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佛藉着外来的佛而显,虽是自跟他分别,但是,自他其实是一体。我们认真念佛,念到有感应,也可以说那就是我们心中的佛;也可以说佛加被,都可以这样讲。[故云:如镜照诸像。如]就像镜子照种种的相。[幻,是义;三摩提,是名。其起行也,觉知心性,及诸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起这个诸幻化智慧,来除掉幻化的境界、外境。[以除幻者。由起幻故,]由于起幻化的智慧,所以[便能内发,]我们的心就能发起,发起什么?[同体大悲轻安,]都是自己嘛![永离诸幻,如土长苗,故云:如苗渐增长。禅那,]定慧等持,[是名;寂灭,是义。其起行也,双超前二,]奢摩他、三摩钵提(三摩提)。[不取幻化,及诸静相,由是得超,碍无碍境,便能内发,寂灭轻安。《楞伽]经[》云:“寂灭者、名为一心。” ]我们的心是什么?我们的心实在是处于大寂灭的状态。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处于大寂灭的状态?为什么烦恼的过日子?很简单,就是无明、妄想,没有任何理由,不认识它。我们夜夜抱佛眠,而自己不知道;每天都抱一尊佛睡觉,你就是佛!我们常常埋怨:佛啊!您为何离开我?为何不疼惜我?你神经病!躺着,你本身就是佛,佛哪里有离开你?你的佛性形影不离,不曾离开我们一分一秒。[此非对动之寂,]这不是相对于动态的寂灭。什么叫对动之寂?譬如动对静来讲,静对动来讲,是对立的一种形容;现在的寂灭,是所谓的动静不取的那种寂灭,不是对立的观念的寂灭。此非对动之寂,不是因为动才来讲寂静,是因为动静都不着的寂灭。[生己而灭,故云内发。妙觉随顺,寂灭境界,如声从器出,器不能为碍,]器不能障碍它。就像钟,钟是有质碍的铜做的;可是,一敲下去,声音大而传得远,很大声。[故云:如彼器中锽。
【“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这三种:奢摩他、三摩、禅那,这三种妙法门,都是觉性的随顺。[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这是说过去,已经成佛的诸佛、菩萨,因为这三种妙法而成道。[三事圆证故,]三事就是这三种事业,能得到圆满的证果。[名究竟涅槃。”】]究竟涅槃叫做无住处究竟大涅槃。什么叫无住处?大悲不住涅槃;大智不住生死,生死对佛来讲,没有作用,因为大智慧,所以,他不住生死;大悲不着涅槃,因为大悲心要普渡众生,不能进入涅槃,还要继续度众生。
[如上三种微妙法门,皆是圆觉随顺修习之方便。十方诸如来是已成之佛,及诸大菩萨是未成之佛:因此得成无上佛道。三种事业若得圆证,故名无住处究竟大般涅槃。一示三观行相竟。
庚二明单复圆修
辛一辩音启请辛二正陈请词
辛一辩音启请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三业恭敬,准如前释。][
辛二正陈请词
壬一庆前壬二请后
壬初庆前
【“大悲世尊!]现在又换另一尊菩萨了,诸大菩萨一一相继起来发问,幸亏佛陀问不倒,比较没关系。佛有能力接受菩萨车轮战一直发问,如果是我们,第一个起来问、第二个起来问,到第三个起来问就受不了了:好了,好了!你看,佛陀这么厉害,诸大菩萨一一起来发问,一个问完,一个又接着问,佛实在很厉害!于中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叉手”就是合掌,长跪合掌,而白佛言:[如是法门]这三种观法,[甚为希有!】太难得了!
[大悲世尊如前。如是法门者:即前三种观门。甚为希有者:悟净圆觉为因地心,依悟起修,直至佛果,故为希有。
壬二请后
癸一问所修
【“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
此诸方便者:指前三观。一切菩萨,指前所立行本。]指前面所立修行的根本。[悟净圆觉法门,虽三观分明,未审]就是不知道,不知道[所修,]的,是一个人具足修三观呢?[为复一人具三?为复三人各一?]还是三个人各修一观呢?“一人”就是说有一类的,有这样一种类的人,是同时具足修空、假、中三观呢?或者是说有三种类型的人,各修空、假、中各一观?[为前后;为同时;]到底是有前后,还是同时修?[为依次;为超次也。]超次就是没有次第,顿的意思。
[癸二明所为
【“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愿为现前大众以及未来末世众生,曲垂方便,种种开示,令悟真修实相,不至徒尚虚名也。]听经闻法老是说:请佛陀开示,请佛陀开示!不过,还是要有方便方法;如果没有方便方法,众生不能悟到实相。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二正陈请词竟。
辛三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佛对辩音菩萨说,[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为了大众,以及为我们这些未能见佛的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幸好以前有问,不然我们怎么有《圆觉经》可以听?幸好这些菩萨有问,这些菩萨想尽办法,启请一部《圆觉经》,幸好这些菩萨知道要问什么,不然就算我们遇到佛陀,怎么知道要问什么?佛陀问:你有什么问题?我们也只能傻愣愣的,不晓得要问什么。我们哪有这些菩萨的智慧?没有!这些大菩萨都帮我们问好了,我们才有《圆觉经》可以讲。如果没有他们发问,你哪里有这部经典可以听?没有!有这些菩萨问,我们才有法可听。[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这样修行,你现在好好的注意听,好好的为你说明。
[辛四承教静听
【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大家都很欢喜,默然而听。你看人家听佛开示有多庄严,不像我们现在共修,听师父开示,小孩子在一旁吵吵闹闹的,带那个七、八岁的来,跑来跑去。听经你注意及诸大众,底下那句话你听懂了吗?听经要静静的,所以,叫你们不要带十二岁以下的小孩子来。有一个人带小孩子来,我问为什么要带小孩子来?他说:要种善根啊!师父不是说要多结善缘?我说:小孩子要结善缘,在家里结就行了,你带来这里,不但结不到善缘,还造业,吵到别人啊。有的人还牵狗来,不晓得是不懂,还是其它原因。有钱人都抱着狗,也不晓得要抱佛,没办法!携带动物,我们要禁止进入,不准携带动物进入大殿。我在外面还看到狗屎,上次不晓得是谁,带小孩子来,结果在大殿大便,就在佛像前面,很准,正好拉一坨在那边供养,这罪过实在很重!这小孩子虽然是无心,他的家长要负因果,真的!在大殿大便呢!说:师父!您不是说无相?我说:对啊!可是,无相是佛,不是你凡夫做得到的;无相,难道就没有人伦的关系?你无相,也不一定要在这里大便才叫做无相,外面公园也可以拉啊!你无相到这种地步,不然叫你喊儿子叫爸爸。平等不是这样,平等不坏事相。讲到这个“默然而听”就是说对听法的恭敬。
[辛五正答所问
壬一长行
癸初举意标数癸二观网交罗
癸举意标数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圆满的觉性是清净的。本来就没有所谓修习、修行这种事,以及所修行的方法,[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也没有所谓哪个什么修行的方法,也没有说:我在修行,我是修行者!也没有这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一切菩萨是现在初发心的菩萨,末世众生是指未来,简单讲就是现在的菩萨与未来的众生。[依于未觉]因为还未觉悟,还未圆觉清净,所以藉着[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方法、方式,[二十五种清净定轮。】]能使清净。
[善男子!一切如来,所证圆觉:即众生本具圆觉。]我们本性的圆觉是如何呢?[清净本然,]本来就很清净的东西。[一真独立,]一真就是绝待,独立就是不依靠任何的条件,因为任何的条件都是因缘生灭。所以,修行佛道叫做独行道,独生独死,单独的来生,也单独的死,走完这一条路线,没有人陪你走。就算他同时陪你一起死,也是你的灵魂走你的路,他的灵魂走他的路,也不可能在一起。所以,清净本然,一真独立,这样一讲,我们就知道,世间最可靠的还是我们自己,只有我们自己。我们今天如果肯用功,了生死就有份;我们今天如果不用功,百年之后想靠谁?象日本的空难,五百多人全部殉难,只有一个小女孩,大难不死。航空公司特别发一个证件给她,这辈子搭他们航空公司的飞机,无论坐到哪里都免费,因为她是唯一生还者。大家一上飞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想,坐在飞机的窗户旁边,从窗边往下望,底下的房子就像一块块的豆干。大家第一个念头就是想,万一空难,我家里两个孩子怎么办,因为我一上飞机就是想,万一空难,我三十几个徒弟怎么办。真的!第一个念头,万一坠机,只怕连个尸体都找不到!连盖往生被、金光明沙也没机会。所以,想靠往生被、金光明沙的人,不先戴在身上,有时候也很麻烦。所以,人要修行或是遇到什么事,这都很难讲。独行道就是独来独往,生的时候没有人跟着你生,死的时候也没有人跟着你死,世界上最可靠的就是自己的志气。有志气的人就是最有依靠的人。[诸惑不染,不假修习。故云: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指现在初心。末世众生:指未来新学。发心虽大,悟净圆觉,而未证圆觉,依悟起修,乃以幻修幻,即同幻化,故云:幻力修习。当时随机分门,便有二十五种不同。盖三观一心,元无别异,通称清净定轮者:皆依幻力修习,修即无修,故云:清净。诸观皆属定故。轮有摧碾、运载之功。依此而修,能摧毁粗细烦恼,能运至无上菩提故。初举意标数竟。
癸二观网交罗
子初单修三观二 交络三观 三 圆修三观
丑初澄浑息用观
丑初澄浑息用观]
现在开始要讲修定的方法,第一个是修奢摩他观,单修的,底下讲的都是一个一个修。第一个先修奢摩他、三摩、禅那,一个一个来解释。[【“若诸菩萨唯取…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