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一▪P24

  ..续本文上一页绝对不会再产生迷,到哪里都是不可能会迷。不相信,你把六祖请去舞厅开示看看,看六祖惠能大师会不会迷?你把六祖惠能大师请到屠宰场去,看他会不会迷?你把六祖大师请到火奴鲁鲁岛(檀香山),檀香山,罗汉去美国,罗汉跟他太太一起去美国,说檀香山那边的人穿着都很清凉,只穿一点点,他看了之后说:喔!来这种地方要怎么修行?然后还去赌场,可能去拉斯維加,Las Vegas ,去大赌场,赌场,她就是只穿一点点,一点点!不然你叫六祖,请六祖惠能大师来,到那个地方去度众生,六祖大师他怎么会迷呢?大彻大悟的人迷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虚妄的东西,迷什么东西呢?不可能的事情啊!对不对?但是,众生因为习气重,虽然知道无生,可是,没有办法,他不是证悟啊!所以,[”此正是无生之理。]这就是无生的道理。[二明无明本空竟。]这《圆觉经》是太好太好了,这个《圆觉经》听完了,真是法喜充满,我自己讲都讲得很法喜,这一本经是太好了,讲得实在是太好了,太好了!不是说我讲得太好了,是说佛讲得太好了,不要误会!咦?怎么自己讲自己讲得太好了呢?不是,不是!不能误会,佛讲这一部经,讲得实在太好了,他种种的比喻,又让你好了解,很好地了解。

  [庚三明妄尽还觉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这一段讲得太美了,太美了!说:善男子!如来在因地修行,因地修圆觉者,底下说:什么叫做圆觉性?你发什么心?发圆觉心,什么叫做圆觉的心呢?底下都是在描写离一切相。知是空华,知道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分别心)、外在的宇宙万物,都像是空中之花,都是幻化出来,不实在的。既然了解一切是幻化出来的、不实在的,简单讲:这个世间没有真实的相,一切相都假相的东西,我们都自我困扰。那么,因为我们就是不了解一切都是幻化出来的,今天的生命,都是一种自我困扰的业力所牵,因此我们就有生老病死。如果我们发一念圆觉的本性、圆觉的心;圆觉就是圆满的觉性,如何才能达到圆满的觉性?当体就了解,当下我们就了解一切如空华水月,不实在。即无轮转,注意!轮转就是生灭,就是没有生灭,无轮转就是不生不灭。你如果了解,一切相都是假相,你就不会跟着念头团团转,就不会被牵引,它对你就没有作用;没有作用,你不生不灭的心、本性就影现出来,影现出来。修行都是藉着当下这一念的正见,一直持续下去,以到达最后任运自如,任运都是本性。所以,亦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既然身体是四大五蕴之身,没有一个真正的身心;但是,每一位众生,都执着我们的身体跟心是真实的东西,那就是不了解这是如梦幻泡影、如空华;空华就是空中的花,因为眼睛重病,所以,看到空中有花。我们如果了解,一切都是空华,当下就没有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不是说我们刻意地去解决这个生死的问题,非造作,而使他没有生死的问题,是本性无故,本来就没有。所以,禅宗有一句话:生死涅槃等同空华,生死跟涅槃都是不实在的东西,涅槃是对生死来讲;生死是对涅槃来讲,有生死便有涅槃;有涅槃便有生死。所以,我们如果了解,一切法都是无自性,就道理来说,就是无生;就事相来讲,都是对立,都是对立。那么,讲到本性无故,就是我们佛教讲的:理事要圆融。】

  [此明以智断惑,]这是说明用智慧来断我们的惑。[确示顿悟妙门。牒合永断无明,]合这个永断无明。“牒”就是依、依靠,就是说合上面的来说,一定要永断无明,才能够[方成]就[佛道,以显圆照之功,惟在一知字耳。谓如来本起因地修圆觉者,而圆觉实无可修,]我们圆满的觉性本来就具足,[但以自性之光明,圆照清净之觉相,离念顿入,当处了知。]这八个字就是圆觉。什么叫“离念顿入”呢?离一切相的执着,叫做离念,离凡夫之念,而不是没有圣人的清净念,不是这个意思。在凡夫要讲离念;那么,圣人是一切无碍,念、无念都是圣人,所有的念、所有的分别心的念,都是平等,所有的平等,都有无量的妙有的念。所以,对圣人来讲,离念不离念,都是平等法。所以,离念顿入。“当处了知”,你看,当处,这个就是言下,言下大悟的那个字眼,当处了知。所以,我才告诉诸位:学佛不寻找、不等待、不回忆。不寻找,你不必寻找,当下。不等待,你不要等到明天才开悟,你现在就悟!不回忆,不要想着过去,不是像女人,一讲起来就:我过去怎么样……,讲几句话就:呜……。这世间有什么好执着的呢?你过去有什么委屈的?至少你这世做一个人,如果你今天讲起来很委屈,那做猪怎么办呢?那做狗的话?像鸡的话要送进屠宰场,送屠宰场的话,送进去屠宰场,它连哭诉的机会都没有啊!当你发现你没有鞋子穿的时候,你会发现有的人没有脚!世间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啦!对不对?每当看到我的个子这么小,我就想还有人长得比我矮。这样我就很安慰了,我也是很安慰啊!对不对?相对于侏儒来说,我算很高大了,我去日本坐电车,还抓得到上面的吊环,可见我的个子并不矮啊!日本人,日本人,我看日本人也很可怜,近代日本人是比较高一些,不然日本人的个子也是很矮。我去日本坐车的时候,对不对?也不会比邻座的矮啊(法师做坐电车时左右看其他日本人个子矮的动作、表情),日本人看起来并不会很高大。他们也不知道在赶什么,闭着眼睛就跟着人群往前挤,吓死人!我说:哇!日本的subway;subway 就是地下铁,去坐地下铁,闭着眼睛,哇!就自动住前挤了,你都不用自己走,都不用自己走,真的是人山人海,吓死人!我特地去东京坐地下铁,去跟人家挤挤看,去跟人家挤挤看。所以说:学佛的人,当体就是空性的东西,你走到哪里都解脱;你如果没有智慧,找什么都没用![此一知字,即是大智慧光明,照破无明无性,]无性就是无自性,无性就是没有永恒,无明,它没有永恒,没有一种永恒性。为什么?它是条件所构成的缘起法,无明,是因为你不了解真实的圆觉,所以,你有无明。[其体本空,]意思是说:我们的烦恼本来就没有,我们的烦恼,[同如空华,无体可得;]无体可得。我们的烦恼如果有相可得,《华严经》讲的:业若有形,尽虚空界法界不能容。“业”就是我们的烦恼,我们的烦恼如果有相,尽虚空遍法界容不下,太多的烦恼了,太多的烦恼了!哪个人没有烦恼?对不对?[则无明顿断,即无轮转。]我们如果悟到,无明当下就是空性,无明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的。[亦无身心受彼生死者:]受彼生死。[根本既断,枝末自枯。]也就是说:我们严严就没有身心受彼生死。那么,根本就是根本无明,就像树的根断了,枝末无明自枯,树枝自然就失去水份。[前迷时,妄见身心,实有生死;]妄见,虚妄,不了解我们的身心是假相的东西,认为实在有生死。[如病目,]病目就是眼睛有毛病,[见有空华、二月。现以离念真智,圆照清净觉相,五蕴皆空,故无身心,受彼生死。]受彼生死,的确如此,这个妄见,就是我们对一切不了解,不了解。我们今天用这个妄见就能够解释一切,就能够追求,以前我都在图书馆念书,我这辈子在图书馆的时间是非常的长,非常的长!我念成渊中学的时候,我们那一班的同学就开始追女生了,我们那一班,朋友啦,不是我,不是我,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追人家,谁肯让我追?怎么可能?笑死人了!对不对?被我追到的也算很倒楣!我有自知之明,对不对?我还是个学生,就应该专心念书。那时候,我常去图书馆;而我同学去图书馆,是每天一直在找……,找看看哪个比较漂亮,找一个比较漂亮的。如果看到比较漂亮的,就故意去坐在她旁边,那个女众却很讨厌他,那个女众却很讨厌他,他每天都想追人家,我则是看我的书,看我的书。她的隔壁刚好坐着她同学,她看到他坐在那里,就跟她同学换位子,变成坐在我旁边,我也不会去看她,因为我自己有自知之明,要秤秤自己的斤两,人家那么漂亮,真的很漂亮,所以,不可能!所以,我们人迷惑在虚妄的相里面,今天没有学到佛,一个都跑不掉!生死的锁链。以前的人有个形容:情网,情就像网一样,撒下去,把他网住拉起来,网住拉起来。所以,当母亲的人,已经被网子绑起来,知道痛苦了,就勤女儿:女儿啊!最好不要嫁人!她的女儿说:没有嫁过怎么知道好坏?到最后就要试试看,到最后就要试试看!对不对?所以,我们只要没有学佛,迷惑是很正常的,很正常!这世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追来追去……,追到后来,老了!像我阿嬷八十几岁,我阿公已经往生了,阿嬷八十几岁。阿嬷年轻的时候很漂亮,阿嬷,现在八十九了,乡下的老人习惯套上一个黑色发网,梳一个发髺,那边的乡下人又喜欢嚼槟榔,牙齿都是金色的,阿弥陀佛“齿”金色,整排都是金牙,嘴里嚼着槟榔,牙齿都被染黑了。我就想:哎呀!六十几年前是一朵花,一朵圆仔花;现在阿嬷老了,像一条丝瓜了!女人的变化实在很大,真的!我阿嬷以前也是一个美人,真的很漂亮,可惜个子矮了一点,现在,八十九了,在四湖白沙。所以,总而言之,这世间对情网看不破的人,觉得很痛苦,你把时间拉长,把时间拉长。所以,我常常告诉诸位:有办法擦粉的时候,就要赶快擦,不然没机会了!赶快擦一擦,不然岁月不饶人,没什么机会了!像我们现在,能化妆的的就赶快化妆吧!生老病死,五蕴皆空。[非作故无,本性无故者:作,是作意,加以功用也。此言本无生死,非若声闻,]分[析之使无,非同缘觉,推之使无,]推论使之没有。[非如三贤菩萨,]三贤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叫做三贤菩萨。所以,非声闻、非缘觉、非三贤,[修种种幻行,以幻除幻,…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