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过这个耳朵,假使千万劫后,千万劫之后,毕竟因斯度脱,究竟能够因为这样而解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什么叫做涂毒鼓呢?这个字我想很久,想很久,涂毒鼓我想很久,这是不是一种毒药的名称,我查,查不到,所以我就是自己这样想,用我自己意思去解释,可能是这样,古早,古早,再过去那个古早,有一种毒药是很毒,这种毒药你都不用吃到也不用喝到,这种毒药把它抹在什么?抹在鼓里,鼓皮,鼓皮的上面,打下去空气中是不是有这个毒药的气,对不对?远的也中,中毒,近的也中毒,意思是说在这里仿佛远的也入、成就,近的也入、成就,全都进入(成就),它的意思是这样,这是我个人的浅解,因为讲错要负因果,你知道吗?我又查不到,所以暂时借我的,暂时用我的意思。涂毒鼓可能是抹在鼓上的一种毒气,打下去的时候这气会跑出来,跑出来,远也中毒,近也中毒,这是我个人的浅见,不知诸位大德你意下如何(众鼓掌),因为我没得查这个字,涂毒鼓我没得查,所以暂时用我的,远近皆丧,远的、近的都要死,一定要死,意思是说念佛绝对要成佛,无论他有修没修,无论吵架也没关系,你骂他:阿弥陀佛。他有听到,这样他也会成佛。所以吵架骂他一句:阿弥陀佛,不但无罪又有功德,以前我拿念珠,人家一直看我,我就对他念:阿弥陀佛。不管他对我们的观感如何我都不管他。食少金刚,决定不消,吃这个金刚下去,金刚是不坏的东西,这就永远不消,永远不消。(涂毒鼓:①谓涂有毒料,使人闻其声即死之鼓。禅宗以此比喻师家令学人丧心或灭尽贪、嗔、痴之一言一句之机言。《景德传灯录•卷十六》全豁禅师条(大五一•三二六中):“吾教意犹如涂毒鼓,击一声,远近闻者皆丧。”(《北本涅槃经•卷九》)【佛光大辞典】②(杂语)以毒料涂于鼓上,使人闻声而即死者也。《传灯录》曰:“全豁禅师上堂,一僧出礼拜请。师曰:吾教意犹如涂毒鼓。击一声,远近闻者皆丧。”【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讲】四毕竟不退者。以显佛号。经名。不可思议功德。不论至心念。】恭敬心念,不论他漫不经心,【散心】就是漫不经心【念。有心念。无心(即不存心也)念。】“无心”就是不是故意的。“即不存心也”,不存在,没有存心要念佛的,突然听到的,无心就是不注意念的,像小孩来:阿弥陀佛,师父!阿弥陀佛。这小孩将来也会成佛,真的,所以你们若要教小孩,我教你们最重要的,以后你儿子若在叫妈妈,你就告诉他以后……,妹妹以后你叫的时候要讲:妈妈!阿弥陀佛。你教她,听得懂吗?从小就教她,妈妈!阿弥陀佛。如果她没念阿弥陀佛,苹果不要拿给她吃,叫一声,来,妈妈!念阿弥陀佛才给你吃,妈妈!阿弥陀佛。这样拿给她,以后吃什么,每句都念佛,真的,以后要做什么,每句都念佛。爸爸!爸爸!阿弥陀佛。我要吃东西,小孩最喜欢吃东西,你拿糖果骗他,他每句都念佛,你说:念一声一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小孩最好骗的,对不对?从小就跟他种这个善根。【或解义。不解义。】是了解,或是不了解。【只要佛名经名。一经历到耳根。纳入八识藏中。】我们的第六意识。【即成善根种子。永远不坏。假使过千万劫后。善根成熟。毕竟因斯(念佛名经名)得度。】就是因为“念佛名经名”得度。【如佛世一老人。八万劫前。因畏虎扒上树避难。虎过念南无佛一声(此即无心念佛一声)。以此善根成熟得度。故曰因斯度脱。】所以我告诉诸位不要瞧不起出家人就是这样,出家人他有受二百五十条戒,他若破一条戒,五位戒神就不在,受这个比丘戒,一条戒有五位戒神,所以我告诉他出家人再没修行都远远胜过在家人,二百五十条戒律,乘以五,一条戒律五位戒神在保护,我若受比丘戒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戒神,若破一条还有一千二百四十五位在保护,对不对?有那么会破吗?二百五十条都破完,很惊人,岂不是得拼命一直搞,乱搞,一条戒就有五位戒神,所以我告诉你出家人再没修行,在家人不可以诽谤出家人,对不对?最笨的,你觉得他很没有修行,他现出家相,他比你还厉害,戒神至少比你还多,戒神至少比你还多,他二百五十条戒,他那么会破,吓死人,所以我们在家要恭敬三宝,一定要恭敬三宝。若念一句佛,人此善根来出家,所以这出家人不晓得修多久才能够剃度,无论他是结过婚才出家,结地婚出家也没关系,五十岁出家也没关系,六十岁出家也没关系,他有这个缘,对不对?但是我告诉各位:出家若没有这个福德因缘,遇不到善知识跟好的环境,没办法,没办法,不会成就,等于一棵树没有浇水,这是一个人才,没错,这棵树会长得很高,没有在浇水,没有阳光,没有施肥,你多行,没有那个根,没有那个缘,你就活不起来。
【下立二喻。】两种譬喻。【一喻普及。】很普通,每一个众生都会得利益。【如闻涂毒之鼓。】这个鼓上面抹这个毒,抹这个毒,【远近闻者。皆要丧命。】要死。【古云:欲挝涂毒鼓。须佩返魂香。】这个提手旁再一个过,我旁边查好了,我只有写四个字,查无此字,我整本《康熙字典》翻遍,怎么找都没有这个字,你们这里有没有当老师的,读中文系的,知道这个字什么意思吗?没有人知道,上面有没有,有没有人当老师的,知道的举手,这个字我确实不懂,查无此字,我找了多久,怎么找都没有这个字,这个字不晓得怎么解释也不晓得怎么注音,你们曾看过这个字?不曾,(挝(撾)zhuā:打,敲打:鞭挝。挝鼓。挝杀。古同“抓”,用指或爪挠。)没办法,所以这个字暂时用我的,没办法,有边读过,无边就读中间,没有就自己编,我们就读作“guò”。“欲挝涂毒鼓”,想要逃避,避过这个涂毒鼓,“须佩返魂香”,返魂香就是专门在召魂回来的,第一个譬喻,很普遍的意思。(后法师进行更正)挝念作zhuā,挝就是敲打的意思,有人查出来,挝zhuā,挝涂毒鼓,挝就是敲打的意思,讲到这里突然想到,若不赶紧讲又忘记了。【二喻不坏。食少许金刚。决定不得消化也。四不退四义讲竟。】四种不退四义讲完。
【解】复次】这不能读作fù次,复次【只带业生同居净。证位不退者。皆与补处俱。亦皆一生。必补佛处。】这就是在说比赛、比较,意思是说只要你能带业往生来到同居的净土,凡圣同居的净土就证到这个位不退,刚才我们讲过位不退,绝对成佛,皆与补处,补处就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皆与补处俱,补处俱就是等觉菩萨,就是说我们一往生到极乐世界,那里大家都是等觉菩萨,就是好邻居,所以说极乐世界是一个最好的环境,善知识,每一个都是大菩萨,你试想看看,不是像我们娑婆世界,讲两句话不中听就要让我们死你知道吗?就是这样,所以皆与补处俱,亦皆一生必补佛处,会补这个佛位。
【讲】此判较力用。前二句指往生之人。】指往生的人,前面二句是讲指往生的人。【不讲上三土。】上面三个土就是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常寂光净土,都没有在讲那些。【只论带业往生。】就是在讲我们这个时候凡夫用得到的地方,我们将来到极乐世界都是要带业往生的,没有一个有办法断惑的,没那么简单,只带业往生。【同居净土。】凡圣同居土,【证入位不退之者。皆与补处俱】就是跟补处,跟等觉菩萨一样,皆与实处俱,全都跟等觉菩萨【(同也)。】那个地位。【虽证位不退。亦具行念二不退。】意思就是说你若在极乐世界,只要你证到位不退,同时也是行不退跟念不退,亦具行念,也具足行不退跟念不退,两种不退。【经中云L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退转地)。其中多有一生补处。】补处佛就是等觉菩萨,一辈子就可以到等觉菩萨,【其数甚多。乃至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补处菩萨方称上善)。俱会一处。既与俱会。】就是大家在一起,【必学利生之行也】能够利益众生,【(具行不退)。】能够学利生之行,【末二句亦皆一生。必补佛位者。】亦皆一生必补佛位。【指虽生同居。即登补处。】就是到等觉菩萨,这不可能说修哪一种行有办法像念佛那么好,你若在娑婆世界,断见惑,证初果,断这个思惑,证雨果、三果、四果,在娑婆世界这个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再修菩萨行,再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一直到等觉,你想想有多难,极乐世界你只要念佛,不用断惑,一到极乐世界就是等觉菩萨,所以无量的诸佛,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就是赞叹这本净土,赞叹这本净土,但是因为净土法门深奥,很少人在讲解这本,所以我就发一个心跟诸位参考一下,参考一下,我不敢说教你们,因为在座诸位程度都很高,我怎么敢说教你们,所以向大家学习,向大家学习,登这个补处佛,【必补佛位。念念入佛果海】念念入这个果海,就是【(具念不退)。】念不退。
【解】夫上善一处(根据了了)。是生同居。即已横生上三土。一生补佛。是位不退。即已圆证三不退。】这句话我先简单解释一下,不用翻过去。夫上善一处,这有“根据”,写得“了了”,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夫上善一处,是生凡圣同居土,是生同居,虽然是往生到这个凡圣同居土,即已就是等于,就是等于横超三界,往生叫做横生,即已就是等于,横超三界往生上三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四土,四土就是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你只要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已经超过三土,上面这三土,直接就等于到一生补佛,就是到等觉菩萨了,看这样有多了不起,在娑婆世界凡圣同居土,修一修到方便有余土,再跳入实报庄严土,到最后才证到常寂光净土,极乐世界你只要念佛往生一下子就到补佛的位,是位不退,即已圆证三不退,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意思是说虽然…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