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知道懂得理没有用的)。不假善行(假就是藉着。你不藉着种种的手段,去行善、去对治)。熏治(这个)烦恼(熏治就是对治它。你对治它,我定早、晚课,或者说我发一个愿:我永远不生气,或者是自己定这个拜佛的数目,虽然,它是一种假相,但是,可以慢慢地入道,就是这么一回事情,所以,佛在《遗教经》里面讲:当制六根,不要像脱缰的野马,应该制止我们六根的欲望,不要像脱缰的野马拉不回来,我们的心易放难收,一下子就放出去,要收回来,收不回来,收不回来,所以,还是要对治,远离这些不好的境界)。本觉无由出缠(如果你不董治烦恼,本觉没有办法离开这个烦忧,所以,这个回光返照变成一个很重要的功夫,很重要的功夫。我今天听师妈讲,我最高兴了,我说:师妈,你那个念佛,你那个脸现在变得很漂亮、很好看。我现在都在回光返照,我现在都在回光返照,注意控制这颗心。我说:太好了,这母亲伟大!听久了,你看,她还懂得回光返照这个名词,这不容易了,她以前没读过书,懂得回光返照这个名词,虽然是假的,她还知道观照自己,所以,现在厨房她不管了,是不是?照顾店面,绑绑荔枝,认真念佛。对啦!就是这样子,我就告诉师妈说:就是这样修行,没有你的事情,不在其位,不谋其职,她听不懂,不是你的责任,你就不需要干涉别人,我们闲着没事,帮忙照顾一下,对了,就是这样修行,修行它就只有四个字:放下念佛,就是这四个字。师妈就说:今天开始……,唉呀!年纪大了,书也不用看太多。我说:这样对!认真念佛,对!就算你要看也看不懂,看也看不懂,然后,我就附和她:对啊!就是这样修行。所以,这个人虽然智慧不够,但是,她听久了开示,她智慧就会开,所以,本性大家都是平等的,七十几岁的人,重复地听《广钦老和尚开示录》,她就会有觉悟的一天,这个熏习的力量就是大,非常的大,对不对?她也没读过书,她七十几岁,她还能讲出回光返照这个名词,每天都念佛,念得那个貌相就是改变,就是改变!我常常说:师妈!你七十几岁长得很美。三八儿子。骂我三八儿子。哪有人这样赞叹自己的母亲的?要赞叹一下,虽然骂我三八,但是,她也很高兴,人总是这样,明明知道他那句是这样子的,但是,她还是很高兴,鼓励一下,修行就是这样子,所以,本觉无有出缠,为什么?你如果不对治,你就没有办法,不对治你就是没有办法,所以,常常讲,常常看到一些众生,修行就是执理废事,我悟了,你悟了,你能怎么样,不能怎么样子,你悟了,你做的事情还是要符合因果,对不对?你所做的事情,你还是要在事相上里面才能够完成佛道,因为要圆融,要圆满菩提。要圆满菩提,你不能离开这个事相,你不能离开这个缘起法,所以说,不即不离,不能在缘起法里面执着,但是,也不可以离开缘起法,不即不离就是见性成佛道,取不得,舍不得就是见性成佛道,这个道理就是这么样子)。安得离垢清净。合喻可知。
【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因为我们的烦恼,垢就是烦恼,无量遍一切法)。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因此行行善,那么是我们必需要做的工作)。】
此明修善所以。因染垢无量。故须备修众善。以为对治(修众善,像师父所能做的,我们文殊讲堂有所收入,全部我们都认同,这是信徒的血汗钱,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它,然后,大量的一直制造录音带出来,这个图书馆,最近,我们又放出了差不多二十几个单位,又去寄了二十几个单位,有的拿到美国去,寺庙、图书馆,我们一直扩充台湾省的第一个图书馆,或者出家人修行的地方,让他们有一个录音带流通的地方,善虽然是假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做,一定要做这种工作,一定要做这种工作)。
【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简单讲,真如是空性,空性的道理就是叫你修一切善,修一切善,自自然然地就恢复到真如,简单讲,必需三轮体空,修善就是顺着真如,你作恶就不顺真如,所以说,我们不能执理废事,善法是事相,真如是理体,所以说,意思就是你在一切事相修善,能修善包括身、心,内心不着,身体尽力地的,身、口、意都是配合着空性,那么就是随顺真如,所以,修一切善,就是符合因果,自然归顺真如,就是符合空性,也就是所有的因缘法,都会入三轮体空的空性,虽然,三轮体空的空性,不能忘记一切的事相的善法,佛教讲的就是理事圆融)。】
此明善行称真(如)而起(这是说明善行称真如,称就是合于,合于,真就是真如,合于这个真如而起,就是你行善,但是,也知道三轮体空)。故能外除妄染。内顺真如(所以,今天像一个信徒来请教,说他很恨他爸爸,非常地恨他爸爸,他上次来,我叫他要念大悲咒,念念观世音菩萨,自己喝大悲咒水,结果好了,好了很多,因为精神有点快崩溃了。来、来……,就跟你加持一下,他第二次再来,是不是?又要加持,他说他还很恨他爸爸。我就跟他这样讲:我们内心里面要常这样想,是因为我的业障,所以,我来出世这个地方,不能怪爸爸,要怪自己,自己福报不够,业障深重,所以,来到这个娑婆世界跟爸爸结恶缘,也许我们前世欠他的,我们不能怨恨爸爸,要感恩爸爸,因为,他今天跟我们过不去,所以,让我们想要走修行悟道这个路线,那么我们要感恩。我说:你的病不好,就是因为恨,如果,你把这个恨放下,再念观世音菩萨,那就更感应了,很简单,念佛有感应跟不感应,力量为什么差在哪里?就是差这颗心,你没有贪、没有嗔、没有痴,你没有嫉妒、没有恨,你这个念菩萨怎么不会感应呢?你这个心就是菩萨嘛!就像一面镜子,同学们!很简单!你不要管光线的强、弱,有没有看到光线,你只要把这个镜子,镜面好好地擦,擦得干净,恢复到它本来的样子,这个光:太阳光一射,马上就反射回来,意思就是说修行要在自己的回光返照功夫里面下功夫,你的念佛,你想感应吗?很容易,你现在没有贪、嗔、痴,没有嫉妒,你现在就是观世音菩萨,我念阿弥陀佛,念谁?念自己清净心,无量寿、无量光,我们的本性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所以,这就是实相念佛,我们内心里面清净,你哪一个念佛不会感应?所以,有的人就赞叹了:喂!法师!我觉得您念这个咒语、咒水很有效,跟人家加持很有效。我说:不是,因为我的内心里面很清净,我从来没有恨过哪一个人,我也不贪求这个世间,我一念佛,我就会做这个观想:境就是心,心就是境,我现在、我过去、生生世世也许有造恶,可是,我这一念清净,那么所有的恶就在这一念清净里面消融掉,所以,我在念咒的时候,我不会起自卑感,我不会起自卑感,自卑感就是造恶太多,我也不会起狂妄心,就说我自己很有修行,那么不卑不亢就是真如自性,所以,我们在加持一个人的时候,我不会觉得说我没有修行,也不会觉得说我很有修行,我不会说我功德很大,也不会说我罪过无量,为什么?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用这个心来加持,何以故?空性就是修行,那么空性所显现出来的念头,都是清净心,你要加持一个人,你说:我要求感应,那么你诚心诚意地求,就会感应,诚心诚意,至少这一念清净心,所以,你不要常常讲你没有修行,不要这样子,那么念佛会感应的人,为什么年轻人念佛比老太婆不如,因为,年轻人念佛有分别心,他要探讨真理,探讨一阵子以后,他才要诚心,老太婆不一样,老太婆她道理什么都不懂,她说:我师父讲的。你师父是谁?我师父慧律法师讲的。讲怎样?求,认真虔诚地求,跑在佛祖前面求,即使我们不是圣人,我们有缺点,佛祖也会同情我们,你就用这个方式,大家都感应,很多人都感应,你看,那个老太婆一教,她就会,她就会感应,你就不会,因为什么?你太年轻,太年轻就是经验不够,诚心提不起来,吃苦,还苦得不够,所以,年轻就是一种罪过,不懂得诚心诚意地求佛菩萨,所以,他不会感应,力量不大,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佛,我们内心里面一直求外面,不是,我们求我们内心,我诚不诚心,我诚心,要怎么样才是诚心?我跪在佛前,我用跪的念咒,我看你会不会感应,真的,你用跪的念大悲咒,你试试看!一直求,但是也不要一直哭,我如果是菩萨,你在哭,我就啪!不需要这样子嘛!诚心诚意地来就好,所以说,我们会感应不感应,就是看你这颗心)。一正答前问竟。
子二 重显方便 二 丑一 标征 二 别释
丑一 标征
【略说方便有四种。云何为四。】
依上三心。而起四行。第一依直心。修观照方便。无住行。二三依深心。修止作方便(止就是寂静,作就是观照,所谓动态的,止就是静,作就是动,动静各种的方便,自利利他)。自利行。第四依悲心。修大愿方便。利他行。
丑二 别释
(一依直心,二者依深心,三者依深心,四者依大悲心而发。依大悲心而发四种行,依三心而发四种行:依直心发第一种行,依深心发二三两种行,依大悲心发第四个大愿平等方便行。)
【一者(依直心)。行根本方便(根本就是真如。简单讲,就是依真如理,方便就是入道的法门,怎么样能够让你入道,所以,依真如的理,这个根本的理,然后,进入这个入道的方便法门)。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自性无生就是说空一切法。就是说空一切法,离开这个虚妄的见)。不住生死(不执着这个生死法,不恐惧这个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业果不失就是不昧因果,虽然,缘起本身是空性,但是,因果还是存在的,那么如果,我们能够认同空性,所以说,认了就是你的,认了就是你的就是说我们直接去接受它,承认自己造业,那么痛苦就会比较少一点,如果,你今天感觉很委屈、很痛苦、很烦恼,这些痛苦的因果都甩不掉,你内心里面第一个,你要怎么样能够减轻?要认同自己的无知,这个是开…
《大乘起信论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