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二▪P3

  ..续本文上一页睛有毛病的人,见到这个圆影者,名为何等?因为那个无情物怎么能见?大家都明明知道,要有情物的能见色才能见,虽是妄见,他是有情物,总不能说色能见啊!所以,把有情变成无情的色见,又去看那个圆影,那这个叫做什么?大家,全世界公认的,能见的是有情物的见性,所见的色法是无情物,这才构成一种能见跟所见。现在不是,把这个见性,因为他说:这个圆影是来自于见性,那见已经成色了,已经成为光影了,如何来看出去呢?看到那个圆影,当名为何等?就是无情物看无情物了。是不是?有情的见性才能看无情的色;现在不是,见已成色,就变成无情物。

  [此破双即。谓此圆影],说这个圆影,[若即灯实有之色],灯实有就是本来就有的,如果说灯本来有的色,那么,我请问你,[则好眼人,何不同见]?为什么看不到这个圆影呢?为什么一定要眼睛有红热病的眚人,才看得到这个圆影呢?[而此圆影,唯独眚人之观见]?为什么这个多出来的五层的圆影,只有眼睛有红热病的人,才看得到呢?[此约非眚不见],眼睛没有毛病的人是看不到的这个圆影的,正常人就是指佛菩萨。[破即灯也]。意思就是问题不在灯,不是灯,有病眼的 人看,才有五重圆影,那个不是灯的问题了。破即灯,意思就是:灯本身并没有问题。

  [若是眚见所成之色],如果说你把那个圆影是因为眚见所成之色,[见已成圆影之色],意思就是:还没有看出去,因为成为色见了,见已成色,圆影之色。[不能以见见见],不能用有问题之见,因为变成色见了,变成无情物。第一个[见]是色见,变成色见,变成无情物了。而去见到自己所成之见,这个是不对的。能见、所见是有情物看无情物,现在是无情物看无情物,不能以无情物的色见,而去见自己所成之见。[则彼目眚之人],那么,眼睛有毛病、红热病的人,[见圆影之见,当名为何等物耶]?意思就是:不能成立的意思,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能见的见性是有情物,被所见的物是无情,这个全世界都公认的;你现在见性变成了色见,变成了无情物,这个见是不存在的,能见、所见是不存在的。[此约见体不失,破即见也]。见也没有问题,见本身并没有问题,破即见就是:是见本身并没有问题。[此以例合法]。

  [五色圆影,例五蕴根身],这个[蕴]就是众多的意思、集合的意思。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有的人翻译成[五阴];不过,这个[五蕴]是真正翻译,才符合佛意。翻:五阴身遮盖了我们圆满的清净自性,这个翻译并不恰当,真正的符合佛的意思,是五种元素凑合起来,变成我们这个根身。所以,正确的译本,应该用[五蕴],照见五蕴皆空才对,不是照见五阴皆空。五色圆影,例如五蕴的根身,[五尘境界];那么,灯就像无生的真理,[灯例真理;非眚人例诸佛并大菩萨;眚人例迷位之众生;眚见例妄见]。眚见就是例如一念无明而产生妄见,[谓此五蕴五尘之身界,非即]无生的[真理所有],为什么?一切法本自无生,哪来的五蕴、五尘之身界?根身、器界哪里有一样是实在的?因为都是缘起,都是性空。

  [亦非即眚见之色]。也绝对不是眼睛有毛病的人看出去的色。[按文例云]:来说明,[此之身界],内根身、外器界,若是无生的真理所拥有,[若是真理所有,则诸佛诸大菩萨,何以不见]?因为诸大菩萨见的唯是空,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色即是空,受即是空,想即是空,行即是空,识即是空。地空、水空、火空、风空,[于其自住三摩地中,不见有少法可得],为什么?万法都是如梦如幻。[惟是一真法界。而此身界,惟有无明未破,妄见之众生所见,此约佛圣不见,破即真理所有也];其实真理本身是无生。[若此身界,谓是妄见之色],如果这个五蕴身、外在的器世界,谓是妄见所产生的色法,[见已成身界之色],变成为有色之法,我们都知道,妄见虽是见、妄见虽是妄,但是,它不是色法,它是能见,能见虽是妄,仍然不是色法。所以,谓是妄见之色法,那么,见已经成为身界之色了,无情物了。

  [则迷位众生,见身界之见],也就是说,无明的众生、迷位的众生,见身界之见,因为见本身是无形,本不可说,非色法。那么,你用这个变成无情物的色见,却见到有情物的能见、无形物的能见,那这个叫做什么?[当名为何等物耶]?意思是:并不符合能所,能所一定有一个规范,能见是无形的见性,而见到有形的色法,这个才构成能所;你现在不是,现在是用色见去见这个无形的见,当名为何等?佛陀说:绝对没有这个道理![此约见体不失],这个见的体性本来不失,这里强调:虽是妄见,仍然不是色法。[破即见之色也]。不可以把这个见性当作是色,也就是不是见性所产生的圆影,这个圆影绝对不是见性所产生的;但是,见性也不离色法,后面会讲到。这个五层的圆影,不是灯、不是见,不离灯、不离见,这一段在讲这个。

  经文[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

  佛反过来问他:[此破双离]。离开灯、离开见,也不会有圆影出现。前面是破即:是灯吗?不对,是见吗?不对!现在是破:离灯,也没有那个圆影;离见,也没有这个圆影。师父先解释一遍:复次,阿难!如果这个圆影离灯别有,意思是不必假借着灯来照亮,自然就有产生这个圆影,佛陀说:我请问你,因为自己不需要借重灯就有影子,则合,那么应该连旁边的来看看,旁边的这些围屏、帐幔、几案,还有筵席之间,也都应该自己跑出圆影啊,你是说不必借重灯嘛,不必借重灯怎么可能有影子呢?就是:一定要借重灯,不能离灯而有。

  好!再来,这个圆影也不能离见而有,离见别有,应非眼瞩,[见]就是见性,如果离开见性而别有圆影,意思就是:不需要见性可以看到这个圆影,那么,就跟眼睛没关系了,应非眼瞩,就不属于眼的见性,意思就是:无关于眼,跟眼睛没关系;事实不然,跟眼睛绝对有关系,不可以离开眼睛。云何眚人,目见圆影?为何吸有病眼人眼睛才看到这个圆影?多出来的圆影呢?意思是:根本没有办法离开这个眼睛,离开这个见性,你也看不到那个圆影;离开这个灯,也没有圆影。所以,这一段:此破双离。

  [谓若此圆影,离灯别有],不需要假借灯就会产生影像、影子。[则合(当也)傍观围屏、帐幔之上,几案、筵席之间,皆有圆影出],都应当有影子。[今则傍观不见],可是,我们看旁边没有影子,[岂离灯耶]?影子一定要供重灯的意思,怎么能够离开灯,而产生圆影呢?[若云离眚见别有者,]如果说离开这个眼睛有毛病,而别有见着,见眚者,[眚见依眼根,离眚见,并离眼根,则此圆影,应非眼瞩],这一段再解释一遍:若说离开眼睛有毛病的眚见,另外而有的话,意思就是说:离开这个见性,而能够显现出圆影的话,假设不需要借重见性了,那么,眚见[必定]依于眼根;你这个眼睛有毛病、红热病,你一定要依着眼根,眼睛才有毛病啊!离开了这个眼睛有毛病的见,并离眼根,则此圆影,当然就不属于眼睛的范围了。

  为什么只有红热病的眼睛的人,[云何眚病之人,必假目见圆影]?一定要假借眼睛,才看得到这个圆影?意思是说:根本就没有办法离开眼睛。[今则非眼莫瞩,岂离见耶]?没有眼睛,你就没有办法看到圆影。所以,这个圆影问题就很大了,既不是灯,也不是见;既是灯,就是见;离也不对,即也不对;离也对,即也对,这个佛法真是不可思议!今则非眼莫瞩,岂离见耶?意思是:看到这个五层的今则非眼莫瞩,岂离见耶圆影,绝对跟眼睛有关系,没有办法离开这个见性的。

  [例彼五蕴、五尘之身界],如果离开了无生的真理另外而有,[若离真理别有,不合前云:当处发生],[当处]就是指真心。所以,我们轮回从哪里来?轮回从真心来;真心本身并没有轮回,而是从真起妄,问题出在这个地方。而妄识没有实性,空无自性,而我们不了解妄空无自性,却在妄上加妄,所以,就一直讨论。譬如说:你去讨论那个人,好人还是坏人,这个人的是非、恩怨,一直去讨论这样子,请问你:有这个人让你一直讨论吗?譬如说你恨那个人,或者是你爱得执着到难割难舍,大悟的人就问你了:有这个人吗?有这个人让你一直去恨,你难道不晓得,那个色身是由一堆骨头做成的吗?你为什么不好好的冷静,透视他的构造?心脏、肠、胃,你会很清楚的看得到,他就是一堆骨头的结构,你到底恨他什么?死了以后化作一堆骨灰,你到底恨他什么?

  大悟的人就会告诉你:没有那个人让你恨啊!原来没有这个人,因为一切法本身是无生,这个人还没有出生以前,根本就没有;缘起的时候,他就是显现这个色身,显现这个色身,四大又本空,那你到底是痛恨他什么?所以,我们就是因为无知,或者说你一直爱,爱到死去活来,佛陀又问你:有那个人真的让你爱到发狂吗?有吗?所以,因为我们真心没有显现,就一直用妄,妄就开始一直轮回,看到的时候死执不放,回来的时候,一直思惟、一直想念、一直怀念、一直单恋,就构成心灵的一种负担,变成轮回的根本。

  修学佛道本身很困难,我们要生存,要面对现实的社会以,要拼,你很难说没有贪;说实在话,我今天没有学佛,我仍然不敢说我不会贪。为什么?因为我要生存,如果我今天没有学佛,大学研究所毕业以后,我要上班,上班,他就是要吃饭啊,要面对现实就是要竞争,竞争就一定要斗争啊,没办法!环境逼上我,除非我福报很大,爸爸、妈妈留一堆财产给我,于一切法无诤。所以,就算我没有学佛,师父也做不到无诤。再来,你长大了,他有自然的繁衍后代的本能,就是欲望,那你要不要追求男女朋友?你不可控制的!全世界都知道…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