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屈五轮指]:如来的手指,每一只都有千辐轮相,五指皆各有千辐轮,故称五轮指,[屈五轮指]即捏指成拳。[如来举臂(我查过词汇:[臂]念bì也可以,念bèi也可以)屈指,为光明拳]:此即言如来之拳有光芒,或如来拳放光。又以密教而言,如来拳或金刚拳菩萨为主调伏或成就,在此则为如来将调伏阿难随妄之心之义,否则如来举掌也就可以了,以拳在此有此特殊意义,故举拳。[汝将谁见]:[将],用,以。[谁],何者,何。你用什么来看?[我与大众同将眼见]:这里阿难还是用[以凡例凡]的方式论证,亦可说是[以众证寡]、[以全体证部分],众所同然;彼意以为:大家都这样嘛,所以我也一样,同用眼来看,以凡情而言,此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无庸置疑。
[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你的眼既自(然)可(以)见物,则你是以何者为心(你是用什么心),来对我的拳呢?也就是说,你把你的心拿去作什么用去了?或,拿去放在何处了?汝目可见,你的眼睛自己可以看得到,那你的心跑到哪里呢?[而我以心推穷寻逐]:[推],推断,推论,推演,推衍。而我就用我的心到处去找,去推求。[逐],追逐,奔驰。[即能推者,我将为心]:就是这个能推论的,我就把它当作是我的心。所以,所有的学者,用的就是意识心。因此任何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最多顶点能达到的,就是语言、文字用得漂亮一点、用得美一点,诸位!跟佛性毫不相干。[咄]:[咄],喝斥声。佛见阿难仍然如是坚固执着凡夫思量之情,不肯舍弃,故施之以棒喝,俾令觉醒。
[此非汝心]:这不是你的真心,只是你的心影。诸位!这个[心影]你要注意,心的起心动念,心的执着、分别是分别什么?是只是在分别你心中的影像,凡所有相,都是虚妄,因为你不知道那是虚妄的,所以,看一切相,就在自心里面起分别。其实分别就是分别你的心,分别者,其实分别你心;执着者,就是执着你的心,而你的心本来就空。所以,什么是凡夫?就是多了一层执着、多了一层分别,多了一层执着心,多了一层分别心,这个就是凡夫。我们不知道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真如自性;而我们以为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是在心外有法,不知道说日月星辰、影现进来的山河大地,统统是心中的影像而已。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了妄即离,离妄即觉,这《圆觉经》讲得很清楚啊!了悟了众相就是妄,离妄即觉,就是在心。所以,当你知道其实金钱、名利、一切的境界,你所拥有的房地产,或者是你的财产,你所拥有的这一切,财、色、名、食、睡等等,也都是心的影像。
我们的严重度在哪里?严重度在错觉,生命是一种错觉;但是,生命也是一种正觉,就看你怎么用心?用无明就是错觉;用智慧就正觉,同样那一颗心,无明跟真如,同样那一颗心啊!所以,你只要记住,只是你的心影,放下执着跟分别,那个心的影像,不影响你的情绪,真心就显现了!记得喔!妄当体即空,不必找真,诸位!真心不必找,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这个道理,应当无所执着,而生清净心,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现在你就知道了,这些妄心本来就空,空就是放下。所以,有的人用自责的方式,妄想很多,用自责的方式,用惩罚的方式,诸位!这个自责的方式就多一个心;惩罚的方式又多一个心,你只要坚持放下。刚开始放下的时候,会很辛苦的,因为冲着自己习气来的,我们以前从无量亿劫来的习气,大家都顺着你了。现在要往上走、要解脱,会挣扎,内心里面,大家不顺着你,你碰到逆境会生气;人家讲你坏话,你也会生气;人家叛逆,你也会生气,因为以前就顺着生死流。现在回光返照了,给你痛苦的,你感谢他;给你逆境的,你感谢他,把仇恨变成感恩,生死慢慢慢慢地脱离……。
禅宗里面讲的:动念即乖,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你看到的只是心的影像,那不实在的。因此当我们了解以后,你就不会说:我想要去做皇帝的贵妃!因为,皇宫里面就是斗争啊!所以说:皇帝,不必羡慕;贵妃,你也不必挤破头,学佛做自己就好,知足,是从内心充满了智慧。记住!不要制造逆境;不要得罪你四周的亲戚朋友、你的先生、爱人、或者是你的老婆,他不信佛,他的事,我们信佛。记得!不要跟他结恶缘,他不信佛是他的自由,你的另一半不信佛,因缘不具足,没办法,你也不能把他当作是敌人啊!你总不能前面说:老公!你好!老公转一个头,才走出门外,你就:业障!手就指出来了。那跟你一样啊,你以前没有学佛,也是这样子啊!所以,我们学佛以后:I”m lucky woman. 我们是很幸运的老女人,lucky old woman. 幸运的老女人!学佛了!
推断思量者,在唯识百法中称为[思心所],是心所有法之一,心所有法之义就是这个[心所],是属于心王(心体)的作用。诸位!心王跟心所稍微解释一下,心王就是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国王为什么称[王]呢?[王]就是主宰,眼、耳、鼻、舌、身、意,第六、第七、第八意识,叫做心王,八识心王。心所就像大臣一样,国王出去,大臣就跟着出去,国王出去打猎,大臣就会跟在旁边去打猎;国王上殿,大臣就会上殿,陪着这个国王,所以,国王在,大臣就在旁边,心所就像大臣。
举一个例子来讲,譬如说:一个很善良的人,平常做慈善习惯的人,眼睛看到一条狗,这个眼识,八识心王,看到一条狗在病苦哀号,他的怜愍心就出来了,赶快要把这条狗救出来!譬如说:它被夹子夹到了,或者跌落水沟了,台湾常常发生这种事情。饥饿了,头发都掉光了、生病,虽然是一条狗,可是,这个人很善良,善心所就现前。诸位,眼识现前,善良的心所就现前,救众生的心马上心所就现前。好!众生就不一样了。眼睛一看名牌,心就马上说:我要拥有它!贪就出来,贪心所,心识、心王、心所一下子马上就…如果是很有善根的,说:某某居士!现在文殊讲堂正在讲《楞严经》!耳朵一听到、一闻到这个要讲经:我要去!耳朵,心王,我要去听经闻法!他马上善根就现前。心王,心所,知道吗?马上就附和。所以,有五十一个心所,这个在《百法明门论》里面讲得很清楚了。所以叫做如影随形,故即如心影,犹如树之影,并非树本身,然见树影即知有树;心所也是一样,[心所]非[心](是附带的),然见[心所],即知有[心]。看到了大臣,就知道一定有国王。
义贯:[阿难,汝今]即[欲知]到无上菩提的[奢摩他路],且[愿出]三界[生死],故我[今复问汝]一个问题。这样说完之后,[即时如来举]起他紫磨[金色]的手[臂],并[屈]其[五]隻(只)千辐[轮]的手[指],而成为拳相,而[语阿难言:汝今]看[见不]?[阿难言]:我看[见]了。[佛言:汝何所见]?你看见了什么?[阿难言:我]看[见如来举]起手[臂]后[屈指]而成[为光明]闪耀之[拳],其光照[耀]着[我]的[心]与[目]。[佛言:汝将谁见]?那么你是用什么来看的呢?[阿难言:我与]在此会中所有的[大众]都是[同将眼]来[见]。[佛告阿难:汝今]回[答]了[我]说:[如来屈指]成[为光明拳]照[耀汝]之[心目];这么说来,[汝目]即自[可见]物,则汝[以何为心,当我拳耀]?正当你看着我的光明拳晃耀之时,你把你的心拿去作什么用去了?[阿难言:如来现今徵]问我[心]之[所在,而我以心]各处[推]求[穷]尽四方[寻]觅奔[逐]的结果,发现[即]此[能推]穷寻逐[者,我将]之认[为]是我的[心]。
[佛言:咄!阿难,此]能推者,并[非汝]之真[心]。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思想,思想家、作家、文学家等等,统统是意识心,没有一样不是用妄心在做事情的。所以,师父重复地强调: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佛陀来示现成佛,一个都别想醒过来,一个都没有办法,包括我在内!所以,师父很幸运地听到了正法,我今天有这个能力,来跟大家分享佛陀的正法,我们统统要感恩我们的教主释迦世尊,由于释迦世尊吃尽了苦头,而悟到了每一个人都有佛性、都有真心,我们的可贵之处就是幸运。除了幸运以外,我们更要做一个高人一等,佛弟子的修养,一定要比世间人好得好几百倍、好几千倍。不能说佛陀的弟子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个般若的智慧心,所表现出来的涵养,比世间人糟糕;世间人脾气还没这么大、还没这么无知。可是,我们学佛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却比世间人糟糕,那么就是伤了佛陀的心!所以,我们学佛的人,我们的涵养、我们的容忍度、我们的气度、我们的雅量、我们的胸量,一定要比一般人更大!所以,记得!佛教要兴盛吗?胸量放得愈大,佛教就愈兴盛!佛弟子自己本身胸量就很小、就内斗,佛教就是会走向灭亡。学佛,路要愈走愈宽,不是愈走愈窄,记住师父所讲的话。
诠论:这是第二度徵心,为如来欲验阿难在七处破妄之后,有没有任何省悟,亦即:[成果检验]。但阿难还是执迷不悟,他还是说:[我与大众,同将眼见],实是坚固执着,然欲破此迷执,实非易事,因为这是凡夫最根本的计着之一:把眼当作是能见者,不知能见者是心,而不是眼;眼只是一个通道而已,如照相机最外面的镜片而已;真正能摄影的,是后面的软片,并非镜片。然凡夫之人但见表相,执以为实;是故[眼为能见],凡夫皆视为当然,无可置疑;而此实是凡情所计,其实不然。此其一。
其次,凡夫之人又有另外一个更严重的计着,即阿难所显露的:[即能推者,我将为心]。前面第一个计着(计眼为能见),那是一般凡夫皆所共计。[计]就是执着的,现在这第二个计着,则是比较[有思想]、有学问的人的计着,能作这样的言说之人,…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