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云:二境。]不是爱就是恨,[于虚妄体]虚妄的体,[重执虚妄者:]虚妄的体就是[于妄我体上,]妄我就是四大是虚妄的东西,这个肉体实在是虚妄的东西。我们第一个就是错觉,从早上到晚上、从晚上睡觉到明天。包括晚上作梦,都梦见“我”在梦中,作梦都梦到我们这个身体,就一直认为这是真实的东西,甚至包括一直到死,我们都还放不下,还担心子孙,担心金库没上锁,烦恼会钱还没收,却不想想自己已经快走了。[重执憎爱二种虚妄之心:]再一次执着爱与恨二种虚妄之心。[此起惑也。二妄相依,生妄业道者:]爱与恨,这二个虚妄相依,产生什么?业道。[谓妄我之体,与违顺之境,相依而住,造种种业,生虚妄之业道:此造业也。]由这个肉体,再追求、再造业,虚妄的体,追求虚妄的境界。[有妄业故,妄见流转者:]虚妄的业,当然我们产生的世界,就是虚妄流转、生灭的世界,就像我们现在住的世界。这样讲就清楚,我们现在就是流转的世界,很到的东西很快就消失,消失的东西又得到,失去的东西又得到,总是苦多乐少。[谓虚妄之业因,依因必定感果,故虚妄见有流转生死之苦报:此受报也。]受果报。[惑、业、苦三,相续不断,皆由我执,以取界内分段生死之苦。]一段又一段,生死的痛苦。[若二乘之人,厌离生死流转,]就是声闻跟缘觉,小乘人,讨厌生死六道轮回的流转,[视三界如火宅,发心修道,息缘断惑,]息缘就是放下万缘,断这个烦恼。[于是沉空滞寂,]沉空就是因为只破我空,没有破法空,落入这个小小的我空的境界里面,“滞”就是不通,滞流就是停顿不通。寂就是一个小小的寂灭的安静的地方,这个不是一个大涅槃的地方,所以,叫沉空滞寂。[虚妄见有偏真]偏真就是偏空,为什么偏空?因为它不是圆满的空,因为只是断我执而已,所以叫偏真涅槃。只是断我执、我空的果报而已。[涅槃之果。此亦由我执,以取界外变易生死之苦也。此中十句,不出生灭四谛。前六句集谛,]前六句就是上段讲过的: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就是这六句,这六句是集谛。[次二句苦谛,]就是:有妄业故,妄见流转,这就是苦谛。厌流转者,[次一句道谛,后一句灭谛也。]妄见涅槃。[然此四相,有迷识、迷智,二种分别。迷识乃凡夫妄认五蕴为我,妄生四相,]这四相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为以五蕴之身为出发点,所以是我、人、众生、寿者相。[由此便生憎爱二境;即此经前文所说,亦即金刚经前半所明四相是也。]前半段所讲的四相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迷智]就是迷于究竟的大智慧,它还算是迷,它只是小小的智慧。[乃圣人]这是二乘人。[妄有证得,]认为他有所证。[妄分四相,]这四相是:能证、能悟、能了、能觉,还是一个能。[能所未亡,]迷智四相:证、悟、了、觉,能所未亡。[有以取证,]因为他认为有所证。[发于根本种子;]产生于根本智的,能发出这个根本智的,但是,因为它不究竟。[即此经后文所说,亦即金刚经后半所说四相是也。是则四相,通于圣凡,故二经圣凡双举也。二别成凡小竟。
丑三总斥迷闷
【“由此不能,]由此就是由此二乘之人,这是指二乘人。因为如此,凡夫是迷识四相,圣人是迷智四相,由此二乘人,也就是说凡夫等等,统统没有办法[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到这个地方就停下来了,保证看不懂了,也不知道在讲什么。非觉违拒,非觉就不是我们觉悟的本性,就是无明的意思。违拒,因为抗拒着我们;非觉违拒,因为无明,非觉不是我们觉悟的本性,它会抗拒着我们。不是我们觉悟的本性、不是真心的,那当然就是无明。因为无明的抗拒力太强,叫做违拒。所以,诸能入者,变成不能入;就是说:使之不能入于所能入者。就是说:觉性是能入,觉性的大智慧令不能觉悟,使之不能入于觉性的大智慧,使大智慧不能入。再讲一遍:非觉违拒,诸能入者,因为无明的力量抗拒着,所以,我们觉性的智慧不能入。非觉违拒,因此诸能入者,变成不能入,智慧就停在那个地方,不能入。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注意听!上面要加“只要说”有一个能入的智慧,就不是真觉所入,因为真觉没有出跟入。再讲一遍:就是只要说有一个能入的智慧的心,这就不是真正的真觉所入,因为真正的觉悟,没有所谓的入跟出的智慧,它本来就是一体的。再讲一遍:只要你讲有一个诸能入的智慧的这颗心,这个就不是真正觉悟所入的心,因为真觉是无出跟无入。是故动念与息念,皆归迷闷,这样讲才听得懂。
此正答迷闷不入所以。]这正是我们解释,我们为什么迷,迷到没办法入?[由上所认妄我,]这个虚妄的我,[染污真性,纵离六道,复堕二乘,是故不能入清净觉。盖]就是因为,因为[非觉性违拒]抵抗[使之不入,]无明遮蔽,智慧显示不出来,它有抗拒力。我们的贪嗔痴抗拒着,人家讲的都不能接受。[故云:非觉违拒,]非觉就是无明,因为无明的抗拒性,[诸能入者。]因为无明的抗拒,一切能入的,统统不能入。[下二句释成非觉违拒之意。]解释非觉违拒的意思。[若云入时是觉入,]如果说入,叫做觉悟有跑进去,那么[不入即是觉拒,]就是觉悟拒绝掉。再讲一遍:若入的时候,有智慧跑进来,你就叫做说是觉悟的进入;那么,没有觉悟进入的时候,就变成觉悟的抗拒。觉性是没有抗拒性的,也没有出、没有入的东西。 [今觉性不惟]不惟就是不只是,[不拒,亦复不顺,]它也不会进入的,本来如是的东西,法尔如是,本来如此。我们的觉性,本来就不出不入,它没有入跟出。[觉性元无出入,入与不入,总无关于觉性也。] 扯不上关系。 [故云:有能入者,非觉入故。]真正觉悟的入,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凡是藉着外力的,都不是究竟,都要本性具足,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所以,鬼神附身、乩童起乩,就算被附身所讲的是正法,都是邪法,因为佛没有叫我们用这种方式度众生。三藏十二部经典,没有叫你起乩说法度众生,没有这样子。三藏十二部经典已经读不完了,佛说要依法。你藉着某人的身体起来说法,就算讲的法符合佛经,还是邪法!《楞严经》一讲,你就清清楚楚了!因为不依法,你怎么知道那个是神来,还是佛菩萨来?每个被附身的,都自称是菩萨再来,哪一个会说自己是凡夫?都是这样。今天有一个人来说他是万善爷公来附身的,已经缠了他七、八年了。一来就猛拍桌子,拍得劈里啪啦响,我就故作惊吓状,合掌跟他念阿弥陀佛,他就愈拍愈大声。他要叫这个人从事面包业,不能开计程车,竟然有鬼管这么多的?每次他开计程车,把他眼睛蒙起来,让他看不见,差点撞到人,不让他计程车。可是,他做面包,扣掉本钱,一天所赚无几,夫妻俩都吃不饱,更何况还有两个小孩子!那人身体比我还健壮,桌子拍得很凶很凶,我说:哪有万善爷公这样的?那么凶?说要藉着他的口说法度众生。我说:度众生这么凶,谁敢听你讲经?大家都逃之夭夭了!想度众生应该温柔一点。这个我看多了,我都以空性的心,对待众生,我今天对他很慈悲,身段放得很低,他是鬼,我是佛嘛,我将来是要作佛的人,总不能跟鬼打架吧!不然咒一念下去,只怕他会在地上打转,一加持下去,他就会在地上打转。万一撞破玻璃,那就惨了,因为我怕他撞破玻璃。只好面带微笑,好好的跟他讲,这个其实就是鬼神,不讲道理的。把他们夫妻闹得不得安宁,他的家人说他是疯子。我对这种事很了解,这不是第一件了,真的!这种事情没办法控制。那时候我还没洗澡,我加持后担心自己受惊吓,要去睡午觉前,赶快拿一个咒轮戴着,结果发现早上已经挂了一个,变成挂两个。真是难为情,大概是惊吓过度,戴两个。说害怕,他以后就不会来找我,这没办法,我知道他们没有在讲道理的。我以前在雷音寺的时候,也是有人被附身起来讲话,我以前年轻,比较不懂事,比较没有慈悲心,比较自傲,就想展示自己也有修行,马上就比出手印指向他,他就躺在地上了。整个人滚来滚去,像发狂一样,让我觉得自己很厉害,心想:哇!这个咒真有用,把他震的全身颤抖!你看我那个时候多自傲,现在我发现我不慈悲。几年之后,我处理事情就比较成熟,所以,徒弟现在的个性、无知,我都会原谅他,因为我曾经就是一个无知的人。没有经历过无知,怎么会有智慧?怎么会成熟呢?我很能宽恕徒弟,他们大声、说要离开、心里很烦恼,我都可以宽恕、体谅,因为我也是从无知体会过来的。你想想看,我年轻时也曾经这么自傲。所以,慢慢学,看到菩萨的慈悲,知道不能一下子就施展手印,这样不好,会伤到鬼神,他也是众生之一。今天我很柔软很柔软,很有修养,一直好好的跟他讲,身段放得很低。再来,他是海军陆战队的,我怕被他揍!我合掌时有注意看,怕他突然出手打过来,不小心一点会来不及跑。因为他像抓狂一样,处理这种事,是吃力不讨好。如果处理不好,晚上他就来拉你的脚;今天到没有,因为我都是好好的跟他讲。处理这种事会倒霉的你知道吗?真的!鬼是不跟你讲道理的。因此我们学佛的人,执着我们的自性实在是很严重!非觉入故,邪魔外道都是这样,进入我们的身体,控制我们的神识。 [以是之故,凡夫动念,起惑造业,即前苦集八句;二乘息念,沉空滞寂,即前道灭二句。俱属染污真性,故云:皆归迷闷。初开示迷识四相竟。
子二开示迷智四相
丑一承征引说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无始劫以来,一直起无明。[为己主宰,]都当作一个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产生没有智慧的;无慧目,产生没有智慧。[身心等性,皆是无明。]就是说我…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