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起信论讲义▪P33

  ..续本文上一页,攀缘是好还是不好,这很难论断。)。

  问。此一识有二义。与上一心有二门何别(有二义:觉义跟不觉义,对不对?就是我们有觉义跟不觉义,阿赖耶识有觉义跟不觉义的角度,跟上面的一心二门有什么差别)。答。上一心具二门。约不变自性绝相义(不变的真如自性,绝相就是灭,灭掉一切相,不立一切相叫做绝相,不讨论相的意思,单单在空性里面发挥,叫做自性绝相义)。成真如门。约不守自性随缘义。成生灭门(不守自性,因为一念妄动,到处攀缘、分别、执着,若离妄想、分别、执着,即如如佛,那么就是本来的面目,成生灭门,我们不守自性随缘,缘就是变成生灭,那就是成生灭法)。今此但就随缘义边(来讨论)。染净理事(无论是染、无论是净或者是理、是事)。无二之相(染净是一体的,理事是一体的,无二之相)。明此识也。是则前一心义宽(一心开二门范围比较大,一心就是分真如门跟心生灭门,心真如门跟心生灭门,叫做一心义宽,义,道理比较厚,谈的范围比较大一点)。该收于二门(就是真如门跟生灭门)。此一识(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义狭(它的道理比较狭小)。局在于一门。

  问。此中本觉(这里所谈的本觉)。与上真如何别(跟上面的真如有什么差别呢?)。答。真如约体绝相说(真如是就体绝相来说的)。本觉约性功德说(真如:不讲一切相;本觉:是讲本性具足有功德。约性,它少四个字:约性具足一切功德,它没有写这四个字,所以,看起来就比较艰涩一点,本性是约性功德,约性具足一切功德来说的,叫做本觉)。此为翻染(翻染就是心变)所显(翻染就是翻染污的心变成清净的心,所显示出来的,才讨论到这个本觉)。下文云。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本觉这个道理,它是对始觉来说的,就像老师,当然是对学生讲的,对立的)。乃至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因为有不觉,而才有始觉,是本觉对始觉来说的,不觉又是对始觉来说的)。故在生灭门中摄(因为生灭门就是有相、用可以讨论,什么叫做生灭门?讨论相、用叫做生灭,相、用就无量无边的理事,无量无边的染净,所以,在生灭门中有很多的语言要讨论,很多的角度要讨论)。而真如门中。无翻染等义(无翻染就是它不必翻染为净,它不必讨论这个,生灭门是翻染为净才讨论,真如门它没有翻染为净,翻就是去掉,不必去除染心为净心等义)。故与此不同。是故体相二大。俱名本觉(所以,体、相两个大,都在本觉里面讨论)。并在生灭门中(统统摄在生灭门中)。故前立义分中。真如门即示体大(因为真如门是谈论到空性的,所以,只对体来讨论)。生灭门能具示三大也(体、相、用三大,生灭门要讨论体、相、用三大,为什么?生灭门要讨论染净,要讨论理事,你要讨论染净,要讨论理事,你不用讲体、相、用,你怎么讨论呢?)。

  言能摄一切法者。谓圣凡依正。染净因果(圣人、凡夫、依报、正报、染心、净心、因果)。皆依此识。而得建立。含摄无遗(这个“识”就是阿赖耶识,含摄无遗。所以,我们对阿赖耶识的认识是非常重要)。故云摄一切法。即万法唯识也。然上二门云。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不云各者(这里不云各)。以二义狭于二门故(二门就是觉义跟不觉义,因为觉义跟不觉义是比真如跟生灭二门范围比较小)。但明一识。由含二义(但明阿赖耶识,由含生灭、不生灭,以及觉、不觉义)。故摄一切(摄一切就是共摄一切,两个共同加起来才摄一切)。不言二义(不言觉义、不觉义)。各摄一切。又上但云摄不云生者(为什么讲摄不云生?)。以真如门。无能生义故(他不会衍一切的无明三细六粗出来,能生是指三细六粗,他不会生出三细六粗,他没有一念不觉,他不讨论生灭的东西,所以,没有一念不觉,他根本就不衍生三细六粗的事相出来,本体界、现象界都不必讨论)。此言生一切法者。由此识以不觉熏本觉故(以不觉就是以无明,熏这个本觉)。生诸染法。流转生死。以本觉起始觉故。生诸净法。趣证涅槃。依此二义(按照这两种道理)。遍生一切染净诸法。故云能生。此文即起下四种熏习之文。非但染净相熏。能生诸法。亦乃诸法生已。不离此心(诸法生还是不离这颗心)。为此心所摄也。

  云何为二。寄问之词。下列名。一辨德列名竟。

  寅二 按名别释 三

  卯一 辨觉义 乃约净法明心生灭(辨觉义是就净法明心生灭)

  二 辨不觉义 乃约染法明心生灭(不觉义是就染法来说明心生灭)

  三 辨同异(染净同异) 初中二

  辰一 略辨始本二觉(始觉跟本觉的不同)

  二 广显二觉之相

  辰一 略辨始本二觉

  【所言觉义者(什么是觉义?)。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什么是离念相?离念相很简单,摆脱主观的意识形态就是离念相,当我一切法不加上自我的色彩,自我就是第七意识的执着,那就戴一个墨镜在看世界,整个都偏掉了,整个都黑掉了,黑黑的,我们以前教授常讲的:黑色的,黑暗的世界。他的国语不是很标准,他说他很标准,他是大陆的,他说他很标准,可是我们听不懂。离念相,什么叫做离念?简单讲,离开分别跟执着这个念头,摆脱主观的意识形态,那么就像什么?你如果能够摆脱这个,你的心就像虚空际那么大,师父一直说:修行在做两个字的功夫,就是放下,放得下,虚空都是你的,全体都是你的,你现在就是最有钱的人,不要计较,不要认为人家对不起我们,要常常讲:我对不起人家,永远站在一个低处,让众生,你比我好,你站高,没有关系,你要表现,那你就表现,你一起毁谤、伤害我,没有关系!你就对,你对嘛!对不对?我确实不对!这样的话,烦恼就会少很多,少很多,我们人一生一世花在自我解释的生命里花得很长,同学一直误会我,我一直想向你解释,他对我们又有成见,然后,又摆不平,然后,内心里面就讲:我一直跟你解释了,你又不相信我,或是说我一直解释,你为什么要用你的观点来看我,就是一种冲突点,我告诉过邱医师,生命不需要用来解释,生命用来享受,享受这分宁静,享受这分觉悟,我不需要耗费我的时间跟你解释什么,你的因果你负,我的因果我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我们在做什么。今天碰到两个师姐,来插花帮忙,她说:师父!我最近是非很多。两位是母女。我说:师姐!你要想要没有是非只有一个办法。她赶快把耳朵……。有什么办法,慧律法师!除非你消失在这个娑婆世界,否则没有办法,没有办法没有是非,释迦牟尼佛有没有是非,你讲啊!当然有!外道要让他死,怎么没有是非,那就不必谈。她说:哇!师父这样讲。她讲:哇!开悟了!开悟了!她欢喜了,本来就很烦恼。我说:今天要问你,你发什么心,很简单,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了解你自己在做什么,众生都是从你的外表上去看、去扭曲你,所以,戒律里面讲,见闻疑,他看到你什么就怀疑,听到什么就怀疑你,见闻疑三根搞不清楚是“是”还是“非”,见闻疑就是这样子。我说:没有关系!她说:师父!您做得很好。当然很好。师父!您很超越。当然超越。Of course对不对?没有什么话讲,我们不需要动一个念头,我在忍耐你。不对,你不需要忍耐他,你为什么要忍耐他,你忍耐他干什么,对不对?你所做的事情,你自己很清楚,别人不了解,别人不了解误会,那也没有什么关系。我说:师姐!你相不相信,我现在讲这句话你相不相信,当别人对你有成见的时候,你解释到死,他都要误会你,你相不相信。她说:对!师父!我需不需要解释?我说:根本就不需要解释,你解释什么?你的发心是什么,只有你最清楚,你发心是恶的,你因果逃不掉,对不对?别人即使是错觉,赞叹你,你的因果还是存在的,如果说,你的发心是正确的,你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因果,祖师大德就是这样,你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因果,那么这一切的事情,就是这样过,你的日子就快乐。我说:我告诉你,我慧律法师,我一生一世所做的工作,我觉得不需要跟你解释什么,那是你家的事情。她说:哇!听了很舒坦。当然舒坦了,当然很快活嘛,对不对?要不然,你怎么样?拜托你相信我,你要向他解释,还要拜托他相信你,我为什么要拜托你,你为什么?你不相信我,我也不会下地狱,因为,我没有昧良心做事情,为什么叫我下地狱,你相信我,我也不会升天,对不对?你相信我,如果我做错事情,你相信我,我也要背负因果,傻瓜!我们人就喜欢在名字相、外表上打转,总是喜欢拉几个朋友,以为他们跟我共识,然后,人愈多就表示说我的正义愈强烈,人类幼稚、无知,修行人为什么要对众生,做这虚妄的工作,修行人他本身就是对因果负责,你对因果负责嘛!你为什么要拉很多人,当我今天,他对不起我的时候,我第二天去,我马上讲那个人的坏话,然后,喂!你同不同意我的看法,同意!同不同意我的看法,然后拉、拉……,很多,十个、二十个,你看,大家都在说那个人不对,你看,结果,大家就是那个人在讲,大家,很多人都讲那个人怎样,就是那个而已,整个市场在讲,他说整个市场,当然变成整个市场在讲,他一个,在市场一直讲。同学们!学佛一定要有那个定力,不要管他,随他去,不管他,道就在你的前面,就是这么一回事情,慢慢地体会看看,我才说:你多会解释,师姐!你多会解释,你讲,你多会解释。我说:今天你插花,人家会不会误会你,因为插花,而利用插花来牟利、来赚钱,会,一定会的,像我慧律法师弘法,贪名图利,一定会的。以前,落成的那一天,来了一个记者,他照了几张相片。喂!慧律法师!我今天跟您照相。我说:我没有叫你照相,我根本没有叫你照相,对不对?来向我要钱,要多少钱,要几万块。我说:这照相才几张,为什么要几万块。复敏师说:师父!拿两、三千块给他。我…

《大乘起信论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