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禅师,有悟,有所觉悟。【大明隆庆五年。】明朝,把笔拿起来,西元1571年,是隆庆五年(,西元1571年,隆庆五年),就是四百多年前(,四百多年前),这个祖师大德。【至杭之五云山。见五色彩云。栖于西坞。】坞,wù坞,四声坞,可恶的那个音,wù,那个是村的意思,村庄的意思,坞,以前这个坞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村的意思,就是村,西村,在这个西村,这西村方面有一个五色的彩云。【复观山明水秀。遂结茅居焉。后以道德所感。远近来归。成为丛林。名云栖寺。】云栖寺。【文殊菩萨。化为童子。】这文殊菩萨化作童子来,【来参大师。】所以我很怕菩萨化身来我们文殊讲堂参我,所以我都将你们当作菩萨你们知道吗?我们这里不晓得哪一尊再来的,我们不晓得,所以我就是有看过这个我会怕,万一你们是菩萨来的,哇!惨了,所以我都很尊重你们,很赞叹你们,很赞叹低谷产,你们是菩萨,我是凡夫,不要考我,文殊菩萨化作童子来参大师。
【师见问曰:两脚有泥。必是远来客。
童子曰:闻知莲池水。特来洗一洗。】听到这个莲池的水,我特别来洗一下,闻知莲池水,特来洗一洗。
【师曰:莲池深万丈。不怕淹死你。】师说:莲池深万丈,不怕淹死你吗?
【童子曰:两手攀虚空。一脚踏到底。】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是菩萨的举手,我们这里若是菩萨的举手,不要考我,若没有暂时不是……,我不是菩萨,是由我来解释一下。菩萨的举手,开悟的举手,开悟的,这句一看就知道了,见性的一看,就知道这句什么意思。童子曰:闻知莲池水,特来洗一洗。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听说你莲池大师非常……很伟大,你相当了不起,水就是佛法饱满,大智慧的意思,特来洗一洗,就是特别来参,特别要来学习,特别要来彻悟了解一下,洗一洗就是特别来参,要来参一下。师曰,莲池大师就说:莲池深万丈,不怕淹死你。意思是说:我这个佛法是很深奥,你不怕迷迷糊糊搞不清楚,无法了悟这么深奥的东西,莲池深万丈意思是说,我莲池大师这个佛法是万丈深渊,来的时候淹死你意思就是搞迷糊,你不怕被迷糊掉,你弄不清楚不能彻悟。童子因为是文殊师利菩萨化身的:两手攀虚空,一脚踏到底。两手攀虚空意思是说,手想抓但是虚空是无所著的东西,我双手想要依止,就是依止在无所住的地方,一脚踏到底,我一心直接悟入究竟的本性,看你多深奥,一下子就踏到底,听得懂吗?我看这句也是悟出来的,这句只能这样解释而已,因为这句没解释,现在无法解释,暂时听我,对不对?一脚踏到底,就是我们这个本性无所住当下就悟到本性,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地方,一脚踏到底就是无,全都彻悟,究竟,到底就是究竟,彻悟的意思。
○【今称云栖和尚者。不敢直呼其讳。重其人也。梵语和尚。此云力生。以有力能生弟子智慧。】蕅益,【蕅公】就是蕅益大师,【从其塔前受戒。故称和尚。】在他的塔前受戒。
【著为疏钞者。将此经着疏解释。恐浅智未了。】智慧很浅的人不能了解,他就著这个钞解疏,【复着钞解疏。】用这个钞来解释这个疏,因为疏比较深奥,钞,再浅一点。【婆心特切。】很亲切,很深心,切,切要,心很切。【足见其为法为人之处。】为了这个法,为了这个人。(为法为人:为了这个法,为了众生)【广大者。文言浩瀚。】这太大、太大,太深奥、太深奥,太广、太广。【精微者。义理明妙。一经要旨。阐发显了。可谓尽美矣。又尽善也。】所以著这个疏钞,意思是说这个经用这个疏来解释,疏又很深奥又用钞来解释,意思就是说为法、为人,因为广大,文言很多、很多,这样它才有办法显示出来,显化出来。
【幽溪师伯者。幽溪地名。即天台山幽溪高明寺。传灯大师道场。大师俗姓叶。少从映庵禅师出家。后弘扬念佛法门。每临登座。天乐鸣空。】就是要登台讲经的时候,天空中就是有奏乐,就是有奏乐,就像讲堂,我若要就座就有放录音带(“录音带”这几个字法师讲的声音与前面的字句低了很多),差这么多,我要就座不是天乐鸣空,是放录音带。【大众俱闻。】大家都听到。【蕅公是其侄辈。】侄子辈。【亦以地尊称其人。曰幽溪师伯。】师伯,幽溪师伯,就是传灯大师的道场,传灯大师在讲经都有天乐鸣空。
○【圆中钞者。圆中。是圆融中道之理。真】谛【俗】谛【中】谛【三谛。】真谛是讲空的思想,俗谛是讲有,是假有的思想,中是讲中道的思想,所以说真谛是讲空,俗谛是讲有,中谛是讲中,谛就是真理。【圆融无碍。】你若讲到真谛就包括俗谛跟中谛,你讲空,你讲真谛就不离俗谛、中谛,讲俗谛就不离真谛跟中谛,讲中谛就不离真俗二谛,所以说真俗中三谛是一心三谛,圆融无碍,【故名圆中。幽溪大师。以圆中之理。钞释弥陀略解。称为弥陀圆中钞。略解是苏州北禅寺。大佑法师所著。】这本书就是苏州的北禅寺,大佑法师所作的。
【高深洪博者。赞圆中之理。】很圆融。【是最上第一义谛。如须弥之高。】须弥山那么高。【是无边无尽法界。如沧海之深。】沧海就是四大海,很多、很多海的意思,沧海就是大海的意思,无量无边。【洪博即广大也。圆中之理。包太虚。】圆中的理就是包太虚,【周沙界。故曰洪博。】高深洪博。
【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者。】大家都看到。【以喻二书幷行于世。如日月之丽中天。】就是像日月在天空中那么光亮。【凡有目者。】只要有眼睛的人。【皆能睹见两轮并耀。】能够看到日,能够看到月,白天看到日,晚上看到月,就是这两本书,有眼睛的人就是说有慧眼的人,大家都了解这两本书很好,很了解,很清楚。【光华焕发。若无目者。则日月虽明。彼亦无见。】意思是说这两本书虽然很好,无目就是说智慧不够,比喻智慧不够,凡有目就是说智慧够的,大家都看到这两本书看得清清楚楚,叫做皆能睹见两轮并耀,光华焕发,若是没有眼睛的人,就是若智慧不够的人,虽然日月难明,那两本书虽然写得很好,彼亦无见,他也是看不清楚,就是说没有用粗浅的来讲解,写得太深奥,也没有办法去了解,虽然是写得那么好也没有办法了解。【意以二书利于夙根有智之者。不能及于下根无智之人。】没有智慧的人。所以,底下:
【序】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那个读jiē没有错吧!对吧!阶,信愿难阶。
【讲】此数语。即着述要解之发起因缘。】意思是说他为什么要来作这本《要解》,就是因为文章很丰富,义理很繁,边涯莫测就是很深奥、很深奥,没有人能够了解,初机浅识,初机的人无法了解,信愿难阶就是不能入门,所以他要作这本《要解》,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蕅益大量他为什么要来作这个《要解》的原理,所以说【承上《弥陀疏钞》。与《圆中钞》。】《弥陀(经的)疏钞》跟《圆中钞》,【特以文广为富。】这个文章很深奥、很广、很丰富。【义多曰繁。】义理很多叫做很繁。【边际涯畔。】涯,天涯,涯畔是说很高深,无量无边没有这个畔,【莫能测度。或致初机之人。依之生信发愿为难。】要按照这两本书来发愿,非常、非常地难。【程度不及。】就是程度不够。【故曰信愿难阶。上序古疏讲竟。】他要发出这个信心,他要发起这个愿,根本就是不可能,不可能。请打开《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乙二 序 今解
【序】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也)。】意思就是说,“弗”就是不,“揣”就是衡量。
【讲】承上发起因缘。故不揣自己庸碌无能。】没有衡量我自己是一个【愚暗无智。再述《要解》。此大师自谦语。作者谓之圣。述者谓之贤。不敢与二翁。竞争其异彩。】二翁就是云栖和尚跟幽溪师伯,幽溪师伯。云栖和尚跟幽溪师伯这两位,我不敢说要跟……,我作这个《要解》,【亦不必与】云栖和尚,跟幽溪师伯这【二翁。】这个“竞异”就是互相放这个光彩,互相竞争说哪一个比较行,哪一个比较行,我不敢说跟这二位来互相竞争,也不必一定跟二位【强唱其同调也。】他们这样写,我就这样写,也不必一定要相同,意思是说我作这本《要解》有我自己的看法,我不敢说跟这二位高僧大德互相来争夺,说哪一个比较行,也不必说一定跟这二位勉强相同,简单解释就是这样。底下看大字的:
【序】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譬如从旁边看就变峰,从横的来看就变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这句话意思是说譬如侧看成峰,把笔拿起来,峰,高而尖的山岭叫做峰,什么是岭?山脉的干系叫做岭,峰跟岭不同,峰是从侧面看,岭是从横的(。简单讲这个岭就是山脉的一个轮廓,这个轮廓,整个山脉的轮廓,若峰就是山尖,山顶,意思是说整个山看你是横的看还是直的看都不同。譬如侧看成峰,峰就是高而尖的山顶叫做峰,横看成岭,岭就是山脉的干系,山脉主要的干系,一个轮廓)。纵然皆不尽庐山真境意思就是说:全都无法看到全部的庐山真面目,但是也不失为大家都有看到庐山,我们简单讲就是大家都来文殊讲堂,你看到你有来文殊讲堂吗?有,在一楼,他在二楼听,他在三楼,他在四楼,虽然无法看到整栋,无法同时看到一楼、二楼、三楼、四楼、五楼,但是大家都有来讲堂,意思就是说我们若悟道,悟道的人有的看到全部,有的看到部分,虽然没有看到全体,但是已经有了解本性的东西,简单比喻就是这样。底下解释:
【(将释经文。五重玄义。)】
这是天台宗在讲的,每一本经要讲以前都讲这五重玄义,讲这个五重玄义,这是比喻。看这个
【讲】此举喻。其喻是苏东坡游庐山诗。
诗曰: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的看像岭,那么从侧面看,侧面看就变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远的,近的,…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