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七大即如来藏 周遍法界 第二

  讲题:七大即如来藏 周遍法界

  日期:2009.6.13——2009.6.21

  片数:共5片(本片为第2片)DVD

  [巳三 结显体用]

  经文,[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说:你原来不知道,在如来藏性当中,说性色真空,这个性色真空是指如来藏性所现的色,其实是当体就是空。为什么要讲一个[真空]?在佛教有两个名词,一个叫假空,一个叫真空。所谓假空就是透过分析,这是站在相上的角度说的;站在一直分析,由大的色慢慢的切割、观照、剖析,使这个色尘一直达到颗粒微尘,颗粒微尘再继续分析就是极微尘,极微尘再继续分析就叫做邻虚尘,到这个接近虚空的边缘,依二乘和权教菩萨说接近虚空。由分析而来的,这个叫做假空。为什么由分析而来这个叫做假空?这等下再说。不是由分析来的,了悟空无自性,直下空,全部绝对空,叫做体空,这个完全是超越意识形态的顿悟、契入,这个叫做体空。为什么析色不能入空?集空、合空也不可能变出色法,这个要稍微解释一下。所以,析空观是站在相上的角度说,体空是站在性上的角度说。

  现在要关键时刻来了,现在是见性跟不见性非常重要的关键,转得过来,他就是见性;转不过来,他就是只会继续用意识心在修行,这个是完全关键的时刻。我手里拿的是一个毛巾,我们现在讲析空观,佛陀教导这些二乘人、权教菩萨,分析,这一般人容易了解;原来物质的世间,所有的相就是一合相,就慢慢分析。分析到最后,这个毛巾是丝或棉做的,棉再用机器切割一粒一粒,就用这个来作为色尘最微小的讨论,在这里有重要的观念,这个颗粒微尘,有还是没有?昨天我们因为时间的关系就讲到这个地方。

  这个颗粒微尘有还是没有?有,就不能讲空。好!我们这个颗粒微尘再把它七分,就是七分之一微尘,七分之一邻虚尘。这七分之一邻虚尘有没有?七分之一还是有,不能讲空,再把它七分,四十九分之一微尘,有没有?还是有。再来我们把它变成五百分之一、五千分之一微尘,邻虚尘,还是有!只要还有几分之几它还是存在,五万分之一颗粒微尘,用百万显微镜看还是可以看得到。只是就目前人力来讲,要分开这个再继续分解、分析还是有点困难。所以,就是由大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一直到颗粒微尘,一直到邻虚尘,再邻虚尘的七分之一、四十九分之一、五千、五万、五百万分之一,它还是有。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这个用这样的分析,是没有办法进入空的,空的体悟不是这样,空的体悟是必须要了解,那个微尘相仍然是无自性,也是空。而空必须排除一切的概念,不能用分析的东西,当他顿悟契入自性本空的那一刹那,就了解它不是意识心的分析,完全超越一切意识心。现在由毛巾我们说析空,我们现在用手画一个空间出来,没有任何的相,我们说这个是体空,没有任何的相,没有任何可以讨论。体空跟析空它俩个是一也是异,这个毛巾站在相上的角度讲,从分析一直到极微可以说它是空;可是,诸位!你已经落入概念了!已经落入意识形态,你一点点由大慢慢切割转小,由大慢慢转小的概念,再分细微,这个就是意识心。

  现在要讲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拿到这个毛巾,不存在任何的语言,它就是空。体空,它本身相里面不留性,就是性空,性空当体就是空,不可以用任何的语言去讲,不可以用任何剖析的方式,当体就是空。当体就是空,就是超越任何的表象就进入平等,相是性中的相,性是相中的性,是非一,同时也是非异,超越一切表相,不可以用分析的方式,它最主要的,因为识心会计度,会衡量大小、来去、增减,这个就是生灭的意识心,就是轮回的心的开始。因为你有大就对小,小就对极微小,这个就是有增减的观念,这个就是叫做知识性的佛法,学佛不见性叫做佛学,就是这个道理。

  体悟了体空有什么好处?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你看这个公园,我们左边有一个小公园有树木,当你看到一棵树的时候,化学家来讲,这一棵树可以提炼出化学元素,我们尊重、赞叹,站在化学的角度;站在物理学家的角度,它有种种的物理性;站在植物的专家来讲,它跟昆虫有种种的关系;站在植物的病虫害里面它会研拟出一套如何防治病虫害;站在整个森林里面,这棵树是森林里面的一棵。佛陀对于这些化学家、物理学家、植物家、森林学家等都尊重;可是,问题来了,它能不能解释内在的烦恼?把这一些当体即空的东西,本身是缘起如幻的假相,一直来研究它,会给人类某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而佛法要做什么?佛法是要解决生命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轮回、痛苦、烦恼。我们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有相,而我们把相当体是实体性的东西,这个就是所有的问题存在。

  譬如说这一棵树,这棵树在小乘、权教菩萨来讲,你有能缘的心,有所缘的树,中间就产生大树、小树,这是花、这是草、这是泥土,这种种的识心就一直出来,由这棵树为主体,为所缘,能缘的意识心它就会一直不断,你无论怎么剖析它,动念,都是一直生灭,这个就是不能体会,这棵树当体即空的道理,没有任何的语言,没有任何剖析。再来,这棵树跟人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我们人身体的元素,四大的元素地水火风,从这棵树木也许可以找得到,也是地水火风,好!这棵树跟人绝对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就是空,不存在。我们父母亲没有生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存在,特质就是法性空,在人来讲就是佛性本空。再来,这棵树跟人完全相同点是什么?就是无自性,就是绝对空,好!事情就好办了,我们我相绝对空、树绝对空,没有任何的讨论,超越一切表象,没有能所,意识心灭,彻底放下,彻底没有意识心;没有意识心,识生灭当体即空,不生灭,寂灭就现前,佛性就现前。

  我们要了解,整个人生跟宇宙,大跟小都是一合相,当你领悟到一合相当体即空,这个世间没有任何的语言、文字,意识形态,任何的我执、法执,能所对立,完全平静,佛就是活在一个绝对寂灭的心灵大般若智慧里,就是心灵的净土。我们之所以活的痛苦,就是想去剖析一件事情;二乘人有能缘的根,有所缘的境,中间产生识,对不对?十八界里面讲的很清楚,外道不了解缘起,讲一切法本自然就是无因论,无因论是什么?也是意识心,外道的无因论就是执着的意识心,只是比较没有理性而已,因为它对生命的起源没有一个交代,而佛法讲缘起是破除外道的自然;讲缘起仍然是佛陀的一时方便,缘起要建立在根、尘、识十八界,有可讨论、有可以言说的东西,而你要进入佛的领域,这个不行!进入佛的领域,必须进入绝对,绝对的智慧,绝对的解脱,绝对的自在,绝对的平等,没有能所。

  诸位!你能体会四十亿年前,地球没有动物、没有植物、没有音声的世界,那一念寂静是什么状况吗?这个时候还不是佛性,因为没有人来体悟法性本空,人之所以可贵,是因为我们有佛性;学佛之所以可贵,是因为活在现实的社会、现实的现代,同是可以超越一切痛苦,如果有因缘更可以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这里讲性色真空,是对假空的表达,不是分析的空叫做真空,当体即空就是绝对平等,分析到这样子你就有概念,要见性就要舍掉妄识。

  汝元不知,如来藏性当中,如来藏性色真空,如来藏性所现的色,其实是本体的真空,不是分析的空,分析的空是假空,现在讲的是本体空,是真空。性空真色,如来藏性所具的空,乃能成真色,而这个色当体就是空,就是本性,站在这一句的角度,就是如来藏性当中所显出来的色是本体的色,不是分析的色法;分析的色法会有障碍,体所显现的色毫无障碍,所以,佛陀就是活在一个没有障碍,纵然因缘法你怎么显现,活就是生活在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的境界里面,所有的色法完全不能障碍佛陀。为什么?因为这个色已经回归到他的如来藏性。也就是说所有的色法是如来藏性的一部分,所以,佛陀看出去的世界,他会珍惜这一些矿物、植物,跟爱惜这些生命的动物。为什么?内、外、空性平等,在佛的角度是这么样如何的来呵护这些有情、如何来珍惜这些植物。

  佛陀是最了不起的环保——心灵的环保。环保会坏就是因为人性坏、人心坏,改善人心就一定会改善环保。佛陀是最伟大的环保专家,绝不允许贪的毒存在这个心中;绝不空话嗔恨存在他的心中;绝不允许愚痴的心存在佛陀的心中,佛陀的心灵是最极清净的环保,铲除一切不净的心灵环保,所以,环境的环保要先做到心灵的环保,心灵的环保好了,大家都没有私心,这个世界就进入无诤的清净的环境当中。所以,佛陀把这个色纳归本性所显现出来的没有障碍的色,不是缘起的这些假相的色,把缘起的假相的色,了悟当体即空,就是本性的东西,这个就是大小乘的分水岭。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师父用了二十分钟一直在重复的讲这个,是希望你能够突破你的内心里面的意识心,同时了解佛陀的伟大,是没有阶位、没有次第,不可落入意识心的剖析。

  [此明全体圆融。地大之色,体即法界],现在谈到地大的色,包括无尽的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法界。儒家讲:放诸四海而皆准;佛家更伟大:放之宇宙而皆准,佛所证悟的证量,整个宇宙都适用。所以,佛是人生、宇宙的大觉者,绝对不作第二人想,在这个人生宇宙当中,绝对没有一个人的证悟超越佛陀,是究竟觉悟的大圣人。体就是法界,[色空圆融无碍,本非和合]。为什么?绝对的空,没有东西可以和合,有东西可以合,就有基本的元素,那个基本的元素就是颗粒微尘、就是极微、就是邻虚尘,那个邻虚尘在小乘来讲他是承认构成色法的一个开始,有那样子就有缘起法,佛陀说:连那个颗粒微尘、邻虚尘都不存在,空到底,因为它是本性的东西。

  [汝阿难固执因缘和合者…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七大即如来藏 周遍法界 第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