三昧。而证得天眼智通,为佛弟子中,天眼第一。
[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阿那律所见的为一佛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以前不用天文望远镜的,这个都是很了不起的圣人的,就看!其中有百亿个阎浮提,此处为举一阎浮提为代表。《维摩诘经》中阿那律答严净梵王时也说:[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初地菩萨可见百佛世界,二地菩萨可见千佛世界,乃至十地菩萨可见无量佛世界。佛见则无量。[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一切佛土,以佛观之,无不清净,故说是[清净国土]。此言十方一切如来,皆可以见尽微尘数的无量佛国净土。[众生洞视,不过分寸]:如果换作众生来讲的话,就看眼前,分寸就是只看眼前,差不多众生都是这样。所以,众生洞视,不过分寸,若与三乘圣人相比,则凡夫众生所能见到的,差不多等于分寸而已。
[四天王所住宫殿]:[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增长天王、南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此四天王之宫殿,在须弥山腰,离地四万二千由旬。诸位!这个凡夫之人,都看不到这个,我们去寺庙里面,有四天王殿,就是这个。我们去韩国看,韩国也是,道场的建立,也类似咱们中国的那种风格,进去也是四天王。朝鲜,它也是这样的建筑。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道场散落在城市,土地有限,而且很贵!所以,没有办法像丛林这样子,一下子就买好几百甲。那些道场没办法,寸土寸金,这个没办法的!所以,也没办法像丛林这样的建筑,什么殿、什么殿、什么殿,都没有办法,很难!碍于空间,以前有斋堂、禅堂、念佛堂,有什么四天王殿、大悲殿、华严三圣殿、西方三圣殿、弥勒殿、普贤殿、文殊殿;现在没办法了!
[中间遍览水、陆、空行]:[中间]、指大地以上,忉利天以下,此间的水居、陆栖、空中飞行的有情众生,至于无情器界则有山、河、大地,虚空等境界。[昏明]:就是明跟暗。[无非前尘分别留碍]:这一些有情及无情境界,虽有明暗等差别之相,但无非是六识对现前尘境所作的分别,而得的留滞障碍之相。
义贯:[阿难言:我虽]已[识]知了[此]能[见]之[性]并[无还]灭,然而[云何]而[得]证[知]那就[是我]的[真]心本[性],而非我所见的物之性呢?[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尚[未]断烦恼而[得无漏]之[清净]法身。诸位!这个有漏无漏,[有漏]就是烦恼,你有烦恼,就没办法入涅槃;无漏就没有烦恼。清净法身,唯因仰[承佛]之[神力]加持,而得至日月宫、[见于初禅]天之境界,[得无障碍;而阿那律]则能[见]此佛世界中之百亿个[阎浮提],犹[如观]看他自己手[掌中]的一颗[庵摩罗果]一样清楚。至于[诸菩萨等],则各能[见]或者是[百]、或者[千]佛世[界];而[十方如来]之所见,则[穷尽微尘]沙数之[清净]佛[国土],皆[无所不瞩]。然而一般凡夫[众生]所能[洞视]的距离,若与三乘圣人比起来,则[不过分寸]而已。因为凡夫只看眼前啊![阿难,且]就[吾与汝]所[观]的[四天王所住]之[宫殿],以及于其[中间遍览]一切[水]居[陆]栖、[空行]所有众生之正报和依报。
正报就是我们的四大缘起的假相——这个色身;依报就是生长的环境。诸位!这个正报跟依报,决定在哪里呢?决定在业,这个业有福业、非福业,还有不动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这个我们在唯识学里面都讲了。福报大的,一出生面相就会庄严,每一个人看到他都欢喜!福报大的,一出生环境就很好,从小爸爸、妈妈就栽培他,从幼稚园,请家庭教师,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爸爸、妈妈后台都很硬,很有办法!而福报不够的,一出生,连吃三餐都没办法!我看那个新闻报导的,一对原住民,生孩子生到十个,生到多伟大?生到卫生局找他,说:为什么你不结扎呢?这个爸爸一个月才赚多少?也没赚多少钱,二、三万。所以,你想想看,一个爸爸一个月打工,赚台币,就算三万好了,你看,这些孩子要如何去养育和教育喔,三万块喔!我看每天可能要吃泡面也吃不起。泡面现在很贵啊!一下子发下去,包括他老婆、他自己,是十二个人,刚好一打喔,一次吃就是十二包了,师妈讲的:消耗量也是很大的!你像这十几个、十个,那你怎么教育呢?那不一样,人家很有福报的人,就出生在爸爸、妈妈生他一个,爷爷、奶奶也疼他一个,集所有三千宠爱于一身,就是生一个!他家爸爸、妈妈就很有钱,几亿、几百亿等着他领,他一出世,钱怎么花都花不完,人家为什么那么好命,能投胎到大富大贵人家?我们连门都摸不到!人家为什么那么大的福报,出生在那种家庭?而我们为什么这么没有福报?
你千万不要说:我了解缘起性空,诸法皆空,福都不修,佛都不念!放生,一点也不随喜,就坐在那边!佛法不是这样的,所有的小的福,只要有因缘就要去修,因为这个正报、依报要看福业,还有非福业,非福业就是没有福报了。你看那个,台湾现在经济是有的很好,有的很严重了,新闻报导的,是真的假的我们不知道,有的还要去捡这个馊水,很有钱的很有钱,有的流浪汉。这个福德、因缘、貌相,一点都不假,这个就是福报的差别。如果这个人,没有种这个正法的福德因缘,就算他来到讲堂,他也会有强大的力量把他引开来,我不骗你的!如果种了很强大的正法的福德因缘,我告诉你:你用九只牛来拉,他一样钉住在讲堂,打死他都不会走,他就善根深厚。因此福跟非福,还有一种叫做不动业,属于禅,禅天,四禅天的,还有四空的叫做不动业,这讲了又比较更深一层了。有善业、恶业、还有无记业。
诸位!正报、依报,记得!依什么而论?就是依所修的福报来论断。记得!佛门里面就是修福又修慧,听经闻法,这个就是修慧业,修慧。我看讲堂很多的义工来,我都很感动!像有时候,师父到这个地下室的洗手间,男众的洗手间,因为在101室处理事情,到男众的洗手间去方便一下,这个地下室,我看打扫得非常的干净,哎呀!我去上这个厕所,我就非常感动!我们的设备,没有办法像五星级的大饭店;但是,这些义工让人非常感动,很干净的!我有时候用手故意把它擦一下,没有灰尘,我们这讲堂的义工,很感动的!在地下室一楼、二楼,他们领了这个工作,每个礼拜固定的时间,他们就是来,记得!你来讲堂,你要记得师父一句话:是为三宝门中修福护持,也是为你自己在修福报,这个观念要很正确,你来不是替我做的,来是替佛陀做的;为正法做的;是为僧团做的;重要的就是为你的心性而做的,这个观念要弄得很清楚!所以,诸位!你在那边做的时候,人家有看到没有看到,因为你的心性很清楚,福报就是这样一直种下来,不需要夸张,大家都看不到,你也是这样做。夸大,反而没有福报,我们积阴德。正报、依报,这一切一切的情境,[虽有昏]暗或者是[明]晰[种种形像]之差别,但[无非]皆是六识对[前尘]境界所作[分别]而得的[留]滞障[碍]之影像。
诠论:此段大义,简言之,也就是一切圣人所见以及凡夫所见,姑不论其所见多远或者多近,涵盖的境界的大与小,一切[所见]全部都是前[尘的分别留碍],也就是,[所见皆属于尘性],而非见性本身。
[经文:[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同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注释:[分别自他]:[自],就是你自己的自性。[他],就是外物之性。[今吾将汝择于见中]:[将],就是令,引领也。[择],就是抉择。[见],含摄[能见]以及[所见]。此言,我现在就要引领你于你的[能见的见性],以及[所见的物性],两者之间…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二十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