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能碍事,事不能碍理,所以,理事要圆融)。
二门如是。何谓一心(什么叫做一心?)。谓染净诸法。其性无二(为什么其性无二?因为染毕竟空,净也毕竟空,你为了要衬托净,当然用一个染去显示,净的时候,你用染污去比较,比如说,你为什么知道师父是男的,你怎么知道师父是个子矮矮的,长得皮肤白白的,你为什么知道这样子,这个功劳要归功于那些高的人,因为你很高,所以,能够显示出我很矮;因为你很黑,所以,显示我很白,如果,我今天一出生,我妈妈就把我丢掉,丢掉到哪里去?跑到山上里面跟猴子住在一起,从来没见过男人,也从来没见过女人,从来没见过人类,只有我一个人,那我就无从比较,跟猴子比,我是比它高一点,跟猩猩比,又比它矮一点,因为,没有人类可以比较,也不晓得自己长得好不好看,因为,你怎么知道你长得好不好看?因为,没有看过满脸长青春痘的人,也不晓得我这么好看,所以说,这个都是要用衬托的东西,这个比喻就是如果我从小就被抛弃在山林里面,做泰山,我的脸看起来不太像,做泰山,呜……也不太像,做小人国的国王,小人很快就得志,那你就无从比较,你无从比较,我问你,你哪有什么染、什么净,这就是绝对,无从比较就是绝对的意思,所以,真如没有所谓的净,连净的观念都不可以有,因为,真如是空性的东西,净是对染讲的,染是对净讲的,所以,同学们!没有比较心的人,你有福了,你马上会归到不二法门,溶入自性清净心里面。所以说,皆生灭门义。二门如是:二门就是这么一回事,何谓一心,其性无二,因为染是空,净也是空)。真妄二门。其体不别(为什么?体如果不同的话,那完蛋了,那么,真的话就无自性,妄也是无自性,所以,其体是一)。故名为一。即此无二不别。诸法中实。不同虚空(“虚空”旁边写两个字:无知,因为虚空是无明的代名词,不同于虚空的无知,冥顽不灵的虚空,因为无知本身不是智慧,我们不讲虚空,我们讲法身,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诸佛的法身,法本身就是真理,真理就是意味着智慧,简单讲,智慧心就是佛,所以,你虚空的话,它是一种无知,是冥顽不灵)。性自神解(什么叫做性自神解?就是本性自具足,具足,神就是不可思议,解就是妙悟,本性具足不可思议的妙悟,不同于虚空,虚空是个冥顽不灵的东西,你虚空的话,在外面的话,一片黑暗,白天阳光,晚上都照射不来,所以说,性自神解,本性就具足有不可思议的妙悟)。故名为心(所以,我们讲这是我们的心)。
言皆各总摄一切法者。释上立义分中。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世间法就是生灭法)。(以及)出世间法(出世法即所谓的真如,不生不灭法)。但上直明心摄一切法。今言二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为什么上面讲心摄一切法?现在,二门又各总摄一切法,真如门也摄一切法,生灭门也摄一切法,此义云何?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呢?)。征而释之(一问一答叫做论,《大乘起信论》为什么讲论?论就是问答,对不对?一问一答叫做论,征而释之,释就是答,征就是问,问而答之,那么就是论,要不然,什么叫做论?经、律、论的论,就是一问一答叫做论)。下以是二门不相离故。即释皆各总摄之义(马上就解释了,真如门跟生灭门总摄一切法)。
以真如门(是怎么样?)。是染净通相(通相是什么东西?也通染也通净,通相是什么?注意!通相就是空相,就是性空,染净性空,染性本空,净性也是本空,所以,它是讲通,空可以通到染,也可以通到净,简单讲,通相就是平等相,是法平等相,同学们!如果你见一切恶劣的众生,你如如不动,进入平等相,如果,你见一切造福功德的人,也不拍马屁、不奉承,你内心里面除了喜悦以外,没有第二个念头,那你就接近了真如,为什么?平等相,你看!染净通相,一个修行人不能够在染净里面解脱,如果说,你只能在净的角度解脱,你不是一个解脱的人,净,净是什么净?比如说,你亲近的是道场、是三宝,你现在是净,三业都是清净,你能够解脱,染污呢?假设有一天,你碰到公司行号里面的人都不讲道理,他一天到晚逼迫你、伤害你,搞得你烦恼一大堆,同学们!你内心里面要存在一个念头:喜悦,因为,染当下也是毕竟空性,这叫做真正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才是真正进入平等,如果,你不能在恶劣的环境之下得大自在、得解脱,那还不是一个解脱的人,你临命终怎么能够有把握呢?你硬要师父跟你讲好话,你才解脱,那师父骂你两句,你不能听、不能接受,你怎么是一个解脱的人,这个离解脱十万八千里,是一个大解脱的人,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所以,若人识得性,无喜亦无忧,如人,如果有一个人了解你的本性是平等、是毕竟空性的,没有所谓的喜悦,也没能所谓的烦恼,人悟道的时候,就会在他的义务跟责任里面尽力去完成,因为,他责任就是他的喜悦,他的义务就是他的喜悦,因为喜悦本身在理上来讲没有事相的显现,喜悦显现不出来,所以,真正了不起的圣人,是在他的责任跟义务里面,去发现那份的喜悦跟超越的解脱,逃避没有用,好的,我就拼命追求,恶劣的,我就拼命地逃避,取舍不断,你不可能解脱,永远不可能,它是你的责任,你就必需完成它,通相就是伟大,太了不起的空)。通相之外(意思就是毕竟空性之外)。无别染(法:真如之外,无别染法,无别染)净(没有所谓染污跟清净的东西,要进入修行,你一定要无二;不二。见到恶如如不动,见到善也是如如不动,就是这么一回事,因为染净是因缘法,不于因缘取舍就是真如,非因、非缘、非因果法,是诸佛之本源)。故得总摄诸法。喻如微尘是瓦器通相(微尘:水泥所做的瓦片器具,这个就是瓦器的通相,微尘就是表示空性,瓦器就表示一切的事:相用,做花瓶也好,是不是?做瓶子也好,做炉灶也好,做什么都好,譬如说,水泥,水泥到今天来讲的话,有350年的历史,发现水泥,罗马人发现的,改变了整个世界。水泥怎么来的呢?水泥就是海底的珊瑚磨成粉末状,以前的人就知道水泥加上鸡蛋,就可以构成有黏性,因为,鸡蛋里面有蛋白,所以,它有黏性,要不然罗马怎么造成的,它就是用水泥,罗马的大教堂,歌德式的大教堂,这是微尘,微尘是瓦器的通相,不管你建造什么都是一样)。瓦器皆为微尘所摄(瓦器它都是属于微尘,因为微尘可以变化,微尘就是指体的意思,忏公常常比喻的,你们晓不晓得体、相、用的作用,师父,不晓得,体就是面粉,面粉可以做水饺,可以做面条,可以做面猴(面疙瘩),知不知道?所有的面条、饺子、面包,都是什么做的?都是面粉做的,所以,面粉是体,是不是?面包,饺子、面条、面猴,都是相、用,噢!知道了!知道了!每次斋戒学会都是用这个在比喻,问起来,噢!原来外省人喜欢吃面粉,外省籍喜欢吃面粉类,是不是?)。真如门亦如是(真如也是如此)。真如能摄生灭。生灭之相。不离真如(这个真如能摄生灭,生灭之相,不离真如,真如:如果,我们一个修行人懂得真如,我们现在举一个例子,出家人懂得真如的话,他今生今世好办了,他一定如如不动,他一定不会攀缘,攀缘它是属于生灭的东西,一个修行人,他本身如果懂得真如,就会放下一切的因缘,不是你的福报,你追求是追不到的,是你的福报,你该得到的,它就是跑不掉,人家说:噢!慧律法师!你真有福报,福报真大!我说:是啊!怎么办?福报这么大,怎么挡都挡不住,不知怎么办?你看,要怎么办?不然,怎么办?福报这么大,对不对?钱也不是我在用,钱都是无量无边的众生在用,不是我在用,对不对?福报这么大,怎么办?我们收摄回来也不去攀缘,所以,一个法师一直攀缘外境这就是错误的修行,错误地修行,你只要随缘,有众生需要我们,我们当然尽心尽力,众生不来求我们,我们就尽心尽力地好好地去修行,懂得真如的人,他那种功夫,可以说放下的功夫到了极点,他不会颠倒,永远不会颠倒,他到死也是做到这样子,广钦老和尚就是这样讲的,等你有德行的时候,你不要怕没有众生可以度,我们现在比丘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学佛学了三年、五年,拼命地打电话,开始一天到晚就是找众生,而且要找他喜悦的众生,找特别漂亮地女孩子,他才要说法给她听,长得很丑的,他才不要讲给她听,你不够资格听《大乘起信论》,哪里有什么真如生灭门,你那个是生灭,我这个是真如,对不对?好,我告诉你,以前,你们看过顽皮豹没有,我告诉你,追众生来度,就像顽皮豹有一次追了一只小狗,追……,就像一个比丘一直想要发心度众生;追这个小狗,因为他度众生,拼命追众生,一直度,是不是?追求,结果,小狗跑进山洞里面,隔一阵子,顽皮豹赶快跑出来,为什么?后面有一只大狗熊追出来,意思就是什么?当你要追众生来度的时候,你碰到什么?碰到可怕的因缘,业障的因缘现前,众生后来太多,一天到晚打电话给你,写信来问你问题,或怎么样子,问题就来了,换他追你,这是大狗熊追得你喘不过气来,你想要度他,你觉得很疲惫了,所以,追众生就跟这只顽皮豹一样,拼命地发心要追,后来,被大狗熊追出来,被众生压垮了,进去时,哇!看到一只比它更大只的,大只就是人多,很烦,一天到晚电话、信件,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所以,有德行的人,你不要怕众生不让你度,怕是你自己没有东西,所以,讲到真如的话,也讲到度众生随缘的重要,真如能摄生灭,生灭就是缘起法,生灭之相就不离真如)之性(所以,你掌握了真如,你的生灭就可以清清楚楚,你掌握了放下,随缘不动的东西,一切境界对你来讲就没有作用了,你怎么变化,它就是生灭的东西)。
以生灭门。是染净别相。别相之法。生灭所摄(“染净别相,别相之法”就是生灭,就是有所差别之相,…
《大乘起信论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