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真的马上消肿,口水会消炎,真的,你若被蜜蜂蛰到,赶快告诉我,OK!(法师笑)我们人的口水很毒,这张嘴是很毒,要人家好就说人家好,要人家坏就说人家坏,对不对?人家明明对他很好,稍微对他九件好,对他九十九件的好,有时候好意建议他,稍微跟他起冲突,所有你对他的恩情都否认掉,全都否认你,否认你没有关系,还讲你的坏话,讲那个听了……,幸好出家,不然会吐血,对不对?外人他不会分辨,所以这个破和合僧是很厉害、很厉害,非常、非常厉害,今天我们若到讲堂有一个福气,我教你们:正路教你们走,歹路教你们避,你到哪一间道场,能亲近的亲近,不能亲近的你赶快离开就好,都不能讲,都静默,静默就好,你不晓得有还是没有,真还是假,到底是哪一个对,你又不晓得,每一个到你面前讲,都讲他很委屈,对不对?每一个来讲都讲他很委屈,其实不是这样,每一件事情你若调查清楚,不是你想像的这样,你相信吗?每一件事情你若深入调查,不是你想像的这样子,刚好跟事实正好相反,他到你面前讲他很委屈,他怎样、怎样,不见得,都吹嘘的,有时候他是在害人,害得快死了,真的,对不对?所以这个破和合僧,这是几乎目前来讲大部分都会犯到,当然这里面戒律讲的破和合僧是很困难,要有一个假佛,当作他是佛,另外用一个僧轩跟这个佛打对台,当然末法是没有这样,末法简单讲就是你若在僧团讲是非,让他分裂,你就犯了,怎么修你都很困难,这是保证要下地狱的,所以来我这个讲堂有一个好处,戒律清净,全都不可以讲,对、不对都跟我们没关系,都放下,听师父的劝告,对不对?一心念佛,你来这里是要往生极乐世界,你不是要造恶的,对不对?你来这里造恶,你来讲堂做什么,对不对?你就是要求往生,求往生,听我的,真的也好,假的也好,这是非即使是真的,真的也不要听,对不对?假的也好,假的连听都不须要,这样就OK了,当作傻瓜全都没听到,都没听到,人家来打很多小报告,全都没听到,都没听到,人家若在讲:噢!那个法师多坏又多坏。嗯、嗯……。我们不要批评人家,对不对?我们不晓得他是真的、假的,真的我也不要批评,所以我这辈子这么会讲话就是这样,真的,所以有的人口臭,口臭,口臭就是口业造太多,我不会,我一天刷五次牙,口业实在很厉害,造口业的人最愚痴,对我们修行没有帮忙,又伤害到众生,又分裂众生,对我们一点都没有用,我们造这个口业做什么,对不对?所以说最傻的人就是造这个口业,再来,讲完没有人敢,若敢,也是菩萨,敢,也是菩萨,不怕死,黄金特攻队,那种才敢造口业。再来,【十恶者。身杀盗淫。口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贪嗔痴。五逆十恶极重之罪。为地狱之因。《十六观经•下品往生章》云: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劝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于念念中。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你看那么多恶业,临命终念佛还会往生,这种佛,世间人哪有办法像佛慈悲,慈悲到这种程度,哪有办法,哪有可能,对不对?【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此即十念成就。带业往生。虽居下下品。皆与补处菩萨俱。即是圆证三不退。】圆满证到三不退,【圆见三身。一生可以圆成佛果也。此种胜异。惟净宗所独有。故特点示。】【()
净土带业往生。人多怀疑。
昔有国王。问那先和尚】那先比丘【云:念佛带业往生。是事难信?
那先对曰:大王。】我请问你:【巨石置水沉否?
王曰:必沉。】一定沉下去的。
【先又曰:要令不沉。其可得乎?】要让这颗石头不要沉下去有可能吗?
【王曰:不可。
先又曰:若以巨石。置巨船上。不亦可乎?
王忽然领悟。若仗他力。自可不沉。
念佛众生。同仗弥陀大愿船之力。何难出离苦海。同赴乐邦莲池会耶。】再来:
【解】然据教道。】教道就是说我们所讲的有次第的教化叫做教道。【若是凡夫。则非初果等。】若是凡夫,就不是初果等。【若是二乘。则非菩萨等。若是异生。】把笔拿起来,若是异生,什么是异生?不与如来同体,不见法身,相异耳,法身是平等嘛!叫做同生嘛!见到法身是同生,这异生就是不见法身,与佛的本性不相应,不同,异生就是异佛的法身叫做异生。【则非同生】同生就是见到佛的法身【性等。】从头再读一遍:若是凡夫,当然不是初果阿罗汉,若是二乘人,当然不是菩萨,若是没有见到法身,与佛的本性相应的异生,当然不是同生的本性等。【又。念不退。非复异生。】不是再不见法身。非复异生【行不退。】意思就是说念不退,非复异生,念不退,当然不是再不见法身,非复异生,当然,念不退,当然不是再跟那些没有见到法身的众生一样,念不退的意思就是说就是见到法身,非复异生就是不是那些没有见到法身的菩萨了,这是见到法身的意思,所以叫做非复异生,简单讲就是不再是那一些不见法身,就是见法身的意思。行不退,【非仅见道。】“见道”的旁边写三个字:知小果。行不退就不是见道的那些小果,这是大菩萨。【位不退。非是人民。】“人民”的旁边写:烦恼的众生叫做人民。【躐等则成大妄。】你若要跳,一下子要跳上去,当然就是犯大妄语。(躐liè:超越。践踏。)【进步则舍故称。】若进去,就舍,所以进一步就舍,就舍,舍的意思就是舍三贤所以叫做舍。
【讲】此文进退双明。教道不乱。教中位次分明。】这个位分明,【丝毫不容紊乱。】不可以让你紊乱,【若是具足烦恼之凡夫。自然不是初果。见道位之圣人。若是但求自利之二乘。自然不是自他两利。常恒度生之菩萨。】这不简单,【若是异生性之三贤。】异生性就是不见法身之三贤,【未破无明。未证法身。不与如来体同。名异生性。】异生性,【自然不是破无明证法身。同生性之菩萨等。此是下位。未可躐等(超越也)】不可以超越他,不可以超越这个【上位。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成大妄语不可。】你还没有得到你说它得到,还没有证到,你说它证到,这成大妄语。
【又。念不退菩萨。已得同生性。】已经证到法身了,同生性,与佛同生(本性),与佛同一个法身性叫做同生性,【非复异生性。】已经不再是不见法身的。【行不退菩萨。已发大心。非仅见道之小果。位不退圣人。非是具足烦恼之人民。此是上位。未可仍称下名。】不可以称底下的名。【既已进步。而获新证。】所以要舍,【则舍故称。如登初地。则舍三贤之故名等。】再进一步就舍后面,进前面就舍后面,进前面就舍后面。
【解】(惟)[唯]极乐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一切俱非,一切俱是。
【讲】此点示圆超绝待。惟是极乐同居净土人民。约依正二报而论。悉皆超绝。一切俱非。是圆超。一切俱是。乃绝待。(绝诸对待,无有分别,故俱是。)一切俱非俱是者。以与佛同体。本来是佛。圆证三不退。故非凡夫。非二乘。非菩萨。】不是二乘人,不是菩萨,【以五住烦恼未尽。二种生死未了。故非是佛。此俱非义也。又。具足烦恼。是凡夫。宿种已熟。见思粗垢已落。是二乘。已回小向大。恒度众生。是菩萨。往生净土。是最后身。一生成佛。故是佛。此俱是义也。如下文云:】因此意思是说若说全不是,就是不是佛也不是菩萨,生死也没有了,烦恼也没有断,全都说是,就像佛这样庄严,往生净土,一辈子成就,补佛的位,全都是,全都不是,不是佛,全都是,有具足那些条件。【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是为不思议之妙门也。】底下:
【解】十方佛土。(极乐净宗,如此如此。)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我解释一下:十方诸佛的国土根本就没有这种名相,这种名相超一切的阶位,超一切的法门,只有极乐世界有,不是心性极致,这若不是我们的本性显现到最高超,平等相,持名它的不可思议,奇勋就是持名的不可思议的功力,弥陀的大愿,哪有可能有这种这么了不起的东西,这么奇巧的事情,不可思议的事情,念佛,这样就往生极乐世界,跟圣人一模一样,哪有这么好。
【讲】此承上文。所点示之胜异超绝。乃结归三种不思议因。谓十方无此等胜异超绝之名相。阶位。法门。唯极乐独有。
○心性之极致者。此论心要。以心性平等一相。即非凡夫。二乘。菩萨。佛。种种名相阶位。是名凡夫。二乘。菩萨。佛。差别名相阶位。此等名相阶位。皆称性缘起。】按照这个本性显现出来的缘起,所以缘起不离本性,本性就是缘起,【故曰极致。】再来:
○持名之奇勋者。此论境要。】境界的重要,【以一句佛号为境。佛号称性】就是以本性起来产生这个【不可思议】的力量【。以持名之奇勋。(功也。)】他的功力,【所感果报。亦不可思议。
○弥陀之大愿。此论法门要。以导师因中。所发四八之大愿。庄严极乐之依正。故得同居横具上三土。凡夫圆证三不退。心性之上非字。对末句。乃反显。若非三要不思议之力用。何以有此。】这句话我再解释一下,非心性之极致,哪里有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意思是说非心性之极致,非持名之奇勋,非弥陀之大愿,哪里有这样子十方诸佛净土所没有的,所以这个非贯穿三个字,非心性之极致,非持名之奇勋,非弥陀之大愿,哪里有这样样子的。
【解】一生补处者。只一生补佛位。】只要一辈子他就可以补佛的位。【如弥勒观音等。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实证补处。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数知[也]。】没办法从数量来了解。
【讲】上释不退。此释补处。一生补处…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三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