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四▪P11

  ..续本文上一页萨,很好,你也比较没有烦恼。他如果是个拜佛的人,就会看得开,我太太想修行,我要帮助她、赞叹她。可是,他又不拜佛,你却老是要用这种方法!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安住你的岗位,你要如如不动,反正你心里知道,自己要去极乐世界。而我们现在是什么身份?我们是人家老婆,因此,学佛的人要保持一心不动,我们的心只要安住于佛号。[故云:安住寂静。]安住寂静的境界,但是,要完成我们的职责,我们的职位是什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你不要忘记你的责任是什么,你是人家的老婆呢!难怪你每天都被揍,活该!然后跑来向师父哭诉:我被我先生揍了!我问她:为什么被先生揍?她就支支吾吾:我不理他!那你活该,没办法,你不理他,当然会被揍,不然呢?你如果不理他,他就说慧律法师教你的,结果跑来揍我!真的!以前就有一个要杀我,你知道吗?很凶,已经当祖父了,五十几岁,说:哪有人这样破坏人家的家庭,叫人家夫妻不能在一起的?其实我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说持八关斋戒那天而已,那天而已,这样他就不行了。六十岁了,当祖父的人,你想想看,这有多难断?你想想看,这样要如何修行?三界六道准备要往生去哪一道?所以,学佛要把自己顾好,不要让自己一直修烦恼行,不要这样。我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先把家庭照顾好。[而后永断烦恼,成就无上菩提矣。此菩萨者,结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十幻师解术观竟。

  丑十一神龙隐海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智慧。[断烦恼故,]就是智慧均等,就是所谓的等持,就是禅那。[安住至静。]也就是定。[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先修智慧,[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此神龙隐海观。起幻利生,]起幻化来利益众生,[如神龙施雨,归体入静,如隐海也。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起诸幻化,以变化力,变化种种境界,自在无碍,随机方便,利生作用。既度众生,不著度生之相,重起静虑,进修禅那,任运断尽一切烦恼,仍复安住至静,其心如如不动。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十一神龙隐海观竟。]其实这些都是前后变来变去而已,没什么困难。

  丑十二龙树通真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看到变化就知道这是慧,智慧。[方便作用,至静寂灭]就是定。[二俱随顺。]就是等持,就是禅那。至静寂灭,二俱随顺,这是同时修,所以,后面讲齐修。就是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这个菩萨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同时修叫做齐修,同时修什么?修[奢摩他、禅那。】

  此龙树通真观。]龙树是菩萨,八宗共祖,是一位菩萨的名字,具大智慧。[如龙树初行幻术,广化邪途,令归正道,后齐修静寂,自阶圣果。]“阶”就是阶梯、登,自登圣果,登上圣果。[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即起诸幻,]就是我们用清净觉悟的心,了解一切都是变化、幻化出来的。[以变化力化种种世界,开种种方便,起种种作用,度如幻之众生,然后齐修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十二龙树通真观竟。什么叫二俱?就是前面的三摩钵提、奢摩他同时,二个同时修。

  [丑十三商那示相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又是变化力,又是智慧,[种种起用,]这就是慧。[资于至静,]就是定,[后断烦恼。]又是等持,就是禅那。[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此商那示相观。商那和修,]一代祖师,[即优婆掬多之师也。乃以神力示相,降伏掬多弟子慢心,因为徒弟太骄傲了,所以,他的师父示现神通力来降伏他。以前的祖师都有神通,我们哪有?弟子我慢,我们拿他有什么办法?弟子我慢,不听你的,那没有办法,我们没有神通,一点道也没有!我们只能说:我们保持这颗清净心、寂灭的心、无所着的心,只能说:我宽恕徒弟。你没有办法降伏,因为他比你更凶啊!我慢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没有我慢就好,目前做师父的人!拿徒弟无可奈何,就是这样子。以前不同,以前的祖师大德,能变现种种的神通力,徒弟都会听他的,现在没有办法。所以,末法众生,证果的人少,凤毛麟角,要找到一个证果的人,很难!又证果,他有大神通,像罗汉、菩萨。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烦烦恼恼的凡夫,只能够依法!佛说:依法不依人,他不是依神通,只要这个人讲的法是正知正见,在末法,那已经不得了了!末法邪说横流众多,多如牛毛,正法少如麟角。降伏徒弟没办法,所以,顾自己比较重要![资助至静,后断烦恼。若诸菩萨悟静圆觉,以净觉心起诸幻化,外以变化之力,发生种种作用,度如幻之众生,而内则资于至静,]“资”就是助,帮助我们的安静。[动中能静,名为至静。]一切时空的架构叫做动,任何一个时空架构上,它叫做动,因为它会变化,时空就是无常的名词。你要形容无常,当然用时空最好的架构来形容,任何一个时空它都是无常,那当然就是动了。意思是说:你在任何一个时空的架构上,能够静,能够空一切相,不执着,那么,这就是真正的静。[后断除烦恼,而证菩提。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十三商那示相观竟。

  丑十四大通宴默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的[力,]量,就是智慧。[资于寂灭,]就是等持,就是禅那,寂灭就断烦恼。[后住清净,]就是定,[无作静虑。]无作就是自然,没有任何的造作,心就会定下来,不加任何的作意,能令心自然的无生,名无作静虑。不是说我刻意的观照,我有智慧,我去看破它;那个能观照的智慧又放不下,那个不是无作静虑。有所造作使心放下,还有所造作,不是本性的功夫。[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此大通宴默观。]大通如来。[大通如来,先化用利物,]先度化众生、利益众生,[资于寂灭,后归心寂静。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起诸幻化,以变化力变如幻之世界,度如幻之众生,资于寂灭。以种种变化,悉同幻境,当体无实,唯一寂灭。]当体就是无生,就是唯一寂灭。以前有一个修行人问大珠和尚:要怎么修行才容易成道?大珠和尚回答:直取无生,即是成道。就是说你直接体会无生,你就是成道;直接就进入无生法,不生也不灭,不来也不去,不增也不减,不一也不异,直接放下,无生。今天我去参加黄会长母亲的告别式,去吊唁的人很多,坐在我旁边那个人就说:将来我死了若能像这样,那就很值得了!你想想看,我们人只不过看到这一幕如此庄严,他就宁愿死!他只求死了以后这样备极哀荣,你不能说他不对,我们不了解这都是一种幻化的东西。以前我们老师出一个作文题目:我的未来。我的未来当什么科学家、什么游泳健将、篮球、体育啦,没有人写我将来要做法师。不懂!我小时候如果出生在佛教家庭,我一定说:我将来一定要作佛!那时候不懂,这世间都是幻化的东西,我们人都是这样。我今天回来跟师妈说:今天很多,师妈说:我百年之后,不知道会不会有这么多人?我听了实在是,跟今天那个人差不多!等一下她又会说:我讲经老是喜欢出她洋相!其实不这样,世俗人都会这样想,如果我往生来参加的人可能比他多。不过,这也没什么意义,很多人要做什么?又不是说很多人来就保证往生极乐世界。我往生以后不必如此,只要为我念佛四十九天,很简单!信徒来,统统不用做什么,只要阿弥陀佛不断,遗体就摆着,臭了就把它火化,然后继续念佛,这样就好。只是还不晓得谁要帮助助念!为什么?本来就不可得的东西,都是虚妄的东西。只是藉着这个例子来说法,事实上就是如此。师父到了那里,都是保持如如不动,就是一直念佛而已,阿弥陀佛。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都是假的,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是真的!这一句最亲切!所以,我们要了解一切境界都不可得,我们的心不要执着这种东西,不要想:我死后要用什么棺材;要用什么水果拜我;我死后,不晓得有没有人来拜我?不必!都不必有这样的想法,你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临命终自在往生最重要。我们临命终自在往生,就不必靠这些外缘,我们自己有把握最重要,真的!仪式做得再多,花再多的钱,最大的意义也只是念佛而已,花再多钱,也毫无意义。幸好今天看到的是正统的佛教徒,我们看了很欣慰,大家都在念佛,几千人都在念阿弥陀佛。你去看一般出殡,请那个五子哭墓、电子花车,请鼓号乐队来吹奏、杀生,出殡搞这个都是造业,[后住清净不动,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十四大通宴默观竟。

  丑十五宝明空海观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寂灭力就是等持,就是禅那。[而取至静,]定,[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此七轮,一一标寂为首,次兼余二。今宝明空海观。《楞严经》云:同入如来,宝明空海。今灵心观,即本觉妙明,如宝明也,后静观,如空海也。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不执着幻化的东西。[及诸静相。]虚空是静,不必执着,幻化出来的是动,也不执着,动、静都不执着。[先以寂灭力,而断烦恼,后起至静,住于清净,如如不动也。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十五宝明空海观竟。

  丑十六虚空妙用观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寂灭力就是断烦恼的力量,就是已经达到了解脱了,以寂灭的定力、等持力,就是中观的力量。[而起作用,]起作用就是智慧。[于一切境,寂用随顺。]这太了不起了!于一切境界,他都能很寂灭,能随时运用。[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此虚空妙用观。灵心之体如虚空;起化,即妙用。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以寂灭力,不以证果为急,退修三摩,大开度生方便,]其实这个就…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