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用这样!对不对?本性也是如此,你不必同情我,你也可以批评我,也可以赞叹我,为什么?一切法我都能够接受。所以说:世间没有冤枉,世间没有冤枉,就是因果自有定论,你今天会遇到逆境、家庭起风波;或是先生不让你学佛;或是娶个很无理取闹的老婆,蛮横不讲理,那就没办法,娶都娶了!你不晓得,让她一闹起来,真的没办法,每天都是亮红灯,每天都是亮红灯,表示危险的意思。所以说:本来就是我们心的问题。[以妄想境界,本是一真,岂容拟议。]“拟”就是假设;“议”就是去讨论,哪里容得下你去假设,或者是去讨论?本来当体就是一,你种种……,“拟”就是一种假设;“议”就是一种讨论,你怎么可能去用假设它?因为那是如实境的东西。[举心即错,动念即乖,]你动到念头就不对!所以,没有明心见性,难就是难在这个地方,到最后他就会自暴自弃。有一个人来问我说:请问师父!什么叫做明心见性?我告诉他:请出来的就不是,不讲也不是。他说:不然是要去撞墙吗?到底是怎么样?我说:这样不对,讲也是,不讲也是。他说:奇怪!到底在讲什么?统统听不懂!就是说: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人,不论他起心动念、行住坐卧,一切应退,都是本来面目,以本性用功夫,二十四小时都在用功,他不会烦恼嘛!对不对?没有明心见性的人,我跟他讲这个不是,他就着另外一个;着另一个便又不是,因为本性当体即空,悟到空性、无所住那个东西,那就是本来的面目。你说:师父:众生因为执着惯了、依靠惯了,没有一样东西让他着,他会觉得……,他现在意认为,本性好像有真实性的东西,一定有那一样东西,我一定要抓住它,我一定要抓住它,那个要把它抓住的那一念就是错误,他不了解那一念放下,就是本来的面目,而不是去抓住它。你要抓住是提起正念,二十四小时,一直提起智慧之心,无所着、放下……,那就是本来的面目。本性不是一种有形的东西,不是像中秋月饼,可以切来吃的东西;它不能拿来吃,不过,感受又很清楚,清清楚楚在我们面前,又不可言说。所以,举心即错,动到念头就不对,动念即乖,“乖”就是违背的意思,“乖”就是所谓违背的意思,违背。[若加了知,]如果强加的分别,正如《楞严经》所说:若加了知,若强加,加一层的特别去分别它。[如《楞严经》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自心取自心就是说:自心,本来就是我们的心幻化出来的东西,你今天动到一个念头,去执着你的心幻化出来的东西,岂不是你的心执着你自己心的东西?你的心却是执着你自己幻化出来的东西。本来,非幻,本来是如如的本性,“厞幻”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变成了虚妄的法了。非幻,那当然就是真如了,无为平等法,真实法的如实智的东西,变成一种虚妄的执着法,非幻成幻法。[且心体本具灵知,]就是说:本性本来就有离开能所的知见。[何必更加了知耳!]加一层外在的力量,何必加一层力量呢?我们的本性,悟到本性的人,他本来就有清清楚楚的智慧,拥有无量无边的智慧。[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者:]于无分别心,当下也不执着一个无分别的真实性。[谓于无了知处,]就是在没有分别心的时候,[则能知既寂,即真实知,真实即知,谁知真实?]因为真实不必加另外一层力量,真实的东西,本自显现出来。[如眼有见,]眼睛能看到外境,但是,不能反观见到自己,[不自见眼,故不辨真实也。]所以,不必执着一种真实。另外有一种力量,不执着说:我在看!执着我在看,那是多余的,因为眼睛本来就能看,眼睛本来就能看,意思是说:心本来就有能知的力量,能知的力量。[此道人日用安心之法,]道人就是修行,这就是修行人要如何解决我们的烦恼。说:师父1我的心不安,请您帮我安心。这就是安心的办法。安心的办法是什么?[苟能任运如斯,]如果你能按照这样,一切法不可得、放下、无所住,用这种心,当下就是圆觉。[则心心合道,]所以,我跟诸位说:明心见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课,就是这样!为什么呢?因为你念念无所着,念念就证得真实性的东西,真实性的东西。[念念证真,]合道,无所着才能合道。[随缘而现利生事业矣!]随一切众生的因缘来度众生。[然上云:住妄想境,是事法界,不加了知,则事不碍于理也。]不强加的分别。[此云:于无了知,是理法界,]无了知就是于无生的法,当下就是理法界。[不辨真实,]就是不执着有一个真实性的理法界,也就是事相法界也是。所以,不辨真实,那么,这个真实,也是所谓的事相上当体即空,因为真实的本性不强加分别,可以运用在一切的事相;但是,不能执着有一个无生,因为这个无生,运用在一切的事相法界里面,统统是真实。所以,你要讲理也对,要讲事相也对,不辨真实。[则理不碍于事也。理事无碍,名为圆觉随顺。]这就是真正入佛的境界。就是又藉着这个圆觉的清净的心,随顺如来的境界一直进去,这就是真正的功夫,修行就是在这一点。不然整天你来我往、你对我错、我对你错,修到死,你还是一样执着,一个痴汉而已,也是一个执着的痴汉,愚痴!所以说:修行不困难,就是这样,凡事不要太计较,凡事不要太计较,时时刻刻都快活![谓从此任运修习,自可到事事无碍,圆满诸佛境界矣。]圆满的诸佛境界矣。[初指示安心竟。
寅二依法顿入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彼诸众生者:指上根众生。]上根众生,[闻是居一切时等法门,]前面所讲的,不要起心动念,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真如,以平等心、无所住的心。[乃直指圆顿安心,]这就是[修行要诀。]我们为什么会卡死自己?因为我们不圆满,我们一直希望别人帮我们解决问题,事实上,我们放下,就什么事都没有,我们要求别人,那一念要求心,也可以说是一种执着。我们说求善知识,善知识也只能启发我们的自性,善知识不能帮你修行,善知识指导我们一条路线;但是,我们要依法修持,若是一味希望别人帮助我们,我们到死都不得力。心不是有形,它不是有形,不是说我去爬山……,老人家爬山会很喘,很喘,比较有体力的人说:来!我背你,我背你!这个我能够帮助你:心,没有办法,心是无形的东西,你怎么使力帮助,就是帮不上忙,帮不上忙,因为没有入,也没有出口,你不晓得从哪里进去,也不晓得从哪里出来。所以要悟,悟就是找我们的心。[闻已能生深信,信已能解义趣,]只到之后能够产生深信,信了之后,能够解这个义趣,了解这个道理,“义趣”就是道理。[受以自修,]好好地来自己修行。[持以化世,]就是这样子去度化众生。[不生惊疑怖畏之心,]不要怀疑、不要惊惧、不要恐怖,那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则坦然合道。]这样就是合佛的道。[亦同《金刚经》中:“不惊、不怖、不畏,甚为希有”也。初亡心入觉竟。
丑二验果知因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说:善男子!你们要知道,听到《圆觉经》的人,他不产生惊惶,而且信心具足,而且又有所体悟,当知这个众生,已经曾经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了,以及大菩萨,供养无数的诸佛大菩萨,植众德本。喔!照这样看来,所以说:在座诸位,你们已经供养百千万亿诸佛菩萨,今天才能听到这部《圆觉经》。
[此结上顿悟,]上面所说的顿悟。[任运合道之机。]任运合道的根机,任运就是随缘合道,一切因缘法当中,都合佛的心,合佛的心,他以圆觉的心,就能随缘不动、不住,当然就是佛的心。[嘱以汝等当知,如是众生,皆因夙植深厚,]“夙植”就是宿世的根机,“植”就是种下深厚的。所以,听经如果听不懂,同样一部经,有的人听得很法喜,有的人听不懂,听得懂的人就是宿世有种善根;有的人听不懂,硬是在圆环里绕……,绕不出来,所以,根机不够利,表示供养还不够,要再拿来,供养还不够,你看这里讲的;百千万亿嘛,表示供养还不够,还要继续供养。[故得信解受持。已曾供养恒沙诸佛及大菩萨者:如《金刚经》云:]你这种大根机之人,一闻千悟的人,听到马上就悟了的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也。及大菩萨者:供其主以及其余也。]太长太长的时间了,太长太长的时间了!讲真的,在我们讲堂里面,我看你们头上都有光;你们头上的确有光,因为上面都有电灯啊!我相信在座诸位,一定都是长久以来种下善根,讲真的,今生要藉此善根,决定要了生死!在座诸位!不要迷迷糊糊的,说:我今生的根机差,不然来世再来!不要,你要接受我的劝告,不要再来了,不要再来了,做人很好受吗?对不对?你也不知道来世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说:我们既然已经种下深厚的善根,又遇到文殊讲堂,文殊讲堂,对不对?我们又听到《圆觉经》、又听到净土法门,我们要下很大决心,决定要了生死,一时一刻不可以懈怠,要常提起正念,常提起正念,不然枉费我们已于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我们已经种下无量的善根,今世就不要再蹉跎了,要去极乐世界了,要去极乐世界了。所以,最近我一直感受到年纪渐渐地在了,四十了!所以,最近我都自己在房间里打佛七,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就想:四十了……,乘以二就八十了;再乘以二,那时候就不是念阿弥陀佛……,就不是这样念,那时候已经没有牙齿了,就:阿弥陀佛……,念没多久,口水就流出来,还要擦一下,牙齿都掉光了!趁现在还能念阿弥陀佛……,不然老了以后,装上假牙,念阿弥陀佛……,念得太大声,牙齿还会摇,还会摇,还会摇。老了以后,吃饭变成要用果汁机打成糊,整桌的素食都咬不动,只好用果汁机打一打,然后灌下去…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