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一▪P2

  ..续本文上一页他说:太阳落下的那个西方。我说:那太阳落下的地方,台湾看,是太阳落下,美国看,是太阳升起来。他一下子楞住了!我说:你再找找看,你每天都念那个,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导师,西方到底在哪里?这个就是不听经、不闻法的结果。

  继续猜!我说:你那个西方是指须弥山,因为日月绕须弥而转,是指须弥山的西边吗?还是指太阳落下的西边?如果说太阳落下的西边,春、夏、秋、冬,稍微有天文的知识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每个季节日落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地球、太阳自转、公转,你告诉我:西在哪里?他说:呃,西边……可能是娑婆世界的西边,因为释迦牟尼佛管一佛土娑婆世界。我说:娑婆世界包括什么?他说:娑婆世界就是娑婆世界,一佛国土。我说:好!那就银河系吧,太阳系带着九个行星走,就银河系啰,银河系再扩大就是超星群系了,银河系仍然绕着宇宙一个中心点,两亿年转一圈,包括整个太阳系都在移动,你说娑婆世界的西方到底在哪里?这下子回答不出来了。我说:你不听经、不闻法,念了二十年《弥陀经》,你每天念,西方在哪里你都不知道,你要怎么去啊?就讲不出来啊,你不听经、不闻法,就是这样子啊!

  所以,佛陀说:西方不可以作西方解,东方不能作东方解,东方、南方、西方、北方都在心性,在《金刚经》里面讲:无有定法,如来所说,方位本是人的定位。你八大宗派没有会归佛的心性,拉左边就会跑到左边,拉右边就会失去左边,讲东方净土,东方净土是什么?讲西方净土,西方净土不了解。他就说:大和尚,请你开示。法师就说:您问的我都没办法回答。我说:西方在心中,在我们的心性中,佛陀东、南、西、北,统统在心性当中,如果你一定要把它定位;他说:慧律法师!那西方就不存在了?我说:那是表法的。好!我现在问你,你给我回答: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极乐世界是生灭法,还是不生不灭法?你讲!如果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那你去做什么?他怎么能够一个早上供养十万亿佛土,即以食时,还到本国?物质世界你坐飞机也没办法啊!他说:也对!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清净心的世界。对不对?对!那我请问你:西方极乐世界是生灭法,还是不生不灭法?如果它是生灭法,你去做什么?因为它万法都是败坏之相啊!我说:如果西方极乐世界是不生不灭法,只有虚空就是不生不灭,表法的,真空法性如虚空,不生不灭,空没有来去、生灭、增减,又何必求生?这里面是不是有很深的道理?你才真正懂得净土法门?他说:你今天问的,我统统没办法回答!我说:是嘛!我就告诉你佛法不是这么简单的,要不然为什么要大善知识呢?

  说东方,不要作东方解;说西方,也不要作西方解,这个都是相,都是表法的。他说:那东方药师佛呢?我们先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东方表示什么?那你认为东方是药师琉璃光世界,东方是什么?东方是表法的,太阳起来的时候,那个位置是东方,表示心迎向阳光的人能够消灾,诸恶莫作,心灵迎向阳光;众善奉行,第二道阳光;自净其意,全部见到阳光,一个人心迎向阳光,就不会得忧郁、嫉妒、贪瞋痴,所以,佛法回归到最后,仍然是清净自性的东西。我说:法师!你出家几年?他说:我出家将近三十年,可是,到山上住了二十年。好!我就冲着你这一点,我说:法师,请问佛法从哪里来?他说:佛法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我说:错!你不有听过,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讲过一句吗?若说佛有说法,即是谤佛,这个佛法怎么是释迦牟尼佛讲的呢?错!他说:跟大和尚讲两句还真难!我说:不难!你再想想看,佛法从哪里来?你再想想看,佛法从哪里来?他说:不是佛讲,那到底是谁讲的呢?我说:错!佛法是从佛的清净的心性流露出来的,所以,万法要回归到佛的清净自性,才叫做正法。一下子那个法师恍然大悟!我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法师,我才跟你讲这样几分钟,哇!还比我二十年来的修行得到更多!所以,我就勉励大家:你既不听经、不闻法,你死在自己的角度里面,自己完全不知道,要不然要大善知识做什么?回去以后就很乖了,我所讲的法,每一片都看,一片都不放过;法师讲的好!开始认同师父。我说:这个就是听经闻法的重要,就是修行需要有大善知识的指引。

  好!讲到这个叫做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觉心就是本觉之真心,明净就是本明之真净,本觉之真心,本明之真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上述迷,此请示。弘者大也,施者赐也。伏愿如来,发大慈心,赐我大慧。此大慧目,即奢摩他,微密观照,称正因之理],[称]就是合于。这个奢摩他翻译成中文叫做定中有慧。即奢摩他,微密观照,称正因佛性之理,合于正因佛性之理。正因佛性就是指如来藏性,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叫做正因佛性之理。[所起了因]佛性[之慧]是用;换句话说:依体起用,体是正因佛性,用是了因佛性,依体起用,摄用归体,体用不二。[开示我等觉心,令得明净。觉心即本觉真心,亦即根中见性]。为什么讲见性呢?在这儿用眼睛来作代表,眼睛叫做见性;如果说耳朵叫做闻性;如果鼻子叫做嗅性;如果是舌头叫做尝性;如果是身体叫做触性;如果是意根叫做识性。

  为什么加一个性?就是会归平等的心性,见性、闻性、嗅性性等等,同一性,元于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我们六根其实是一性,回归到一个真性,六根其实是同一个体性,叫做元于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所以,也就是根中见性,[二妄未除],二妄就是真、妄。我们先看经文: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二颠倒就是真心跟妄心互相颠倒,叫做真妄颠倒。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二妄未除,[迷闷未释,则迷云闷雾,重重笼罩,觉天心地],什么叫觉天心地?就是本觉如天之心地,[不得明净],我们都有佛性,可是,用不出来,一个人没有禅的三昧的功夫,虽然知道我们有涅槃妙性,就看得到,吃不到。就像一个人,眼前放着一颗很好吃的水果,可是,你没有禅三昧的功夫,你吃不到!众生就是这样,虽然每一个人都有清净的妙明真性;可是,有不出来,虽然有,不会运用,就象眼前一颗很甜的水果,你看得到,吃不到!

  现在所有的佛弟子,都知道每一个人都是佛;可是,没有禅三昧的功夫,没有用,发挥不出来。[故求开示]。说:觉天心地,不得明净,所以求开示。[使迷闷释],如果这个迷闷释怀了,除掉了,如释冰消了。[见妄除],这个见妄,分同分妄见,还有别业妄见,这个是见妄。同分妄见、别见妄见,我们还是看经文: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别业妄见就是个人的业感缘起,个人的业;众生同分妄见,就是日月星辰,大伙都看得到,大家都认同,后面会讲到。见妄除,[则觉心即得明净矣!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者:作是请示语已,悲伤流泪,心有感伤,伤已沉迷不悟;顶礼则求释迷闷,故凝神静虑],[凝]就是集中,[承受佛圣之法旨。初述迷请示竟]。因此诸位要集中精神,要有勇气、骨气,要好好的听经闻法,不得缺席,也不能缺席!

  [卯二 佛慈许宣]

  经文[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

  这个大陀罗尼就是大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所以,我们为什么持咒、念楞严咒力道这么大?陀罗尼就是大总持,所以,我们那个翻译成[往生被],其实还不够圆满,应当说是[陀罗尼被],称[陀罗尼被]才不会很恐怖。所以,有一次工作人员不太懂,人家信徒来的时候,还初学佛法,然后她碰到他就一直鼓吹:喂!菩萨,菩萨!买一件往生被啦,很好喔!他说:我都还没死,叫我买往生被!呸呸呸!众生又很忌讳这个东西。所以,以后流通往生被要讲:请一件往生被,等同一部大藏经,可以水灾解难,镇宅,不一定是往生可以盖,在家也是很吉祥的!介绍往生被,要介绍的很好听;一定要介绍成死人才盖的,大家看到那一件就怕!所以,有的人很忌讳死亡这种东西。

  大陀罗尼就是大总持,诸三摩提就是一切三摩提,后面有所说的二十五圣圆通法门,就是三摩提。妙修行路,妙修行路有五十五进位,后面会讲到。妙修行就是从耳根叫做妙耳修行路,娑婆世界清净在音闻,由耳根修行,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此经家叙佛,将示妙悟妙修,令得圆证。以当机闻说见见非见,重增迷闷,故于尔时佛生怜愍。怜其智劣],就是没有智慧,[愍其未悟,既然未开圆解,不能遽起妙修]。[遽],突然,未开圆解,你怎么修?这一句话是不是就像师父刚刚讲的那个比丘?一下子就去躲在山上,弄了二十年,我问他[西方]两个字,回答不出来!听经闻法重不重要?它是最重要的!修行,知见决定一切;处世,态度决定一切。

  没有大开圆解,你从哪里修呢?讲空失去有,讲有失去空;讲中道,也不晓得中道到底是什么;讲般若,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般若,谁不会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谁不会念?真正的般若,不会,文字上到是会念一些,但是,真正心性上的般若,因为没开悟,不知道!不能遽起妙修。[曰将欲敷演者:是尚未敷扬演说,但先悬叙于此也。大陀罗尼,此云大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有多字陀罗尼(如楞严咒,尊胜咒等)]。这个我们都教过了。[少字陀罗尼(如六字大明王咒)],唵嘛呢叭弥吽。[一字陀罗尼(如唵字,吽字),无字陀罗尼之别],这无字陀罗尼就是众生本具足的如来藏性,无字,在我们的心性当中,就是没有语言、文字的,叫做无字陀罗尼。

  [圭峯禅师疏《圆觉经》,不取多字、一字]陀罗尼,[但取无字],无[即净圆觉心]。清净圆满的真觉之真心。[今亦取无字,即如来密因之理,约因],就因来说,[即众生所具,…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