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道的时候,你看那个“自体相熏习”的“本性住种”,本性住种加上习所成种就变成了“佛性”,就是我们要开采的,我们有本性住种,一定要怎么样?要熏习,不熏习不行,虽然我们有佛性,但我们没有这个“习所成种”的力量也不行,所以,我一直告诉诸位!我们一定要把听过的录音带传达到每一个部落去,每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空间,然后,让众生有熏习佛法的力量,有熏习的话就有机会成佛,就有机会解脱,所以,尤其是我们学佛的人,千万不要断掉众生的慧命,无论怎么样了,我们毕竟是佛的弟子,我们一定要赞叹三宝、赞叹善知识,我们一定要劝导众生学佛,把所有的众生,有缘的众生统统进入佛门,有无量的功德。好了,这个表解你们就带着。这个表解师父已经重复地讲一遍了,很清楚了。)
午二 除疑 二
未一 问 二 答
未一 问
【问曰。若如是义者(如果按照这个道理来说)。(那么)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都有真如,等等都熏习)。云何有信无信(为什么有的信有的不信呢?为什么我们文殊讲堂就来信,为什么我们裕隆汽车修护场前面那个就不信呢?对不对?有的住在文殊讲堂的隔壁,那一栋的大楼,他就不会想说:我要来听经闻法,有的人要听经闻法,有的从屏东开车来,有的从台南开车子来,有的从台北刻意地赶过来要听课,怎么会差这么多呢,对不对?所以说,来参访师父,他觉得他很幸福,第一句话就跟师父讲:师父!我从台北来的,很辛苦、很远。我就跟他回答:有心就不会远。有心就不会觉得远,啊!对!一针见血,对啊!禅师都是这样讲,一针见血,有心就不会远,你若没心就觉得很远,即使在隔壁你也不想去,难道不是这样吗?有的很虔诚来,噢!开车来,噢!看到师父跪下,马上顶礼,开始哭泣,感动,我说:你不要再哭了,我很快就被你感动了,他就是一直拼命要来见师父,拼命从台中、台北开车来,他就是为了见师父一面,要是能够见到师父一面,死也甘愿,你看,魅力那么大,吓死人了,死也甘愿,听录音带,最近每天都接到这个信件,感恩!感恩生命是师父救的,有这个法要感谢这些送人家录音带的人,所以,我们修福报,有时候:我这卷录音带你听听看,就救了他,举手之劳就救了他,他本来想要自杀,跑去自杀,听了录音带,噢!慧律法师说的,不能自杀,死一次要死七次,不可以,所有的痛苦里面,自杀的罪最重,那不可以自杀,好了,省起来了,省起来,又救了一条命,你看)。(所以,有信无信,为什么有)无量前后(的)差别。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因为真如是平等义,为什么有的信,有的不信呢?有无量的前后差别呢!按照道理来讲,既然有真如,应该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统统)等入(等就是同。同样的应该进入)涅槃(才对,为什么不进入涅槃?同入涅槃,对不对?)。】
若如是义。承上真如(的)体相熏习。能令众生自信真如。发心修行。则一切众生。真如等具。自应等熏(自应平等的熏习)。云何有信不信(为什么有的信有的不信?就像诸位一样,你们虽然在熏习,也是一样,有的还是湖心很重,可是,有的现在都不动了,像我几个徒弟,他知道一切相都是假的,反正你尘自生灭,自性不动,所以说,我们虽然说,大家同样在听经闻法,为什么某些比丘他悟道的力量会那么强,他就是那么强,他到今天为止,才几年的功夫,他就很平稳,我从来没看过他们情绪变化高低潮的,对不对?如果,像是我们现在男众或者是女众,行吗?你情绪有高低潮吗?有!当然了,他每次人家得罪他,他就会说:那是今天我学佛,不然,你该死,我告诉你,他一定会交代这句话,然后,信佛会摆在前面,该死摆在后面,就会这样子讲,所以说,由此就可以知道,同样这样说法,可是他们就得到很大的力量,在家人力量就会小,当然有的人力量有限,因为在家居士,我们没有接触过,他们可能了是很大,也不一定,力量也是很大,为什么?这根器,他肯用功,他内心里面二十四个小时,都在观照里面下手,我告诉你没有办法的,肯用功的人,真如就在心中,肯回光返照的人,真如就在你的心中,根本不离当下这一念,对不对?所以,功夫不到的时候,用对治法的,用对治的,所以说,能令众生自信真如,怎么样?发心修行,那么这一切众生真如等具,自应等熏)。(为什么有信有不信)无量差别。利根钝根。前后差别耶。既同仗真如内熏。真如一性平等。众生皆应。同时自知真如。起信生解。勤修法门。等入涅槃。不应有疑信利钝之异也。一问竟(不应该有怀疑,所以说,人家听经闻法,肯用功的,可以说无量万亿劫,在短暂的今生今世就可以了生死,为什么?无量亿劫来竟然可以在一念解决,为什么我们今生今世那么长的时间不会解决生死,这怎么可能嘛!我 我要放下,他就放得下,世间人为了名、为了利,他都可以牺牲生命,你想想看!世间人为了功名利禄,像我们以前在高中,要考大学的时候,建中有一个习气,它要考大学以前,它整个学校,高三的全部都开放,然后,你就蚊帐也带去,那个热水瓶也带去,怎么样的电灯都有带去,所以,学校它都开放给你,为了一个功名利禄、为了一个联考,都可以彻夜不眠,都可以不要睡觉,我告诉你们,如果用考联考那种精神,来考极乐世界,一百个人上一百个人,真的,一百个人上一百个,为什么考联考?不得不嘛!没有办法,你不念你就是考不上,没有办法嘛!我们的考不上是指台大,不是指私立大学,考不上嘛!因为,建国中学一年录取率是五百多个台湾大学,五百多个台湾大学,台大的,才不会像其他的私立大学,私立的考上一个台大,哇!考上一个台大,笑死人了,放榜都是整排,整排的,唉!你班上几个没考上,在建国中学考不上叫做奇迹,所以,要用那种心在考联考,你想想看!可是,为了世间的功名利禄,都可以用老命去念书,而我们今天为了了生死,竟然不会吃一点苦,竟然还在这个世间的分别心里面拼命地执着,你不认为很悲哀吗?法已经都具足了,就是不肯用功,等、等……,等到有一天我解脱时,所以,师父对众生讲到最后都是这样,唉!你需要时间,没有办法,你需要时间,不肯下手,没有办法,放不下)。
未二 答 二
申一 约无明厚薄 二 约因缘具(具就是具足)阙(阙就是缺陷。因缘具足的,修行就比较快,因缘不具足,缺缘,那么就比较慢。)
申一 约无明厚薄
【答曰。真如本一(真如本来只是一个)。(为什么)而有无量(的差别,为什么无量)无边(?因为有)无明(所以,有无量无边的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别。厚薄不同故。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我见爱染烦恼。依无明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无量差别。唯如来能知故。】
答意以真如本来平等一性。(为什么)但因无明内熏(无明的内熏,无明就是烦恼)。自性差别。而有厚(厚就是无明重)薄(就是无明轻。无明比较轻的叫做薄,)不同。依之所起烦恼。亦有粗细不一。细即恒沙上烦恼。粗即我见爱烦恼(恒沙上的烦恼,简单讲就是三界外的,三界外的法执,就是尘沙惑,恒沙上的烦恼就是指尘沙惑,粗糙的烦恼就是指见爱,爱就是思惑,见就是我见、身见、边见、禁取见、见取见、邪见,爱就是贪、嗔、痴、慢、疑,见思烦恼也就是三界内的烦恼,恒沙上的烦恼是三界外的尘沙烦恼,尘沙无明,我见爱烦恼就是三界内的烦恼,是指见思烦恼,就是见思无明)。二者(粗的跟细的)俱依无明而起。细者前起。粗者后起(微细的先起,粗糙的比较后)。烦恼头数。无量差别。唯佛能知。因此致令众生。根机不等。故不得同时信解修证(没有办法同时,所以,根器也没有办法,像我们讲堂也是一样,法师来出家,各地的英雄好汉都不一样,有的法师他不喜欢工作,他喜欢阅读经典,因为,他经教比较通达,而且他智慧比较高超,他喜欢用功,在心地上下功夫;有的没有办法,有的因为书读得少,书读的少,你光是叫他安住在哪里,他痛苦不已,痛苦不已也没有办法,善良很好,但是,牛也是很善良,但是,没有智慧的话也不行,硬做,做死也没有用,对不对?我不用做就很有用,为什么?一念觉观即入本性,是不是?会修理外面的电灯,怎么不会修理里面的光明,要懂得引导自己,是不是?)。此皆无明过咎。非真如不平等也。一约无明厚薄(无明的厚薄不一样)竟。
申二 约因缘具阙
【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一场木头)木中(虽然有)火性(有这个本性,木头里面有炎的这个性质,有这个本质)。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这个树木怎么可以自己烧起来,你就算要烧那个树木的话,也要有因缘,也要有因缘摩擦或者是打雷,深山里面的树木要打雷,这个木柴才烧得起来,总是要藉着缘,对不对?要藉着缘,修行就是要藉着外缘,你们虽然有佛性,不假善知识,无有是处,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你要记住!听经闻法要列为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一环,最重要的一环,不要老是自己躲起来修行,这样不行的,要听善知识开示)。】
下明因缘具阙不一(我们这个众生的因缘,有的具足,有的阙乏不一)。文有法(有)喻(有)合三(法就是佛陀所讲的法:真理,喻就是用比喻来形容,合就是法跟喻结合)。法中因缘双具。佛法有三性(就是正因佛性、缘因佛性跟了因佛性)。本具真如。为正因佛性(每一个都具足)。经教善知识。而能(够)助发(我们的)正因(佛性)。为缘因佛性(经教或者是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因佛性的显现这个叫做缘因佛性)。因缘具足。方得开悟。成办道果。为了因佛性。(比)如钻木取火。火性(比)喻本具正因。钻取(比)喻助发缘因(钻…
《大乘起信论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