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五▪P12

  ..续本文上一页了,[去圣时遥,]就是太久了。[魔强法弱,邪正难分,求菩萨道,更宜慎重。况既入三期,克期取证,难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非彼从佛所闻,一切修证境界,千定]“千定就是千万一定,[不可取。]千万一定不要执着。[终之云者,仰见如来,叮咛告诫之至意也。初答道场竟。]所以说:最后他就这样讲,叮咛我们,再三地告诉我们。因此我说:无论你亲近哪一个法师,那个法师有修没修不重要;那个法师讲的法是不是依法?这一点最重要!知道吗?如是我闻嘛,我闻,所以,大家要依法。

  [辛二答加行(分四)

  壬初三观初首方便壬二总结三观方便壬三遍修三观圆成壬四别开钝根修证(壬初又分三)

  癸初修学静观方便癸二修学幻观方便癸三修学寂观方便

  癸初修学静观方便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奢摩他就是定,修这个定,所谓的空、假、中的空观。[先取至静,]先取这个至静,怎么样能够使你的内心很静?所谓一念不生。[不起思念,]不起思念就是说:没有世间的妄想执着,[静极便觉;]你如果一直静,一直放下……,什么都看得开,透得过去,了解空性的思想,静到一个阶段,自自然然就觉,自自然然你就有悟的意思,这个“觉“就是悟的意思,有所悟,有所悟。[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从我们这个身体开始寂静,静到最后,整个世界我们都清清楚楚,觉性也是如此。

  [此示奢摩他静观方便。言悟净圆觉,以净觉心,]清净觉性的心。[修奢摩他观,如前所说。若诸末世,未悟众生,修奢摩他者,最初从何下手?故教以先取至静为方便。静而云至者:即一念不生也。不起一切诸念,凡情圣见,悉皆断尽,]没有凡夫的妄想,也不能说:我是圣人。凡情圣见的意思就是说:凡夫的迷茫要放下、要断;包括圣人的智慧,这个“见”就是:如果你有圣人的智慧,都不能执着你有圣人的智慧。圣见就是你有高超的一面,都不可以执着,叫做圣见。悉皆断尽,全部要放下,全部要放下。所以,最伟大的人:同学们!最伟大的人,就是最平凡的人,因为他恢复本来的面目。佛是世间最平凡的人,这句话你要慢慢去体会,他平凡到让你学不来,因为你就是一直觉得自己很不平凡;我很行!所以,你的心中容不下别人一句话,我们觉得自己很厉害,别人不能伤害我们。所以,佛觉得自己很平凡很平凡,非常地平凡,平凡到怎么样呢?平凡到我们都没办法像他那样地平凡,他无高无下,他没有我慢,也没有执着,都没有,统统没有,一切都是空性的东西,你看他多么平凡,平凡到像空气、像虚空那么平凡,我们就是没办法,我们就是没办法。我们众生是 个个都不平凡,所以,烦恼很多,自己觉得自己很厉害,不平凡,所以,我们每天都过着不平凡的日子,不平凡的意思就是:自尊心不允许别人伤害,因为他的自尊心太强,他觉得自己很不平凡、很伟大;他觉得自己很伟大,所以,他的痛苦就多,每天都活在恐怖、怕别人伤害当中;如果是佛,他就无所谓,他已经悟入空性,他很平凡,恢复本来的面目,你再怎么样批评佛,佛都如如不动。对不对?我们就不同了,我们会受不了,要去跟他解释一下,半夜气得跑去找人家算帐!佛不会这样,佛不曾找人家算帐,佛顶多是说:因果自负,你毁谤我,因果自己承担。顶多讲这句话。所以,悉皆断尽。[至静之极,则圆觉妙心,脱体毕露,]脱体毕露就是突显出这个体性出来,完全显现出来,离一切执着,这个体性就显现出来,“脱”就是离,离一切的执着,整个体性就显现出来。这个“脱”,你可以把它解释作全部,你全部不执着,全部的体性就显现出来,所以叫做脱体毕露,整体就显现出来,我们整个清净的本性就显现出来。所以,我们今天讲起来很悲哀,我们显示不出来。[故曰:便觉。如是修习,必由渐来。初静从于一身者:观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各离,今者妄身,]是什么人?[当在何处?]我们可曾想过,死后,你这个身体在哪里呢?[我今此心,六尘缘影,]缘影就是我们执着外面的影像;不实在叫做影,六尘缘影,落入、落谢的影像。[各归散灭,]都会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所谓内脱身心,名一身静。以身静时,当体是觉,]我们的身体如果达到静,觉性就现前了,静就是不受影响。[名一身觉。]一身觉。世间人说:无债一身轻,一身轻;佛法不是这样讲,佛法是:没有烦恼样样轻,只要你没有烦恼,你样样都没有负担,都没有负担。烦恼就是债务,你起一念烦恼,就是要还,要付出痛苦,我们今天起心动念都是负债累累,负债累累,只有佛赚大钱,哇!赚钱,赚钱,文的、武的都行,拿到钱:哇哈哈!笑得合不拢嘴,赚大钱!佛就是最会赚钱的人,他赚了无量无边的智慧之财,佛在一念之间,就具足一切财富,为什么?他不缺嘛!世间什么人最富有?不缺的人最富有。对不对?你说:我很富有,我每天追求。这样你就是有缺,有缺就是穷;知足的人不缺,我就是世间最富有的人。所以说:我很富有,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因为我要求得很少。要求得很少,我们如果要求的少,就是世间最富有的人。所以,当体就是觉,名一身觉。[一身既尔,一切亦然。情界既尔,器界亦然。]情界就是众生界,器界就是宇宙,都是这样。[所谓外遗世界,内外平等,寂然不动,身心世界,融为一觉,故云:至一世界,觉亦如是。]简单讲就是保持一颗如如不动的心,你就拥有一切的财富。我讲一句话,你要不要相信?我如果放得下,全世界都是我的财产,你相不相信这句话?嗯?我如果放得下,全世界都是我的财产;我如果放不下,财产在你面前,也是别人的,因为你享受不对啊!对不对?财产就是要让我们享受的。所以,你所盖的房子,统统是我拥有智慧者的家,你盖的房子,我眼睛看能够享受;你所有的花园、种花、插花,我都可以享受,因为我欢喜心嘛!对不对?你没有智慧,你烦恼,就算你拥有很多钱,每天照样气得拍桌子,每天照样气得拍桌子!有一个菩萨来讲:哎呀!我先生以前一餐没肉都不行!他念政治大学,后来去英国剑桥大学念书。他念政大的时候,嗯,那时候还没念政大,是念政治大学之前,念高中时,他是念南一中的,一餐没肉,他就不吃,一餐没肉、没鱼就不吃;后来他念政大的时候,去亲近忏公,马上改吃素,你看他多厉害!马上改吃素,你看这个政治大学的同学根机有多利!后来他念台大博士班,又去剑桥大学念超博士,所以说:问题都是在我们的心,在我们的心,你的心若保持一个定,任何境界都动摇不了你。但是,我们凡夫,我们凡夫还是要调这个身心,身安而后道隆,我们的身体虽然是假的东西,还是要调得让它不生病,不生病。三、四天前,我就开始咳,一大早起来就咳,像今天还是一样,还是在咳嗽,一直咳嗽,很痛苦!我的徒弟竟然都没听到,我如果在房间里咳死了,也没人听到!剃度男众就是有一个缺点:不懂得关心师父;如果是女众,就会整晚照顾你了,一边煎煮中药,还一边哭,一边煎煮中药,还一边哭:我师父太辛苦,太伟大了!一边煎药一边哭;煎好了药还端来你面前。女众,你怎么打她,她都不会走,拿一块饼干给她吃,称赞、安抚她几句就OK了!要想等这些男众煎药……,别太奢求了,不然你们这些男人说说看,你们有煎过药给师父吃吗?没有, , !都是邱医师煎好了拿来;如果没有邱医师,要这些男众煎药,也是有可能啦,也是有可能啦;但是,我这个人就是不喜欢使唤人家,不喜欢使唤人家,你看,咳成这样,想止也止不住。本来要休息,想一想:不行!因为有的人从中部、北部来,我不能休息,披上铠甲,行菩萨道,你就是要不怕死,你就是要不怕死!所以,我要上台前,都求观世音菩萨:请不要让我咳嗽!喉咙还是有点痒。所以说:我们还是要有勇气,因此说:寂然不动,不受影响,除非我们爬不起来,病到爬不起来。所以说:我们的觉性一直起来,所以,如果有觉悟的人,他就有最大的意志力,他不会觉得痛苦,他认为这理所当然;我做法师,弘法利生是我的责任,弘法家务事,这是我本来应该做的事,哪有什么叫做伟大?什么叫做不得了?没有!这是我应该做的事,讲经讲到死,也毫无怨言,这就是我的责任嘛!对不对?谁叫你要做法师?谁叫你要出家?你出家的责任就是这样,不然要做什么?米粮吃施主,修行不够补,你没听过这句话吗?米粮吃施主,修行不够补。

  [【“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非彼所闻,师父已经解释过了。

  [此觉性灵明,自然寂照,与一切融为一觉。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世界既全成觉,众生全在觉中,故所起念,无不了达。如影入镜,镜照无遗。一世界既尔,则一切世界,融为一界,故云:百千世界,亦复如是。觉发则同时遍满,所谓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如此方名为正观。非彼从佛所闻,一切修证境界,叮咛告诫,终不可取。初修学静观方便竟。

  癸二修学幻观方便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三摩钵提就是所谓的智慧观照,所谓的幻观,智慧,虚妄,智慧里面观照虚妄的因缘生因缘灭,叫做三摩钵提。用般若智慧观照虚妄的缘生缘灭,当体即空,名叫做三摩钵提,所谓的假观。[先当忆想,]忆想就是要拿佛来作榜样。[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种种的修持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诸佛菩萨都是精进地修行,没有一尊懒惰佛的,你有听过懒惰佛吗?佛很懒惰?怎么可能?懒惰如何作佛?哪有可能?这一眯我就很钦佩星云大师,星云大师在欧洲有道场,在美国、日本也有,分院遍及全世界,可以说不曾休息的,这实在…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