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P46

  ..续本文上一页有感觉,包括他的生命要给你他都没关系,我们没有办法。底下,持名念佛就是最重要的路线。

  【会体枢机者。】会体就是悟到这个本体就是实相最为重要的,【体。即上科所辨之正体。有谓宗即是体。体即是宗。此言不当。要知体是理。】理性的东西,站在理的方面讲。【宗是行。体为宗依之体。宗是显体之宗。】简单讲宗就是作用的意思,简单讲宗就是怎样作用,我们悟到实相,是我们的本体,但是要如何行呢?信、愿、行,所以宗就是说信、愿、行,信、愿、行就是我们本体的作用,本体的作用,我们信,信我们这个自己,愿,愿往生极乐世界,行呢?持名念佛,好好地行善,所以体就是宗依,宗所依的这个体,宗就是显体的宗,简单讲一个体就是作用。【宗体不即不离。】体跟相、用一样,体、相、用一样,宗体不即不离,宗跟体是不即,就是你不能说它是一样,不离,你不能说它是离开体,也不能说体离开宗,意思是说一为二,二而为一。【故曰宗是会体枢机。门之开闭由枢。】门之开闭由枢,枢就是门的轴,那个轴,一个车再一个由那个轴,轴是最重要,开门若没有那个轴,轴这个台湾话我就不会讲了,你们会讲吗?轴,门的那个轴,开关,我就不晓得这怎么讲,我没有读过汉文我不会讲这个,不晓得怎么讲,不是,门这样底下一根栓转动,知道吗?门在开,不是在锁门那个,锁门的是栓,知道吗?一个门一……,那是栓,不是轴,你不要搞错了,那个是拴住的东西,轴就是那个开的那个地方,这片门开起来,这片门开起来,放在最底下那里,知道吗?撑起来,门,门具,没关系,你们自己回去问老一辈的,这我不会念,问老一辈的看这怎么念,门之开闭由枢。底下一个注音符号起来,【弩之】nǔ,三声弩,用机关施放箭的弓矢,用这个机关,弩之【发动由机。】就是用这个机关,用这个机关施放这个箭,安机关,箭安好在弓上,要不然就射这个石头出去,射箭跟射这个石头出去,机,【以枢机喻宗。】就是修行最为重要的。【则宗是会体之要行也。】就是宗,就是我们要修行,修行这个宗就是会体,就是悟到这个本体的实相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而万行之纲领也三句。而字转语之辞。此经以信愿持名为宗。】底下说,【余常言持名一法。为大总持法门。】大总持,我们说“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总,总一切法,持,持一切法,总一切法,持一切法,总持,总持,我们说“妙湛总持”就是总一切法也是持一切法,包括了一切所有的修持就是总持,为大总持法门。【三学全该。】三学就是戒、定、慧,戒、定、慧,戒学、定学、慧学全部都包括在内,【六度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莲池大师云: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故此经之宗。为万行之纲领。】莲池大师在说,举其名,兼众德而俱备,就是说这个名若是念出来,用持诵的,赞诵的,这个名若呼出来,呼出来,兼众德而俱备,一切的德行就全部俱备,全部都俱备,这个名是很重要,你不相信吗?今天你家的单子若贴一个南无阿弥陀佛,写那六个字,你没有佛相南无阿弥陀佛,你会向它顶礼吗,会不会?会吗?你一定会拜它,对不对?名字,名是假的,但是名字假的东西是包括德行,知道吗?名字是代表那个人,那个人一切德行就是那个名字,是不是这样?不然人家诽谤慧律法师你为什么会生气,保护师父,对不对?诽谤别人,你家的事,那不是我师父,是不是这样?因为这个名就包括一切,包括一切,人家在赞叹师父的时候我们听得很安慰,噢!你师父很有修行,口才很好,讲经好几万人在听,我们当徒弟的听起来很欢喜,人家说:你师父怎么坏、怎样坏。不同,虽然是假的名字,假的语言,但是代表一切,知道吗?所以我们要了解虽然是假的,但是实际上当下实在的东西,我们念佛这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当作真的,就是跟我们的本性相应,所以举其名,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我们会专门念它,念久了就是会跟佛感应,所以我们这个修行就是每天都打电报,每天都打电报,阿弥陀佛我在念你你知道吗?打这个传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在娑婆世界,临命终记得来接引我,不要忘记我每天都有打电话给你,佛祖你可要记得,不然每天用功做啥,就是提醒佛陀,提醒自己,临命终这一刹那不要颠倒,若颠倒下辈子不得了了,读大学的时候可以让你重修、补修,若临命终,下辈子会听到佛经不会听到佛经你还不知道,你还不知道,你懵懵懂懂下辈子说不定当流氓,是老大,老大枪带着,枪就带着,讲不到两、三句话,砰、砰,抓去关,枪毙,所以说修行要遇到善因缘,有这个讲堂,有善知识,有经典,有光线,全都一切具足,就要把握自己,每一分、每一秒你就要把握自己,不要浪费生命,专乎持也,要认真去念佛,统百行以无遗,有的人念xíng,如果当动词用hèng,行就是修行的意思,一切百般修行,你若一句佛号念下去念到死就解决了,所以这本经的宗就是万行的纲领,【纲者。网之纲也。提其纲。则网中众目自张。】纲,众目的集中处,所以这个提纲挈领,提纲则众目张,这一目、一目都看得清清楚楚。【领者。衣之领也。挈其领。则衣之襟袖自至。故辨体之后。应须辨宗也。

  【解】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你若不相信佛祖,你要如何愿呢?在座诸位!你今天若对我慧律法师没有信心,你怎么会坐在我这里来听经呢?听经有好几种的情形,你若对我有信,我在讲你就会听进去,有的若是在打听状况的,再另外跟人家报备,派来这里不是在听经的,不是真的对师父很有信心的,要做什么,打听看看几个人,好回去向另外一个人报备,报告消息,这样就不是信,他没有信他怎么会发愿呢?对不对?若真正虔诚来的,我对师父很有信心,师父讲一我就听一,他是我法身父母,这样我讲什么他就会听,他就会发愿,这样确实要往生极乐世界,不要再造业,不要再造业,非信不足启这个愿,你若没有这个信你如何产生这个愿力呢?不可能。【非愿不足导行。】你若没有这个愿力你要如何去行呢?导就是引,引导去做,你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不是发愿就可以,要去做,要去念佛,要去行善。【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若不是持名妙行你就无法满我们所愿,因为我们所愿就是解脱生死,要了生脱死,你若没有持名的功夫,这个妙,妙就是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所以持名念佛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只有佛跟佛能了解这个奥妙而已,别人无法了解,舍利弗就不了解了,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才能证到我们所信的,就是这种法门,就是这种的根本。

  【讲】此经信愿行(持名即净业之行。)三资粮。为修行之宗要。三资以信为首者。以信为道源功德母故。】信为道源功德母,人家说饮水思源,道源就是……,道就是修行的根本,就在信,所以研读班,我要求诸位,学生就是对师父要绝对地服从,为什么?放下你们的职业,放下你们的身份,放下你们的经济,你说很有钱,听师父的,你说你地位很高,照常要听师父的,你就是对我绝对的信心,这样我就有办法指引你一条对的路线,你若对信不足,会动摇,外面随便讲两句,倒,你永远建立不起信心,信不起来也无法修行,所以我告诉诸位,我有修行跟没修行是我的事情,你有修行跟没修行是你的生死,你要搞清楚,不要整天老是拿那支秤子秤别人,要秤自己,这样这个信已经进入绝对的清净,那么要入这个道就很简单。【又五根。】我们《弥陀经》里面诵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五根就是【(信】根,我们有相信叫做根,【进】就是精进,好好的修行,这是修行的根本,【念】,每一个念头会归事相,这就是念的根本,【定】呢?每一个定里面有具足我们的本体清净的本性,有具足智【慧)】,所以定跟慧照理讲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所以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慧根,是五种修行的根本,我们后面《三十七道品》会讲到。【十一善法。(信】根,信善法,【进】就是精进,精进法,【与惭愧。无贪等三根。】它只有写一个无贪,少了一个无嗔跟无痴,这在《百法明门论》里面的十一种善法,信、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轻安,我们打坐坐得很好,心情很欢喜,没有烦恼,【不放逸。】,不放逸就是没有懈怠,【行舍】就是施舍,施舍,【及不害。)】就是不能残害众生,不害。这十一种善法会让我们成道,信善法,信就是一个,进,第二个,惭,第三个,愧,第四个,无贪,第五个,无嗔,第六个,无痴,第七个,轻安,第八个,不放逸,第九个,行舍,第十个,不害,十一个,十一,十一种善法,无贪等三根那是省略。【亦皆以信居先。】也是要以信为优先。【至吾人学佛阶级。信解修证。】就是信、解、行、证,那个修就是行,信、解、行、证,我们要相信佛祖的,这个道理我们必须要了解,了解后让我们悟到,了解之后要继续修,修之后证,所证悟的刚好跟佛祖证的,跟这些诸佛、菩萨、阿罗汉证的相同,这就是信、解、行、证修行的四个步骤,修行的四个阶段就是信、解、行、证,【亦必以信为入门。】也是要以信为入门。【三资若非有信心。不足以启(发也。)愿。】,启愿就是“发也”愿,对一个人没有信心你怎么发愿,我问你,我愿意上研读班接受法师的严格要求,你对我没有信心,你会来吗?诽谤师父的早就跑得不见人影,哪有可能今天来上课,不可能的事情,对不对?对师父没信心跑到台北去了,中部去了,连靠近都不要靠近,还不屑一顾,写信来骂,打电话扰乱,所以说人家没有拿枪来就算很好了,很好了,真的,所以这也要感谢众生,感谢众生,不足以启愿。【若非有愿力。不足以导行。】若是没有这个愿力,不足以【(引起…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