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报就感应三界外清净之身。[未断理障,]理障就是指无生的真空,无生的真空状态,还没有断掉法执,还没有断到对法、一切法无我的障碍。[但能悟入]什么?[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还没有办法安住[菩萨境界。】]还没有办法安住,他只是得到人空,没有得到法空。
[二熏成五性,]就是理跟事变成五种性,[文四,]就是文章只有写出四性,因为这一段是包含了二乘,[而二乘性,]把声闻跟缘觉一起讲,所以,文章只写出四段而已,就是:凡夫性、声闻跟缘觉、菩萨性、再来就是外道,不学佛的,还有一种不定性。[合而成一。若诸众生,仍指初发心人,厌生死苦,乐求涅槃,]厌离生死,乐求涅槃,必须怎么做?[止息攀缘,]首先要停止攀缘,意思是停止对一切外缘的执着,不是说我出去办事叫做攀缘、跑道场叫做攀缘。攀缘是指我们内心里面,不要做多出来的觊觎之想。不是说舍弃我的责任,什么都不要管,叫做攀缘,不是这意思。[永舍贪欲,但断六识三毒,]只要断六识三毒。[先除事障,而出分段生死,保守偏真,]偏真就是偏空,只有守住、破除我执的偏空的涅槃。[止住化城:]化城叫做方便,只是暂时安住在方便的地方。声闻、缘觉只是方便而已,不究竟。[不肯进趋宝所,]“宝所”就是究竟的佛道。[故云: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法界,与缘觉法界。《法华经》云:“虽至长者之家,]长者是指佛,指把他带回来后,要引导他。他一下子不敢承认他是长者之子,就是说不敢承认我就是佛之子。你的本性就是佛,所以,[犹在后园除粪,]表示自己卑劣,[止宿草庵。” ]住在很破旧的地方。表示声闻、缘觉虽然进入佛门,但是,自己有卑劣心,没有发大菩提心,所以,犹在后园除粪,表示不敢与佛平等,只是安住在破草屋,表示不究竟。[未能显住菩萨境界,但得人空,未得法空。此科摄五性之二。二闻缘性竟。
寅三菩萨性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泛”是指你想要游进、进入,你想要进入如来、进入我们的本性,[先当发愿]我们要发愿,[勤断二障;]就是要精进修行,断事相的障碍,跟理相的障碍;事相的障碍就是你要精进修行,之后在修行当中,要悟入无生。[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这样就能悟到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事相跟理体的障碍已经永断灭。[即入如来]入我们的本性。这“如来”不是说佛,你要说诸佛也对,因为我们的心跟佛的心一样。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此菩萨性。虽言末世一切众生,独指发大乘心之众生。志在菩提,故云:欲泛如来,大圆觉海。泛者,浮木行也。]大海浮着一条木筏,竹子或者是木材所做的,它能浮在水面,运载我们由此岸到彼岸。你如果想要[入于如来,大圆觉海。取喻如海者,明其横无边涯,]很大很大,[竖无底蕴。]无边又没有底,[先当发愿精勤,以断烦恼、所知二障。]烦恼障会障涅槃,所知障会障究竟菩提,所以要断。我们今天为什么在三界中六道轮回?因为我们人生观不清楚,我们人生会有什么?会有烦恼,烦恼就是所谓业。人家说:师父!我的业很重!业重就是表示他的障碍重、烦恼重。所知二障,[然二障,有分别、俱生二种。]就是分别的烦恼障、所知障;俱生的烦恼障、所知障。分别就是后天性的,俱生就是先天性的。[同伏同断,非同二乘,根器狭劣,先断事障,急于脱离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就是一段一段,所以说:六道轮回。[三贤位、已伏分别二障,]注意!底下所讲的他这个是根据唯识学,“三贤位”的旁边注明:根据唯识学来说,这样才了解。三贤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叫做三贤位。因为根据判教,天台、唯识、华严,小始终纯圆,差别很大。问:唯识学为何没有十信位呢?因为唯识学将十信位摄在初住位,所以,在唯识学的菩萨位里面,初住就是代表十信,初住位要讨论十信,所以,摄十信为初住位。三贤位,已伏分别二种障碍,分别就是分别的烦恼障、以及分别心的所知障。[现行、]就是起现行。[种习,]就是种子跟习气。所以,伏—起现行—慢慢断种子跟习气。[已能次第治伏,]降伏,[进成见道,]就是三贤位,[故云:即能悟入,菩萨境界。此指初地名见道位,]这是唯识的判教,唯识就是初地菩萨名见道位。[初地而至十地,渐次断灭事理二障俱生,]从初地开始,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菩萨,渐次断灭事理二重障碍,俱生就是先天性的,我们的种子跟习气就是俱生。[至等觉后心,金刚道后异熟空,]金刚道就是十地菩萨,唯识摄等觉入十地位,所以,没有另外开出一个等觉。唯识只有四十一位而已,十地,再来就是佛。等觉简单讲就是十地,金刚道就是十地菩萨;后异熟空,就是没有这个色身,没有这个障碍。所有一切,方便有余土、实报壮严土,一切都进入常寂光净土的状态,平等。[则二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者:谓证入佛位,以称妙觉故。满足菩提,及大涅槃者:此二转依号。]转生死变成大涅槃,[谓转烦恼满足,五住究竟,]除掉五住烦恼叫做五住究竟,掉五住烦恼,灭去五住烦恼。五住烦恼究竟空性,[以成菩提,转生死满足,二死永亡,]所谓二死就是分段生死跟变易生死永远除掉。有的人没看过经典,不知道在讲什么,二死?奇怪,死一次就很惨了,怎么会死二次呢?[证大涅槃。三菩萨性竟。
寅四不定性]
不定性最重要的就是:遇到善知识,你就能成就;不遇到善知识,你就完全没有希望。不定性就是决定在外缘。[【“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有福报遇善知识,依善知识所说去做。[因地法行。]在因地修行当中,[尔时修习,便有顿渐,]那个时候修行,就有顿悟跟渐悟。[若遇如来]你如果遇善知识、遇到佛,[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遇到佛才能如此。我们想遇到佛?如果能遇到善知识就很不简单了!菩萨!遇到善知识,这是我们生死的根本。今天有一些信徒,四位男众来跟师父介绍印光大师签定的感应篇,这个很好,印一本八十,我随喜一千本。今天花了八万,因为他是忏公的徒弟,都是有正知正见的。这本感应篇我也很推崇,里面都是讲因果的事情,善谈心性者,绝对不离因果;了解因果者,一定了解心性。他们来,我今天也有所得,讲了两个活生生的往生例子给我听,遇到善的跟遇到恶的,那就有天壤之别了!真人真事往生的故事,今天我听了之后就说:我这些徒弟,差不多每个都能往生极乐世界!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头城,宜兰那个地方。有一个打猎的,后来得了肺癌,杀生,因为杀业得了肺癌。得了肺癌,看看也没希望了,他也没信佛,有一天,他去找一个拜佛的人。那个拜佛的人想:他这辈子也没吃素,都是吃荤,又杀生,也没有在修行,又是打猎的,只好送他一串念珠,说:我这串念珠跟你结缘。他说:等一下,你拿念珠给我,总得教我怎么念!拜佛的说:阿弥陀佛!当时,他的身体常常疼痛,痛到受不了!回去不多久,才二、三个月而已,人家来通知,说他已经往生了。结果往生时有多么不可思议呢?他儿子也没有信佛,去跟那个拜佛的说:叔叔!我爸爸从过年前两天,就看到佛祖在屋外站了一整排,手里还拿着一个碗公;他不懂,把钵说成碗公。他儿子说:碗公里面有很多金银财宝,连续出现两天,要来带我爸爸!这个打猎的,完全没有学佛,得了肺癌、一辈子杀生,临命终前二、三个月才听到佛法,还只听到念阿弥陀佛而已,回去他就拼死命的念了,不念要怎么办?一定会死的啊!临命终,佛竟然还是现前接引他。所以,我们人如果有决定心、忏悔心,不可能不往生!听到这个故事,我说:我要讲给更多的人听,鼓励、勉励我们这些众生,无论我们过去造什么恶,赶快放下,不要自己产生自卑感说:我不能往生!不要有这种想法。那个打猎的往生以后,貌相非常壮严!第二个故事是在礁溪,这个人更惨,得了三种癌症。腰部以上的脏腑统统败坏,肺癌、鼻咽癌、支气管癌,上半身的器官都不能用了,病苦让他不时喊痛,受不了。每天都要注射吗啡,才有办法支撑下去。有一个遇到一个善知识跟他讲:你每天这样也不是办法,你念阿弥陀佛,你念阿弥陀佛如果还觉得痛,就是你没有真正求忏悔,你如果还觉得痛,就是功力不够。念阿弥陀佛可以保佑你,又可以让你不痛!你就念阿弥陀佛谢谢!后面还加两个字,谢谢。我说:你怎么这样教他,感谢阿弥陀佛宽恕我过去的罪过,阿弥陀佛谢谢!竟然有人这样念佛啦。然后他就照这样开始认真念,以前痛起来时,打吗啡也止不住痛,结果他当天开始念佛,隔天就不用再打吗啡了,不痛了。肚子本来胀得很大,也慢慢消了。到最后,往生时非常安祥,头顶都是热的,这不简单!还有一个住在屏东九如,他年纪很大才开始信佛,经教也不通,就念佛,他一辈子只学只个字:老实念佛,不怀疑。到最后他要往生时,很自在!他一辈子就是只学印光大师讲的四个字:老实念佛!听说临命终时头顶那个热度,很强的执度,相貌非常好看,念佛也没有念很久。所以说,遇到善知识很不容易!所以,今天师父要跟你们邀功,你今天来到这间讲堂,我介绍一尊阿弥陀佛、介绍一个极乐世界让你求生,你就没办法报答我的恩了。不然你仍然是在六道生死的凡夫啊!我们要感恩阿弥陀佛接引我们,不是我厉害!所以,虽然我很没用,还能介绍无量无边的众生来念阿弥陀佛,来求生极乐世界。所以,要看别人的优点。讲这个就是要让大家起信心,决定信心,百分这害虫,我们讲堂的人发决定信,师父一直劝告,云何你不能下死功夫?哪一个不往生?何况说我们一辈子持戒念佛、明因识果,一定往生极乐世界,不用担心。
[若言一切初发心众生,皆得证…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