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六套

  圆瑛法汇

  慧律法师

  文殊讲堂

  讲题: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日期:2009.5.15-2009.5.23

  片数:共5片(本片为第1片)DVD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各位尊敬的法师、护法居士大德,今天是2009年5月15日,我们《楞严经》的课。我们整整休息了差不多有一年,最主要是因为去年四月份,师父去朝鲜,也就是南韩,回来就一直重感冒,一直咳嗽,整整咳嗽了三个月,这个不休息就不行。休息了三个月以后,就变成高血压,不晓得是遗传、感冒、或者是年迈老化引起高血压,高血压156-165,曾经一天最严重的时候,吃了二粒降压药,但是没有效,最高量到178,我想这样不行,还是要稍微休息一下,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师父当时候的观念就是说:七处征心、十番显见,我们讲到一个段落,我想,看得懂的人就能明心见性,修行自然有一个门路,因此就把这个《楞严经》暂时搁着,所以,不讲也没有心理压力,就好好的调差这个色身。

  后来我就寻找,找了这一些高血压的资讯,报章、杂志,到底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喔!有种种的原因,高血压的原因不明,不过还是可以改善。因此我就把生活起居作息彻底的调换,也就是不睡午觉,晚上就早一点休息,早上就早一点起来,就运动。那么,去木屋的时候,就用这种方式,很早就去休息。因为不睡午觉,晚上就比较容易休息,就去后山爬山。以前,叫我去南投鱼池乡,木屋的后面、后山那森林步道去走,我都说:你们自己去走就好!现在都冲第一个。早上就去走一趟,到九点多的时候还不是很累,再走第二趟,就是运动、就是走;我就量血压,血压就降下来110-66,就降下来。以前吃一颗半、两颗的降压药没有办法,现在吃半颗的降压药,早上,确实有效。所以,今天早上量的血压是110-67,下午的血压119-70,到晚上量124-82,生活起居整个全部都改变,因此就把这个课调到七点来讲课。七点来讲课有个好处,也就是住在屏东或者是台南的人,乃至于说比较远的,台中或者是台北,如果他们要坐高铁回去,心里也比较没有压力。所以,我们现在的课程七点开始,最迟不能超过十点,最慢不超过十点,包括诵楞严咒等等,师父作一个彻底的改变。

  那么,这个到底能够支持多久?在台湾,中、西医一问,说高血压不会好的。我现在就是这样改变了生活,还有饭量减少,血糖109,我还算是满正常,你看我这个还算是很正常。正常了,大家就有福德因缘,我们就开课。《楞严经》这个课程,非常的难,非常的艰涩,又是文言文。诸位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你今天来听经闻法,是听佛陀讲经,不是听我讲经,观念要很正确,这一部《楞严经》是佛讲的,师父只是一个平凡的出家人,因为有一点学历,也肯用功,这三十多年来,也非常肯用功,因为我是一个很有志气的孩子,从以前读书都是这样子。

  这个《楞严经》,它难、深、艰涩,所以,要在这里勉励大家,我们来到这儿是听佛讲经,我只是看得懂,把它诠释一遍,这个观念你一定要弄清楚。我们已经错失了佛陀二千五百年前出世的那个因缘,佛出世,你还没有出世,你没有得度啊!对不对?二千五百年后,还不错,有一个法师在讲《楞严经》,你今生今世再错过的话,那就没因缘了!所以,你要记得我的话:佛法难的,你才要听;你讲的统统听得懂的,就统统懂了!听经闻法要听那个不懂的,他才会去突破,这个观念要很正确。来,只要听那个懂的,听不懂的就抱怨:不知道在讲什么?等一下又马上就回去了。那你不懂的还是不懂,就没有一种志气去突破那个困难。所以,你坐在这里听经闻法,自己要很有骨气、有志气,世间人面对残酷的现实的社会,你需要金钱、需要一个职业,你都这么的辛苦,何况你要成就证圣道、证佛果这么难的功夫,你能不精进、不用功,怎么行?

  世间法随便一个,象昨天报纸登的,现在读到硕士,二万八挤破头,二万八,没工作啊!找不到工作,只想一口饭吃就是很难!世间要混一口饭吃,都是这样子很辛苦的,何况说我们今天想要契入无上的正等正觉,能不用功?能不勇敢?能够不精进?能够堕落?稍微听到困难的听不懂,打退堂鼓,这个人没什么志气,最好不要来!要有志气、要有骨气,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们是佛,我们愈是听不懂,我们愈应当勉励自己才对,这样才是正确的观念。

  从现在起,我们每个礼拜上四天课,一个月要当作两个月来用,现在没有办法顾虑到你们能不能来听经的立场,因为实在太多人一直打电话在催这个第六套。中国大陆有的人打电话说:听说慧律法师第六套已经出来了!我都还没讲,怎么可能出来了?我讲都没有讲,说第六套已经出来了,这很奇怪的一个风声。十月份又要做水陆大法会,十一月份师父又要去香港讲最上乘论——僧璨大师的《信心铭》。所以,我们所能讲的这个课程,时间变成很有限,这一年来我亏欠大家很多,因为休息了一年,不过特别庆幸的就是师父的血压调回来了,很多人看到师父都很高兴。因此我们现在,只要我的身体健康的一天,我们就互相勉励,不退转,就是这样一直讲,没办法,耽搁了大家一年的时间,师父需要跟大家勉励:我们共同迈向菩提之道,不怕吃苦。有因缘听到《楞严经》,诸位请多珍惜,不要放弃,一定要给自己机会,勇往直前。

  《楞严经讲义》,[二剖妄出真 (分三)]

  [卯初述迷请示 ]

  [二佛慈许宣]

  [三分别开示 今初]

  这个妄,就是带有少分妄的见精,出真就是如来藏性。带有少分妄的我们称为见精;纯一无妄,我们叫做如来藏。所以,剖妄出真,他告诉你:这些什么是妄,放下那个妄,真心就出来。这个妄心跟真心如果弄不清楚,修行不能成就。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

  [此述]这一段是在讲述[其迷闷]。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会迷闷?[谓世尊为我等辈;于显见超情科中,宣说因缘及与自然],因缘是二乘人、权教菩萨所说的;自然就是外道所主张的;可是,真正的如来藏性是超越外道的自然,以及二乘、权教菩萨的因缘法。[二者俱非之义],二者就是非因缘、非自然,究竟的如来藏性,是超越外道的自然,和二乘人、权教菩萨所主张的因缘法。[更加重重迭拂],[迭]就是再一次,[拂]就是除惑,就像我们拂去这个尘垢,所以,重重迭拂,就是再一次的除去我们的迷惑。[是我已闻];前面都已经讲了。

  [而诸(助语词)和合相与不和合,是我未闻],和合,和合相就是因缘;不和合就是自然,只是文字不同,意思一样。和合相就是因缘和合相,外道讲不和合相,那就是讲自然。是我未闻,[心中犹未开通。心犹未开一句,别指],就是特别指前面所说的[和合与不和合,因先未闻],因为以前没有闻,[故心]智[未开],我们讲:智慧,智慧,智是体,慧是用,严格讲起来,智跟慧是不一样的,慧是一般我们所讲的作用;智就是一般我们想的体,所以,智比慧要更深。故心智未开,[欲望佛说],当然希望佛继续说法。但是,在这个时候,[并无要佛重拂],在这里,在这个时候,并没有说希望佛再一次的破除[因缘自然之意]。因为前面已经讲过了,[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者]:见见非见有两种解释:第一个[见]就是当动词;第二个[见]就当名词。第一个[见]就是能见到;第二个[见]就是见精,能见到那个见精,这个时候犹非真见,非真见。

  见见非见的意思就是:前面非因缘、非自然已经听不懂了,现在更听到佛开示的见见非见,更糟糕、更听不懂!所以,第一种解释就是:能见到那个见精,这个时候犹非真见;另外一种解释是:当真见见到了妄见,真见不堕于妄见,这两个角度诠释,都可以解释见见非见的意思。[因未闻和合不和合之义],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因缘、非因缘、非自然、就是非和合、非不和合。[已是迷闷,而今更闻,见见非见,此理不明,重增一重迷闷,急于求示]。

  我把经文贯串起来,让大家更了解意思。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二乘人及权教菩萨,所宣说的因缘,以及外道所主张的自然,诸和合相的因缘相,与外道所主张的不和合相的自然相,那个时候心仍然未开;这个未开是指和合、不和合,就是还没有彻底了解和合和不和合,未开是指两个角度。那个时候心犹对和合的因缘相、不和合的自然相,意思是没开通。现在佛更进一步的讲:见见非见,就更深一步的讲,能见到见精,那个时候犹非真见;更弄不懂,重增迷闷。

  经文[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伏愿弘慈,[弘]就是大,大慈;[施]就是赐与;大慧目就是奢摩他微密观照,我们《楞严经》前面讲的:奢摩他、三摩、禅那,加起来就是首楞严大定。大慧目,一个人慧目未开,没有办法醒的。现在的修行人,不听经、不闻法,关起门来就拼。有一个法师,关起门来就拼了:念阿弥陀佛,每天诵《弥陀经》,他不听经的,他认为自己这样很有修行。有一天来参访师父,他说:请慧律大和尚为我开示。我说:从哪来?他说:南部的山区来,也许在六龟,也许在屏东,他不讲我们也不方便问。我说:怎么修行呢?他说:我每天诵《弥陀经》、念佛。我说:你从不听经吗?他说听了有老法师开示,说这样子就可以了。我说:好!你每天都诵《弥陀经》,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曰极乐,是不是?他说:对,经典是这么记载。你告诉我:西方在哪里?你讲啊,你要去,你总要知道地方啊!…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