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起信论讲义▪P75

  ..续本文上一页快乐,我要给你智慧,我不眠不休的,其实说实在的,弘法的人得到的法最多,为什么?你要记住,释迦牟尼佛:施比受更有福,这句话是很高深的哲理,为什么?施的时候就是放开胸量,你每天都不执着这个、不执着这个,久而久之你对这个世间,你就不会有是非,对不对?那么接受人家的,他不能体会布施的道理,他的心是关闭的,施比受,跟布施的人不一样,他每天都布施给你,他布施爱语、布施慈悲,他内心里面都一直开放、一直开放,一直开放这个胸襟,到最后,整个宇宙都是他的生命,整个宇宙都是他的财富,何以故?他就是布施,布施布施施舍,就是无所执着。所以说,我们应当跟这个境界调和,任何一个团体,只要有所纷争,这个团体住起来就会很痛苦,一定的道理,领导的人很痛苦,每一个见面:你不甩我,我也不甩你,对不对?境不好,心就不好,没有一个公司行号,两个人一碰面就吵架,那个公司一定很痛苦,领导人也不暴利怎么领导,不晓得从哪里讲起,对不对?不能调和这个境,你的心一定会烦恼,这一定的道理,所以说,为什么要讲到唯是识量,都是你的心在作用,量,就是你的心到底分别到多少、执着多少,你就会发出多少的力量、多少的智慧,所以说,知一切法,唯是识量,意思是了解天地一切法都是你的意识的衡量,这个量就是看你用什么心,你用清净心,那就是净,你用染,就是染,完全统统是心的问题,是心的问题)。发心勇猛。舍彼事识外计分别。直观真如法性之理。法法皆真。法法皆如。以达本故(为什么法法皆真?因为幻化不实,当下就是真,幻化不实,当下就是如,哪有什么来去相,哪有什么真假相,哪有什么生灭相,没有这个相,为什么?当体即空,同学们!很简单,我现在举一个例子,我现在能够掌握的事,把这一个事情当作是一个具体的观念,如果这是我一生一世所有的希望,所有的希望就是一块木材,金钱、名利一切,我认为都是有形相的追求,我现在用手把它握起来,你说我这个手能够握多久,一天、二天、三天,当你在握的时候,你每一分、每一秒,你都执着在这个地方,你能握多久,你最多只能握到你的气停顿,你一定要摆脱,你不往下,你做什么,好,你执着的时候,你要死,你全部放下,你还是要死,那么我现在从执着的这个每一个观点上看,虽然,你的执着,其实根本不可能让你执着,为什么?你很清楚你所有的执着到最后一定是失望、痛苦、毁灭,对不对?很清楚的,你一定知道,你有一天你会死,那我们已经很肯定,我们所追求的事情,就是不实在的东西,那我们在每一分、每一秒,与其你在临命终,你才觉得说你自在,为什么现在就不给它觉得你很自在?为什么?你既然知道临命终一定要死,这个世间本来不可得相,你为什么你不现在就了解现在就是空性,本身无常就是没有自体性可得,放下是非、善恶的观念,全盘放下,你用一个如量智、如实智看这个世间,你眼睛看得非常地清楚,谁是谁非,但是,内心里面充满着智慧跟喜悦,何以故?不落入见。不落入见,他就没有你的办法,简单讲,谁在引导你痛苦,就是无明的见,一直引导你的痛苦,它一直引导你,叫你固执你的看法,一直引导你,叫你肯定你自己的看法,一直引导你叫你一定要固定在某一种东西的感受,那么这种错觉一直困扰着我们,因为,我们不如,不如就是对空性的思想不了解,所以,悟道的人法法皆真、法法皆如,他就是那么简单,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佛道,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圆满,可是,我们一直没有办法,何以故?颠倒、执着、分别,一直肯定自己的见,那么你法法都是妄,法法皆不如,起心动念都是烦恼,困扰不已,为什么?以不达本故,因为,你不了解本来真如的面目是什么,所以说,无念才可以趋向佛道,在有相里面打转,禅宗里面讲,着相而求,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你只要执着这个外相,你放不一,那你免谈,道离得十万八千里,你哪里有道可说,你跟世间人没有什么两样,着相嘛!着相跟世间人没什么两样,世间人执着,你只是比较轻微而已,对不对?你怎么样跳出?完全不着相,那不就完成了佛道,你说佛道很难,我说很简单,你说很简单,我说很难,真的,就是这么样子。所以,以达本故。达本,真如就是本)。向大涅槃(涅槃,涅就是不生,槃就是不灭,趋向这个大的不生不灭的清净地)。亲而且近。故曰速也。一明妄心熏习竟(注意!那个妄心已经接受真如的思想了,所以,已经有返污成净的感觉,这个力量)。

  寅二 显真如熏习

  卯一 标列 二 辨相

  卯一 标列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这个相是附带的,体本身就是具足了相,所以说,自体相熏习。简单讲就是自我真如的清净心熏习)。二者用熏习(用熏习就是完成了佛道以后,作为众生的助缘,自体相熏习就是自己显现真如,用熏习就是用这个真如在熏习众生,就是帮助众生的意思)。】

  自体相。自即本也。体。谓众生本具。无漏法身理体。亦即正因佛性。相。谓自性本具。无漏功德之相(无漏功德之相也是无相,智慧心就是无漏功德之相,显现在因缘法晤面就是相,要不然智慧是无形的)。亦即称性功德。此二俱属真如。能为众生作内熏之因(作为众生内熏之因)。用。谓法身业用(不可思议三业清净的妙用)。能为众生。作外熏助缘(帮助众生完成了佛道)。一标列竟。

  卯二 辨相 二

  辰一 别释 二 合明 初中二

  巳一 体相 二 用大 初又二

  午一 正显 二除疑

  午一 正显

  【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无始世以来。注意!时间是一种幻化,在百法里面讲,它是心不相应行法,时间既然是幻化的,简单讲就是我们的意识错觉,我们把它定位:现在,我们把它定位说:过去,我们把它定位说:未来,其实,我们根本没有所谓过去、现在、未来,当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你怎么知道现在是几点,你不晓得,你想想看!意识模糊的时候,就分辨不出过去、现在、未来,何况意识整个心开悟到绝对空性的平等相,没有相,哪里有时间的差别相,我们这个时间是色、心二法所显现的一种差别,对不对?这个心王、心所,心王就是包括心王跟心所还有色法,心王、心所、色法三位所差别显现出来的就是时间的相,本来就是虚妄的东西,哪有什么现在的时间,哪有什么过去的时间,哪有什么未来的时间,你晚上睡觉,你在迷糊的时候,你失去这个意识状态的时候,你能分辨出现在几点吗?不可以,你没有办法了解,你想想看!一个人在没有意识状态的时候就不晓得现在几点,时间哪里是真实的,对不对?你要睡觉睡醒的时候,要看表才知道几点,那表是人类创造的,以前还没有创造表的时候,他也不知道几点,他要看阳光,那么阳光跟地球不是色相以及一切现象,所显现出来对立的观念吗?对不对?所以,时间要讲无始世以来,其实,诸佛菩萨,《华严经》里面讲:可以化无始劫于一念,就是这个道理,无始劫就是一念,不能离开这个念头,那么简单讲你无始劫以来六道轮回的生死,你不能离开当下这一念,何以故?一念就是具足一切念,因为,由这个念就会开展出无量无边的分别跟执着心,那么无量无边的执着、分别心,就开展出这一念,这一念如果你悟到真如,那么放下:无念,那么悟到真如,这些时间、空间,这些境界对你来讲,都是幻化出来的东西,不实在的世间,不实在,时间也是不实在,空间也是不实在,所以说,无始世来,那是一种假设,无始是假设,为了破外道的有始,所以,不得不讲无始,讲无始也不对,何以故?始:本身时间就是幻化的东西,所以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也是告诉我们)。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我们从无始世以来,具足有无漏的真如法,这个无漏的真如法,里面有不可思议的业,业就是指三业:身、口、意)。(来)作(为)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按照这两种道理,所以,我们一直熏习)。以有力(量)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要)修行(所以,在座诸位!我们宁愿在这里坐那么长的时间听师父这样开示,白天又要上班赚钱,晚上又不怕累,是不是?有这个节庆日,是不是?他不是来听课,家里任何的事情他都放下,他还是来听课,这不是真如的显现,是什么?因为,你想了生死,你一次的课程,二个钟头你不来听课的时候,那么你就会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东西,你就会发现我这里接不下去了,我非来听课不行,所以,听课变成一种习性的时候,那么这个是好的,这个真如就开始显现出来,力量大,他知道要了生死,听课的重要,虽然,我们不是诸佛菩萨那种真如,但是,我们类似的真如已经显现了,我们晓得要了生死,不了生死,你坐在那里做什么,对不对?没意思嘛!所以说,真如发挥出来的力量也是不可思议)。】

  此明真如内熏义。具无漏法者。谓不空本觉体中。具足无量性功德相。即此体相。名无漏法(无漏:漏就是烦恼;无漏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烦恼的法,清凉地)。有冥熏众生作用。非物能了(意思就是说我们诸佛菩萨有这个无漏的真如法,冥就是暗地里加被众生,所以,有的人讲,他说念观世音菩萨念了很久,他什么都没感觉。我说:平安就是福,真的,平安就是福。你不要认为怎么样子才叫做福。有一个女孩子,她走到这个公寓,有一个强盗抢她的钱,其实,她皮包里面也没多少钱,他抢,她就抗拒,一刀捅下去,刚好刺到心脏,死掉,为了那皮包里面两千多块,一条命没有,你想想看,一条命没有,是不是?所以,有时候稍微冷静一下,要珍惜这个生命,我们如果有烦恼的话,我们冷静想想看:诸佛菩萨连生命都在布施,两千块如果他要抢,他敢拿刀子,他就有钱拿,你不拿去吧!如…

《大乘起信论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