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性被夹断了。[俱非正义]。都不是正确的。[故斥之曰:“是义不然”]。所以,佛陀反过来问阿难,告诉他观念是错的。叫做[三以反难显谬竟]。
[巳四 出成碍之由]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迷己为物,对自己不了解。我们真心被迷惑了,无明业力转换出来的这个色身当中,把它变成一种假相,一种执着的、分内、外的一个对象。而不知道此身是生灭、无常、必坏之相,不知道这个色身是缘起、缘灭的、是强幻的。迷已为物,把自己的真心变作了万物,叫做迷已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我们迷失了真心,这一颗无所住的真心如如不动,我们现在被物所转,所转用我们现在的名词就是:全部都受到影响了,没有一时一刻不在重复的执着、分别、痛苦,想要解脱这个痛苦,又找不到方向;想要修行又碰不到明师;想要解脱,又没有碰到正法,这个就是福报跟因缘不够。所以,学佛就是彻底的认识自己,我们失去这个本性,被这个外境影响,故于中,在这个真心当中,变成妄动,里面观大观小。
[此出成碍之由,由于法执]。因为我们这个色身叫做我执;离开我们这个色身,外边统统叫做法执,根、尘、识十八界所建立的,统统叫做法执。[众生法执未亡,执心外有法],不知道万法乃是心性所影现出来的。[动成有碍,法执一亡,自可同佛作用,惟妙觉明,圆融照了,无有少法可得,夫复何碍?一切众生,总该]包括凡夫、外道、权位菩萨、小乘等等,[凡、外、权、小而言,夫见本不可碍,而物亦不能碍,而凡、外、权、小,毕竟成碍者,皆从无始无明住地而来,迷己真心,而为万物,不了万物皆己,遂失本来一体之真心,而执心外有实法。迷字即是法执,乃为成碍之由,不达万法唯心,遂有心、物之分,非惟物不随心转],不但这个万物不能随心而转,[而心反被物碍矣]。就看什么着什么,[故于是中,即是于一体之中],就是在这个真心一体当中,[观大观小,逐境迁移],心情每天都受影响。[动被物碍]。[动]就是只要妄念一起来,就被物所障碍。[又不仅观小,是为物转,即观大亦然。以界相尚在,尘相未亡,总成有碍]。其实要亡这个尘相,你只要无心,照见五蕴皆空,从内观,所以,佛法叫做内观法。[须知物本是心,迷之为物,则能碍心,亦如冰原是水,结之成冰,则能碍水;果能返迷,自可转物矣]!这个要返迷,不认识自己,就没有办法,不认识、透视自己,太不了解自己,就会形成障碍。
有一个自称为高音歌王,世界级的高音歌王叫做帕华洛帝,这个高音歌王有一点胖,自己称为胖胖洛帝。有一天他的好朋友来,他就跟好朋友讲,说:我这个歌声救了我一命。好朋友说:唱歌也能救你一命?他说:真的,不骗你的!为什么呢?胖胖洛帝这样描述说:有一天,我在练习歌喉的时候,高音的时候,突然唱得很高。我们对面住了一个凶神恶煞,我突然拉高嗓子的时候,他突然跟我讲:你再唱下去,我就割断你的喉咙!他朋友问他,你怎么回答?他说:我从此以后就不敢唱了,就这样救了我一命了!这个好朋友就说:那你就把那段唱给我听听看。胖胖洛帝就开始拉高嗓子,唱得很高,然后,问他朋友说:你感觉怎么?他朋友说:我确实想杀掉你!那胖胖洛帝就说:我唱的这么好,为什么你们的感觉都一样呢?就是太不了解自己的歌声了!所以,他的歌声是的的确确救了他一命,意思台语说:自己多烂不知道,再唱下去,人家就要杀他了![转物者,即转万物为自己,如融冰为水,水自不至碍水也。四出成碍之由竟]。只要把冰融成水,水自然不障碍水。记得!你把万物看作是自己,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心显现,万法都是我们的心性所影现出来的,你会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你会珍惜一草一木,因为那一草一木都是你的心所影现出来的;你会珍惜现在每一种对你有帮助的,你会很感恩!你也会感恩那一些对不起你的人,因为他让我们成长;你也会感谢到那一些极恶劣的众生,因为他让你见识到可恶的一面,他就是一面镜子。当悟道的人,会把大地转换成感恩的时候,你便懂得菩提之道,全在心性里面,完全不离当下。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这个道理,你动什么念头,就会得什么结果。因此,一个人能够掌控自己,就是真正修行人。
这个转物并不是把这个物相转过来,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这一句最主要是对凡夫来对衬说法,我不是要把山河大地转过来,不是这个意思。转物的意思是:你只要不受假相的影响,从此以后,不再住着,也就是转万物为自己[的心性],这三个字加下去,才知道原来万法都是佛法,没有一法不是佛法。也就是转万物为自己的心性,如融冰为水,水自不至碍水也。所以,万法融入你的心性,你就不会有任何的障碍;起烦恼,也是我们的心自已烦恼,分内、外才起烦恼。
[巳五 教转物自在]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这一句可是修行的关键!诸位!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这句话,很多人会误解。就说:能够把它转动!不是这个意思,你只要保持如如不动,不受假相的影响就转动。所以,转物变成心性,是这个意思,不是要去转外面的境界,那坏了!那就变成外道了!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有很深的含义!万物不需要去转,万物,你只要把它转入你的心性,记得这样转,不要往外转,要往内转。就是:一片森林是我们的心性,看虚空当中的星球、月亮,也是我们心性所影现出来的。科学家,当然让我们了解宇宙的深奥,但是,到最后就会变成数目字,星球的长短、大小、方圆,其实都是心性的东西。说:地球离月亮三十八万公里,我们地球到太阳,光来跑的话,八分三十六秒,光一秒钟三十万公里,地球的七点五倍,地球的一周差不多十万公里。三十万公里乘以八分三十六秒(五百一十六秒),太阳距离我们地球。现在科学家是这样子,没有错。给我们有一个距离的观念,但是,在佛的心性来讲,那个只是一个数目字,那个距离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数目字,在心性当中,只是一个符号,三十万公里是一个符号,一百万公里、二千万公里,还是符号,都是符号。所以,完全都是我们的心性,若能转物,则同如来,如果你能够把假相转入都是你的唯心现量,不受影响,喔!原来都是你的心,那么,这个就是佛。这一句话什么意思?就是没有内跟外。
[转物之功,须凭妙智],绝对要有妙智慧,[悟圆理,破法执,悟明心外无法,法法唯心,转万物为自己,则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皆吾一体,此由事法界]的角度来说,[而悟入理法界也],理法界就是无生。[继起]一切法无生,圆满[圆修],就是圆心性而修,圆满心性的修法,叫做圆修。无一法不会归到自己圆满的心性。所以,[亡尘入性],放下这个外尘,[以性融尘,则同如来。以妙明不生不灭之自性,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理不碍事,事不碍理,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就是理,无理就是事相;一就是平等不分别,无量就是分别、差别。所以,无量的差别相就是平等相,一个平等的相,就是无量差别相。[而证入理事无碍法界也。则同如来者,法身如来也。法身以理为身,圆融无碍,随举一法,体即法身。由理事无碍,然后身界无分],身是内、是小;界就是外,是大。那么,内外、小大,内身的小,外界的大,根本就没有分别,因为同一个心性。[尘毛相即],[尘]是指刹尘,无量三千大千世界叫做尘。这个[尘]不是指颗粒微尘,这个[尘]是指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无尽的世界叫做尘,也就是大了。[毛]就是小,大跟小相即,互相摄入,有的讲:无尽的虚空摄在一毛;一毛能融摄无尽的虚空,无尽的世界。[小中现大,大中现小,而证入事事无碍法界,即同如来],无一种事相可以障碍他,这个事事无碍法界,小中现大,大中现小,其实都是同一个心性、如来藏性。这一句话意思也可以讲:少许一点点的般若智慧,就是全体的如来藏性,就是包括三无量三千大千世界,这一颗颗粒微尘的道理,跟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证入事事无碍法界,即同如来,[称性作用,一切自在矣]!所以,学佛就是学自在。
[昔]就是过去,[僧]就是出家人。问什么?[问谷隐聪禅师]过去有出家人,问谷隐聪禅师说:[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万象是物,如何转得?]万相存在,它是硬邦邦的外在的物相,你如何转它呢?谷隐聪禅师说了,[聪曰:吃了饭,无些子意智。]就能转物。吃了饭,你只要平常就吃了饭就没事,无些子,没有一点点,意智是指心中的挂碍、执着的意思。这个[智]不是指智慧,指分别心,没有一点点意识心、分别心。假设说:你能吃了饭,就在这么当下,没有执着和分别心、没有挂碍,就是转物。[若有意智],如果有执着和分别,[意]指执着;[智]指分别,为物所转,[为物转也。又僧问韶国师:如何是转物,即同如来?]韶国师就问,[韶曰:汝唤甚么作物?][唤]就是把它叫做,本来是唯心现量,如来藏性,你把这个心性当作物来看,意思是说:你怎么这样问?万法唯心所造,哪有外在的假相?什么物可以转啊?整句的意思说:[聪曰:吃了饭,无些子意智。]若有意智,则为转物。[又僧问韶国师:如何是转物,即同如来?]韶曰:[你唤甚么作物?]就是你把它当作什么来说呢?万法本来是唯心现量,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当作是一种东西呢?
就问了,[曰:恁么则即同如来也?][恁么]就是要怎么样,要怎么样才能像佛陀如来?[韶曰:莫作野干鸣],野干,它不是狮子,如同狐狸,比狐狸小一点,群形动物,就像狗,叫声像狼。野干鸣就是:不是真正的狮子。狮子是指佛陀、大彻大悟的…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十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