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具羽仪卤簿,公服引入,亲授祝版,乃赴清斋所。”唐•顾云《华清词》诗:“相公清斋朝蕊宫,太上符籙龙蛇踪。”《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文王清斋三日,沐浴圣体。第三日,文王宣文武排銮驾再去求贤。”2.谓素食,长斋。晋•支遁 《五月长斋》诗:“令月肇清斋,德泽润无疆。”唐•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诗:“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清•唐孙华《恕堂再次前韵见赠复次韵答之》:“中夜饥肠自雷转,清斋三月常无盐。”3.清静之室。郁达夫 《盐原日记诗抄》之二:“何人解得山居乐,六月清斋午梦凉。”)就是持清净斋,晏就是清晨,晦就是晚上,就是早晚都持清净斋,而且谢绝诸缘。晏就是晨,晦叫做晚,早晚持斋,谢绝诸缘,【唯孜孜以立言为务。】就是他整天都在写作,立言就是写作,写文章,【而《楞严》一经,尤为师一生精力所萃。】萃cuì就是聚集,他一生所聚集的精华,【八番讲演,心得孔多。所纂全疏,亦削稿有期。】这是在说《楞严经》,八番讲演,经过八次的演讲,讲一段休息一下,讲一段再休息一下,经过八次的演讲,心得孔,有孔才能通,就是使人家更明了,心得孔就是有所领悟的意思,心能够贯通。所纂这个念cuǎn,把笔拿起来,叫做编撰的意思。圆瑛法师所编撰的全疏,解释《楞严经》的叫做疏,亦削稿有期,削就是除掉那一些不必要的,已经接近完成了,有期就是已经接近完成了。
【今以《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待付手民,】现在把发菩提心文的讲义,待付就是等待,付就是交给,手民就是排字的职业工人。以前不是用电脑,以前是手来排版的,所以待付手民就是要交出去准备排印的意思,手民就是以雕刻或排字为职业的人叫做手民,都要动到手,简单讲就是现在的待付排版的意思,排版的意思,【属圆净一言附之。】属,交代,叫我李圆净写几句话,附带于后,【谨略述因由,】所以就简单地讲述原由,【俾】,令。【读此讲义者,藉知】藉就是由此而知道,藉着这个劝发菩提心文或者是圆瑛法师的注解,经由圆瑛法师的注解,知道【吾师宏教之大凡云尔。】他伟大的地方。
【民国二十九年六月十日】
【定煇】是他的法号【李圆净谨序】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
【上海圆明讲堂圆瑛弘悟讲】
“上海圆明讲堂圆瑛弘悟”,一个是外号,一个是内号,圆瑛弘悟“讲”。
【侍座受度弟子明如日进记】
“侍座”,在身旁叫做侍座,就是他的侍者,“受度弟子”,让他剃度的,“明如日进”,也是一个外号,一个内号,“记”。
【今讲此文,依照贤首宗,】贤首宗就是华严宗,以华严经典为主,特别创立一个宗派叫做华严宗。若是以《法华经》创办的叫做法华宗,法华宗。若以《大般若经》创造的叫做般若宗,简单讲就是性空宗。依照贤首宗【十门解释,略事发挥:
【一、总释题目】 【二、撰文法师】撰文就是写作文章的法师,就是省庵大师。 【三、启教因缘 四、藏乘所摄】
【五、教理浅深 六、宗趣分别】
【七、能诠】诠就是阐明、解释的意思。能诠【教体】
【八、所被机宜】这个有两种读法:一种读作所被机宜,所被就是所加被的。一种直接所被机宜,也是加被的意思,所以这个有两种念法。所被机宜,古人是这么念的,被就是加被,所以这个有两种读音,都可以。我们知道意思就好了。
【九、力用殊胜 十、别解文义】就开始进入文章。
今一 总释题目
【劝发菩提心文】
【题,为一文之总纲。文,是一题之别义。欲知别义,须究总纲。总纲若明,别义自易。如提纲,】纲就是网的总绳子,比较粗的绳子,绳子从细要网起来的四周围就比较粗,那个叫做纲。网的总绳叫做纲。【则网目自彰;】彰就是明显,这个念qiè,【挈领,】就是提起来、拿起来。领就是衣服护颈的部分,衣服的领子,【则衣缕自直。】缕就是丝线。我们捕鱼的鱼网,纲如果拉起来就清清楚楚。挈领,衣服如果提起来,丝衣自然就直,缕就是丝线的意思。衣缕那个缕就是丝线。自直,自然就直。【是以首门,即总释题目。亦提纲挈领意也。
此题六字,应分通别二题。】通题就是每一个文都叫做文,譬如《龙舒净土文》、《云栖放生文》,这些都是文。别题,只有这一本才叫做《劝发菩提心文》,所以别就是与别的文不同,【前五字是别题,】劝发菩提心叫做别题,只有这一本如此而已,【他文非此题故,名之为别。】不同于别本,【文之一字,是通题,通于他种故。如《龙舒净土文》、】它也是一种文,【《云栖】,把笔拿起来,明朝莲池大师叫做云栖和尚,云栖就是莲池大师,明朝的莲池大师。云栖【放生文》等,】他做这个放生文,也是文,这个也是个通题,【皆可名文。别题,是所诠之法义。】别题就是所解释的法的道理,【通题,是能诠之文字。文者义之表也,】文章是什么作用?文章就是要表达道理,道理要藉由文章才会实在,【义者文之实也。】道理也是文章的实在,【文称于义,】称就是恰合、适当,非常地适当。文章于义就是文章刚好符合道理,【义随于文,】道理随着文章,【文义相资,能所不离,】文章是能诠,道理是所诠,能所是不离,【合为题目。
又应知此题,具含人法能所。】人跟法的能所,【按古德七种立题,】因为以前我们都讲过,但是我们再简单解释一遍:题目离不开三种情形,【以人】为题目,以【法】为题目,以比【喻】为题目,【三字:单三种(是一字),】人、法或是比喻。底下讲得更清楚,【单人,】以人为题目的,【如《佛说阿弥陀经》;】佛也是人,阿弥陀也是人,佛说阿弥陀,单人。就是《佛说阿弥陀经》这个题目,是以人立题的。【单法,如《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经》这个统统是法。
七种立题
|
单人:《佛说阿弥陀经》 单法:《大般涅槃经》 单喻:《大宝积经》 人法:《文殊问般若经》 人喻:《如来说师子吼经》 法喻:《妙法莲华经》
|
单
|
复
|
具足(人、法、喻三具足):《大方广佛华严经》
|
底下,【若以义推,】若是以道理来讲,【实含人法能所。既有所劝发菩提心之法,必有能劝发菩提心之人。若无其人,谁为劝发?当知劝发属教,】教人发菩提心,【发心属机,题具对机施教之意。】对众生施教。【劝者:劝化、劝导、劝勉。
劝化,如云:一切众生,当发菩提心,方能出离生死苦。劝导,如云:我等本是佛,因为无明所误,】每一个众生都是佛,但是因为无明遮蔽所误,【而为众生。今当返迷归悟,称性起修,】合于本性修行,【上求佛道,下度众生。劝勉,如云:既发菩提心,须行菩萨道,必要经过三个难关:难行能行,】难修行的我们要忍耐住。我们现在初出家只是早晚课,八十八佛都不拜,要如何成就大德,以我个人来讲,是因为我现在要准备功课,以我个人来讲,我打过佛七,十三次,煮云法师的佛七,十三次,他是一天拜一千拜,他一天拜一千拜,是九支香,除外,休息二十分钟要上厕所的,休息二十分钟要上厕所的,这样收集起来的一千拜,不像我们讲堂这种修行法,就这么精进地拜,我那个时候…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