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二卷▪P11

  ..续本文上一页虽然是假的,但是会让你找到目标,语言虽然是假相,会让我们悟到实相,所以文字也是实相般若,语言也是实相的般若,文字当下就是般若,语言本身就是般若,只看你如何运用,所以阿难不坏假名,故乃称我,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耳根发这个耳识,心中清清楚楚来听这个圆音,圆音就是无缺陷、无偏、无执著,圆满之音,如空印空,名闻,意思就是说像空印空,空就是无所著、无所住,那么佛这样说,我这样听,所以说通达到本性清净的东西,佛在讲的时候也没有讲的这个语言,我在听也没有我在听的这个分别心,虽分别当下就通达清净的本性,就是我们的本性实相的东西,所以说如空印空,空就是无所著、无所住的东西,所以名闻。

  【讲】此别释我闻。实相无相。故非同凡夫之有我。实相无不相。故非同二乘之无我。】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凡夫,此别释我闻,实相无相,这不是非同凡夫,凡夫是执著我们这个四大假的色身当作是自己,这个色身是臭的、会烂的、是生灭的东西,不是真实的东西,不是像凡夫的有我,凡夫执著一个有我,实相无不相,故非同二乘之无我,声闻跟缘觉他知道这色身不是我,所以他就修这个空观,修这个空观,破这个执著,修这个空观,那么到后来,修到最后无我,无我,他无我的意思是说,破除这个我执,但是他还不知道我们这个清净心是绝对的我,清净心就是我们的本性,我们有一个真实的本性,所以诸佛菩萨说我们这个我是指我们绝对的本性,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我简单讲这个我也就是清净的本性,清净的本性,所以也不是二乘人的这个无我。【阿难乃随顺菩萨假我。随顺世间。假名为我。并无我见之与我慢。】意思是说他虽然称我而言,不是像众生的我见,自己的看法都对,我们众生一辈子在这个我见里面,都死在这两个字上,因为我们人他主观的意识很重,所以他不能接受客观的环境,我们这个世间人接受人家劝告的很少,接受人家建议的人也是很少,事实上我们人很傻,人家在跟我们讲这个道理,是他累积十年、二十年的经验,我们人很傻,这个人很慈悲,他这样劝告你,怎样劝告,我们都不听,有时候人家是累积,累积几十年的经验劝告你,但是因为我们没有遇到的话,会用我们这个我见,用我们这个我见,那么用我们这个我见就是说主观的意识,这个主观的意识会让我们产生对立性的敌人,我的见解就是怎样,我的见解就是怎样,我们人很自私,我们这个执著若遭受到逆境的时候,因为他以他自己的看法,现在人家很不满意他的看法,他就隐藏起来,说:这别人说的这不是我的意思,将这责任都推给别人,所以我们人是一种无知又无耻的动物,现在我的见解我认为这样对,做到一半,发觉这条路行不通,就说:这别人的意见,这不是我的意见。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推掉,事实上明明是他的意见,事实上就是他的意见,所以我见是我们修行很大的障碍,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全都听人家的,全都听人家的,我们今天无法办事情。有一个故事,经典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建一间房子,前面,人家说他要向南方,说帝王,帝王之向,向南方,现在建房子就向南方,说:你这样不行,向南方蜂窝很多,你要向北方。他再向北方,打掉,再向北方,向北方不好,北方,北方一吹会感冒,要向东方,他就向东,东也不好,东边,太阳升起一下子就照到日光,整天热呼呼的,西方不好,太阳西照,晚上睡觉会热,东南西北都建过了,不晓得要建向哪一边,都没有自己的意见这样也不可以,所以这种事情就是说我们有智慧,我们还要接受别人的看法跟意见作一个综合,适合我们的环境,我们人的我见也是很重,比如说他看到诸佛菩萨发那个愿很大,啊!我要到地狱救众生,谛闲大师有一个徒弟,谛闲大师刚好在修行,他徒弟说:师父!师父!我要学这地藏王菩萨,要到地狱救众生。他师父刚好拿一把香,说:来、来……。他以为他师父叫他做什么,他说:那尊地藏王菩萨。是啊!那把香触下去。啊!师父!你怎么拿香烧我。这把香你就受不了了,要下地狱救众生,你脑袋有没有坏掉。这束香你就受不了了,你要下地狱救众生,讲开玩笑的话。所以我们这个我见,就是说我们发的愿,就是说我们根本做不到,发的根本就是空虚的愿,空虚的愿,所以这个我见不管是在家、出家包括一切修行人,多多少少都有他自己的看法,多多少少都自己的看法,所以也不可以偏自己的看法,也不可以没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变成很难做,很难做,因此这世间的冲突,意见的不合,这是绝对存在的,你走到世间哪一个角落,哪一个时间都是这样,并无我见之与我慢,我慢就是高,将自己提很高,我慢高山不留德水,我慢的人他不可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也不可能修行,再好的东西到他身上都被排除,排除,留不住,所以我慢的人他就像开门见山,因为他不肯自己打开他的门,若打开他的门,第一个就我慢,开门就见山,因为他将自己看得很高,看得很高的时候,别人所说的就不能接受,就不能接受,我慢,你注意看,你注意看,每一个人讲话当中都有我慢,我慢,都有一介我存在,有的赞叹自己的意思,都批评别人,有在赞叹自己的意思,所以这个我慢是遍一切众生都有,遍一切众生都有,这个狗也有狗慢,这狗若在咬那个骨头,你若走近的时候……,不要靠过来,我现在在吃骨头,太过份我就咬你,慢,他若有得到一点利益的时候他就紧抓不放,他就不会管一切众生,所以这个斗争,这个社会,除非你往生极乐世界,要不然这世间你走到哪里都一样,所以人家若怎样修理我们,我都认为这很自然,这娑婆世界本来就是,没有一片、没有一寸、一尺的土地让我们安居,三界犹如火宅嘛!三界就像火宅,对不对?根本没有一个地方可住,对不对?你今天用菩萨心肠要去救一切众生,众生也是要让你死,一样,他不会很感恩你,你知道吗?所以只有哪一种人可以解脱,只有佛那种人能够解脱,他不管众生对他看法如何,我就做我的,你若要讲,你家的事,这是唯一的办法,就这样而已,你若说我要来要求别人,你不要批评我,拜托!你不要诽谤我,不可能的事情。人要怎么做,修行人也是很困难,你今天你跑到深山林中躲,人家说你是小乘的,你自私,今天你来都市度众生,人家也会说你不知道要修行,攀缘,就是被这个五欲六尘迷了,所以你到底是要躲到山上,还是要躲到山下,所以说一切法就问我们自己良心,我尽心尽力做,其余不重要,学佛就是学心安,要讲尽管讲,要批评尽管批评,所以因为众生的我见跟我慢,对不对?全都具足,因此自古迄今,像道安法师,东晋的道安法师将这个经典分作序分、正宗分跟流通分,人家就说他自作聪明,人家印度经典就没有这样分,到后来证于亲光,《佛地经论》来,亲光菩萨著作的《佛地经论》,证明他确确实实就是这样,对不对?大家都对他诽谤,所以说每一件事情若没到最终的目的你很难讲,因为每一个人这个见跟慢,他会将别人的优点看得一文不值,看得一文不值,你若常常出去你就会听到佛教一些闲言闲语,像我坐计程车,他就听到某某大师怎样,那么你走到哪里都有听到这些闲言闲语,你今天想,你想,他今天影响佛教这么大就像一根大柱子一样,这大柱子稍微缺一角,你是要将大柱子打倒,还是要拿外面那支栏竿撑着,很简单的事情,佛教里面的法师真的影响我们的实在是很有限,现在他稍微一点点缺陷,就要把他整死,现在剩下这支大柱子稍微掉落一个洞,稍微油漆就好,他现在不是,啊!百分之九十九对,你一分,百分之一不对,你这支柱子要整支砍掉,整支砍掉,整个佛门都倒,不是这样?你去看病,你去看医生,你去看医生的时候,先问医生:你的身体好还是坏,你管他的身体好还是坏,他若能治你的病你管医生的身体好还是坏?你听得懂我的意思吗?这个法师所护的法若有办法救度你,有办法超越你一切的痛苦、烦恼,你管法师他有修行没有修行,这样听得懂吗?佛门就是这样,今天我们若做百分之九十九好,零点一不好,该死,所以我现在很自在,我都躲起来,躲起来,因此我们说修行当中这个见跟慢绝对要去掉,不然佛门绝对乱的,真的,讲虽然这么讲也是很困难,人家说佛教一盘散沙,山头主义,门户之见这么深,是从哪里来的,大家都说大慈大悲,拜这个师父不可以拜别的,我这里没这种事,你要皈依我,你要再皈依我,你要再皈依一百个也没关系,反正你要结一百个法师的缘也没关系,这没关系,对不对?善财童子就五十三参,你们拜百个法师跟我无关,我没有这种心理,文殊讲堂的信徒是十方的,十方来,十方去,十方来,十方去,你要跑哪一间道场都跟我无关,来来去去都没事,不会要求你一定得到我这里,一定要供养,没这种事情,没这种事情,反而为了众生而起烦恼,所以说我无所见,也无所慢,一切随缘。【但不坏假名。故仍称我。非如凡夫妄执之实我。及与外道妄计之神我也。】外道,外道他这个妄计有一个神我,有一个神我。

  【耳根发耳识者。耳根。有浮尘胜义之分。】把笔拿起来,浮尘根,浮尘根就是我们今天的这个所谓的肉,肉耳,胜义类似神经,耳朵的神经系统,类似,不是真的哦!类似,浮尘根,有胜义根,浮尘根就是说浮在外面的,浮在外面很明显的这个耳朵这个肉,胜义就是类似今天的神经系统,但是事实上它不是神经系统,藉着胜义根而发识,而发识。【浮尘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粗四大所成。即今两耳。人人可见。胜义是清净四大所成。惟天眼圣眼能见。】惟有天眼圣人的眼睛看得到。【耳识依胜义根发。】这胜义根是微细的四大,又不是我们今天的神经系统,类似而已,所以有的人说这个胜义根是神经系统,我看有的人唯识学的注解,唯识学的注解胜义根就是我们所说的神经系统,这不对,胜义根…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二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