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起信论讲义▪P19

  ..续本文上一页有差别相,生灭所摄)。亦由真如是善不善因。与缘和合(善跟不善与缘和合)。变作而有(变为而有)。虽实变作诸法。而不坏真性。故于此门。还摄真如(你怎么变化,它还是空性,还摄真如也就是如果你这一颗放下的心,运用在你的世界,你就是到美国,到哪里都是解脱)。喻如微尘聚成瓦器(一切微尘聚合就变成一切的现象,瓦器就是种种不同的器具叫做瓦器,可以做杯子、可以做假树、假墙等等)。而常不失微尘之性。生灭门亦如是。真如之性。不离生灭之相(菩萨!生灭之相,放下就是真如之性,就是这么一回事情,生灭之相不执着,那个你肯放下,因为,你眼睛看出去,耳朵所听的,现在都是生灭相,你肯放下而不执着,菩萨!你就接近了自性的真如,就是这么一回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困难)。

  问。二门既各互摄。何以前真如门。但示摩诃衍体(为什么真如门只显示大乘的体性)。生灭门。具示自体相用耶(而生灭门却要显示大乘的体、相、用呢?)。答此中摄义。与前示义异故(这里所含摄的道理,跟前面含摄的道理是不太相同)。真如门是泯相(“泯”就是除相,就是不讨论相上,但入无生的空理,泯相就是说不讨论相跟用,泯相就是说除掉这个相)显理(“显理”就是唯显空理,只在空的理性上显示出来,所以,它是属于真如门)。此泯相不除(“此”是指在生灭门中。在生灭门中泯相不除,这个除掉的相,是不可以除掉,泯相就是灭相,灭相不能除掉,就是指生灭门里面)。故得兼摄生灭门(既然泯相不除,就兼摄生灭门)。前泯相不存(“前”就是真如门。在前面的真如门,泯相不存,灭一切相,不讨论一切相,当然就是真如门)。故唯示于体大也(只显示体的大,因为体是指空性的大,所以,师父说过,当你不执着的时候,肯放下的时候,全世界的财富都是你的,你的内心里面充满着喜悦,你的喜悦所到之处都是财富,我们的财富是不是要显示自己的喜悦,满足自己,当然,我现在知足,一切都是喜悦,)。生灭门是揽理成事(“揽”就是所谓的混合。混合这个理,而成为这个事相)。此不离理而成事(理、事是圆融的,揽理成事)。故得兼摄真如门。(生灭门)前虽成事(相,但)不坏理(前就是指生灭门,生灭门虽成事,但不坏理,一切事相不能坏这个理体,不能坏理,为什么?这样理事才能圆融)。故得具示三大也(三大就是可以显示体大、相大、用大)。须知二门摄义是齐(二门所摄的道理是相同的,为什么呢?因为总摄一切法)。示义有异(就是显示,但是,显示出来的道理略有差别就是示义有异,但是,真如门显示的道理,跟生灭门所显示出来的道理,略有所不同)。一总释竟。

  己二 别释(别释就是把心真如门跟心生灭门,好好地来谈论叫做别释。别释分)二(个)

  庚一 别释二门显动静不一 二 会相入实显动静不异

  庚初中(分)二(个)

  (动静不一就是显)辛一 真如门 二生灭门

  辛初(初就是真如门里面)又(分)二(个)

  壬一 举如体离言以明观智境(就是举真如之体,乃是离一切言语的来说明所观的智慧境界,“如”就是真如之体。“离言”:乃是离开一切语言。以明察(观):以说明所观照的是智慧的境界,就是指真如的这一方面)

  二(呢?) (真如的第二个角度呢?)约依言(拿这个讲,真如门如果要用语言来讲的话。约依言说:约这个语言来讲)辨德以明生信境(辩这个德,德就是如实空跟如实不空的两个角度,《大乘起信论》后面会讲到。什么叫做德?德就是如实空性的时候是怎么解释,如实不空的时候是具足无量性功德,德,德是如实空跟如实不空的中和叫做德,以明生信境,能让你产生信心的境界,释上面的真如相,所以,第一段是释真如的义,第二段是释真如的相,你一定要讲真如的相,那就必需透过语言,真如的义是离开语言,真如的相不离语言,不离语言就讨论,就讨论如实空是什么,如实不空又是什么)

  壬初又二

  癸一 总举法体(总举这个法的体性) 二 问答释疑

  癸初又二

  子一 正显如体 二 会执释名(那个是科判,了解一下就可以)

  子一 正显如体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心真如是什么?就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大总相就是说统合一切的相,大总相统合一切就是空相,毕竟空。大总相,法界就是一个空相,虽有相又不离体,体即是毕竟空,所以,此心真如者,就是一法界大总相,大总相就是一心,“所谓心性,不生不灭”:我们的心性就是不生不灭,所以,禅宗从根本修,就是从不生不灭)。】

  此标列名体。首句标名。下列体。一法界者。即无二真心(不二的,要想大彻大悟,不能离开不二法门,染净一如、善恶一如、是非一如、对错一如、大小一如、黑白一如、高下一如,无有一切对立相,你想要大彻大悟,想要进入真正的道,没有不二,你根本没有办法,永远不可能,所以,有的人一生起病来,今天人家来问我一个多好笑的问题:一个菩萨来参加法会,报名,报一万的,师父!人家说我参加法会这么多,来就整个星期,参加水陆这么认真地拜,拜一个礼拜,回去我的儿子也没有变好,问这个问题,有没有病,你看,因为,他的左邻右舍说:你拜佛拜得这么勤,你儿子就是不会变乖。我说:菩萨!你这样子的话就好办了,如果一个人来拜佛,可以取代所有众生的业,哇!那好办了,那释迦牟尼佛一个人成佛了,全家都成佛了,佛就在他前面,不识真心,本不相待,对不对?你看,拜佛拜了这么久,参加法会:他很喜悦参加水陆、梁皇法会,他竟然不知道真心本不相待,只能跟他做一个外缘,一个辅助的外缘,法会当然也是重要,也是有力量,但是,没有办法全部地取代他,没有办法!就像师父没有办法取代你们的烦恼,但是,透过师父的的描述、宣讲,可以减轻你们的烦恼,对不对?但是,要真正彻底地悟,那一定要靠你们自己,所以,有的人来,以前,一个小姐,她长得非常的漂亮,她是留学美国的,但是,不晓得她为什么烦恼很重,据说她是学医的,学医科的,专门operate,operate:开刀手术室是吗?operate roon,你到长庚去看看,operate roon就是手术室,很烦恼,拜访师父。我想:那么漂亮又当医生。她来,第一句话就问我:师父!我书读很多,但是,我很烦恼。我说:你念哪一科的?说:我念医科的。我说:好!你烦恼告诉我,我现在马上帮你切掉。唉!烦恼怎么能够切掉?是!烦恼不能切掉,你讲出来干什么?你告诉我,你的整个头脑烦恼在哪里?你告诉我,不晓得医生开过刀,有没有开过烦恼的肿瘤,烦恼的肿瘤,一切掉马上成佛,因为烦恼都切除了,当然没有烦恼了,烦恼都切掉变成佛了,可是肿瘤一切完,整个头快割掉了,还是不能成佛,烦恼还是在,对不对?烦恼就是无体,无相可得,我们今天就是多余的负担,不必要的负担,我们所过的都是冤枉的路,冤枉生,冤枉死,冤枉的痛苦,因为你自己制造,你自己增加,就是这么一回事情,当你什么事情放得下的时候,不计荣辱,这个世间对人一点作用都没有,人家对我好,我感恩,人家对我有好,感恩,今天来了,我感恩,今天要跟我切,我也感恩,统统感恩,不然,怎么办?对不对?所以,我说出家人,是最懂得感情的一个人,就是这样子,自己很清楚,他最懂感情,很清楚,他的感情就是慈悲,升华到极点的慈悲,你跟我有缘,来,我度你,你跟我没有缘,我从来不恨你,释迦牟尼佛只讲缘生跟缘灭的东西,他从来没有恨的东西,所以说,真如就是这么一回事情,)。平等一相。为万法之所因依(一切万法都是依平等相,万法意思就是自性本来就是空性的东西,你怎么去讨论它,你就烦恼,就是对立,所以说,明天会更好,哪有可能!不可能!怎么会说明天会更好,在众生看法都是两极化,在众生看法就是这样子,在圣人看法就是说,这事情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为什么?因为妄想,我们有一个平等空性的真如,他不会用,他用什么?他用妄想,用妄想一定两极化的东西,所以,世间人你怎么样研究,他就是在对立的事相里面,他放不下,像今天金钟奖还是什么奖,不得了!平时影星出来,大家都穿那种布多很多的衣服,布多很多就是不必要多那块那么大块,分要走楼梯还得撩起来(法师做影星撩衣服的动作,摇摇晃晃),怎么这么浪费,布剪刚刚好就好,何必多剪那块,看起来蓬蓬的,今天为了要领奖,所以,我们一看的话,就欢喜在心,众生就是这样子,这样子叫做众生,她就是要搞这种东西,她今天穿这套去,她不要拉尿?她还是得去厕所,去厕所不脱下来怎么拉,那泡尿那么大泡,蹲着也会湿,你今晚回去难道不用洗澡吗?还是得脱下来,不然,那套老是穿着,你今晚睡觉不用穿睡衣?你还是得脱下来,还是白忙一场,很忙,众生宛如走马灯,忙碌,所以,你说这个会快乐,她怎么会快乐,荣耀现前就快乐,没有荣耀他就烦恼,我们学佛的人,是心真如者不生不灭,就是这个样子,随缘、尽分,所以,师父已经告诉你,圣人他是他的工作,责任跟义务去完成他的生命,任何的工作他都喜悦)。界即因义。一切圣凡依正因果。莫不依此而得建立。无法不收。无法不摄。故云大。不取别相。故云总相(不取别相就是不取差别之相,取总相,总相就是通染净)。法者。轨生物解(“轨”就是物体的外面的形象,物体外面的轨道,简单讲就是形象,形象,有了形象的外在而产生的一个观念,然后,物解就是所谓的差别相,所有的轨生物解就是你的外型有一定的轨迹,所以,让我们认识,那么这一切差别相都可以了解,就是这么一回事情)。门者。通入涅槃(门者通入涅槃,生灭门的门就是通入涅槃,不,真如…

《大乘起信论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