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本性,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的道理。【为理经。经题六字讲竟。】前面是别题,底下是通题,别题的意思就是说“佛说阿弥陀”就是别,“经”就是通,每一本都是经,但是别只有一本叫做“佛说阿弥陀”。
甲二疏题
【疏题。要解二字。要是重要。】纲,【纲要。】的意思,重要,纲要。【蕅公老人。】这在讲蕅益大师。【智慧宏深。不事广释。】不事广释就是不做广泛地解释,只要简单,简单的意思。【但著《要解》者。】著这个《要解》,作这个《要解》的意思。不事广释就是他不做很大的解释,只有简单的《要解》。【欲将弥陀一经。重要之纲宗。提挈以示人也。】简单,讲这个简单就是了。【略讲本经要义。】底下要画起来。一、直诠无上心要。要画起来。然后,二、直示法门要。然后,三、正示执持名号以立行。一、二、三,你先把它画起来。一、直诠无上心要。二、直示法门要。三、正示执持名号以立行。有三种:
【一、直诠无上心要。】直诠无上的心要,这个“诠”就是解释的意思,直接解释无上的心要,【此经。】就是《阿弥陀经》,【佛说西方极乐。依正庄严。即是唯心之净土。自性之弥陀。】就是我们的本心唯心的净土,我们本性的弥陀。【一切依正。不离吾人心性之外。】我们人的心性就是包括太虚空,无量无边的极乐世界,无量无边的世界就是包括在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就是极乐世界,不离我们的心性之外。【此心非肉团之假心。非意识之妄心。乃是包太虚。周沙界。】沙界的意思就是以前印度全都用恒河,佛在讲经都用恒河沙来解释,沙界就是一粒沙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周沙界就是量周沙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意思是说心包这个太虚空,量,这个量,周满了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所以沙界是一粒沙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意思。【竖穷横遍之真心。生唯心净土。】竖穷横遍之真心,竖就是贯通,贯通。(横遍,)竖穷就是三际,横遍就是十方,所以你加上去,所以你加上去,竖穷底下写:三际,过去、现在、未来,横遍底下写:十方,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之真心,真心,生唯心净土。【即是生现在极乐世界。唯心所现之净土。非别有一净土也。见自性弥陀。即是见现在说法。唯心所现之弥陀。非另有一弥陀也。】是我们本性所现的,因为阿弥陀佛有愿力,我们的本性又清净,所以我们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我们的本性,所以你要讲二也对,你要讲一也对,你要讲无也对,要讲无,本来就无,要讲一而言,阿弥陀佛就是我们,我们就是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要讲二也对,阿弥陀佛的愿力跟我们的自力,加起来所产生的这个唯心净土,要讲二也对,要讲一也对,要讲无也对,所以佛门是圆满的,你无法破解,没有漏洞,非另有一个弥陀,【若依报。若正报。皆不离心。】都不能离开我们的心。【此为本经之纲要。】纲要。
【二、直示法门要。】就直接开示法门的重要。【此经。佛教人专持弥陀名号。】在旁边用一个括弧,就是不杂修,专持弥陀名号就是不杂修,一直念佛,这意思就是说不要今天拜这本经说这本经很好,地藏法门很好,药师法门也不错,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也不错,密宗灌顶也不错,禅宗,这也不错,意思就是说这本经最重要就是不准杂修,要专持阿弥陀佛的圣号,简单讲一句就是念珠拿在手上二十四小时都要念佛,不杂修,不准杂修。【以修净土之行。】修这个净土之行。【行由信愿而立。】我们要去做,要去修行,这个行是从哪里来的,信,一定要深信阿弥陀佛的愿力,要深信本师释迦牟尼佛绝对没有妄语,要深信诸佛不打妄语的赞叹,信,愿呢?要从内心发出来,要从内心发出来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每天发愿,天天发愿,早课发愿,晚课发愿,这是愿力。故经中先详细,【故经中先详陈】,陈就是叙述,先详细来讲这个【依正庄严以起信。】意思是说《弥陀经》先告诉我们极乐世界有多好,有莲花、七宝池、栏楯,种种很好,黄金铺地,有多好又有多好,用这个环境,讲这个阿弥陀佛这个依报的庄严,伟大之处,无量寿,无量光,我们听到这样觉得很好,所以以起信,起信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产生信心,一定要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没有别条路可以走。【次特劝应求往生以发愿。】第一个是先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庄严,让我们相信,再来他就劝告我们,应当求往生,要发愿,要发愿,执持名号来求往生,发愿来往生极乐世界,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三、正示执持名号以立行。】第二个就是开示法门的重要,要相信,要发愿,第三要怎么行呢?要执持名号,这四个字要画一个框框,画起来,这本经最重要就是这四个字:执持名号。底下再四个字最重要:一心不乱(。整本经就是这四字,底下再四字最重要,执持名号这四个字,一心不乱,整本经就是在讲……,最重要就是这个字而已。)【以一念消除种种妄念。而得一心不乱。】简单讲八个字就是整部经的重心点,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记得!要一心不乱哦!你要搞清楚哦!一心不乱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临命终不散乱,清清楚楚,佛号念得清清楚楚,没那么简单,没那么简单,所以平常要有信,要有发愿,除非你是上辈子福德因缘太深厚、太深厚,要不然临命终要保持正念没那么简单,平时要学什么东西呢?我教你们,你们若做得到,很快就会解脱,要学放下,不要计较,要记住,现在作得了主临命终就有办法,现在作不了主临命终保证散乱,这个时候我们能够作主临命终我们就作得了主,这个时候我们作不了主临命终更没办法,这个时候小事情放不下,常常跟人家计较,常常跟人家发脾气,要让人家不知怎么死的,临命终不可能,不可能,你多有修行都不可能,念头都是恶念哪有可能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一定要记得临命终是平常的功夫,平常的功夫就可以看出临命终,平常的功夫临命终你才有办法,放下,不计较,不怀恨,不要嫉妒有钱人,美女,俊男,都不要嫉妒人家的优点,都不要嫉妒人家,要赞叹,全都赞叹,从我们口中出来都是讲好话,全都是讲好话,不要造口业,临命终没有障碍,没有障碍,以一念消除种种妄念,而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又分作事一心不乱,又分作理一心不乱,事相的一心不乱就念佛、念佛……,念佛当中都没有妄想,理一心不乱当下就无生,当下无生,无生,无念而念,念而不念,这叫做理一心不乱,证到无生法忍的意思。【即此信愿行。三种资粮具足。】资粮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要去远足,去远足要准备什么东西呢?要准备水、准备饭、准备菜、准备饼干,半途可以吃,准备这个资粮,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要准备什么,准备资粮,三种资粮,信,信佛,愿呢?愿意往生极乐世界,行呢?执持名号,这三种的资粮具足,【便可横超三界。】这句话你要弄清楚,你把这句话看得太过简单,信、愿、行,你只有深信,你没有发愿没有用,信,我相信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每天都在念,我不知道会不会往生,怀疑自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佛祖那里不知道有没有缺扫地、泡茶的,来帮佛祖泡茶,相信佛祖,但是常常想:我不知道会不会往生,业障很重,你有怀疑,我相信佛祖,也要发愿往生,不去行,晚上早睡,七、八点睡,早止睡醒是八点、九点、十点,对不对?行,没作早课也没作晚课,叫他念个佛说他要喝酒,叫她念个佛说要去百货公司买化妆品,买CD,你想想看!他怎么会有时间修行!还得行,还得行,去做,不是你信、你愿,要去行,去做,还要具足,三种资粮还要具足,将这句话看得太过简单就不对了,便可以横超三界,我们现在平常说:啊!念个佛我就要【往生极乐】世界【。】错了,不对,常常讲念个佛就要去极乐世界,我也知道要去极乐世界,不然念佛做什么,要有强力的愿来行,放下,一心不乱,要具足种种的条件,不然怎么说念佛的人……,这么多人在念佛往生的人这么少,为什么?不得其门而入,他根本搞不清楚,他整天都在念佛,没有强烈的愿,没有很强的愿力他怎么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你曾听过一闻净土法门如丧考妣,一听到这个净土法门没往生极乐世界,就像死了父亲死了母亲那么凄惨,死了父亲死了母亲还没那么凄惨,没有往生才是真的凄惨,没往生就像什么你知道吗?我们若读大学的时候这个必修科当掉明年再来,你若临命终被当掉,被阿弥陀佛当掉,不得了了,下辈子不知道还能不能遇到净土法门,下辈子不知道还能不能遇到善知识,下辈子不知道能不能修行还不知道,这一科临命终当掉,完了,完了,这科若当掉,不用修了,你也不晓得有没有机会可修或没机会可修还不晓得,所以要记得,要将往生极乐世界放在一生当中,生命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这科,这科,临命终决定要往生,粉身碎骨就是要往生,所以我在坐飞机的时候都要戴一串楞严咒咒轮,拿着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怕被炸掉来不及念,不得了了,真的,虽是出国玩,还是很怕死,你不知道,怕被炸死,念佛也来不及,对不对?所以念珠老是拿在手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咦!念一念保祐大家平安,所以要往生极乐世界要信、愿、行具足。【圆证三不退地。】圆满地证入三不退,什么叫做三不退?后面会谈到,但是我们现在简单解释一下,【(一信不退、】不会再退回这个凡夫位。【二行不退、】就是说不会被世间的烦恼所困扰。唉!退道心了,比如说有的念佛一年死两个,又火灾,现在又得到癌症。唉!师父!我都没有信心了,我拜佛拜几十年,一年死两个,又火灾,我现在又癌症,大肠癌,你看我怎么会有信心,这要怎么念佛,念得也会没劲,他没有行,是凡夫,若知道因果的人他不会没劲,他知道这是我们的业报,…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