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P46

  ..续本文上一页有执著呢?无明,为什么无明呢?不曾观照,不曾观照,知道吗?不曾观照过自己,当然他不曾观照他会随这个习气一直牵引一直牵引,所以一个人他在做错误的时候,他用主观的意识自己做,他很严重的错误,他不认为说他这样是错误,他明明就是在造地狱的因,他认为这样是对,所以说佛说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皆因为无明才会造业,皆因无明,你若有智慧你就不会贪,你就不会嗔恨心,你就不会嫉妒众生,你就无量的智慧,所有一切戒、定、慧都具足,戒、定、慧都具足,就是悟到实相的道理,所以这个实相的道理是非常的重要,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我们拿这件衣服起来,挈就是提起来,将这件衣服领子拿起来,哪里是领子,哪里是袖子,襟袖就是领子,就看得很清楚,挈领则襟袖至,故体后应须辩宗,所以我们讲到实相的体之后,应该须要辩宗,就是要明了如何修行,要分辨说我们这本《弥陀经》是讲实相,实相这到底是要如何修行。

  【讲】第三明宗】明宗【者。五重玄义。此当第三。】这是释名、辩体、明宗,这是第三。【须当显明。】要显明出来。【此经之宗旨。宗者要也。】就是最重要。【即经中所立之行。】经典所讲的要如何做。【故曰宗是修行要径。】最重要的这条路线。【行门无量。】行门无量,【必择其要。古德云】古时候的人在说【:念佛是修行捷径。】直接的。【持名念佛。又为径中之径也。】捷径当中的捷径。意思就是说一句佛号念到死,但是诸位要记得要先悟到实相,悟到实相的道理当下你就能够用功,所以开悟的人没有是非,开悟的人再发生惊天动地的事情他都没有感觉,惊天动地的事情绝对没有感觉。我们去参访这个广钦老和尚,广钦老和尚,说:你如何修行?我就说我在南普陀的时候很烦恼,讲出某某人名字,他就说:这也是一条戒律,不要讲别人,不要讲别人让我们痛苦,要讲我们的福报不够。所以我觉得这个老和尚在讲话就是跟人家不一样,很厉害,他不会跟你讲很多话,一句就一针见血,你开口要讲的时候,他就跟你讲:不要讲别人,讲你自己。讲你自己,你有对不起别人吗?若没有,别人对我们不好,我们的福报不够,我们若福报够就遇到好的,我们福报不够就遇到坏的,这样也是有道理,我们那时候在南普陀读佛学院的时候,从九点拜,拜到十一点,我们院长都这样拜到十一点,饭、菜都冷掉,我又常常腹泻,不可以吃冷的,吃得很烦恼,身体虚弱得受不了,那时候初出家很抱怨,明明可以吃热饭菜何必这样呢?若要拜也不用每样都拿出去拜,整个都拿出去拜,盛几碗代表就好了,七粒遍十方对不对,不须要这样,他整个都扛出去拜,整桶都扛出去拜,拜到后来饭都冷了,十一点,因为持午,十一点要吃,都冷了,冷了,吃下去腹泻不止,一直止不住,很痛苦,很烦恼的时候去参访广钦老和尚,参访广钦老和尚的时候我就说:南普陀都吃冷饭,都给我们吃冷饭。不要这样讲,要讲我们没有福报吃热饭,不可以讲人家拿冷饭给我们吃,反正都讲自己不对,这实在很厉害,这圣人跟我们凡夫就不同,难道不是这样,圣人的看法就是大家都对,他不对,凡夫是他对,大家都不对,相反,我觉得说我们若说学高僧大德一点点,就受用不尽了,受用不尽了,这辈子你用不完,一句就好,所以高僧大德跟你讲话不会讲太多,不会讲太多话,两句、三句,你回去自己想,两句、三句你会运用一辈子,若不会运用教到死也是一样,牛牵到北京还是牛,会用功就两、三句而已,所以说本性的重要就是有这么了不起,会修,所以我发现禅宗实在是最了不起,禅宗非常了不起,禅宗的禅师若开悟,你跟他讲话半小时就比你看十年的经典还厉害,半小时就好,两、三句就好,有时候我们每天在讲:啊!这世间是痛苦。世间是痛苦,要用功,其实习气都还在,习气都还在。参访开悟的人他不是这样告诉你,他不是这样告诉你,我们参访那个高僧大德,他才不是说世间是痛苦,他都怎么告诉你,你看世间哪一样是快乐,真的,他反过来问你,你看世间哪一样是快乐,不快乐,你怎么不用功,怎么老是习气还在,对不对?这倒是真的,对不对?所以你有时候每天在看经典,你体会不到,被禅宗的禅师一句话点拔下去,开悟,不是用铁槌打的,是真的从心地去悟的,因此修行当中若有一个心的清楚,你不会去造口业,你也不会去诽谤人家,你会很冷静接受宇宙的是是非非,逆境、顺境在你心中都没有作用,都不能产生作用,因为你有悟到空性,顺境也一种力量,逆境也一种力量,这力量跟力量去碰,愈碰力量就愈大,愈搅是非就愈大,愈搅就愈大,你若要跟它对阵愈来就愈大,他悟到空性,顺境、逆境全放下,怎么搞,搞到后来他就搞不动了,悟性拿出来就是有这种力量,所以开悟的人他不会报复,但是怜愍众生造这个恶业,你要杀他,他也不会烦恼,因为他已经解脱的圣者,你诽谤他他也不会烦恼,他为什么不会烦恼,诽谤人要负因果,被别人诽谤不用负因果,你诽谤人家你本身而言你是造业,令众生退道心是你的问题,圣者被人诽谤时他欢喜心接受,他还能消业障,而你诽谤别人反而代替人家担业,换我们代替人家担业,所以圣人即使再惊天动地的事情他都没有感觉,包括他的生命要给你他都没关系,我们没有办法。底下,持名念佛就是最重要的路线。

  【会体枢机者。】会体就是悟到这个本体就是实相最为重要的,【体。即上科所辨之正体。有谓宗即是体。体即是宗。此言不当。要知体是理。】理性的东西,站在理的方面讲。【宗是行。体为宗依之体。宗是显体之宗。】简单讲宗就是作用的意思,简单讲宗就是怎样作用,我们悟到实相,是我们的本体,但是要如何行呢?信、愿、行,所以宗就是说信、愿、行,信、愿、行就是我们本体的作用,本体的作用,我们信,信我们这个自己,愿,愿往生极乐世界,行呢?持名念佛,好好地行善,所以体就是宗依,宗所依的这个体,宗就是显体的宗,简单讲一个体就是作用。【宗体不即不离。】体跟相、用一样,体、相、用一样,宗体不即不离,宗跟体是不即,就是你不能说它是一样,不离,你不能说它是离开体,也不能说体离开宗,意思是说一为二,二而为一。【故曰宗是会体枢机。门之开闭由枢。】门之开闭由枢,枢就是门的轴,那个轴,一个车再一个由那个轴,轴是最重要,开门若没有那个轴,轴这个台湾话我就不会讲了,你们会讲吗?轴,门的那个轴,开关,我就不晓得这怎么讲,我没有读过汉文我不会讲这个,不晓得怎么讲,不是,门这样底下一根栓转动,知道吗?门在开,不是在锁门那个,锁门的是栓,知道吗?一个门一……,那是栓,不是轴,你不要搞错了,那个是拴住的东西,轴就是那个开的那个地方,这片门开起来,这片门开起来,放在最底下那里,知道吗?撑起来,门,门具,没关系,你们自己回去问老一辈的,这我不会念,问老一辈的看这怎么念,门之开闭由枢。底下一个注音符号起来,【弩之】nǔ,三声弩,用机关施放箭的弓矢,用这个机关,弩之【发动由机。】就是用这个机关,用这个机关施放这个箭,安机关,箭安好在弓上,要不然就射这个石头出去,射箭跟射这个石头出去,机,【以枢机喻宗。】就是修行最为重要的。【则宗是会体之要行也。】就是宗,就是我们要修行,修行这个宗就是会体,就是悟到这个本体的实相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而万行之纲领也三句。而字转语之辞。此经以信愿持名为宗。】底下说,【余常言持名一法。为大总持法门。】大总持,我们说“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总,总一切法,持,持一切法,总一切法,持一切法,总持,总持,我们说“妙湛总持”就是总一切法也是持一切法,包括了一切所有的修持就是总持,为大总持法门。【三学全该。】三学就是戒、定、慧,戒、定、慧,戒学、定学、慧学全部都包括在内,【六度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莲池大师云: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故此经之宗。为万行之纲领。】莲池大师在说,举其名,兼众德而俱备,就是说这个名若是念出来,用持诵的,赞诵的,这个名若呼出来,呼出来,兼众德而俱备,一切的德行就全部俱备,全部都俱备,这个名是很重要,你不相信吗?今天你家的单子若贴一个南无阿弥陀佛,写那六个字,你没有佛相南无阿弥陀佛,你会向它顶礼吗,会不会?会吗?你一定会拜它,对不对?名字,名是假的,但是名字假的东西是包括德行,知道吗?名字是代表那个人,那个人一切德行就是那个名字,是不是这样?不然人家诽谤慧律法师你为什么会生气,保护师父,对不对?诽谤别人,你家的事,那不是我师父,是不是这样?因为这个名就包括一切,包括一切,人家在赞叹师父的时候我们听得很安慰,噢!你师父很有修行,口才很好,讲经好几万人在听,我们当徒弟的听起来很欢喜,人家说:你师父怎么坏、怎样坏。不同,虽然是假的名字,假的语言,但是代表一切,知道吗?所以我们要了解虽然是假的,但是实际上当下实在的东西,我们念佛这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当作真的,就是跟我们的本性相应,所以举其名,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我们会专门念它,念久了就是会跟佛感应,所以我们这个修行就是每天都打电报,每天都打电报,阿弥陀佛我在念你你知道吗?打这个传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在娑婆世界,临命终记得来接引我,不要忘记我每天都有打电话给你,佛祖你可要记得,不然每天用功做啥,就是提醒佛陀,提醒自己,临命终这一刹那不要颠倒,若颠倒下辈子不得了了,读大学的时候可以让你重修、补修,若临命终,下辈子会听到佛经不会听到佛经你还不知道,你还不知道,你懵懵懂懂下辈子说不定当流氓,是老大,老大枪带着,枪就带着,讲不到两、三句话,…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