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七大即如来藏 周遍法界 第一▪P4

  ..续本文上一页样跑。诸位!跑要有条件,条件就是你要有佛的正见,要不然你不知道哪一个是对的,初学佛法的人很好骗的,随便念几句大悲咒,那个水会开、会滚,他就心服口服,什么经教统统忘记,他要骗你很简单的,用一点魔术你就受不了,真的!

  有一天一个居士,皈依了某某大道场,来到我这,这个居士也很有心在谈。我说:你们这个道场为什么不希望信徒去外面参?他说:我们上人说,初学佛法的人,没有判断能力,怕他走错路,所以,我们不希望那些初学佛道的人到处跑。所以,几乎限制他们的行为差不多,你到这个道场来的时候,你是那个道场,他就会派人来这里看,出现在那个道场,你不能出现在文殊讲堂,他会派人来看看,你是出现在哪个道场。我说:我这里不一样,你在文殊讲堂出现,你在哪一个道场让我看到,你不要跑,别怕别怕,依法不依人!诸位!我讲的不是正法,不要依慧律法师讲的法,就这样子。我讲的不符合佛陀的正知正见,你一样可以离开,学佛的态度本来就是这样子。我今天也是跟一切人这样讲:如果这个世界上哪一个宗教讲的比佛陀讲的正法更究竟,让我们能够解脱,我还俗,我把袈裟脱下来,跟着你走,依法不依人,你讲的比佛更有道理,我为什么不依你?更究竟!可是,到现在为止,我还碰不到。学佛就是这样子,般若的智慧,正确的知见,坚定的意志,同时自己很冷静跟理性,这个是真正学佛法的人。

  宗教是理智的延续,不是感情作用,你跟我这个师父好,我皈依你以后,我欣赏你这个师父,不管他怎么样,讲的对不对,你都没有能力分辨,一辈子耗在那个地方。有某些人,一定要爬到墙的最顶端,才发现什么?发现爬错墙。有的人要亲近这个师父三十年,一辈子到临命终才发现跟错人,就是我们教授讲的:来不及了。这个还必须要有善根跟佛的因缘来论断,亲近一个大善知识,具足佛的正见,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善根!底下叫做一心入于语义之中,这个就告诉你要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钦承领受,我佛大圣之法旨。初责迷许说竟]。

  [卯二 总喻性相]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

  这段的意思就是,就像你讲的:地、水、火、风这四大,来和合发明世间种种的因缘法、种种的相的变化,就是种种变化。

  [此牒取阿难问词],[牒]就是依据,依据阿难,取阿难种种的问话,[呼阿难言]:就像你刚才所说的,[如汝前来所言,以地水火风,四大和合,方能发明世间种种变化者,汝实不知],你实在是不知道,[四大之性,本非和合,非不和合之故,今当以喻明之]。现在用比喻来说明。

  经文,[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

  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解释一下,阿难,若彼大性,就是四大大之性,就是地、水、火、风,就是如来藏性。非和合,意思就是无法随一切因缘来和合。如果说这个地水火风的体性,[体]就是体性,如来藏性,非和合,不跟一切和合,则没有办法跟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相,就像虚空不跟种种的相杂和,虚空是绝对独立存在的。诸位!在这里先不要顾虑到师父以前所说的,看看这一段。为什么这一段要把下面的经文连续念完?这一段圆瑛法师讲的《讲义》,跟成观法师的《义贯》诠释不一样,而二本经典都符合佛义,而诠释的角度不一样。所以,师父尊重二个大德所讲的话,所以,统统把它讲解。在《楞严经讲义》我们就用《楞严经讲义》来体会如来藏性,如果是《楞严经义贯》我们就用楞严经的《义贯》来体会如来藏性,讲的是同一个;但是,它切入的角度,文字的诠释是不一样,在这里特别的声明。

  如果那四大——地、水、火、风之性(就是如来藏性),这个体如果不和合,不和合就不是缘起了,那么就不跟诸大杂和,就不跟诸大是缘起法,就像虚空跟诸色是不和合的。[此以异喻别明,先明大性,非不和合。和合不和合,约性相论]。必须根据性、相来讨论,[文中法固反言],反过来说,[喻亦反显],比喻也是反显。[大性指四大之性,即如来藏性也。诸大指四大之相,相从性起,相不离性,相即性中之相,性即相中之性,性相虽有二名,性相本来一体,此为正义]。我右手的是卫生纸,卫生纸站在虚空的角度是讲性;站在缘起的角度是讲相。无论这个卫生纸打开,虚空不减少;把它压缩,虚空不增加,讲到这个相,当体即空就是性;讲到这个卫生纸这个相,当体即空就是性,相可以起作用,可以擦拭、擦鼻涕。所以,讲到相,它是性中的相,不二;讲到性,不能离开相,是相中之性,不二法门才是佛法。

  诸位!如果它是一,坏了这个相,虚空应该变坏;相是一,把它破坏的时候,体性应该破坏,它不是一,坏只会相坏,体不坏。如果它是异,不同,性相是异,那么,你何曾几时看到这张卫生纸可以离开虚空?虚空不能离开卫生纸,卫生纸不能离开虚空。诸位!空性绝对充满在这个卫生纸;空性如果没有充满在卫生纸,卫生纸是撕不破的,它没有空间任何的运作,是没有办法作用的。就像你食衣住行,如果没有空间,你食衣住行能够运作吗?不行。如果我们饮食下去,我们的口腔、食道、胃、肠,没有空间,不能运作。如果你的细胞里面没有空间的运作,你能够新陈代谢吗?不可以!所以,我们能了解,我们的骨头有没有空间?当然有,如果骨头没有空间它是不能成长的,成长的新陈代谢就必须要看空间,有了足够的空间它才可以转换的。你的血管有没有空间?血管当然有空间,如果没有空间,血液怎么流动?没有空的东西,完全停止作用!要有空才有办法运作一切食衣住行,人类才有办法成长;没有空,一切相都失去作用。因此,我们要了解,讲性,是相中之性,讲相,是性中之相,性相是不二;叫做非一,不对,相是有形会烂坏,性是无形不会烂坏;讲异,相又不能离开性,[异]就是不同,所以,佛法讲不二。譬如我们讲:色即是空,也就是说色当体即空就是体,体就是不离缘起的色,讲一不对,讲异不对,一跟异,就是刚刚告诉你的。

  再来,讲虚空有没有内跟外?这个卫生纸有没有虚空?虚空有没有遍满在这个卫生纸里面?如果说没有,那卫生纸没有办法运作,你也撕不坏、撕不烂。如果有空,虚空遍布在卫生纸里面,你姑且试试看,虚空有在里面一压它就会跑出来,虚空跑出来,有出有入就不叫做虚空。如果你硬要说,卫生纸里面没有虚空,那卫生纸为什么可以展开来,没有虚空的东西,它有办法展开来吗?没有办法!因此我们要了解,空并没有内、没有外,如如不动,永远就是存在。释迦牟尼佛的伟大不是在于创造真理;是在发现这个真理,发现我们有这个寂灭的涅槃妙性,过着真正幸福、快乐、解脱、超越的日子,释迦牟尼佛的伟大是在这个地方,永远它就是存在这个涅槃的妙心。所以,佛陀不是真理的创造者,佛陀是真理的发现者,这个是很重要的观念。而佛陀就是要让一切众生去发现这个真理。在这一段就告诉你,性相是不二,讲一也不对,讲异也不对,用种种的比喻,无非让大家体悟不生灭的如来藏性。底下,说:诸大是指四大之相,相从性起,相不离性,相即性中之相,性即相中之性,性相虽有二名,性相本来一体,此为正义。

  [ 若谓彼四大之性,体即性体,如非和合者,只许性之不变,不许性能随缘],圆瑛法师 这个是用[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我们姑且认为,他的诠释也是一种善巧方便,姑且用圆瑛法师的角度来讲性相二个角度。只许性之不变,不许性能随缘,如来藏性[则不能与诸大之相杂和,犹如虚空之不和诸色也]。这个就是矛盾了,[此与真如随缘之用相反],真如可以随缘,这站在圆瑛法师的注解。[迥异虚空之不和诸色,故非不和合,此名异喻]。绝对不同于虚空之不和合诸色,所以,故非不和合,此名异喻。

  经文,[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如果如来藏性是和合性,那就变成生灭,同于变化,始终交互相成,在无情的世界里面,它是生灭相续;在有情的世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六道轮回我们从来没有休息过,人生是可怕的重复,单纯的生活是需要有智慧的。

  [此明大性,非是和合。若谓四大之性,是和合者,只许性之随缘,不许性仍不变,则应同诸大之相,变易迁化,由始而终,因终复始,而始终相成也。从生至灭,既灭复生,而生灭相续也],万法回归最终就是生灭。[此约无情世界而说。 生死死生,生生死死者,因生有死,至死复生,而递互相成也]。交互相成。[生而复生,死而再死,亦前后相续也,此约有情根身而说。是知内外四大,皆变化相,若大性如此,犹如旋火成轮,未有休息]。只要你是相,你就不可能避免败坏,只要生,你就不可能避免死。所以,佛陀讲的不生不灭不死是指性,不是指相,所以,佛陀也必须示现入涅槃,因为他所讲的就是真理。佛陀讲没有生死,是讲性没有生死,不是讲相。[此亦法固反言,喻亦反显]。反言就是反过另外一个角度,意思是说:[与真如不变之体相反,非同火轮之不息],不同于火轮不息,因为不息就是生灭,真如乃是不变之体,[故非是和合,此亦异喻]。不同的比喻。

  [此二段文,具宗、因、喻三支比量,以法喻皆与大性相反,落于非量。前量云:大性是有法],前面那一段就是[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这个大性是有法。[体],它的如来藏体性呢?[非和合为宗],意思就是不是因缘法。[因云:不与诸大杂和故;喻如虚空不和诸色]。不跟诸色和,如果是这样子,真如就失…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七大即如来藏 周遍法界 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