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要搞得让你烦恼,对不起,我就不跟你烦恼,你对我一点办法都没有,你再来烦我,我就远离你,对不对?)。信心增长。速成不退。】
修习既久。功用淳熟。其心自然得住。住即止也。妄念不起。安住无为。因心止故。定力(就)渐渐猛利。随顺方便。得入(无相)真如。自性(的无相)三昧。烦恼深伏不起。信心日益增长。速得入住(速得入住十住位)。成不退位(成不退转。住:十住位)。
寅三 障重不入(哪一些人不入道?)
【唯除疑惑(没有信心,是不是?)。不信(第二种叫做不信心,第三、)诽谤。(第四、犯)重罪业障(的人。犯重罪:五逆四恶、四重罪)。(第五、)我慢懈怠(我慢:骄傲、狂妄的人,我慢的人。懈怠:懈怠的人,懈怠就是放逸,我就是佛,我也不必精进,我也不必用功,也不必拜佛、念佛,早、晚课不必参加了,统统不要了,他把那个佛当作是理想化,理想是懒惰的主人,我就是佛了不用修行,我就是佛了,他没有对治,他没有观照,他不晓得习气种子还存在,理念上,理论你是佛,可是一点都派不上用场,现在懒惰的人,讲会讲我是佛,可是境界现前的时候,发生不了作用,还是迷惑颠倒,就是懈怠的人)。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唯除者。反显离障(只要你离开这些一切障碍)。无不得入也(就没有一个不入道的)。(哪些障碍呢?)其中障有六。一疑惑者。于理犹豫(不能决定)。二不信者。是阐提人(不信就是不信因果,不信真如的自性叫做不信,是一阐提人,阐提就是断善根的众生,他就是断善根的众生,你打死他,他也不相信因果,打死他,他不相信真如自性,你以无相法就进入真如无相的自性里面,他也不相信,他只相信眼前的世间,今朝有酒今朝酔,不相信因果的人,我现在有酒,我就现在酔,我有钱,我现在就享受,你管什么因果,现在都管不了了,还管到下辈子,死了什么也都看不到,一阐提就是断善根的众生,还伤害佛教)。三诽谤者。(诽谤怎么能入道?是不是?诽谤佛教的人,他不信因果他怎么能够入道?)属外道辈。四重罪业障者。谓五逆四重。五我慢者。则自恃贡高(骄傲、狂妄、不相信人家)。六懈怠者。乃放逸不勤。如是六种障。随有一种之人。即不能入。一修止方便竟。
丑二 显止胜能
【复次依是三昧故(因为无相:真如三昧,那就统一了,一切都平等了,无相就一切都平等了)。则知法界(平等)一相(平等就是空,你要修行,你要进入真如法界就很简单,修平等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何以故?一切法皆空。什么有钱人,什么没有钱人,什么长得好看、不好看的,对不对?统统一样,一切万象都是一样,都是缘起没有自性的东西,则知法界平等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的)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无相)真如是三昧根本(一直重复地告诉你,最重要的修行就是在无相,否则你念佛怎么能定呢!你从白天一直在有相里面打转,一天到晚贪、嗔、痴、计较,你能入道,那根本不可能的,白天一直拼命计较,你晚上念佛能定吗?是不是?当知无相真如是三昧的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
是三昧。即真如三昧。依此, 能知法界一相。法界者。十法界也。一相。即诸佛众生。等无差别。即名一行三昧。此二(这两种:一个是真如)三昧(一个是一行三昧,这两种三昧。此二三昧就是真如三昧跟一行三昧)。(这两种三昧)名异体同(真如也是无相三昧,一行的话就是法界平等,一行的三昧都是平等,都是要从无相下手)。《文殊般若经》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平等)一相(就是一行三昧)。系缘法界(系缘法界就是整个心放在平等地观照,叫做系缘法界。内心里面观照一真平等的法界里面,叫做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乃至广说。以是义故。当知真如三昧。乃总持王三昧, (总持王:王就是超越三昧,一切的三昧)。总持百千三昧。故曰根本。乃至能生无量三昧也。
寅三 辨其魔事
(就是说你为什么要讲无相,因为所有的现象在你面前,你统统要摄念、观照,这是唯心所造,不是真实的,现什么佛相、菩萨相,现魔鬼相、男女相,统统不要管他,毕竟空寂,底下就是为了防止你修行起这个魔事、魔障,现在讲统统是无相法)【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在打坐当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害”,要记住!那个是唯心所造,那境界不是真实的,境界就没有,摄念回来,观照没有能所,那么能看到的境界,也是唯心所造,既然唯心所造,那就知道境界完全是假相,终不为恼,见佛、见花、见光,六根、六尘所见到,统统不是真实的,就是闻香、见光,也不要执着,按捺一心念佛,在临命终,极乐世界现前那就是真的)。】
梵语魔罗。此云(中国话叫做)杀者。能杀害(修)行人(的)法身慧命(你只要无相,他就无奈你何)。初二句致魔之由。如其善根充足。一切魔事。不能发生。若善根力薄。则为魔外鬼神所惑。魔能坏定。《楞严经》中。约五阴未破。广示五十种魔事。浅深不一(所以,《楞严经》一定要研究,《楞严经》要振兴佛教,怕众生着魔,那么五十种阴魔,这一定要讲,所以,《楞严经》是列为最重要的一部经典,五十种阴魔,浅深不一)。于三昧时。佥来恼乱(佥(qiān)就是都。都会来恼害你,你在修行他就也许在梦境里面给你看到,或者是念佛时,佛光现前,不,不要执着,不要执着)。此中略出三相。一现可畏之身。怖之以失志(我现恐怖,不过,现恐怖相还好,现恐怖相的话,很多人都会念阿弥陀佛,在睡觉的时候见到鬼很难看;或者是车祸;或者是到山崖掉下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很多人都是念佛,哪一种情形不会念佛,梦到拣到钱的时候就忘记念佛,这很奇怪。我这个人对金钱不会怎么贪心,可是,很奇怪!看到金钱还有一种喜悦的感觉,这很奇怪!这不晓得为什么这样子,看到金钱还有一种喜悦的感觉,哇!原来是行菩萨道需要用到钱,所以,一看到钱就想到众生有救了,把它化作功德,所以,我有喜悦的感觉,有喜悦的感觉)。二现可爱之身。惑之以生染(你打坐的时候,现那天女下凡,或者是穿得很少,或者是在梦境里面跟你发生恩恩爱爱的境界,是不是?在睡梦当中控制得住,那才是功夫,才是功夫。一般人哪里在睡梦当中有办法控制男女的感情,很难,很难,他在白天,他不会起心动念,晚上睡觉就控制不住了,精力习气嘛!对不对?)。三现希有等事。诱之以入邪。则定心成就之与破乱。皆由心中主人(唯心所造嘛!)。主人若迷(我们的心如果迷了,迷就是分别跟执着,你动到念头去分别、去执着你就迷了)。客得其便(那么处境就有你的办法)。主人不迷(我们的心不迷)。则彼(外在的)魔事。无奈汝何(所以,还是自己的问题)。故此通示对治(这个)方法。当起正念观察。一切唯心。心外无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是则魔境即灭。终不为恼。如《楞严(经)》云。彼如坚冰(彼就是魔境,外在的魔境就像坚冰)。汝(就是无相修行的这个修行人,你)如沸汤(这个坚冰碰到沸汤,一下子就溶化了)。暖气渐邻(邻就是近。只要一靠近)。不日消殒(不日就是刹那间,短时间叫做不日。不需要很长的时间,魔事就没有)。云何敢留。扰乱禅定(最主要的就是怕你着相而产生一种错觉的喜悦,那就完蛋了。着相的喜悦,见到一切好的境界就产生执着,就到处夸大其辞地讲给别人听,这样完蛋了。师父!我有看到天人。我说:我没有看到。师父!您有没有看到佛?没有!有也当作假的,那也不太重要,有,我有看过佛光,我有见过,那个不重要,唯心自性本自有光明,对不对?梦见过佛,有!踏着莲花飞行,有啊!这个也是假的,是不是/也是唯心,所以,一切境界,我们到今天来念佛,我们到今天来念佛,我们也不会执着这个东西,有见跟没有见一样的)。
【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或说陀罗尼(陀罗尼就是密教的咒)。或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法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把无因无果以为是毕竟空寂,是真涅槃。真涅槃:以断灭为涅槃,这个就是以断灭为涅槃,把无因无果以为是毕竟空寂,是真的涅槃,意思是以断灭为涅槃。这句话如果不加,会看不懂)。】
下广辨魔事。共有四对。此现身说法对。天像(乃是)凡夫(当中最殊)胜(的)报(天像乃是凡夫当中最殊胜的像)。(现)菩萨佛像。(乃是)出世圣身。陀罗尼者密教(陀罗尼是密教的咒语)。六度三解脱(空、无愿、无相,是三种解脱,三解脱,三门清净绝非虞,空门、无相门、无愿门,三解脱)等显教。此皆魔鬼伎俩(手段花招)。顺(修)行人愿求之心。种种示现。真伪难分。邪正莫辨。(修)行人易受其惑。若心生取著。便堕邪网。此中惟无因无果三句。以断灭为涅槃。尚易知其魔说也(很多人都喜欢这样子,很多人,你前世是我的什么,你前世是我的什么,是不是?有一个徒弟来到这个地方,说有一个密宗,不晓得是真的还是假的,有一个密宗说我前世是他的徒弟,师父!你觉得怎么样?我说:你怎么不告诉他,我前世是你的祖父。为什么说我前世是你的徒弟,那你怎么不讲说我前世是你的祖父,见到我不叫:阿公!这种东西,就是修学佛法肤浅的人,他就喜欢搞神通、稀奇古怪,算命,排八字等等这一些,就搞这些东西,搞这些东西。我们佛法一切随缘,如果能够解脱的话,无所不自在,讲什么,参考而已,不是说迷到极点,那不可能!你也不能说否认这个地理没有,也…
《大乘起信论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