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三卷▪P24

  ..续本文上一页什么缘故?【泽曰】圆泽法师讲【:妇人孕三年。吾迟为之子。不逢则已。今既见之。无可逃者。】不要遇到但罢,遇到因缘具足我逃不掉了,我逃不掉了,我一定要出世当她的儿子。【三日愿公临。以一笑为信。】经过三天之后希望你能够来,三天之后就出世,你能够来,我用一笑,用这个笑来作这个信号,表示我就是圆泽师出世的,你若来看我,那个孩子出世我就……(笑),我就是圆泽法师,禅师。【后十三年。】十三年之后,【于杭州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我那时候十三岁,你李源才来跟我见面。李【源心悲哀。】心悲哀。【泽具浴。至晚而寂。】看到那个孕妇就逃不掉了,看多厉害,这里不晓得有孕妇的,我最好不要去看她,真的,看到孕妇,万一出生当她儿子就惨了,真的,累死了,看到孕妇,腹中不晓得是不是我,若是我就惨了,认真念佛,认真念佛。【过三日。】很准确,经过三天,李源来探视,【源往亲之。】来探视,【儿果对源一笑。】这个孩子出世不但没有哭泣还对他笑,这种若以前没事先讲好,这要抓去下油锅,这马上是妖魔鬼怪,哪有出世的孩子马上会对你笑,这不可能。【即以故语其家。】故语其家。【葬讫。】他就把他以前的事情讲清楚,葬讫,就把他埋葬完,埋葬完,埋葬那个圆泽,【源还返寺中。】这个李源回到寺中。【后十三年。自洛赴杭。】自这个洛赴这个杭州,【以应其约。】答应他,答应他,【于葛洪井畔。】这是一个地名。【闻有牧童扣牛角而歌曰】听到这个牧童站(坐)在牛背上敲这个牛角,一面敲牛角,一面唱歌,以前没什么法器,以前没这个吉他,以前没这个鼓(以前有鼓,但乐器不多。),没有,他就这样讲【:“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贫道,布袋戏就教这句,三生石上旧精魂,三生石上就是说过去、现在、未来这个因缘,都已经天注定,三生石上就是说天已经注定,石上,依我的判断,可能是写在石头上了,已经肯定的意思,三生石上就是说不能改变了,旧精魂就是灵魂就是以前旧的再来的,赏月吟风莫要论,过去我们这么好,赏月,吟诗作对,这不重要了,莫要论,不重要了,惭愧情人远相访,我们过去就是好朋友,你今天来看我,我们就是过去有感情的好朋友,远相访,你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来看我,此身虽异性相常存,这个色身已经改变,但是我们的本性是永久存在的。【源曰:泽公健否?】泽公,叫他上辈子的名字,意思是说圆泽法师你身体还健康吗?【答曰:李君真信士也。】唉!李源你确确实实真的是一位讲信用的人,我说十三年之后,你就是十三年后来。【然世缘未尽。】就是说他虽然修到已经坐化,再下辈子来也没有隔阴之迷了,但是世缘未尽,【且勿相近。】我们不要再相近了,再吟诗作对,不要浪费我们的生命。【唯勤修不惰。】不要再懒惰,这辈子决定要认真修行,拜佛,念佛,【乃复相见。】我们到极乐世界再相见,我们到极乐世界再相见,他修到可以坐着,坐脱,入涅槃,没办法,世缘未尽,再来,再来,没办法。【又歌曰】歌曰,这是很凄凉的一个偈【:“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这句话意思就是说身前身后,我们出世前,死了之后事茫茫,迷茫,迷迷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我若要讲到我们这个因缘,过去、现在就像断肠一般,但是那么好,但是修得不够,又没修念佛法门,修禅,本来我们可以自由自在,但又来出世,说起来是很断肠,断肠就是说很可惜、很可惜,过去我们那么好,种种,这辈子还是脱离不开这个缘,讲起来是会让我们断肠,很痛心。吴越江山游已遍,吴越所建的江山,吴越所建的这个江山,吴越,我们知道以前有一个吴越,所建立这个国家,江山游已遍,已经游完了,千山万水都游完了,什么都不重要,却回烟棹上瞿塘,烟棹,瞿塘,瞿塘可能是个江,瞿塘江,意思是说要隐居,好好地去修行。(我认为:后两句是所有的法门都已经试过之后,还是应该回到念佛法门,到极乐世界去。)【遂隐不见。】意思是说连好朋友也不能帮助我们的生死,吟诗作对的快乐也是暂时。要好好回来,【源返惠林。】要好好回来惠林躲起来。

  最后说:【青禅师。宗门巨匠。】青禅师他是修禅宗修得那么了不起的人,【圆泽具宿命通。】圆泽法师已经修到宿命,他知道上辈子的事情了,他也知道下辈子要跑到哪里出世,还在生死的关头打不开,【尚于生死关打不透。况复其余。】何况其他的。【望学道之士。及早持名。求得事理一心不乱。并仗佛力往生。勿徒恃自力而已。】千万不要说要靠自己,一定要靠佛力往生极乐世界。讲这两个故事就是要让你了解修到开悟,修到生死自在,修到能记得上辈子的事情,照样没办法,又恢复以前那句,讲来讲去就是要念佛,讲来讲去就是要念佛,无路可走。底下:

  【解】永明祖师。所谓十人九蹉路。】十个人有九个人走错路,【阴境(忽)[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五十阴魔若出现,境界就扰乱,一下子你就跟着魔走了,不能作主,【此诚可寒心者也。】【()

  【讲】永明延寿智觉大师。为净土宗第六代祖。故称祖师。四料简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蹉路者。错路也。又失路也。阴境有二释。一五阴魔境。于禅定时。彼等诸魔。佥来恼乱。若不辨识其为魔。一瞥眼即随之而去。

  ○一为中阴。临命终时。前阴已尽。中阴现前。自力不胜。】自己的力量不够,【又无佛力。难免随境而去。是为可惧。】是则可怕,【岂不寒心。】也要注意,会害怕。

  【解】初果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阴。(这)[者]里岂容强作主宰。侥幸颟顸。

  【讲】初果。即须陀洹果。此云预流果。】预流圣人,【已破见惑。初预圣人之流。天上人间。尚须七番受生。昧于出胎者。一出胎。对前生之事。】前世的事情,【皆迷昧不知也。菩萨亦有隔阴之昏。】隔阴就是隔胎,菩萨就是隔胎之迷,隔胎之迷。【前阴已灭。经中阴身投胎。后阴出世。对前生事。亦复昏昧。】菩萨还这样,隔阴之迷。【这里(即临终。)岂容勉强作主宰。】这怎么可以勉强我要来修禅定,要来修别种宗教,我临命终要控制自己,要主宰,不可能,每个都倒,对前生的事情每个都倒,亦复昏昧,大家都昏昏沉沉,昏昧,【而侥幸】很幸运,侥幸【颟顸也。】糊里糊涂的想要得到一点幸运,就是说临命终没有幸运,不可以糊涂地想要得到幸运,颟顸就是迷迷糊糊,那读作han,颟顸,侥幸颟顸,就是说我们若想要临命终自己作主,作主宰,想要侥幸这个很幸运,这不是在抽签,没那个功力就是没办法,颟顸,就是糊涂,糊涂的意思叫做颟顸。

  【世有修行不精进之人。自谓今生修不圆满。来生再修。总有一生。可以修得圆满。】意思是说我们人不要有这种观念,【他不知有隔阴之昏。一转生。便不记得前生所修未满。幷不思修行。不能继续。前功尽废。岂不可惜哉?】就是很可惜,认真修行,这辈子就解决的意思。

  【解】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

  【讲】修行。唯有念佛。最为稳当。有信愿持名。(行也。)自己净业之力。更仗他弥陀愿力。佛以慈悲愿力。接引念佛众生。往生彼国。故一生所用之功。定不至唐捐。】不【(虚弃也。)】没有白费,功不唐捐就是没有白费,【到临终时。弥陀圣众现前。安慰引导。故得心无颠倒。自在往生也。】【()

  【解】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我们没办法控制,每个都倒,【特为保任此事。】特别保证这个事情,什么事情呢?你果然有办法念佛,一心不乱,临命终你就绝对会受到佛的感应,【所以】再三劝告你,【殷勤再劝发愿。】一定要发愿,【以愿能导行故也。(切肤刻骨。)】就像这个人很可恶,我绝对要让他死,你发这个愿,真的,你这辈子没让他死,下辈子就报应了,你就会让他死了,报仇,真的,所以我们不要发这个愿,不要发:我这辈子没报仇,我生生世世我绝对要报仇,你试试看!不要发这个愿,我生生世世绝对要让你痛苦,不要这样,你要说:生生世世我绝对要度你,我疼爱你,疼到你往生极乐世界为止,度你,要发这个愿,我这辈子度不了你,我下辈子再来,有功夫才讲这样,没功夫讲这些没有用,不要发愿要报仇,不要发愿我生生世世,他这辈子对不起我们,因果,没关系。我常常想:我们还有一条生命,他没让我们死就算很慈悲了,我们有三餐可吃,有经典可看,有佛号可念,又不用缴税金,世间再委屈的事情也忍耐得过了,就好了,没什么好计较,认真地想:就这样而已。

  【讲】此明佛意。我佛见一切众生。临终时倒乱之苦。特说此文。保任此事。果能念佛。一心不乱。临终必感佛现。所以殷勤恳切。再劝发愿。求生彼国。以愿之为力至大。以能导行故也。

  【解】问:佛既心作心是。】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何不竟言自佛。】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为胜。】为什么他要藉着阿弥陀佛,为什么不靠自己呢?你既然说我们的心就是佛,为什么不靠自己呢?为什么要靠他佛?【何也?

  【讲】此问答。乃破我法二种执情。问意。佛既心作心是。何不言自佛。而必以他佛之力为胜。必仗他力者。何也。】【()

  【解】答: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妙)若偏重自佛。(则是)[却成]我见颠倒。】这句话的意思我解释一下:

  【讲】答:此念佛是圆顿法门。同《华严经》: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之旨。佛。是众生心内之佛。众生。是佛心内众生。生心佛心。本来一体。】所以全在了他即自,他就是我们的心,佛就是我们的心,若讳言他佛,你若是坚持说是他佛,则是他见未忘…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三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