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P11

  ..续本文上一页说要毁谤也要求往生那永远不可能,因此说修行很难实在是很简单,我们常常要告诉自己:修行很简单,很简单,修行只有几个原则,你若守住就很简单,从今以后你不看别人过错,顾好我这颗清净心,自己家里的事情就乱七八糟你还管别人,照顾这颗心,日子也好过,也不会去讲别人的是非,也不会去凶人家,也没有敌人,不会去讲别人的坏话怎么会有敌人呢?修行是很简单的事,不理人家就好了,随缘,对不对?他犯国法,有国家,犯了法律,国家会治裁他,你也不用对他那样,对不对?所以二十四小时都照顾这颗清净心,修行是很简单的事,不是很困难,也比较好过日子,所以说理则心境圆融,这个本体来讲心跟境是很圆融的,那么自具十乘观法,把笔拿起来,十乘观法是用十种法合成一辆车乘,意思是说用十种方法合起来做成一辆车,十乘就是用十种方法来修行某一种法门,出自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法华玄义》,那么十乘观法,藏教的十乘观法,通教的十乘观法,别教的十乘观法,圆教的十乘观法,统统不一样,藏、通、别、圆,天台宗的判教,四教: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四种十乘观法统统不一样,那么因为讲的要牵涉到天台宗的思想,这讲下去就很长,所以藏、通、别、圆各有十乘观法不同,简单讲就是说用十种方法去修一种行,简单讲就是这样,“以天台性具法门”,天台宗的本性一念具足三千,这后面会谈到,性具就是本性具足一切法,天台宗就是说我们的本性有无量的光明,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因缘果报,天台宗性具法门,性具法门。“释甚难希有之教”,来解释很难希有的这个教法,这是佛的一代,四十九年所讲的说法,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把它解释完了,很清楚。“诚为甚深法要”,之大讲是很深的法要。

  【净土资粮。顾其文约义丰。】义丰,看它这个文章,文约就是简的意思,简单那个简,意思就是说他所著作的这个书文章很短,但是它的义理很丰富,【语近旨远。】(语近就是说大家都清楚,语近就是说讲的这个语言让人感觉很贴切,)语近就是说很贴切。旨远就是它的含义很深。远就是深的意思。【讲贯者衆。精诣罕觏。】讲贯者众就是说讲这人经典的人,讲这个佛法的人讲得很通达,人很多,但是很精通的人很少。罕觏,觏就是见的意思,罕“觏”就是见的意思。精诣罕覯就是说真的很深入,很精通这本《弥陀经》的人很少、很少,很少、很少。

  【圆瑛法师为当今龙象。大乘司南。】司南就是指南,指南针,就是你一根针在指导我们往哪里去,大乘佛法的司南,司南简单讲就是正确的方向。【讲席之盛。四方向往。】他讲经是真的很殊胜,四方,十方的人,全都向往。【既以高座敷扬之语。】既然以这个高座,高座就是说坐在台上这样,敷扬就是布施佛法出去之语。所以【录成《弥陀经讲义》。】意思就是说讲经的资料收集起来,就变成《弥陀经》的讲义。【兹又录成弥陀要解讲义。俾未获亲侍讲筵者。亦得均沾法乳。】让那些不能亲自来接近的人,不能接近演讲的人,就像我们今天不能来听演讲的人,就听录音带(,不能听演讲的人就听录音带)。亦得均沾法乳,大家全都可以喝到这个甘露法雨,法雨就是法乳,喝下去大家都可以长养圣胎,可以了生脱死。【开启愚蒙。】就是说启发这个愚痴的众生。【大慈悲心。善巧方便。引领玄模。】“玄模”就是无知,迷迷糊糊的。引导那一些迷迷糊糊的人(,玄模,引领玄模意思是说……,简单讲就是说引导我们)进入一个深奥的境界。玄模就是说很深奥的境界,不为大众所知,把我们善巧引入那个境界。【不胜庆喜。】实在是真的很荣幸。

  【乃承不弃。】多一个字,公就是说……,那里少印一个字,乃承公不弃,因为他写这个序文嘛!表示说尊重一下,公就是你,承蒙你的不弃。【索为序引。】索就是要求。要求我来写这个序引,一个序文。【粗述所怀。】粗就是简单的意思,简单,【藉资赞劝。】大家来合作来出钱,藉资就是大家藉着金钱,大家来合作来赞助,来劝化。【仰冀世贤。】仰就是对长辈叫做仰,冀就是希望。希望世间的贤人【普共流通。】希望大家能够来流通。【传灯无尽。】灯就是佛的智慧。就是传这个慧命的意思,传这个慧命能够无尽。【同栖神于安养。】安养就是极乐世界(,安养就是极乐世界)。大家可以一起到极乐世界,【指大觉以为期尔。】指就是说指日可待,意思是说到了那一天大家同一个方向,向着大觉就是佛,大家都向这个佛的境界继续来希望,以期尔就是希望,就是把希望放在将来的大彻大悟成佛,意思就是这样。我们以前这全都是在讲解这个序文,一般在讲经很少人在讲这个序文,但是因为这本很重要,过去可能其他的法师好像不曾讲过,所以我发一个心来讲解,若有讲解错误的地方请诸位包涵,因为我还在学习,跟诸位研究(众鼓掌)。我们研究序文之后,就要进入正式讲解经典,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五月一日靳】jìn【云鹏敬序

  

  民国三十六年农历五月十二日,为圆瑛老法师七十初度之辰,弟子辈以祝暇请:

  师曰:吾侪修出世法,尔等欲以世俗陋习相渎,修持谓何矣?顾弟子辈以师德腊俱高,无以将意,若有不能已者。斌曰:法师一生,说法度人,愿力弥广。所著阿弥陀经讲义乃度生宝筏。原阿弥陀佛大愿,普摄十方念佛众生,同往西方授记作佛;与佛同一无量光寿命。法师讲义,即宏此义,以此言寿,何寿如之!以此为祝,则世法转成佛法,且可宏法于无尽。吾侪印送此书,以当祝暇,庶几不违诰诫,而弟子尊师之意,亦可得达。乃以此意请,幸蒙首肯,弟子亦欢喜无量。乃书其缘起于此,即以为老法师寿。

  

民国三十六年孟春乐慧斌敬述

  

圆瑛法汇序一

  圆瑛上人,吾闽产也。幼失怙恃,依季父教养,颖悟绝人。甫成年,即受牒度,于石鼓山之涌泉寺,早参三昧,夙擅谭经,素以宏化利生为本愿。初主宁波接待寺,倡办宁波佛教孤儿院;次至泉州,重兴开元寺,创办开元慈儿院,孤露子弟,薰育者众。旋历内地,并南洋群岛,周流说法,于大乘教义,多所阐明。生平著作,编成法汇。近被推为宁波天童、七塔,二大丛林及中国佛教会首席。去年天童寺不戒于火,上人则奔走四方,募化重修,规模闳敞,为四明道场之冠。间亦稍治生产,为发展化育基金,是皆躬行实践,以求达其利济宏愿,固不仅以舌粲莲花见称也。今秋上人,莅京说法,持示所讲《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讲义》。其所发挥演绎,皆切于护国爱人,旨趣之宏,足维风化,爰乐而为之序。

  

民国二十二年十月

  

闽侯林森敬撰

  

序二

  如来知见,众生同具,佛若不说,谁能自知?故我世尊,示生世间,成等正觉;普为九界众生,随机宣说妙法,必使机理双契,解行俱圆,以致断惑证真,复本心性而已。又以钝根众生,断证难期,一经再生,进一退万;一乘上士,亲证法身,不历僧祇,速成佛道等因缘;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法门。俾九法界上圣下凡,同于现生往生西方。上士则圆满菩提,下根亦亲登不退。其保护抚育之恩,穷劫说不能尽矣。是知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也。当此末法,人根陋劣,寿命短促,知识希少,魔外纵横;若无此法,其何能淑?以故法流震旦二千年来,所有智识,或专或兼,或显或潜,各修此法,以期究竟自利利他也。圆瑛法师,宿具慧根,久研教观。迹虽住持宗门,心实注重净土。然圆人受法,无法不圆;随人意乐,为讲诸经。佛学书局,汇集诸著,排印流通,名为圆瑛法汇,首以阿弥陀经注,以示法师注重净土之意。窃以浙江昔有云栖法汇,近有谛闲讲录,圆瑛法汇,同为险道之导师,苦海之慈航;有缘遇者,何幸如之!光粥饭庸僧,除念佛外,一无所知;承师不弃,命为序引。只得略陈所知,以塞其责。而文不贴题,一任大通家之指斥讥诮云尔。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首夏

  

古莘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序四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中观论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无我”。由是观之,可知佛之对机设教,原无定法之可言也。是故众生中有应闻四谛而得度者,佛即为之说四谛。有应闻十二因缘而得度者,佛即为之说十二因缘。有应闻六度万行而得度者,佛即为之说六度万行。乃至有应闻空而得度者,佛即为之说空。有应闻有而得度者,佛即为之说有。佛法自汉明帝以后,传至东土,迄今二千余年,各宗次第建立。大乘教中,三论宗、禅宗,多属空之法门,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士宗、真言宗中,多属有之法门。如金刚般若经、仁王护国般若经、心经等,则空之类也。阿弥陀经、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等,则有之类也。以俗谛言:说空则不应说有,说有则不应说空。然而以真谛言:则说空正不妨说有,说有正不妨说空。此则超情离见之旨,非凡夫思量所能测度者也。圆瑛法师,既具智慧,复有辩才。于金刚般若经、仁王护国般若经、心经、阿弥陀经、法华经及大乘起信论,演讲之余,并加注释,陈义精深,属词雅畅。不知者观之,以为空有并谈,未免矛盾。而知者观之,则赞叹其空有双融,正符我佛对机设教,无有定法之深旨矣。今上梅佛学书局,取法师之名著述,汇刻而流通之,宏法功德,曷其有极哉!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