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三▪P2

  ..续本文上一页,就完全没有生命了。禅就是我们的心,就是我们无所住的心,离了禅,只有一个躯壳而已,没有灵性,因为你一定要彻彻底底地了解,什么是我们的本性,如是因,才能得到如是果位。诵经、持咒都无碍,我们一定要用清净之心、平等之心,究竟空性之心,单提佛号。会修行的人不是用压的,会修行的人,绝对不是用压抑的修行;用压抑的修行,有一天会爆炸的!对不对?有一个人打电话来说:师父!您要原谅毁谤你的人。我说:我连原谅的观念都没有。今天我跟人家通电话,他跟我讲:师父!您要原谅他!我说:我连“原谅”这两个字的观念都没有,我为什么要原谅他呢?我也不需要不原谅他啊!对不对?他造业,他一定要自己负因果嘛;他伤害我,他一定要自己负因果;我伤害他,换我要负因果,还多一个“原谅”干什么?哇!高招!多余的嘛!对不对?多余的,这都是多余的东西。修行单刀直入,进入绝对的空性,无往不利,虚空,走到哪里都是虚空。对不对?你说是不是这样?你走到哪里,用空性的心修行,你起到美国、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你走到哪里都同样如此,这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这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所以说:迥无所有,一切都是空性的东西。[”此即圆照清净觉相也。]简单讲:圆照清净的觉相就是这句话:离一切相,就是圆照清净觉相。其实《圆觉经》讲的,跟《六祖坛经》、跟大珠和尚讲的,几乎都是一模一样,都是直接讲佛的心。

  [辛二正伸难问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世尊说:众生本来成佛,为什么还有一切无明?既然本来成佛,为何会产生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本来成佛道,为什么他会再产生无明呢?[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意思是说:既然本来成道,以后又起烦恼,那么佛何时会再产生烦恼呢?

  [此正伸]“伸”就是发起这个疑问,正伸[难问。]就是问这个问题。[由观行成就,顿同佛境,始知众生,本来成佛,]本来就是佛。所以,真正在修行的人,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你想想看,才知道众生本来成佛,这样你凭什么瞧不起人?他也是佛,他今天造很多恶,他的本性也是佛。喔!这样我们就了解,现在因为愚痴、因为名利、因为一刹那间的嗔恨,所以造业,我们要宽恕他,因为他也是佛,他也是佛。[观行未成之时,并不知也。然此中之意,难免有疑,是以金刚藏,]代替问三种问题,[代致三难,冀佛解答,]“冀”就是希望,希望佛来解答。[俾令众生,得决定信,]“俾”就是使,使,能够使众生得到决定信,菩萨!这个决定信是很不简单的,一个人如果得到决定信,这个人我可以在此跟他讲一句话:成佛足足有余!决定信。现在再跟诸位用生意上的角度来讲,今天你如果听师父的话,你相信有一个极乐世界;你相信有一尊阿弥陀佛;相信古来祖师大德、千百万往生的人,绝对不妄语,没有欺骗我们,你决定要往生极乐世界,我告诉诸位菩萨,从这个时候一直坚持这样的心,你经典看不看、听不听是其次,我敢为你保证,你往生的机率99.999%,三藏十二部经典你都不用看;你过去造多少恶业也不用烦恼,因为五逆十恶……,唯谤三宝,除非你谤三宝、盗僧物;两种人没有办法往生;谤三宝、盗僧祇物,偷出家人的东西,这样佛也没有办法,千佛出世,不通忏悔,这没办法忏悔!你有犯下五逆吗?没那么吓人吧?五逆,五逆十恶罪可以救,你知道吗?决定信,决定信。所以说:往生极乐世界,不是说拼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现在有些年轻人才二十几岁而已,要等到他死,他会很烦恼,还要三十年,不晓得有没有办法撑到临命终?出在会往生的人,反而是那些七十几岁知道自己快要死了,这样来拼比较干脆,婚也结过了,孩子也生了五、六个,一切该尝的趣味事都尝过了,什么猪肝、猪肉、公鸭、母鸡都吃过了,包括出国,都玩过了,子女成群,儿孙满堂,也当上爷爷、奶奶了,在这个世间,你看,你还要做什么?嗯?已经没事可做,准备死了,这样来拼,对不对?所以我说:七十几岁、八十几岁要往生的机会很大!年轻人则不同,年轻人会想:我才三十几岁而已,要等到我死?照镜子看看,还这么年轻,要等到死会很烦忧,不知往后三十年会如何变化?不知道百年之后,师父会不会在身边?年轻人反而没把握,我不骗你,没有把握。如果我今天是七十几岁,假设说我今天七十几岁,对不对?要我再读经?不可能!拉下铁门,拿起电话,包括房门都关上,时间到,帮我送饭来就好,拼命念:阿弥陀佛……,我保证:因为我这个人也很怕死,也会担心我不能往生。对不对?再讲两年,《楞严经》讲完,就告一个段落,属于我老人家自己的时间就比较长了,开始就要培养这句佛号,二六时中咬定这句阿弥陀佛,咬定这句阿弥陀佛,决定信,现在在讲决定信。菩萨!自古至今,往生的人,你要记住!不是修行很久的人在往生的,都是下定决心,至死不改变的人在往生的!师父今天跟你讲的话,你要记住。再讲一遍,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不是那种十几岁就出家、茹素、修行、拜佛、念佛,说:我拜一万佛!不是那种人在往生的;都是看了经教、亲近善知识,了解生死的关键,就是死,用死来做赌注,绝不动摇信心,绝对不动摇,无论你讲什么,我都不听,说净土不好,禅比较好,不见得!发这个决定心,决定信心。所以,这个决定信,是我们生命、我们修行最大的开关,是点亮暗室的一个个枢纽。我告诉你们:你今天要往生极乐世界并不困难,你不要一直害怕,一直怕:我虽然想往生,可是,不知道佛会不会来接引我?连这种念头都不可以有,要充满着:我绝对往生!一点怀疑都不可以,佛说十念即得往生,这样就解决了,这样就可以了![永断疑悔。一、以真难妄:]以真难妄就是说,这个“难”就是所谓的责问。[若众生本来成佛,惟是一真,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之妄耶?]很多人有这种问题:我们本来成佛,为什么还会产生无明?从哪里跑出来的呢?[二、以妄难真:若诸无明妄法,众生本有,何因缘之故,如来复说,]又说[本来成佛耶?三、真能生妄:若诸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众生形貌各异,故曰异生。]怎么会有不同的众生?这个业为何有这么多变化呢?[本来成佛,后再起无明,此真能生妄,一切如来,已经返妄证真,何时复生一切烦恼耶?烦恼、即妄惑。根本烦恼,即无明;枝末烦恼,即六识。前佛云:妄认身心,故有生死,且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后云:众生来成佛,俨然自语相违,]后面说:众生本来成佛,俨然,这样看起来确实是有语病,意思是说:佛讲的俨然……,确实自相矛盾。所以,以三种疑问,[故兴三难。]来请佛开示。

  [辛三结请通释

  【“唯愿不舍无遮大慈,]无遮大悲就是没有止境的慈悲,无遮,这个“遮”本来是止,一个界限,没有界限的大慈,那不得了了!我们的慈因为有界限。无遮大慈就是平等的意思。[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就是经教。[了义法门,]究竟的法门叫做了义。[永断疑悔。”】

  此结请通释。惟愿者,求之亲切也。]求得很诚恳。[如来具大慈心,平等无遮,]佛,他没有仇人,譬如提婆达多要害佛,佛还是要救他。提婆达多是十地菩萨示现的,提婆达多,在《法华经》里,佛到最后还是为他授记。提婆达多处处想要害佛,要置佛于死地;提婆达多在五百世以前发愿:我生生世世都要成就释迦牟尼佛的道业,所以,他生生世世都跟佛作对,拼命地跟佛作对,要让他障碍重重。所以,世尊修行无量劫来,因为有提婆达多这样的善知识帮助他,这样的帮助他,他愈忤逆佛,佛就愈慈悲、愈忍辱,就像铁槌一样,所以,提婆达多就像是一支铁槌,千锤百炼,把释迦牟尼佛炼成佛。所以,佛只有两个字:感恩,佛只有两个字在修行:感恩,因为佛有神通智慧,他知道这是示现的。所以,提婆达多一直要害佛,害他一次,佛就散发一次更大的慈悲,他如果要害佛,佛就说:我要救你!提婆达多说:我要让你死!佛就说:我要解救你!他也拿佛没办法。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就是慈悲,就是慈悲。所以,菩萨!焉知跟你作对的人不是你的善知识?说不定他发愿,好几百世要让你痛苦来淬炼你也说不定,他是故意示现,处处毁谤、伤害你,无所不用其极,就是为了成就我们的道业。喔!那么,我们用这种心来修行,就是感谢恩师,感谢、感恩,遇到逆境,你就感恩,感恩。不过,不要到最后自己忍受不了,说:我已经很感恩你了,你要适可而止!意思是受不了、忍耐不住了,我已经很感恩你了,你还一直找我麻烦?到最后受不了,因为我们的修养不够,不够,一个讲话很大声的人,底下,平等无遮,[惟愿不舍此平等无遮大慈,乃为现会菩萨,开秘密藏。非器不传,]非根器,没有适合的根器,他是不传的。[谓之秘藏,说不显了,谓之密藏。]以前讲得不是很明显,这个叫做密藏。[今为开之,令现会得益,兼复遐被未来,]“遐”就是远。远被未来,“未来”就是指我们现在,佛当时说法,“未来”当然是指我们现在。[及为末世,一切众生等,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乃经藏之通名,]乃经藏之通名。[以此经是经藏摄故。了义法门者:显明究竟之义,乃显了之谈,]显了就是不秘密;秘密就是不显了。[非覆相而说。]覆相就是隐而不显;并没有隐藏,它是显了。[闻者、自可永断疑悔,得生正信矣!

  《大疏》云:疑者,于诸谛理,]真谛跟真理,[犹豫为性,]犹豫为性就是不能果断。[能障信心善品为业。别有三种:]第一、底下这三样有一种,你没没办法修行,怀疑自己,[一、疑自:谓疑己不能入理;]有…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