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在的,清净的自性,污染的东西你不能碰触,为什么?虚妄的东西,它是一种影像的东西,影像,是因为本性迷了,影像的东西,既然影像的东西就是假的,假的怎么跟本性合在一起,这绝对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所以《起信论》的思想须要再商讨,那么这个地方只有这样对你们解释,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则是上上实报。即实报土上上品也。究竟寂光者。即至究竟位。而证究竟无上菩提。究竟无余涅槃。常寂光净土也。往生四相讲竟。】意思是说我们若灭掉这个相续心,法身就出来,就是上上实报,就是实报土上上品,究竟寂光者,就是到这个究竟位,而证到究竟无上菩提,究竟无余涅槃,常寂光净土也,所以我们今天我们若是有正知正见的人,我们就不会东奔西跑,闯什么,你告诉他闯什么,你在追求什么?追求,噢!师父有神通,啊!这个神通很大,跟随他修行,这个师父,噢!咒念下去,噢!是怎样又怎样,人家说:慧律法师你有没有通?我说:有啊!我也是有通,怎么没有通。他说:你是什么通?脖子饿就吃饭,累了就去睡,这也是通,对不对?你若跟那个法师每样都有,怎样灵验,看到什么光,他是什么神通,他是知道什么,他就是有办法,他怎样为你观想,怎样为你灌顶,慧律法师!你有吗?我没有,我全都没有,我每样都没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照祖师讲的解释得对,不要解释错了,我,我全都没有,无用不完,你听得懂吗?有用得完,我都没有,慧律法师你有什么神通?没有,你有帮人加持吗?没有,难道不是这样,慧律法师!你来为我加持,我这只手痠成这样,我这只手痠成这样,几十年都不会好,帮我摸一下,摸,我们没有这一招,若摸一下就好,我这只手,左手也在痠,不然你帮我摸一下,一个人一种业,你也好了,痠就吃药,看医生,你将这个佛法当作什么,将佛法当作什么,当作像世间人神通广大的活神仙,来这里咒念一念,哪有这种事情,佛教不是这样,佛教是在修我们的心,要明心见性的,对不对?有这种业你当然要还,你有佛法的时候,什么为你改运的这些江湖术士,怎么骗得过你,对不对?我今天我慧律法师有灾难,我拿八千块,我拿八千块让你改运,我问你,若这样八千块有办法改运,改运是不见了还是……,后面还是要受报,这样佛祖不就要自打嘴巴,你每次遇到逆境的时候,来,用八千块,铃……,八千,OK!还得了,你上辈子造什么恶业你都不用受报,有这种道理?用钱可以解决你的恶业,只有一种可以解决我们的恶业,求忏悔,求忏悔也不一定解决恶业,要顿悟自性,你今天你求忏悔的时候,我讲给你听,求忏悔不一定能解决事情,师父!你不是常常叫我们要求忏悔,你是不是常常叫我们要拜忏,我现在讲给你听,我今天杀死人,杀死他父亲跟母亲,杀死他父亲跟母亲,我求忏悔,我杀死他父亲、母亲,不好,对不对?我求忏悔,求忏悔是我,我现在在佛祖前拜,换我问你,对方要原谅你吗?要吗?不要,不要,你求忏悔你照样没用,照样要报应,听得懂吗?学佛要学得比较有头脑,不是说你造一切恶业,我前面拜佛拜一拜,啊!我家发生火灾,我儿子被水溺死,哎呀!前几天我公公被车子撞死,一年死三、四个,我拜佛拜这么久没效,开玩笑,你拜佛下去,这些冤业就原谅你,有这样吗?没那么简单,没那么简单,佛法是讲智慧的学问,不是说你今天你来拜佛,你拜佛是你个人求忏悔,你已经不造恶业了,对不对?但是人家对你的恨是不是还怀恨,他不原谅你,你怎么求忏悔都没有用,照样要报应,难道不是这样,我今天痛苦所以赶快讨,临命终你不要来讨倒是真的,临命终慈悲,放我一马,难道不是这样,你现在让我腹泻没关系,让我头痛没关系,让我呕吐也没关系,临命终你可要保佑,这三八业障的兄弟,临命终你可不要来找我,临命终来找我我稳死的,惨了,求忏悔就是……是我个人的,减轻我的恶业,可以解决因果,不能解决因果,不可能,还不一定,看你造的罪,你若在佛祖面前求忏悔,上辈子你有剁他一只手臂,现在这冤亲债主来,啊!你有在求忏悔了,你上辈子剁我一只手臂,我原谅你,对不对?这样就没恶业了,这冤亲债主就不会捉弄你,不会让你生病,上辈子剁人家一只手臂,你这辈子拿筷子拿不稳,拿筷子拿不稳,你剁断人家一只手臂,突然间好了,所以拜佛拜到会好就是说这鬼躲在你这只手,对不对?你每天在拜,好,原谅你,咦!明天马上……,OK!OK!你听过人家拜佛拜到感应吗?那就是冤亲债主原谅你了,这样知道吗?冤亲债主原谅你了,你的手OK了,手OK了,对不对?就是这样,所以说那些江湖术士或是说专门在为人改运的,他多会改,对不对?学佛的人智慧一级棒(日语),我们学佛的人头脑是最棒的,骗不了我们,学佛就是有一点好处就是说谁都骗不了我们,对不对?就是这样?所以我的头脑不错,你就知道佛祖的头脑多好,就是这样,难道不是这样。(众鼓掌)
【解】不退有四义,是从这个地方讲吗?对吧!【不退有四义。一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径生实报。分证寂光。
【讲】此明不退四义。】四种意义。【本来只有三不退。今加毕竟不退。故成四义。特显佛号功德。念佛功德。二皆不可思议也。
一念不退者。念念流入如来果海。】如来果海的意思是说成佛是我们究竟的果,因为他以这个海表示无量的智慧,无尽的神通,无量的力量、功德,所以如来的果海表示蕴藏很多的神通、智慧、功德,都集中在最后的这个境界,所以说念念流入如来的果海。【已破无明。已显佛性。用中道观智。破一品根本无明。显一分三德佛性。】三德佛性,把笔拿起来,底下,A:【正因佛性】A【。】的旁边写个:A,底下最下面一个字:了因佛性旁边写个:B,左边缘因佛性旁边写个:C,这个叫做三因佛性,什么叫做三因佛性呢?正因佛性简单讲就是每一个人全都有这个本性,清净的本性,清净的佛性,我们现在发一个菩提心,正确的菩提心,不是为了品,也不是为了利,也不是为了一切其他的攀缘,我们一发心就是正确的,完全是为了自利利他,所以这个叫做正因佛性,就是说我们正确的本性发心,所以说【理心发。】理心发,【显法身德。】理心发就是我们本性清净的理体,我们现在发一个菩提心正确去修持,显出这个法身出来。【了因佛性】B【。】在“了因”的旁边写两个字:观照,还要再加一个字:力,力量的“力”。了因佛性就是说你虽然发这个理心的这个正因的佛性,但是你若没有观照的力量,你没办法,所以他必须要有观照的力量,所以叫做了因佛性,简单讲就是观照,有因地的修持,【慧心发。显般若德。】智慧的心发起来,显这个般若德,因为他有观照的力量。【缘因佛性】C【。】写四个字,就是随缘自在,随缘自在,这个叫做三因佛性,叫做缘因佛性。【善心发。显解脱德。】我们在一切缘起性空当中发起这个善心,随着这个缘解脱得到自在,这叫做显这个解脱德,【是谓圆发三心。】圆发三心就是理心、慧心、善心,是谓圆发三心,正因的佛性就是理心,了因佛性就是慧心,缘因佛性就是善心,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同时发这三心,这三个心是无次第,没有次第,无次第,一发下去三个心同时具足叫做【圆证三德。】圆证三德,【开佛知见。径生实报上上品。】到这个实报庄严土,上上品,那么已经接近【分证常寂光土。
【解】二行不退。见思既落。尘沙亦破。生方便土。进趋极果。】行不退就是见思惑已经断,尘沙惑,尘沙,这个见惑惑就是二乘在断的,尘沙是菩萨在断的,尘沙惑已经破,那么他就生这个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进趋极果。
【讲】二行不退者。度生之行】叫做度众生,这种的菩萨行【精进。不退堕二乘地也。】声闻跟缘觉。【见思我执之惑既落。而尘沙法执之惑亦破。】意思是说我执跟法执都有破。【尘沙二字。从喻立名。此惑】尘沙惑,这个惑,【能障化道。】把笔拿起来,化道就是障碍度化众生,简单讲尘沙惑就是说他对着这么多不同根机的众生,这么多众生所须要的法他不能完全了解,就像无量无边微细的尘沙那么多的执他还没有破,他就没有那个能力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说尘沙惑是对度众生而言的,这阿罗汉断掉这个我执,他有这个我空的功夫,但是他要来度众生,但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无量无边,他遇到根机不同,他要说什么法也不同,他须要什么也都不同,所以困难,尘沙惑意思就是说,这种尘沙惑就是说因为众生太多,所以他觉得很迷茫,能障化道,化道就是度化众生,会障碍他度化众生,【化道多故。】因为他度化众生太多,【如尘若沙。须修假观。】把笔拿起来,假观就是有,有观,因为众生确确实实有,阿罗汉是修这个空观,破这个我执,进入这个涅槃,佛祖说这样不可以,不可以退失菩提心,修诸善业是名魔道,你要从空出假,你不可以跑到涅槃坑里面,你自己证到阿罗汉果了要回小向大,要回心来做菩萨,所以因为众生太多,如尘若沙,如尘若沙就是众生太多,无量无边,所以须要修假观,修假观就是说,噢!众生他确确实实有存在,你要不怕辛苦,那么在缘起法里面度众生,随缘化度,再辛苦你也不能退失菩提心,所以须要修这个假观。【此惑可破。】这个惑可以破,【见思既落。】见思惑既然落下来,就是断,【即生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方便有余土,【从空出假。涉俗利生。】涉就是涉,干涉,干涉,涉俗利生就必须要跟众生打转周旋,所以有很多这个小乘的发一个菩提心度众生,差不多大家都退道心了,过去有一个人在山上修行,在茅蓬里面修二十年,修得非常地好,在山上都没有烦恼,早上起来就听到树木上面的蝉、虫、小鸟在叫,晚上自己一个人打坐,坐禅,看经典,修二十年,他自己认为他因缘已到了,应该要下山…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