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起信论讲义▪P50

  ..续本文上一页,唉呀!这个美国有一个很漂亮的小姐怎么样子,一听,哇!身材是多好。虽然现在你的面前,可是,你闻名就会思惟,师父也是告诉你,佛法是真理,你听到这个名相,你会发生一种分析,执着,如果你执着佛法,那当然是对的,比较正确,如果,你执着世间的名相,那就错误了,执着来听经那是对的,开始执着没关系,执着到最后就变成不执着,择善固执,对不对?闻名亦必起执)。而起业相。乃循名造业(“循”就是依,依这个名相去造业,所以,当你听到不好听的话,你也不必很生气,为什么?因为名相是假)。发动身口。业系苦相(发动我们的身业、口业,然后,造业以后,业就系缚苦相,所以,众生没有听到佛法,是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这个苦的,绝对没有办法)。依善恶业。受苦乐报。长眠生死。不得解脱。皆根本无明之咎也。如《楞严》云。由汝无始(因为你无始劫来)。心性狂乱。知见妄发(知见妄发就是加一层不必要的我、法二执叫做知见妄发)。发妄不息(不能停止。然后)。劳见发尘(你这个知见太久了,很疲劳了。发尘:发出不必要的外境,尘就是境,如果人,你的眼睛痛,看久了,看的东西就不太准确,劳见就是这样子,你的心透过无明,看久了,就会产生无明的相)。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你眼睛很疲劳,疲劳久了就乱看,看了以后,就产生了空中的花)。于湛精明(在清净光明的本性)。无因乱起(没有任何的原因,然后,乱起)。此合论依真起妄。本末不觉之相。连环钩锁(环就是围绕、旋转。连接起来一直围绕着、一直旋转着,然后,不停止。钩锁,不能脱落叫做钩锁。生生世世,生生世世)。辗转相依。总摄不出惑业苦三。无明三细。及前四粗属惑(四粗,前面三相:业相、转相、现相,以及前面的四粗,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对不对?等等……)。五六属业(五六就是起业相,然后,业系苦相,起业相是造业,业系苦就是)苦(相)。不相舍离。如恶叉聚(恶叉聚是一种水果的名字,它长在树上,就三个水果连在一起,三个水果就像莲雾,比如说,莲雾,它三个莲雾长在一起,一个蒂有三个水果,这三个水果就是落到地上来,就是落到这个地上来,也是惑业苦,也是三个水果连在一起,意思就是说你迷惑了,你造业你就必需受苦,你受苦了以后,又迷惑,又继续造业,又去受苦,所以,我们经过无量亿劫来都不能摆脱,如果没有听到佛法,一个都逃不了)。今分文释叉有二。

  巳一 细相(就是三细) 二 粗相(就是六粗)

  (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三细六粗加起来就是九相)

  巳一 细相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不觉就是无明,因为,依照无明,所以生三种相,生业相、能见相、境界相,就是业相、转相、现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跟这个无明相应不离,所以,我们众生每天都跟无明相应。师父!我不晓得为什么无缘无故就烦恼。这正常!因为你是众生,夫妻结婚,在还没有结婚的时候,以为我结婚就很快乐,你错了!无明跟无明的结婚,一定会产生无明,所以,不幸的婚姻,这叫做很正常,如果说,他很幸运,那也是短暂的,很幸福,那也不会很长久的)。】

  此标无明为因生三细也(标出无明为因生三细)。无明为根本。业转现三(业相、转相、现相这三种)。依无明不觉而有。末不离本(末就是枝末无明不离本)。故云相应不离也。

  【云何为三。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因为,我们无始劫来一直不觉悟,拼命地造业,拼命地追求,一直不能停止,所以,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就是听到佛法的人,你今生今世就算你不能解脱,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但是,你也在八识田中种下无量无边佛的种子,法的种子,僧的种子,我们也在三宝里面种下无量无边善因的种子,只要有因缘,来世只要有因缘碰到圣人,你就可以解脱,碰到我这个没有办法,我是无明的众生,你碰到我的话,一点办法都没有,来世你如果碰到圣人,比如碰到弥勒佛,是不是?碰到文殊师利菩萨、观音菩萨,或者是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这个包你解脱,圣人嘛!对不对?碰到我,没有办法,你忍耐一下。依不觉心动)。说名为业(我们有这个业相)。觉则不动(就那么简单,觉就不动,这个觉就是怎么样?透视,透视它,不受影响,你心就不动,换句话说,放下,你的心就不会动念,放下!觉则不动,觉的意思就是悟,要觉悟生命的无常的,根本就是毕竟空,不可得相,不需要去动念它,一切生活、生命都随缘,随缘里面就是实性)。动则有苦(你起心动念追求世间,你就有苦,起心动念造业就有苦)。果不离因故(你起心动念有这个恶因,你就必需遭受这个果报,所以,动则有苦,记住!动就是指身、口、意的造作,简单讲就是有所求,所以,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欲则刚,一个人到了无所求,品格就自然高尚,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欲则刚,对不对?你没有欲望的话,刚就是表示直心,你没有任何的欲望的牵制,那么你今生今世到哪里,讲话都讲得通,我没有欲望的困扰,无欲则刚,是不是?果不离因故)。】

  首句(是)征。无明业相者。以拣本觉(拣就是分别。拣本觉)不思议业相(何谓不思议?因为微细到不容易发现,不思议就是我们微细到不容易控制,不是你凡夫可以去思惟,不是你凡夫可以去讨论的那种微细的业相,叫做不思议业相。这个不思议不是形容佛性的,佛的伟大,不是这个意思,所谓不思议业相是说它微细到思想无法及,议论无法及的业相)。及第五粗起业相也(这个就比较粗糙了,无始无明的不思议业相,跟面对境界起业的造业之相,那么,这个粗起的业相,业相就是比较粗糙)。业有二义(两种道理)。(第)一(个)动作义(动作就是动念。动到念头)是业义(所以,师父一直告诉诸位,你不要动到一个贪、嗔、痴、恶、嫉妒的念头,就是这个道理,千万、千万不要发一念不好的心,为什么?因为,你发不好的心,你就动到清净的念,你动到清净的念,就永远不能成就佛道,哪怕你家受到多大的委屈,你的兄弟姊妹受到多大的委屈,哪怕说人家倒你的会,哪怕说人家侵损到你的财产,能够诉诸法律解决,就诉诸法律解决,不能诉诸法律解决,那就认命,自己平常注意一下,注意一下,像我现在就很注意,是不是?很注意,做到滴水不漏,很厉害,我这个人也是很厉害的,你不觉得我头脑很好吗?不过,我讲得让他很能够接受,他能够接受,很能够接受)。以依最初一念不觉。动彼净心。即此动心。名为业相(动到这个念头)。觉则不动者(你觉悟的话,那就不生不灭,不动)。反显真觉则无动念(反过来显示,就没有动到念头。如果,你真心,真正地觉悟到,他根本就不会动念,你平常就会保持喜悦,保持喜悦,看到人家的优点,随喜功德,看到人家的缺点,笑一笑,为什么?这不关我的生死,不关我的因果,别人好坏不关我的生死、不关我的因果,你起心动念人家不满做什么?世间人不是,世间人每天、每一个时间、每一个时刻都在讨论别人的是非善恶:大公司里面三、两个女人聚在一起就讨论,有时候男人也会,三、两个四男人讨论,聚在一起就讨论别人的缺点,回到家,讨论不够,还讲给老婆听,老婆不够,还讲给楼上的二楼、三楼、四楼……,一天到晚,从七、八点就看不到人,讲到十二点下来,都讲人家的是非,回来,觉得很疲倦,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一点意义都没有,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所以说,我们众生宁可花无量无边的时间去造业,他不肯花一点点时间来听闻法,他不肯的,人家吃素念佛,讲:嘿……,你精神病、你有问题,你看、你看……。你看慧律法师,你看身体有病,不能讨老婆才出家,你看,他一定……,不相信你去检查看看,他一定不行,有问题。就这样子,是不是?一天到晚就是误解、曲解人家,是不是?所以说,人家古来高僧大德讲的就是说,众生活到一百岁是什么意义?他有什么意义?你活到一万岁有什么意义?你没有意义,是不是?彭祖人家说活八百年,孔子活七十二岁,七十几岁,印光大师八十岁,岳飞三十九岁,耶稣三十一岁,耶稣三十多岁,三十三,三十三还是三十一岁,耶稣三十几岁而已,你会比耶稣伟大吗?每年圣诞节,都唱圣诞歌都不唱你,三十几岁,对不对?为众生而死,所以,我常常告诉这些徒弟,就说:生命最大的意义就是牺牲,如果,没有这些众生让我们牺牲,生命一点意义都没有,吃下去就拉,拉出来又吃,吃了又拉,拉了又吃,怎么样?整天吃饭、拉屎、看电视、上班,吃饭、拉屎、生孩子,就搞这个东西,就不晓得要做什么,死的时候就是棺材大具跟小具而已,小具的用木板随便钉一钉,大具的用大一点的而已,福报到了,棺材写个:福,送进火葬场,拖出来,怎么样?就是那几根骨头,你不觉得生命很没有意义吗?生命很没有意义吗?如果,我们不把我们真正的智慧布施出去,把我们的体力布施出去,把我们的生命布施出去给一切的众生,你觉得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你说说看!生命已经失去意义了,还造业去伤害人家,掳人、勒赎、绑票、强暴,真的很糟糕!很糟糕!前几天,这个报纸报导的:她的爸爸,强暴他的女儿,他的女儿只有九岁,九岁,才九岁而已,抓起来,被抓起来,说实在的,这个实在是很悲哀,所以说,我们因为无明,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所以,你如果真觉,你如果真正觉悟到,你就不会动念。)。只由不觉故心动也(你只要不觉悟,所以,你心就动起来)。

  二为因义(因义就是说一切果报的开始叫做因,为因义,一切果报的开始叫做因。意思就是造业就是说造业因,造下这个业因,埋下这个苦果的因,所以,为因义)是业义(就是动念的意思,也可以说是一切的因叫做业)。动则有苦者。反显离念不动(把显过来离念则不动。你离开这个分别执…

《大乘起信论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