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故合照义。】所以底下,“照寂”,“照寂”重这个“寂”字,“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重这个“照”字,简单讲就是“寂”字合“法身”,“照”字合“报身”,好!左边圆圈的底下,圆圈的底下。
○【问】他就这样问【:上科以法身合照。此科以法身合寂。岂不自相矛盾?】看前面:“寂而照,强名法身”,“照寂,强名法身”,这样是不是矛盾?这样是不是矛盾?前面讲寂而照是强名法身,清净法身;现在是讲照寂强名法身。师父!这个是不是矛盾呢?这个没有矛盾,没有矛盾,此科以“法身”合“寂”字,上一科是以“法身”合“照”字,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绝对没有矛盾。
【答:法身有随缘无相二义。上科身土对论。法身随缘合是照。寂光不变应属寂。此科法】身的【报】身【对举。】互相对照出来。【法身无相合是寂。报身有相应属照。幷非前后相违。】听得懂的举手,重新读一遍,有我在你不用担心,弄得你滚瓜烂熟,不会听不懂,放心,我会把你弄得滚瓜烂熟,现在这句你注意看,有一个“土”跟一个“心”,你注意看!知道吗?一个法身,一个报身,这样知道吗?一个法身,一个报身,好!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我们姑且不论前后,先就论这个,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土”跟“身”来比较,“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因为“土”是不动义,不动义,简单讲就是说“照而寂”是重在“寂”,是重在“寂”,是偏重于“寂”的解释,所以强名,勉强说,强名就是勉强来讲,它是常寂光土。“寂而照”这句话是重这个“照”字,照,这句话是重这个“照”,所以“强名清净法身”,清净法身,这样讲还听不懂,简单讲就是说“常寂光净土”它是不动,所以合这个“寂”,“清净法身”因为它有随缘的意思,所以合这个“照”,没有人笑就是都听懂了,这样就听得懂了吧!搞得一头雾水,现在再来,现在再来,无论前面跟后面,现在论这个“法身”跟“报身”,意思就是说“法身”是合这个“寂”,“报身”是合这个“照”,知道吗?合这个“照”,所以若“照寂”应该合这个“法身”,若“寂照”合这个“报身”,这样才合得来,知道吗?意思是说无论前面后面就这一句而论,就这一句而论,就OK了,就这样而已,这样还听不懂再举手,这样还听不懂的举手,我不会骂你,没关系,听得懂,所以现在再来讲,我们又再来解释一遍,知道吗?我们这句,我们再来解释一遍,这样你就更清楚,更清楚,这两句就是了解我们人一念的心性,又即是如来法身跟报身二身,法身是清净不动,所以合这个寂,报身是光明遍照,所以合这个照,他就请问,前一科以法身合这个照,这一科法身合这个寂,这样是不是互相矛盾?答:法身有随缘跟无相,上一科是三身跟四土在对论,所以法身随缘应该是合这个照,若寂光净土属于寂,所以这一科是法身跟报身是对举,所以法身无相是合寂,报身有相是合照,并没有前后矛盾,简单讲就是每一个……,诸位!“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这句话,就这句话来论,就“土”跟“心”来论,“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这句话就法身跟报身来论,其它不管,这样你就清清楚楚,清清楚楚。诸位!你不要觉得听不懂就不来,这个经典是千百万亿劫遇不到的东西,遇不到的东西,听不懂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第一次就听得懂是骗人的,没有关系,跟师父合作,你们一定要来听,不要说听不懂就不来,不来你就失去这个因缘,下次讲还是听不懂,就像一条路,一条路,这个宝藏放在最后面,你若遇到弯弯曲曲,我不走了,你永远得不到宝,永远得不到宝,难的东西你再继续听,这样下次再遇到困难就不困难,困难的你就逃避,下次遇到困难还是听不懂,还是听不懂,这真的。
【解】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照寂。名报身。
【讲】性德属性具之德体。】的德体。【如在矿之金。】矿的金,金子虽然污染,我们若把它修、修……,修久它就会恢复金子的这个原来的美,的这个光。【修德属修成之德相。如出矿之金。】我们若有修、修……,这块金子放在深山林中,没有经过磨过,没有经过修过,这金子显现不出来,我们慢慢、慢慢修,哇!纯金九九九九,这女人最爱的,挂得珠光宝气,九九九九纯金,提炼出来的,我们的本性就是这样,本性大家都具足,但是显现不出来,显现不出来,必须要修,所以本性若具足这叫做性德,若修、修、修,修出来的,这叫做修德。【法身本有。不假修治之功。故性德寂照。名法身。报身修成。惑净智圆方显。】惑就是我们所讲的烦恼,烦恼若断尽了,惑就是我执跟法执若断尽了,清净智慧圆满他就显现出来。【故修德照寂。名报身。】简单讲这句话性德寂照,名叫做法身,修德照寂,名报身。性德寂照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本性具足一切,所以它寂,但是他有无量照的功夫,清净的智,照就是属于理性,属于智慧作用,名叫做法身,至于修,修德是照寂,意思就是说因为他修行修到进入这个清净寂静处,所以叫做照寂,名叫做报身,名叫做报身,简单讲法身是站在本来有的就是我们的法身,报身就是修出来的,所以简单讲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照寂,名报身,简单讲法身本有,修德照寂,报身是修出来的,所以多一个修,修德。底下,
【解】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我们这句又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个照寂跟寂照,今天整天都在讲这两个字而已,整天都在讲这个,会一头雾水就是这样,底下,现在站在受用跟应化身来讲,这个修德修出来有这个清净智慧观照,观照通达到大寂静处,咦!名受用身,把笔拿起来,什么叫受用身?自己受用,修德寂照,名应化身,什么叫做应化身?应化身,把笔拿起来,就是利益众生,利益众生,简单讲受用身就是他自己得到利益,自己来享受清净的果报的色身,应化身就是方便,起大慈悲来度众生,叫做应化身,出世在印度的释迦牟尼佛就是应化身,应化身。底下,修德,就这人修的德来看这个照跟寂,寂跟照,这样来讲分作照而寂,照而寂,这是名受用身,寂而照,名应化身,底下有解释,有解释,底下:
【讲】又修德照寂。】这条全都修德,就修德照跟寂,寂跟照解释修德的照寂,【照属智。寂属理。】道理。【用始觉智。照本觉理。】照得本觉跟始觉合一。【照彻心源。】照彻心源就是本性。【得根本智。】根本智,什么叫做根本智呢?就是我们所讲的实智,本性,实相,证悟到实相,如来藏,一真法界,这个叫做根本智,根本智又名如来藏,又名一真法界,又名实相,又名法身,简单讲就是这样根本智,用始觉智照着本觉的道理,照彻我们的本性,得到根本智。【又名理智。】理上智,从道理上来讲的这个智叫做理智,这个不是理智的……,不是我们所讲的那个理智,不是这个意思,你要搞清楚,就道理上来讲的智慧,就本体来讲的智慧,这个理就是本体,就理上,就本性来讲的这个智,【又名实智。成自受用报身。】自己受用,得到利益,为什么得到利益呢?为什么得到利益呢?他就是得到他清净的报身,他会享受到无量无边的快乐,所以什么人最享受?娶美妻是不是享受?有轿车是不是享受?有楼房是不是享受?到全世界浏览是不是享受?又怕飞机爆炸,有楼房又怕火灾,开车怕车祸,若娶美妻怕被人家抢走,这都不是享受,世间最大享受的人是什么人?佛,全宇宙当中最会享受的人是什么人?佛,佛享受的是什么?享受清净无量的本性,清净无量快乐的本性,清净无量的智慧,清净无量的报身,全宇宙当中没有一个人比佛更快乐,没有,学佛就是简单讲学佛就是要做什么?要得到福报,要得到智慧,要得到最大的解脱,这金子,这男女,金钱,车,房子,更多享受都不可能比佛祖更享受,为什么?因为无量的智慧,我们本性就是无量无边金银琉璃,无量无边庄严的地方,我们不住那个地方,住这间……,有的人说:噢!文殊讲堂像皇宫殿。这若要跟佛祖那个地方比较,你若看到佛祖的极乐世界,他创造的极乐世界再来看我们讲堂,他那里光是一朵花,极乐世界一朵花,经典在讲,一朵莲花有多大呢?有六十由旬,有四十由旬,有八十由旬,简单讲就是说极乐世界最小朵的莲花四十里,四十里就是高雄到台南画一个圆圈那么大,极乐世界最小朵的莲花是高雄到台南画一条直线,直径画一个圆圈那么大,你看极乐世界有多大,一个莲花池装六十亿朵莲花,你不敢想像极乐世界,所以我若讲这个极乐世界我就不想活,希望很快死,很喜欢去,活在这世间没有什么意思,我们那个地方为什么不去要住在这个地方,对不对?那是今天业障卡住没有讲经不可以,度三餐,不然住这娑婆世界做什么,根本没意思,你认为人生有什么意思,你认为,根本没有意思,又不能自杀才糟糕,可是不能自杀,听到极乐世界这么好,噢!我也要去,极乐世界有人误会,今天讲得这么深奥,讲一点有趣的地方,这个极乐世界这个莲花,这个莲花是事事无碍法界,我们若到极乐世界不是像我们的灵魂在妈妈的腹中,全都一无所知,不是这样,极乐世界即使给你下品下生,经典在讲给你最差的下品下生,比三禅的这个……,我们娑婆世界三禅,三禅就是娑婆世界的极乐世界,那个修无量的定,在三禅天那么清净的天人还要快乐,还要快乐,为什么?还是有漏的色身,来到极乐世界这是无漏的色身,无漏的色身,在莲花里面你就知道无量无边的世界,所以我们若是往生到极乐世界那个莲花池里面,药师佛,药师如来的世界马上显现在莲花苞里面,让你看得清清楚楚,你在莲花苞里面你也不感觉你在莲花苞里面,它是事事无碍的法界,你到那个地方你就觉得你的色身很清净,而且神通自在,神通自在,他世界都显现在这个莲花苞里面,因为事事无碍,所以简单讲就是是,到极乐世界…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