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四▪P19

  ..续本文上一页、]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学教的人,道理也通达的人,[理、行、]就是有实践的人,[果,]也有证果的圣者。佛在世的时候,教、理、行、果统统具足,所以说[四法皆全。]只有佛在世才能如此,正法一千年;佛灭度之后,一千年当中,慢慢慢慢的,到后来,愈来愈少人证果。[像法]就是相似正法,很像正法,但是不是正法,叫做像。相似正法[一千年,]就是从佛灭度一千年到二千年,我们现在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了,算是末法。从明朝之后,就算末法,唐朝还算是像法。像法一千年[有教、理、行,而证果者少。]证果的人少,[末法一万年,但有教、理,而无行、证。]我们现在就是[末世,]末法。现在要找一个实行跟实证的人很难,大家都要靠这句阿弥陀佛来了生死。[谓末法之世。众生不了四相者:即不了达,迷识与迷智,二种四相。既不了达,则不断除。若不断除,则我相全在。而我相为障道之本。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者:]有为就是[有所作为,是世间因,必得世间果,六道轮转,生死不休。终不能成,一切圣果者:若不了迷识四相而修,则终不能成,小乘无漏圣果。若不了迷智四相而修,则终不能成,大乘妙觉圣果。]我们最后一定要讲《法华经》,开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你想想看,你要开了大智慧,不讲《法华经》怎么行?开慧的《楞严》就要成佛的《法华》,如果有时间,师父还没有死,那就讲富贵的华严。台湾李炳南老居士一部《华严经》讲二、三十年,才讲到十回向,你想想看。八十卷,《八十华严》,想想看。他们在讲华严经时,我妹妹正在生病,我就去台中拜托他们帮忙回向一下,人在台北,马上就好了,很不可思议,听经闻法的功德这么大,病马上就好了!这些经都要讲,要令你们开智慧,也要让大家成佛作祖。[是故名为正法末世者:夫正法之时,修则皆证,今带我相修行,]就是执着这个我相修行。[而无证果,则正法亦同末世矣。初不断不成圣果竟。

  寅二辗转征释其故

  卯初一向错认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认为我在进入涅槃。[有证有悟]有我能证、有我能悟,以为[名成就故。]名以为自己成就了,那还是一种相的执着。所以,有我能证、有我能悟以为这是成就之相,认错了![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将贼当作自已的儿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生到一个败家子,就将它挥霍殆尽。财产是几家所共有的,若是遇到火灾,全部付之一炬;遇到水灾,财产全被淹没;遇到败家子,把财产花光光;遇到贼全被偷走;遇到恶的政府,财产全被搜刮。所以,我现在有一个理念,这是指出家人,在家人不同。我都这样想:我要赶快把钱拿来做功德、施舍出去,做慈善也好,印经、刻录光盘也好。像我们现在又要印《大乘起信论》、《楞严经》、《法华经》,钱尽量一直拿来印经典。山上盖道场,栽培这些比丘,不然要做什么?等到我眼睛一闭,就来不及了,完了!想做功德却来不及了!没有一样是我们的,钱对我们没什么作用。出家如果再执着金钱,是不太应该的;在家人当然是没有话讲,因为你们有基本生活所需。

  首句征,何故久修不成圣果:]我们修这么久,知见不正确,如何产生圣果呢?[下释。认一切我为涅槃者:]执着一个我,还有一个涅槃相。[认,即不了妄认也。四相皆我,故云一切我。凡所修行,皆依我见,将此我见,以为涅槃故。如前有证有悟,我人二相,]还是没有离开。[名成就故,即其相也。虽云证悟,意该了觉。]包含了跟觉悟的意思。所以,迷智的四相有证、悟、了、觉,执着一个能证的人、执着一个能悟的人、执着一个能了的人、执着一个能觉的人,都是迷智四相。[《略疏》云:良由认我,]“良由”就是因为,因为认我相[以为涅槃故,虽多劫勤修,]“勤”就是精进,精进修行,[终无所益。]所以,我们修行不要吹嘘,不要整天说:我拜佛拜百拜,多么认真、多么精进,别人跟不上我!这也是我相,我们有修没修,自己知道。所以,有道无道,自己知道就好。世界上哪个修行人最有修行?没有妄念的人最有修行,没有妄想的人,是世间最会修行的人,也就是佛。[如认梦身,以为自己,勤为家业,种种疲劳,终无一事,益于资产。]就像梦见自己的身体,以为自己的家业,所以,拼命一直精进,种种的疲劳,到最后醒来,一无所有,“益”就是增加,增加这些财产。菩萨!我们今天就像在作梦,人生就是梦境,梦境我们整天在追求什么?一直追求金钱,我们投资不动产、买不动产,哪里有几栋房子,哪里又有田地,只为了增加我们的财产而已。直到有一天,我们眼睛一闭,竟然什么都带不走!像我们晚上作梦,梦见这是我的家业,执着一个“我”每天疲劳,拼死拼活,拼三餐、拼财产、买一些房地产,等到眼睛一闭,哇!都不是我们的。师父的观念:不必留财产给徒弟,留这个道场让徒弟去发挥,这是我们出家人、师父的观念,为什么不把钱花完?不然留着带进棺材吗?多多的出去做功德,一直做,一直的印经,一直的利益众生。钱是假的东西嘛,如果不用来做功德,放着生利息,也没有功德啊!我们要了解,生命是一种观念,遇到机会要懂得布施,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不然眼睛一闭,什么都不是我们的,徒留一些恶业而已。[譬如有人,以贼为子者:]将贼当作是自己的儿子,[喻明不成圣果之所以。]“所以”就是原因,为什么不能成圣果?因为执着有一个“我”[四相皆我,障道之本,故喻如贼。而乃妄计为自所成果,故以认贼为子喻之。]把贼当作儿子,你所有的财产就被他偷光了![《大疏》云:贼若在外,犹可提防,养之为儿,如何检慎?]要怎么谨慎,怎么注意呢?[又知贼是贼,]就是如果你能知道那个贼就是一个贼,你把他看得很清楚,就是最后一个寿者相,那个微细的智慧的执着放下,能证、能觉的那个最后的觉能放下,知贼是贼。[贼无能为,]贼就没有办法,就拿我们没办法。我们今天修行,连有修行的念头都没有;我们走到哪里都很平凡,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养之为儿,宁无损败?]如果你收养了这个贼,把他当自己的儿子养,你就会破产,贼会偷走你的财产。[如六根取境,犹可制御,]就像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执着境界,尚能控制得了。[藏识]就是含藏分别心的[妄我,]那就很难了![离以辨明?]就像你晚上作梦,梦中也是你的身体,不然主角还有别人吗?所以,用梦境来解释就容易了解,还是梦见自己。所以,我们要破这个我相,实在是很难很难!看一看还是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比较重要![因致如来藏中功德之宝,念念衰耗,]念念消失。[故以其家财宝,终不成就喻之。所谓久修,不成圣果者以此。初一向错认竟。

  卯二我不解脱

  【“何以故?有我爱者,]有一个我的爱,他当然就会爱涅槃,有我爱者[亦爱涅槃,]就是说有一个执着的我在爱一样东西,当然他一定会想爱涅槃。所以他就[伏我爱根为涅槃相。]以为是究竟涅槃。就是什么?我爱这涅槃,佛说要断这个爱,他就伏我的爱根,变成一种爱涅槃的执着,希望能进入涅槃的一种执着。[有憎我者,]有恨我的人,[亦憎生死;]也会讨厌生死。[不知爱者,]就是生死的根本,[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另外又讨厌这个生死,[名不解脱。】]佛实在太伟大了!你看他在分析这个道理,若非圣人,确实无法讲出这种道理。我再解释一遍:何以故?你如果有一个爱我,就是执着一个我相的人,你当然很爱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因此我就降伏我的爱根、执着的爱根,要进入一个涅槃相;他不知道,这一念也是叫做爱。有恨我者,生死痛苦,病苦很痛苦,会讨厌我,也会讨厌生死,你讨厌生死,也是一种爱的相反。所以,不知爱者,才是生死的根本,你又另外动一个念头;别生就是另外产生一个恨的念头,讨厌这个生死,同样不能解脱。这也是爱的一种,因为你恨生死,你就是爱涅槃,这是同样的意思。

  [首句征,]就是问。[何故认我,便妨于道。]为什么执着一个我,会妨碍我们的道业呢?[下释,所以认我妨道者:以我为憎爱之本故也。有我爱者,亦爱涅槃:我爱为四惑之一,按相宗以第七识,随缘执我,与四惑相应。]若执着一个我,[一者、我痴:]有一个执着,就变成四种迷惑。我痴[谓愚于我相,]“愚”就是强大的执着,迷惑在一个我相里面。[迷无我故。]迷就是不知道本来无我。迷于无我就是不知道它本来是无我的,对无我的道理不了解。[二者、我见:谓非我法中,妄见我故。]一切法本来就是非我,非我的东西,你执着什么呢?你说你今天身边拥有这么多东西,你所睡的是一张床,你所吃的也是一碗饭而已,跟大家都一样。[三者、我慢:谓恃所执我,]“恃”就是依靠,依靠我们所执着的我,[心高举故。]以为有一个我:我比你行、我比你伟大!心高举就是自己抬高自己,“慢”就是骄傲的意思。不应该心生骄傲,我们希望自己伟大,与其我们伟大,不如每一个众生都伟大,这样是不是很好?[四者、我爱:谓于顺我者,深耽着故。]对这个“我”非常执着,[以不断我爱,亦应爱涅槃。今以我爱而求涅槃,则涅槃但资爱根,非真涅槃,谓之错认者以此。伏我爱根为涅槃相者:将此爱根伏之不起,不起之相似涅槃相,以似为真,]只是相似,把它当作是真实,[故非真也。凡有顺我者,既已取爱于我,有违我者则必取憎于我。]还是执着一个恨,违我就是违背我的意思,就是逆我,你忤逆我,我就恨。[以有憎我者,亦憎生死。然此憎心因生死而起。]我们当然讨厌生死,[既憎生死,必爱涅槃,]他不知道,这也变成爱的一种,憎也是爱的一种反面。[不知爱者,真生死故;]这样也变成一种生死。[今修行不知断己爱根而别憎生死,名不解…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