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度众生,结果他下山度众生的时候,因为他二十年不曾接触到众生,他都修苦行,下山,语言不灵活,这样讲也不对,那样讲也不对,虽然他本身很有修行而言,但是他没有这种功夫,没有智慧世间的语言、智慧、辩才,不能修包在这个美好的语言、词句,有,假有的东西他没有具足这个条件,假有就是要学问,辩才,知道众生他须要什么,假有你都要学,简单讲做一个法师,像今天而言除非你开悟,明心见性,不然天文、地理、心理、化学、女众、男众,你全都要了解他的心理,包括一切医学,多少都要涉猎,哲学你都要懂,这就是假有必须要具足的条件,所以这个法师下山讲经之后,他一直讲,听众一直跑,一直讲,一直跑,没有人要听,虽然他自己很有修持,没有人要听,后来他一边讲一边生气,我用生命在讲,没有人要听,就跟佛祖讲:佛祖!对不起!从今以后我绝对不度众生,我生生世世我看到众生就讨厌,我用生命讲经给众生听,众生不听,再到山上躲起来。又上山,晚上睡觉,菩萨,菩萨现身,说:这样而已就退道心,要如何当菩萨,你不是发一个大心要讲经。所以说这种事情没那么简单,要度众生真的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大家都要躲在山上,有一个人来问师父,说:请问师父!要如何才会没是非?很简单,两种人绝对没是非,第一避居深山林中,自己种菜,拉屎自己挖洞掩埋,自己煮饭,自己砍柴,都没有人认识你,都没有人认识你,在山上,没是非,这第一点绝对没是非,第二大开悟的人没是非,你怎么搞他,他都没有感觉,你怎么搞,就像人家假怀孕来诽谤佛祖这样,佛祖一点感觉也没有,他没感觉这有什么,他大彻大悟,他的心中已经是大慈悲、平等,他怎么会跟众生计较这些,用不实在的证据要害佛祖,佛祖没感觉,人家提婆达多滚一块石头要把他压死,佛祖也不要报仇,只有大彻大悟的人没是非,两种人没有是非,第一就是躲在深山林中,像凡夫般,没有人知道;第二就是要像佛祖这样,没是非不是别人没是非,是他的心中没有是非,他的心没是非,别人也都诽谤佛祖,那是佛祖过去的业,也是众生的福报不够,才会诽谤佛祖,两种,所以你若在人群当中要能没有是非的,那怎么有可能,一百个当中有八十个,八十个说:慧律法师!你讲的不错。唉!我们揽镜自照,就觉得很安慰了,现在我都不敢要求一百个中有八十个,六十就好,六十,我们若在讲经,十个,十个里面有六个讲:噢!法师!你讲得很不错。噢!我们就精神又来了。法师!你讲那个烂死了。那时候就要托着下巴,自己观想,不然就到山上,躲起来。所以这个从空出假是很困难的东西,记住!这个“假”的旁边你写几个字,包括万有之法,所有一切法你都要学,工艺、哲学、心理、医学,众生所懂的你全都要懂,众生所有须要的你全都要懂,假有就是这么困难,这么困难,所以菩萨根本就不可能做,对不对?不可能做,困难,假有,缘起性空是无量法,无量无边的法你都要学叫做菩萨,涉俗利生,【常修度生之行。上求佛道。故曰进趋极果。】常修度生之行,上求佛道,所以说进趋极果,极果就是佛果。
【解】三位不退。带业往生。在同居土。莲华托质。永离退缘。】我们若带业往生到凡圣同居土,莲花,进去莲花苞里面,永离退缘,永离退缘,永远离开这个恶缘,会让我们退道心的缘叫做退缘。
【讲】三位不退者。娑婆与极乐不同。此土要破我执。断见思。证阿罗汉。辟支佛果。已经成圣。不退堕凡夫地。名位不退。彼土则不然。】极乐世界就不是这样。【不必一定断惑。只要一心念佛。乃至十念功成。】临命终念这个十声就成功。【亦得带业往生。从此娑婆同居秽土。横超西方极乐同居净土。】同居秽土一下子刹那间到极乐世界同居净土。【于九品莲华托质。】我们的意识进到莲花里面,莲花的旁边有一些大菩萨为你说法,为你说法,一天、一天为你说法,到极乐世界下品下生,还比我们世界任何哪一层天都还快乐,任何哪一层天都比不上极乐世界,经典讲的百千万亿不及一分,娑婆世界的快乐,天人的快乐、(的)神通,不及极乐世界下品下生百千万亿分之一,我就是看到这经典,所以我就说就算会死用爬的也要爬去,佛祖讲到这样,我们难不成你木头般劝告不来,对不对?但是修行要有善缘,要有师父指导,出家若没有善知识照样非常困难,真的,非常困难,剃度若没有善知识,非常困难,所以说人家为什么要现在家, 身,人家有善知识,在家身若有善知识他知道要如何修行,我们若出家没善知识茫茫然不知道要走向何方,虽然剃个头来讲,但是就是不知道要如何用功,不知道要如何用功,所以我今天建这个讲堂就是因为很感慨,高僧大德有的人写很多书,要自己看,自己看,一本书放着自己看,看不懂,出家人很想要修行的是很多,不是没有,是很多,但是这个道场都在念经,赶经忏,这个常住的工作我们不去做又不行,要去做,每天都在赶经忏,这样枉费我们剃这个头,所以他就自己很感慨,一方面出家又不能离开常住,一方面又很喜欢听正法,听这个净土法门,这经典又深奥,自己看又看不懂,哇!惨了,很烦恼你知道吗?剃这个头是一个头两个大,真的,那就很烦恼,所以说修行要两种条件,第一要善知识,第二要环境,要好的环境,一定要具足这两个条件才有办法成就,不然你不可能,你若说他有一个善知识在旁边,但是他环境很差,三餐都吃不饱,每天赶经忏,念经、念经……,有啊!师父、善知识在旁边,每天念经没时间听经,对不对?没有那个环境就没办法,你虽然有这个环境,建得很好,像皇宫,建这间建得像皇宫,噢!电灯用得这么好,对不对?没有师父,没有师父,你多行,我不相信你看得懂,看得懂,你整本看得懂,不然你举手,对不对?所以这种东西就是说福德因缘,噢!这佛经实在很厉害,我说这佛祖在讲话每句都是一针见血,不可以多也不可以少,福德因缘,你看,佛祖在讲话不会遗漏,要有福德,你还要有福报,还要有一些缘,没有那种缘你也没办法,你有福报,没错,你今天出家有福报,在家有福报,出世在台北,对不对?要听个经就要坐这么远南下,你有福报没这个因缘,你有办法吗?有这因缘,我家住在高雄,我拼命要来听经,儿子发烧,女儿腹泻,婆婆住院,急诊,他有这个因缘,他住在高雄最近的,整天就忙那些事,所以说人家佛祖在讲话实在很行,真的很行,两千多年前的圣人,怎么那么行谁知道,福德因缘,少一个字都不可以,少一个字都不可以,很厉害,真的,所以说横超西方极乐同居净土,于九品莲华托质,【永离退堕之缘。即圆证三不退。】三不退,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此点要注意。华开见佛。以常见佛故。念念求成佛道。证念不退。】念念,每一个念,我们若到极乐世界华开见佛,这个极乐世界有讲,这个莲花,一朵莲花,一由旬是八十里,有时候六十里,有时候四十里,我们现在简单讲一朵莲花平均六十里好了,六十里的莲花到底说……,我们今天这个色身是这样,六十里差不多多大你知道吗?多这里(文殊讲堂)到台南四十几公里,对不对?四十几公里,从这里差不多台南再上去是什么,后壁,新营,六十公里差不多从这里,高雄直接到新营,这样直线画一个圆圈圈,那么大朵的莲花,你想想看!那么大朵莲花,看要不要往生?就是这样,最小朵的,这是极乐世界最小朵的,你知道吗?一由旬是最小朵的,最小朵的,在极乐世界算最差的,下下品的,若阿弥陀佛那朵,哇!比地球还大,比我们地球还大,所以说我们甚至极乐世界我们就具足清净的光明智慧,到极乐世界就华开见佛,以常见佛故,念念求生佛道,证念不退,证念不退就是我们所讲的证到这个念不退。【永离念退缘。】当然他念念就是佛,念念就是三宝嘛!【以常闻法故。乐修大乘之行。证行不退。】乐修就是很愿意去修,那个字不能读作lè,当动词用的话读yào,乐修大乘之行,很快乐修大乘之行,证行不退,简单讲就是念念佛,就是证念不退,那么修大乘行,证行不退,【永离行退缘。以常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观摩熏陶】就是每天都在那里,每天都在那里种这个善根,薰陶,【证位不退。永离位退缘。
【解】四毕竟不退。】这是多出来的,毕竟不退。【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我来解释一下:第四毕竟不退,就是说种一点善根就永远不会退,无论你用什么心,你只有一点善根,念一些阿弥陀佛,也不会退,简单讲就是说我们今天在座诸位,无论你有心、无心,无论你用什么心来,散心、乱心,对佛教有了解,对佛教不了解,都没有关系,怎样?以后都会成佛,哇!这太厉害,太厉害,不论至心,至心就是恭敬心,非常地至诚恭敬心,散心,就是漫不经心,人家在仿佛合个掌,他虽然没有来听经照样会成佛,照样会成佛,有心,像在座诸位大家都在作笔记,确确实实是真的要来听佛法的,这是大家有心,无心就是说他不是来听佛法,他是要来找人的,听到人家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样以后也会成佛,这太厉害,你知道吗?太厉害,就是说不得不成佛,一定要成佛,所以在座诸位!听到这句就很安慰了,安慰什么呢?无论多痛苦,多大的委屈,我们走进这个文殊讲堂,你看有这个善因缘,将来一定会成佛,这个太好了,太好了,有心也好,无心也好,或解,对佛教有了解吗?对经典有了解吗?或是不了解,但弥陀名号,只要你持这个弥陀名号八识田中就有这个善根,有这个善根,只要耳朵听到,落入八识田中,或者是六方佛的名,六方佛,东、南、西、北、下、上,《弥陀经》里面六方佛的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只要通过这个耳朵,通…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