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二卷▪P78

  ..续本文上一页性,哪有像我们学佛那么好,没有,学佛每个都很好,不曾吵什么,所以说要发这个菩提心是生善益没那么简单,烦恼重,由此伏灭烦恼,伏不了,伏不了,那时候我们若懂得世间是痛苦,无常,我们用九想观,我们好好地精进,没有,没有人开示,对不对?我调研的时候才有交女朋友,现在国中的就乱七八糟了,国三的,像阿贵他儿子,志清他同班同学,国中二年级,国中毕业的时候,国中三年级,娶妻,小孩生小孩,十七岁而已,十七岁而已,讲真的,十七岁的人,一个女孩子,发育不好的人前面、后面分得清楚吗?你也好了,说的倒是真的,从前面看成后面,从后面看成前面,所以说现在这个社会很乱,很乱,小孩子乱搞,因此我们学佛也要有因缘,那是说我宿世刚好有根机,你知道吗?我学佛就是我在宿舍,大学一年级进去的时候住宿舍,住在宿舍的时候,因为那时候读逢甲大学的时候,心情很差,想我们这种料读这间(大学),心里很不甘愿,很不愿意读,先注册一下再办休学,或是要怎样再作打算,觉得很委屈,正托着下巴在那里想、想……,咦!外面一个佛学社的社长进来,他说:弟弟!你什么名字?那时候我很我慢,不理他:我姓林。你要不要参加佛学社?吃素吗?没有!佛学对人生很好。我说:跟哲学有关系吗?我那时候本来是要读台湾大学哲学系的,我高中读三组,高一进去读哲学,乙丁组的,高二,我父亲说读那个不就去顾龙发堂,不然顾精神病院,读哲学出来娶妻怎么养得饱?他就叫我读医学,读医学读一读,每天都在解剖,常常在解剖,我看到解剖又会发抖,我生生世世修不杀生戒,看杀那个青蛙,拿冰敷它,现在想起来很残忍,读医学一定要解剖,没办法,一定要解剖,到后来高三人家已经读一半了,最后几个月才再转甲组的,才再转甲组,三年刚好读甲、乙、丙、丁,程度太好了,你不知道,天才,天才,所以说就读这个甲组的,读这个甲组的,所以说那时候我就想跟哲学有关系,好!我研究看看。一听,第一堂课而已,第一堂课而已,就请一位居士来讲经,说:世间是痛苦的。我坐在那里,开悟。只听到这句而已,其他我没听很多,只听到这世间是痛苦的,这句而已,活了二十几年不晓得世间是痛苦的,是知道很痛苦,找不到要诀,不晓得要怎么办,我想人生整天吃饭、拉屎,吃饭、拉屎,一定有一条路可以解决我人生所有的问题,研究哲学,哲学也不能解决问题,研究心理学,心理学也不能解决问题,本来要去荷兰留学,留学回来,娶妻生子,当一个博士,也没什么。再来,大富人,我都想过,也没什么,人生到底是在活什么,那时候整个脑子都在打转,我们人,生生宿世,他有大修行的种子在,只要听到一句佛法,马上说……,宿世善根一下子就出来了,所以在大学一年级,所有的演讲每场都参加,《十四讲表》演讲每场都参加,考试,考第一名的,考试第一名的,才是厉害。暑假、寒假整个都在忏云法师那里,不然就李炳南老居士那里,不然就去凤山佛教莲社打佛七,所有休息的时间都用在佛法,一个成功的人背后一定有他的条件,不是像你们这样读法,考试,师父!可不可以不要考,去死好了,考一个讲表而已就不要考,非常差劲,不能吃一点苦,对不对?怎么会成就!所以说我们了解人生只要有这个佛法在,人生没有绝望的时候,永远没有绝望,他悟到这个人生,所以必须发菩提心,生善益,他就了解由此可以伏灭烦恼,世间人,我常常在说,你们这些当老师的人常常在解决人家的问题,为什么当老师的人本身就很多问题,当老师的人都劝告这些学生,教国中的:不要乱来。自己偷跑去讨客兄(红杏出墙),又不能讲,他是老师,对不对?又不能讲,我不是说每一个老师都这样,就是说这些老师有办法劝告这些学生,但是他遇到这个(感情)他照样没办法,束手无策,他书读多少,台湾大学,师范大学毕业,他遇到这种东西(感情)他照样投降,你问他: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哪有什么任何原因,你能够讲出什么原因吗?烦恼,无始劫以来这种感情的东西就是烦恼的东西,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没有任何理由,对不对?所以老师有办法劝告同学你怎么样、怎么样,自己遇到没办法。学生若在打架,学生若在打架,他就说:林同学!你怎么脾气这么坏,你忍耐一点嘛!回去三更半夜常常听到老师他家吵闹不休,两点,打得很严重,对不对?他都劝告学生不要打架,告诉他:你要乖一点,以后才会有成就,对不对?若打架,隔天都不敢跟学生讲,若打架,钟老师!你昨天也打架。反而被看到(法师笑),所以说人他没有接触到佛法,我告诉你,只要没有接触佛法,包括博士、硕士,即使是世间的伟人,没有一个有办法的,一个都没有,一个都没有办法,绝对没办法,只有佛法彻彻底底地觉悟你的人生,觉悟你的人生,知道吗?所以要注意!佛法是太好了,太好了,是灭破恶益,是灭恶,破恶,灭就是破这个恶,可以破这个恶,悟证一体三宝,什么叫做一体三宝?佛就是有智慧的人,法就是佛讲的真理,僧就是依照佛的智慧,依照佛讲的真理的法,综合就是僧,是入理益也,能够入这个理体的这个好处,好处。

  【讲】此明念三宝四益。念三宝是从四悉檀获益。】得到利益。【以同居净土凡夫。创闻】就是【(昔所未闻,今始得闻)情与无情。同宣妙法。大喜遍身。】太欢喜,【是欢喜益。外与别相三宝。】别相就是事相,把笔拿起来,别相三宝旁边与一个:事相。【内与一体三宝。】理体就是事理圆融,【气分交接。必能发菩提心】,什么叫做菩提心?【(即起信论:直心、深心、大悲心)。】但是这三心大家都误会,都认为直心就是直的个性,这完全错误,比如说一个人犯错,当场就让人难堪,骂人、指责人,让人家下不了台,对不对?除非说明师在教徒弟才有这样,要成就他,不然一般的众生他怎么有办法接受这种的态度,对不对?现在他骂人,他就说:我这种人很直心,我这种人, 不虚伪。他以为一直责备别人他就是很直心,错了,你要拿笔写清楚,那个直心是通达本性的意思,你要搞清楚,直心就是没有弯曲,直心就是本性,从本性散发出来的那个清净念叫做直心,搞清楚,不是说我没有风度,我脾气坏,你不对,我直接纠正你,那叫做直心,那不叫直心,那叫做没有修养,直心是什么?两个人若在吵架:我这种人很直心。我这种人很直心,我这种人不会讲虚伪的话,佛经讲的要直心,假藉这句来自我解释,自己没有修养还说是直心,直心不是这样,直心就是不弯曲,只有本性才不弯曲,意识心会弯曲,我们的意识有主观的色彩,我们会丑化一个人,会扭曲别人的形象,这个根本谈不上直心,只要你第六意识未断,只要你第七意识未断,没有一个人直心,简单讲第六意识的执著,第六意识的分别,第七意识的执著,永远存在主观,扭曲丑化别人的形象,直心不是这样子,深心就是不动,不动摇,你怎样他就是不被你摇动,叫做深心,大悲心就是从本性散发出同体大悲,怜愍一切众生,所以发菩提心没那么简单。【是生善益。由此发心起行。或伏烦恼。或断烦恼。喻如浊水静深不动。】浊的水静深不动。【灰土自沉。】灰,浮在上面的灰慢慢沉下去,【清水现前(是伏)。】暂伏,因为沉底的灰土没有去掉。底下说:【去泥纯水。】去掉下面的肮脏,【搅亦不浊(是断)。】所以我们今天要断烦恼,不可以伏烦恼,你暂时,暂时伏这个烦恼没有用的,所以我们将来一定会讲《六祖坛经》,一定会讲《楞严经》,讲《六祖坛经》,这辈子一定要讲《大珠和尚顿悟法门》,一定要讲,绝对要讲,那是直入本心,只要你这部经听完,可以缩短你三十年的功夫,三十年,你今天学佛的目的是为什么?出家的目的是为什么?你今天你学佛的目的要做什么?你出家的目的要做什么?要了生死,生死要如何了?讲啊!是不是每天都在那里拜佛、念佛,拜佛、念佛,不要去听经,每天拜佛用功,那是意识心,你要分清楚,所以善知识很重要,这辈子你没有找到本性,那很难,你找不到你的本性,那很难,没有办法用功,一个住茅蓬的下来山下,下来山下,二十年,二十年,他来找我,他来找我,告诉我:慧律法师!我在茅蓬用功二十年,还没有找到自己。就是没有找到本性。我说:你哪一点没有找到?他说:我就一直在找、一直在找、一直在观照。我说:错了,你这样到死也找不到。他说:啊!观照,能观,我能够观照我的心,这个念头,这样不对?我说:不对,能观是病,不是禅。能够观照的那个念头一样是不对,有能所嘛!还是有能、有所嘛!所以坐跟观都是病,不是禅,那要怎么修行?我说:不要修行。不要修行,那这样怎么见性?我说:要修行。他说:你在讲什么?简单讲就是说你必须在每一个时间的动点上要观空,当体全部放下,不是不可以用观的,用观的一定死路一条,用观的就是落入意识的能所,你怎么能够观呢?我每一个念头放下、放下……,放久了那个水没有任何的染污,啪!般若智慧马上现前,那个才是自己的东西。哇!站起来顶礼,顶礼,顶礼,要顶礼:我今天住茅蓬二十年,来这里找到宝贝,真的,真的,我说:其实你也不用来找,放下就是,在你的茅蓬里面也有宝贝,二十四个小时走到哪里,你的内心就有宝贝,其实你不用来,是你自家的珍宝你让它迷失了,你来找我,我只是跟你点醒而已,你找什么呢?对不对?哪有什么好找,本性当下放下就是,你要找什么东西,你愈找就愈远,愈找,离本性就愈远,你要如何找?太棒了,太棒了。他说:法师!我要回去了。我说:本来就没有来要回去那里(法师笑)。太棒了,太棒了,太棒了,实在真的很好,所以说这样他就知道修行是什么,你那个静深不动,灰土自沉,清水现前,那个不是功夫,我用观照的,观照,观照……,观照,我要观…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二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