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下就提到事,讲到事相就会归这个本体,这叫做理事无碍的法界,事事无碍的法界每一个事相当下就是本性,不用经过理体的这个桥梁来扩大这个思想,它当下这个事相就是我们的本性,每一个本性就是我们的事相,所以每个事相他就能够柔软去交换一切法界的东西,因为在一点就表示一切无量的法界,无量的法界不能离开当下这一念,没什么眼神,你看看!不是要要求师父讲深奥一点,像瞌睡鸡一样,其余不必广举,【名异体一。】名不同,名不同,但是本体是相同,要说【如来藏。】也好,【一真法界。】也好,【亦实相也。】这就是我们在讲的,讲我们的本性,看你要藉着哪一本经的角度来解释都可以。
【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就是平等,在平等的旁边多写二个字:绝对平等。绝对的平等,所谓绝对的平等他是证悟到空性,就是实相。【实相之体最深。最关紧要。不得不详细讲明。静心察听。自能领会。若明实相。是为悟大乘理。】实相就是真实之相,我们所讲的平等,实相这个本体是很重要,最为要紧,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的本性是什么东西,我们清净心,冷静来观察,自能领会,但是我觉得要悟到这个本性不是很简单,在座诸位!一个开悟的圣者他怎么过日子,开悟的圣者他照常吃饭,他若有业障,照常会眼睛痛,会腹泻,但是他的心非常、非常地平静,他没有恨,没有一切嗔恨心,虽然他对一切众生态度不同,但是他绝对去体会平等的东西,他不曾动一个念头去害人,不曾动这个念头去恨人,开悟的人他二十四小时就是享受他的生命,从他的本性散发出这个无诤的念头,散发出这个慈悲的念头,散发出这个不怕死的念头,他对生死非常地达观,生死当下一念,证悟本性的人他不怕死,因为他知道生就是死,死就是生,这是凡夫之相,生就是不生,死也不死,这是圣人的阶段,所以我们若要修持《六祖坛经》非常重要,我们要能体会这个本性,但是本性又不是用体会的,本性要去悟,简单讲若要领悟本性必须要去回光返照,要慢慢慢慢,一天一天去去掉这个烦恼,事实上本性不是说一天一天去去掉这个烦恼,他就能达到开悟的境界,绝对没有办法,我们说去掉这个习性,这是凡夫小乘,用到唯识学在讲的,还是渐教小根器,若真的说我们的本性没有渐渐去掉这个习气,渐渐去掉这个习气,一悟,就到如来地,所以我们这个天台宗的思想,说: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显。这是很大的问题,过去很多人研究这个天台宗,但是天台宗成就的人却非常有限,非常有限,为什么呢?他不是和禅宗……,这个天台宗的意思修这个三止三观,空、假、中,从这个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显,却是在禅宗的顿悟的这个佛法当中,这样讲是不对,无明不能分分破,无明分分破,那是枝末无明,若根本无明一断,就像头被砍下来,人的生命阐失去,意思是说无明被斩断的时候当下见到本性,这个无明不能一样一样破掉,无明当下若破掉,能够一样一样去掉,是枝末无明,不是根本无明,若根本无明一破下去,马上见到本性,人马上成佛,一悟即入如来地,所以天台宗的思想有很多地方须要再研究,须要再参考,当然它有了不起的地方,实实在在来讲,禅宗才是最接近我们佛性的东西,所以禅宗在讲这个无明不能一品一品来破,既然无明能一品一品来破,这样就形成对立,变成我们这个本性能够一样一样,慢慢慢慢来见,慢慢慢慢来见,这个不对,你永远见不到本性,本性最强烈的东西就是我们这微细的根本无明,这个根本无明斩下去就像我们头颅砍下去一样,头砍下去人一定要死,无明斩下去一定要破,马上见到本性,人头颅砍下去一定要死,绝对没有救,无明砍下去,根本无明砍下去,断,他马上见到酌情,一悟,马上入如来地,所以在这个天台宗讲是讲无明会分分破,在禅宗讲这是不对的,没有人这样破法,这样要破到何时,无明切成四十二分,你要破到何时才能见到我们的本性,意思是说污染的东西可以一分、一分破,若这样我们的本性就变成不是绝对的东西,所以天台宗,人家讲的这个思想有问题,思想有问题,他的看法一些禅宗不能苟同,所以禅宗的人不修天台宗,修天台宗,今天跟修禅宗你能看,修禅宗的人成就的会很多,成就的人很多,修天台宗成就的人也有,智者大师、慧思禅师也有,这我们也不能否认的,因为天台宗的思想跟禅宗的思想完全不同,天台宗的思想承认无明能够分分破,禅宗来讲这样解释根本就不对,无明这是根本的东西它不能一分、一分来破,一分、一分来破是对立性的东西,这样不能见到本性,见到本性当下斩下去,根本无明去掉就见到本性,不能慢慢来破,所以若明实相,是为悟大乘理,大乘的道理。
【先讲无相之实相。无相者。离虚妄相也。《金刚经》云:凡所有(诸法)相。皆是虚妄。】所谓虚妄就是这个相【(有生有灭故属虚妄)】的东西。【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如来就是本性,不是释迦牟尼佛,你若看到种种的相,非相,离开这个相,简单讲非相就是无所著,不要执著这个相,若见诸相,不执著这个相,非相不是否认的意思,是离相,若见诸相而能够离这个相的执著,即见到本性,就看到我们的本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样,【非相即离相。意谓若见所有虚妄诸相。能离虚妄之相。即见真实之相。真实之相。即是法身如来。】真实之相就是法身如来。【故曰即见如来。此即无相】无相就是【(无虚妄相故真实)之实相也。】再来讲:
【次讲无不相之实相。无不相者。】意思是说【不是没有真实相也。】意思是每一法都是真实之相。虽然它是虚妄之相,但是当下每一个相就是实相,【诸法虽妄。妄中有真。】虚妄当中有真,【诸法生灭。生灭之中。有个不生灭性。】这句话你一定要注意听,这句话你一定要注意听,生灭法中有一个不生不灭性,这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包括出家、在家,没有一个搞清楚的,全都解释错误,它意思是说这个生灭法当中,我们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这不对的,不是这个意思,你要搞清楚,意思是说生灭法当中你若悟到生灭就是假的东西,这才是不生不灭的本性,你不要当作生灭法当中又另外有一个地方,能够找到不生不灭的本性,严重的错误,意思是离开这个生灭法当中又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那本性是什么东西,本性是什么东西,本性就变成二元论,生灭跟不生灭的和合的东西,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这种根本就不是叫做本性,所以我们从经典看,噢!看到生灭法当中有一个不生灭性,一直认为我们这个色身当中有一个本性,色身当中有一个本性,不是这个意思,色身里面不是一个本性,外面也有本性,你若说本性只在我们色身里,那什么叫做尽虚空遍法界,不是这意思,意思是眼睛所看,耳朵所听,当下你若悟到,离开一切的执著,放下,无我法,离执,那一念就是我们的本性,那一念就是我们的本性,意思就是不能离开生灭法去悟到本性,悟到本性不能离开生灭法,慢慢地去体会,说体会也悟不出来,多少听一些,结一个善缘,死了之后也要修,到极乐世界……,听不懂,到极乐世界也要修这个本性,所以我告诉诸位,悟到本性的人他早课、晚课,他有念佛跟没有念佛全都一样,为什么?他的本性就是佛,佛就是心中,即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叫他念什么呢?他不知道要念什么,你叫他要念什么呢?佛也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你叫他念什么,佛号从自性中一直流露出来,他当下就是佛,你要叫他念什么,他无佛可念,所念都是自性佛,自性佛不离我们的本来面目,所以生灭之中有一个不生不灭,所以这句话是一百个里面九十九个都搞错了。你要记住!如果你认为生灭法里面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那就是自性见,这是中观里面讲的落入自性见,告诉你生灭的里面不能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你要搞清楚,而生灭的当下你若悟到这个生灭是不可得的东西,那一念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的东西不是离开生灭另外的东西,听得懂吗?听得懂吗?没有关系,慢慢来,讲堂是永久的,今天听不懂,明天再来,没有关系,慢慢地来,慢慢地来,所以我告诉你,我告诉你要栽培一个法师不是三天、二天,要上台也不是没有真功夫就能上台,不是这样,讲浅是为了度众生,是为了方便,有的人听到录音带,说:慧律法师没什么好听,每次讲的都是笑话而已。我听到:可怜!这不是这样讲法。一个法师当然他了解众生的根机,就像佛陀他要度众生他知道根机未到,所以今天讲堂有人要求师父,说:法师!你怎么不讲《楞严经》。这本你都看不懂,《楞严经》你有办法?这本我讲这样你都搞得一头雾水,《楞严经》你真的有办法?还很早,你们才出生的小孩还不会走路,我才用奶给你们喝,用奶给你们喝,你们还不会走,还很早、很早,离这个开悟见性,离这个修行还十万八千里,还早得很,所以生灭之中有一个不生灭性,这句话你不要搞错,这句话不能搞错,我再讲一遍:不是生灭的本身当中能够出现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不是这个意思,意思是说当下你悟到生灭法的当下是虚妄的,而放下无所著,那一念就是清净的本性,要记住!【凡虚妄生灭者。皆差别相。真实不生灭者。乃平等相。此即无不相之实相也。】无不相的实相。
【如上所讲二种实相。今以譬喻明之。经云: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再有智慧的人也要藉着譬喻他才会开悟。【譬喻者。以易知之事相。】用简单了解的事相,【譬喻难知之理性。令难知者。亦成易知也。】我们现在【且试举金与金器。】金子所打的金器,比喻这个花瓶、手环、脚环、玉环、鼻环,印度有钻这个鼻洞,印度,过去有人穿这个鼻洞,叫做鼻环,你不要笑,真的有,近代都是戴耳环,每一样都是金子所制的,但是金子可以作出很多金器,所以说金就是我们的本体,金器就是我们这个外相,…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