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经讲义 慧律法师主讲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义卷第四 上海圆明讲堂沙门圆瑛弘悟讲 受法门人雪相戒净敬录 戊二 四问答别明观行中根修证(分二) 己一二问答三观修行后 二 问答两重除障(己初又分二) 庚一 示三观行相(庚初又分五)庚二明单复圆修三 辛初威德启请 二 正陈请词 三 如来赞许 四 承教静听 五 正答所问 辛一威德启请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合掌。[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就对佛这样讲。 [此二四问答,]前面两个是四种问答,两种问答、两种问答,就是四种问答。[别明观行。]要如何修行。这是指[中根修证。]前面是上根之人所修,一念之间就进入圆觉;现在是别明观行,别明就是各各不同,各各不同,这是中根之人的修证,因为根机不到,利根的人能够顿悟,中根的人就要慢慢来,慢慢来、慢慢地熬。[言别明者,其有二意:]“别”的意思是什么呢?[一则由一类人,已依前门证入,不必修此,故名为别。]他是利根。[一、则此门各各自别,]前面是说:利根是别于一切中根之人;现在是说中根之人各各不同。说:则此门各各自别,[如三观,]三观就是空观、假观、中观。看本书后面:“谓奢摩他、三摩、禅那。奢摩他:定中的慧;三摩钵提:慧中有定;禅那:定慧均等,先了解三观。所以,翻译成中文,奢摩他就是空;三摩钵提应该是有,就是假有;禅那就是中道,也可以说是空、假、中三观。翻回来,暂时了解一下,后面会谈到。三观。[或单修、]一观,复修就是两种。[或复修、]互相,互相交换,空、假、中互相交换修。或者是空、假、中同时修,[或交修、或全修,成二十五轮,]后面讲的二十五轮,就是二十种修行方法不同。[各应一机,]轮就是种,二十五种修行方法的不同,各应一机。[故名为别。]所以名叫做别。[其所离障,亦各不同。如四相四病,]四相就是生、住、异、灭,前面所讲的:有的是灭,有的是异,有的是住,有的是生,生是最微细的,灭是最粗的,由粗的先断,所以,由下往上断,灭、异、住、生。所以,四相四病,[皆是别相,不同前通明观行也。于是威德自在菩萨,起座启请。]这是[经家叙仪,]经家就是说:记载经典的人,加上去的一个仪式,记载经典的人,记载当时候他是怎么礼敬佛。[三业恭敬如前。 辛二正陈请词(分二)壬初庆前二请后 壬初庆前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好好地为我们说明这个差别性,分别这个差别性是如何,能够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觉悟的心地非常光明。[承佛圆音,]藉着佛圆满的音声,因为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藉着佛圆满的音声,[不因修习。而得善利。】]注意听!承佛圆音,不因为修习而得善利,一开始听怪怪的,怎么会这样讲?怎么会说:不因为修行?修行应该会得到利益,怎么会不得善利呢?不是这个意思。意思是说,我们的圆觉之心,自性本有,不是因为修行才得到善利,而是人人本来具足。所以说:承佛圆音,本自具足圆觉之心,不因修习,而得善利。所以我说:古人的翻译简单,但是,并不明了,所以,必需再加字。听师父的课,就是有一个好处,文言文不懂,我会加到你懂为止,加到你懂为止,像是来上国文的空中大学。所以,来上经典三年的人,会增加他的文学造诣,真的!会懂很多文学。 [大悲世尊,]按照前面所说的解释。[准如前释。广为三句:谓为我等广开分别如是,]什么叫做广开分别?大大地了解开缘、开示这个差别性,[而说次第随顺,]次第随顺就是说:有一定的次第,没办法坐电梯,不然也要告诉我怎么爬楼梯,电梯就是代表直接,听懂了吗?咻……,我们去新加坡,那个大楼六、七十层,六、七十层,搭电梯到顶楼只要几秒钟,那实在快到……,又没什么感觉才是厉害,才是厉害!不知道那个电梯是怎么发明出来的,才一下子,十楼、二十、三十、……,好快!新加坡的电梯,速度快得惊人,六、七十层,一下子,当!十楼……,非常快!当顶楼只要几十秒,还不到一分钟,六、七十层,这是举例来说,直接入佛的本怀,就像坐电梯,咻……,如果不能坐电梯,至少要告诉我楼梯怎么走,一层一层地爬,意思就是次第,次第随顺。[圆顿随顺诸文,令诸现前菩萨圆觉妙心,慧照光明,照见次第则妄尽觉显,]虚妄去掉,觉性显示出来。所以说:[照见圆顿,]圆满的境界。[则当下离言。]离开一切语言。[承佛圆音者:佛音具足众音,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故不因修习而得善利,]因为我们的本性本来具足。所以说:[谓亡心顿证,]把你那个能所的心放下,能攀缘的心、能观照的心、能修行的心,统统没有,进入性相一如,亡心就是性相一如,一切事相无生;一切无生就是事相,就是这么伟大!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都是无生、不可得。如果听经之后,烦恼还是很重,你就要想:我们的业障真的很重,人家怎么那么快,坐电梯一下子就到了,我连楼梯都没得爬!对不对?楼梯在哪里还找不到。有楼梯可以爬还算不错,有楼梯可以爬,那个还有救,还知道要去七楼拜佛;连楼梯都找不到,找到厕所去,这就更糟糕了!所以说:亡心顿证,[识得自心,]了解我们的清净心。[即是圆觉;不因修习观行而得如斯善利。暂闻已得善利,]暂时听到,马上得到善利,[况勤而行之。初庆前竟。]勤加修行就是没有修行,勤加修行就是好好地观照无生,叫做勤加修行。 [壬二请后(分二)癸初问所修癸二明所为 癸初问所修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譬如一座大城,大的城门,外面有四个门东、南、西、北。[随方来者,]随四方来,[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世尊的徒弟也是辩才很好。 [此问所修之行,由上但闻所证之差别,]但是,[未闻所修之行门,]要如何修行呢?[故此请问。大城,王都也,王所依故。以喻圆觉妙心,为清净法身所依故。外有四门者:从外来入王都,]王的都城,[乃有四门,以喻菩萨欲证圆觉,修四法界行,皆可入故。]只是因为根机不同。[但随彼四方所来入之人非止一条路径,以喻菩萨欲证圆觉,依四法界修,]四法界就是: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法界、事事无碍法界。[随彼根性,其发觉初心,]开发他的初发心。[乃有多种方便。一切菩萨者,谓欲证圆觉之人,合随方来者。庄严成佛国土及成就无上菩提,随其根性,非一种方便。如《楞严经》云:“方便有多门”,]所以说:[合非只一路也。 【“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方便渐次就是一步一步来,一步一步来,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 古德云:“欲知山下路,]山下的路,我们如果要知道山下的路,[须问过来人。”]须问过来人。所以说:两种人要听,要听两种人的话,第一、要听大智慧人的话;第二、要听有经验人的话,要听这两种人的话。为什么?经验太重要了!所以,包括找医生,大家都想找老医生,经验够啊!经验不是从学问来的。所以,外省人在煮面,煮完后,你如果嫌难吃,他就会操着外省腔跟你讲一句台语:这是我数十年的经验!数十年的经验,外省人的台语不太流利:数十年的经验!因此,要问过来人,修行也是这样。[故云惟愿世尊,以世尊乃过来人也。广为我等,宣说最初发心之方便。所谓随方取便,即下手之工夫也。渐次者,以初圆照二字为成佛之因地故。初云:]我们了解这世间如空中的花,[知是空华,]虚妄的东西放下,[即无轮转。]无轮转就是没有生灭,轮转就是生灭,你就不会被它影响,你知道一切法都是生灭的东西,不要随它转就无。[又云:知幻即离,]如果了解这是虚妄的东西,我们就放下、就离开,没有烦恼。[不作方便,]也不假任何的手段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此乃上上人圆修顿悟之行。今为中下之机,故请应用何等方便,渐次增进,并能修之人总有几种?初问所修竟。]问到这里。 [癸二明所为 【“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什么叫游戏如来?已经得到妙用了,神通自在了,当然就当作游戏一样,得力了!所以说: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令此现会菩萨以及未来末世众生,一心求大乘之者,速得大开解悟,发觉初修方便,以及渐次增进之法。游戏如来大寂灭海者:建水月之道场,作梦中之佛事,游戏诸佛如来,大寂灭海之中。作是语已,如是三请。二正陈请词竟。]请了三次,不是像现在的人,这么简单就听到师父说法,这么简单。现在的人看到师父都是:嗨!慧律法师(法师作招手状)!没办法!像兄弟一样,像兄弟:喂!慧律兄!我舅又到最近出殡,师妈回去台北,他就常问:老大,老大!这要怎么处理啊?竟然叫我老大,没有学佛都叫我老大,还说:叫慧律兄没错啊,不然要叫什么? [辛三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当为汝说。 [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重言善哉者:乃赞其当场一问,]利益现在以及后代的人。[利益今后也。汝等乃能为诸现前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者:指初修方便,准问词]问的这个词,[还有渐次二字,今不言者,以初步定千里之程,]一开始修行就是要这样。所以说:[趣向既定,渐次可知。诫以谛听,许以当说。三如来赞许竟。 辛四承教静听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