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入圆觉,以其各各皆具如来种性故,何有不定之差耶?但彼各人所逢遇善知识,依彼知识,各各所修因地法行,而开导之,尔时依之修习,便有顿教、渐教之分。此不定性,在师]就是你亲近的师父,[不在根]不是在你自己。师父如果讲错,就像火车头出轨,后面的车厢都随之翻覆;师父如果讲对,依法,成就指日可待!所以,你去参加人家的讲经法会,如果听到那个人整天都在赞叹自己,你就要开始打一个问号了。整天都在讲他有多大的神通、多么的伟大,你就要开始打一个问号。如果这个人在讲经,他依法,那么,你就要给他打一百分;他依法,你就必须要跟他顶礼。他没有赞叹自己,法是圣人释迦牟尼佛介绍的,我们怎么有资格说法?法是佛讲的,我们按照佛、祖师大德的注解,来讲、来解释。所以,在师不在根。因此拜师如果拜错了就很惨![所谓闻熏成种也]听到之后,变成我们八识田中的种子,成佛的种子、金刚种子。[成种也。顿教皆当成佛,非不定性。渐教菩萨,三祇]三大阿僧祇叫做三祇。三祇[行满,]三大阿僧祇劫,时间过了,[亦得成佛。声闻缘觉,有回心、不回心。]回心就变成大乘,不回心就决定小乘,永远是小乘。[回心者成,]我们要回心转意,不要自私自利。[不回心者不成,故此名不定性。若更求最胜大善知识,得遇如来,无上菩提,即最上一佛乘也。亦即不生不灭之因地心,依此因心,而成果觉,因该果海,果澈因源。]“该”就是包,因地就包括了果地的觉海;果地就通达了因地的根源,“彻”就是通达。这句话意思就是在因地修行,他同时就包括果地的觉海;达到果地的觉海,他当然也是通达因地的根源,一样。[《楞严》所云:“十方婆伽梵,]婆伽梵就是佛。十方佛[一路涅槃门。” ]同一个路线。[故云正修行路。依此开圆解,起圆修,得圆证,根无大小,圆融无碍,皆成佛果,以同具圆觉性故。上云:一切众生,皆证圆觉者,即此也。四不定性竟。
寅五外道性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到邪知邪见的师父就惨了![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这是师父的过失,[非众生咎。]不是众生的过失。[是名众生五性差别。】]这就是所谓的众生有五种差别性。
[此外道种性。既云一切众生,皆证圆觉,无不成佛,何得有外道耶?若诸初发心众生,为求菩提,必求善友引导,]到处乱闯不是佛法,我早就告诉你们,到处乱闯不是办法,一定要依止善知识。[是则内心虽胜,外缘不足,]这就很悲哀,你内心想要修行,结果外缘不足。[竟遇邪见者:]吴老师对我们讲堂也是大恩大德,对我们讲堂也是尽心尽力的护持。所以,因为他妻舅往生了,我们没有第二句话。那天他打电话给我,说:师父,我妻舅往生,要怎么安排?我跟他讲:一、赶快来请往生被;二、赶快撒金光明沙;三、赶快把三张咒轮放在胸口,四、赶快买一卷法观师领众念的四字佛号去助念。他回去后都按照这样做,结果说相貌无比壮严!很安祥!晚上打电话来说:完了,师父,很惨!他的眼睛没闭上,嘴巴也是张开的。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来了五个修密宗的年轻人,一来就把往生被拿开,把他的嘴巴扳开,塞进一颗舍利子,那个舍利子并不是佛陀的,然后眼睛也没闭上。然后也没有念阿弥陀佛,却变成念他们的咒。我说:我不是交代好了吗?他说:人家要帮我们,我们就不好意思啊!我说:这医生不懂医理,好意要来给我们看病,难不成我们就给他看,让他开药吃到死吗?这无异于请鬼拿药单,真是功亏一篑。他问:师父!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你按照我的方式,本来助念得很好,现在脸色、相貌都变了,变成嘴巴合不起来,眼睛也没闭上。我说:只好继续念佛了,不然怎么办?另外师父这里共修时,赶快帮你回向。我不是说密宗不好,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本来好好的念佛就好,为什么要换成念咒呢?简单讲:他本身一辈子没有修行,或是没有善因缘,四十六岁得癌症死!我今年四十,可怕的时间快到了!所以,如果遇错人,碰到恶因缘,没有遇到善友引导,那真的会很惨。再堕落就是六道轮回,不是像联考,今年没考上,明年再考一遍,那不一样。来世你会变猪、猪鸭、变牛,或是变成非洲辛巴威、坦萨尼亚的老虎、鱼,做猫、狗,或是堕鬼道都不晓得,很惨!我听了之后脸色一沉,为什么都不听师父的劝告呢?我们要讲清楚一点,我们这里六、七十岁的老菩萨,你回去要交待清楚:我要按照师父讲的,都不能动我,一直帮我念佛就好,不能为我杀生,不能叫道士来,一切统统不行,一直念佛就对了!念到全身变冷才能移动,一切仪式要简单,所有的钱都拿去做功德!这样的话,我说这个人很有智慧!要先交待好,如果像这样子,净土来搞一下,密宗来,也搞一下,马上脸就发黑了,死也不瞑目!善友很重要,你不靠你的子孙、不靠这些善知识,你自己多行?照样没办法!所以说:内心虽胜,外缘不足,竟然遇到邪见者。[谓知见不正。既遇邪宗,闻教熏心,积习成种,起诸邪悟:未得正悟,而于圣道,难起信心,是则名为外道种性。心游道外,邪执不移,由此障佛种性,不得成佛。邪师过谬非众生咎者:意显此性定是新熏,属于邪师之过谬,,]这就是因为我们的本性里面,变成一种固定性的东西,变成我们所熏习的种子,变成邪知邪见了。[非是本有故,非众生之罪咎也。是名众生,五性差别者:众生本同觉性,但以遇教成差,遂有大、小、邪、正之分,故知发心求菩提者,必须善辨宗途邪正,不可不审也。三修佛菩提几等差别竟。]我常说:学佛就跟看医生一样,报纸报导,有个医生吃官司。他有个病人,左眼白内障必须开刀,结果医生开到右眼去了,结果吃上官司。寻师就跟看医生,你如果找不到一个真正能治疗你病苦的,浪费金钱、精神、时间不打紧,还很冤枉,被当成试验品,拿我们作试验。听说也有开刀后,把手术刀留在肚子里的,只能再开第二次取出来。那天还听到有一个人麻醉时出问题,去医院手术时麻醉药下得太重,经过一、二个月都没醒。后来虽然清醒了,却是迷迷糊糊的,站不稳,变成有一点点半植物人、半残废了,站不稳。好的医生当然有,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你如果碰到这种半调子的大夫,你就真的很惨!我现在知道了,这跟佛法一样,学佛很认真想解脱,遇到不好、不对的师父就完了。
壬四回入尘劳几种方便(分二)
初大悲下化癸二大智上求
癸初大悲下化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示现什么呢?[逆顺境界。与其同事,]示现逆境磨练你,揍你、打你、叫你去罚跪。有一个师父看他徒弟很凶,就去找他的徒弟,要去训示他!结果他本来要去叫徒弟罚跪,外面人等很久,结果走出来的是他徒弟,门一打开,看到他师父在里面跪着。徒弟比师父更凶,你敢管我,我就揍你!他师父说:那换我去跪好了,换他师父跪在那里求忏悔,遇到那种徒弟,真糟糕!没这么严重,形容一下,顺逆境界,与其同事;同事就是立场一样,你要度他,你要跟他的立场一样。所以,救众生没那么简单,要示现逆境磨练他,不然就示现顺境赞叹他。[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所以,菩萨,你不要用凡夫心来看菩萨的愿力,你怎么看都不准。我们要将善知识当作是佛、菩萨,听善知识的劝告。
[前问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今答此问,乃呼善男子而告之曰:菩萨自觉已圆,而欲觉他,乃回入尘劳,唯以大悲方便为主。虽遇种种机缘,应化不同,但有大悲,]只因有大悲心,[必能普化,而以方便,必称机宜。《思益经》云:“众生行世间,]众生活在这个世间,“行”就是活在这个世间,而不能了解这个世间的真实相。[而不知世间,菩萨行世间,明了世间相。世间虚空相,]世间就像虚空相,[虚空亦无相。菩萨如是知,不染于世间。” ]菩萨知道一切都是虚空之相,根本就不可能染着这个世间;不染就是不会执着这个世间,他早就知道了。[入诸世间,开发未悟者:世间、即尘劳。入廛垂手,]“廛chán”叫做引导,人多的市街、市场上,入于群众;垂手就是引导、接引他,像阿弥陀佛的手接引,入于众生当中,引导众生。[开示发明,正知正见,令得正悟,不为邪知邪见所惑乱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者:变化示现,世间种种形相,或现同类身,或现异类身。逆顺境界,]都是在磨练我们。[与其同事者:或现正信男女,依戒、定、慧,修诸净行,名顺境界。或现外道邪魔,起贪、嗔、痴,作诸非法,名逆境界。]他是现这个逆境要你了解、知道,磨练你!所以,菩萨有时候是示现正面,有时候是示现反面,故意去做非法,也是要教化你。因为菩萨充满了智慧,他早就知道了,他只是示现给你看而已,这样你才会精进。[与其同事,密结其心,令易信从故。《起信论》云:“或为眷属亲友,或为怨家,]或者是做你亲戚,或是做你的仇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 ]只要能够利益众生的,《大智度论》说:只要利益众生的,是菩萨行,戒律可以摆在一边,戒律放在其次。有时候要牺牲小乘的戒律,菩萨一定以度众生为主。譬如我这时候没什么威仪,不太方便适合戒律,但是,为了救众生;譬如一个女人跌到水沟里,眼看就要淹死了,我们是一个比丘,在比丘戒里面说:我如果遇到这种情形,这是你的因缘果报,淹死是你的因果,这样不犯戒。比丘戒里面这样讲,在没人的时候,比丘走过去,看到一个女众快被水淹死了,为了要持比丘戒清净,不接触到女众的身体,这样不犯戒!但是,菩萨戒不行,菩萨戒这样犯戒,菩萨戒:见死不救,没有慈悲心,一定要冲下去救人;结果两个人死死抓住对方,都不会游泳!所以,如果要救人,要先把他打昏,不然他会挣扎,…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