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P71

  ..续本文上一页00%">

  

真 如—理非妄倒,故名真如。————————真实之名

  

  

  

(真如亦是假设之名,其实到非言诠所能及。————离言)

  

  

  由离得名

  

  

  依择非择

  比较得名

  

  

  虚 空—真如离诸障碍,犹如虚空故。

  择 灭—由无漏智拣择力灭诸杂染故。

  非择灭—本性不由拣择,而自清净故。

  不 动—离前三禅时,灭苦乐受故。

  想受灭—离无所有处欲,想受不行故。

  

  

  徒喻得名

  

  

  

假立之名

  

  

底下,【现在末法之世,法弱魔强,】现在的人因为有录音带、录影带,有很多诸山长老和这些年轻的法师,共同合作来弘扬佛法,来利益众生,要不然台湾的风气怎么可能有今天这种情形,早就被邪魔外道障蔽了,障蔽了,【许多左道旁门,】左道旁门就是不正为左,邪道,【如空心教、无为教等,名是佛经内部极好之名词。】空心教、无为教,他们是偷拿名词而已,所修之行,不是依照中庸之道理来修,譬如空心教不观照心性本空,乃是执著心在心里,执著心在心里,而随心地分别、六尘的境界,无为教不学六种无为,他不学六种无为,六种无为一定要解释,这个很重要。无为,什么叫做六种无为?这个出自《百法明门论》最后的,《唯识学》最后《百法明门论》,都有讲到六种无为法,无为就是因缘造作,当体即空,没有所谓的因缘,简单讲无为就是因缘当下就是超越因缘,因缘当体即空名为无为,所以说没有因缘造作,也没有所谓的生、住、异、灭的四相,这个就是真理的异名,就是无为法,我们一般所讲的是生灭法,无为法就是不生不灭法,大乘唯识家以无为法为无体,依照道理是唯识所变,唯识所变,依照道理一切法才是唯识所变,一切当体即空,所以无为法就是法性本空。六种无为,把笔拿起来,你做一下笔记。第一叫做虚空无为。你听到虚空就知道用比喻来说无为法,无为法就是离烦恼、离所知障,所显现之真如,其无障碍恰如什么?恰如虚空,虚空表示它的大的意思,广的意思,广大妙用的意思,不是说虚空就是无为法,你如果说虚空就是无为法,不知道拿虚空来比喻大、广、妙用,这样你就误解佛的本意,所以说虚空无为,它的意思是藉着虚空来作比喻,我们的真如不生不灭法就像虚空一样如如不动,就像虚空,这是藉虚空而比喻,其实虚空是无明幻化出来的东西。第二叫做择灭无为。择灭无为简单讲就是用正知正见,选择正知正见的佛法修智慧般若之后灭掉束缚,灭就是灭掉束缚,选择正知正见的佛法灭掉烦恼的执著,离开了束缚进入真如,名为择灭无为。择灭简单讲有选择,运用选择,选择正确的智慧,而除掉一切有漏的束缚,而显出真如叫做择灭无为。第三点叫做非择灭无为。这一点和第二点刚好成怎么样?成颠倒,但是这个也是无为的一种。什么叫做非择灭无为?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本来就清净不必任何的选择,不必经过选择的力量,你本来就有真如的妙用,意思是说一切有为法缘生,当下就是不生、当下就是不灭,所以不生不灭的道理,就是我们的真理,所以叫做非择灭无为。简单讲非择灭无为就是不是由无漏智慧的简择力,简单讲就是无功用行妙有自然现前,不必经过智慧的选择,我们的本性本来的清净,当下就是离开一切的污染,不必经过选择,当下就是无为的意思,简单讲非择灭无为就是不必有任何的造作、选择,清净的本性本来就是具足,叫做非择灭无为。第四叫做不动无为。不动就是我们所讲的离开一切的苦受、乐受,如如不动,除掉一切苦受、乐受,以及一切的感受,所显现的是空性的寂静的真理,叫做不动无为。简单讲就是安详的意思,内心都没有被境界影响到,所以这个不动无为就是不生不灭的无为,简单讲就是他活在这个世间,无论哪一种情形,他都不会起心动念,恨哪一个人、嫉妒哪一个人,他所保持的都是如如不动,他所有的感受都放得下,舍一切的感受就叫做不动无为,舍一切的感受,因为一切的感受都是妄想。第五叫做想受灭无为。想受灭,简单讲就是灭掉想跟受,这一句话,你把它颠倒过来就是这样子,灭掉这个想,来掉这个受,简单讲就是灭掉第六意识的苦受、乐受的意思,想受灭无为简单讲就是灭掉第六意识,简单讲就是断掉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断掉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我们就没有所谓的苦受、乐受,一切的苦、乐都是我们自心所创造出来的,想受灭无为又称为灭尽定,灭尽定,又称为灭尽定无为。第六叫做真如无为。真如无为,无为乃真实如常而不虚妄变异者,真如无为,把笔拿起来,就是永远不变化、不虚妄,是真真实实,确确实实的本来面目,叫做真如无为,真如无为。这样我们对无为法就有一点点idea,有这个观念,有这种观念,要讲就比较清楚了。底下,看课本,【但窃取其名,而所修之行,不依名中义理。如空心教,不观心性本空,仍执心在身内;又随心分别六尘境界。

  如无为教,不学六种无为之法,仍念念著有,不修净行,更有许多非法说法。此等名为附佛法之外道。】附佛外道,【以为人师,广收徒众。其传法只许两人私相授受,不许第三人观听,有云三眼不传道。】三眼就是两个人,因为我们一个人只有两颗眼睛而已,“三眼不传道”,两个人就有四颗眼睛了,四颗眼睛,如果眼睛坏掉一颗,还剩下一颗也是两个人,两个人。“三眼不传道”,就是不能让第三个人听。

  【又以欺诈手段,诱骗愚夫愚妇。凡欲受其法者,先要一誓词不得将教中密语,告知于人,如违愿遭重谴(或愿被雷击、或愿遭火烧、或愿被水溺)。即夫妻之间,亦不许说。此以恶咒束缚于人。】束缚于人。诸位!你就知道这是哪一贯的,你就知道了不必再说,你就知道了,哪有佛法如此的,对不对?什么都可以公开的。

  【如有智识之人,】如果有智慧的人,【一闻传法,不许第三人观听,及教中密语不许告知他人,即知其非正法。何以故?如果正法,必可公开,振法螺,】法螺,呜……(师父学吹螺号发出“呜……”的声音)。以前洪荒时期,洪荒时期,有一部电影叫做《洪荒时期》,我今生今世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只有对电影很有兴趣,有一部《洪荒时期》,它是描写恐龙时代,人类跟恐龙的斗争,他如果遇到危险就吹一个(螺号),呜……(师父学吹螺号发出“呜……”的声音),这样子,人家就听到,那个时候没有语言,没有语言。这个法螺就表示在说法,或者是【鸣法鼓,】法鼓,这是比喻佛所说的法像打鼓,若听到鼓声就像在打仗,一步一步一直进入战斗,法鼓,打这个鼓就是表示要你能够精进不要被魔打败,所以打这个法鼓,简单讲就是能够振作,我们精进的道心,鸣法鼓、振法螺,【堂堂皇皇,】堂堂皇皇就是正正当当、气势辽阔,【那有怕人见闻之事乎?】我们劝告讲堂人愈多愈好,人愈多愈好,是不是?我们如果像这样两、三个人躲躲藏藏的,这样来传道,我也很快就被抓去关,国家就说你搞什么名堂,两个人关在房间内慢慢地点,哪有这个样子的,对不对?没有这样的。讲经说法公开,公开。

  【此中八种,前四种,】(邪、正、真、伪)【乃为凡夫修行开正眼。以凡夫之人,每多邪正不分,真伪不别,盲从邪教,依照伪修。后四种,】(大、小、偏、圆)【兼为二乘权教示指归。以三乘圣人,抑或囿于小道,】囿就是拘泥、束缚在……。囿(yòu),囿于小道就是拘泥于小道,【不发大心;抑或偏于事行,不明圆理;故须征释。】

  【一牒名竟。

  

丁二 辨相

  世有行人,】行人就是修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就是没有明心见性,没有了解自己的本性,是不必那么劳碌、那么忙,整天在忙什么?【但知外务。】忙外务,就是做外务的,【或求利养,】哪里供养比较多,我就去那个地方,【或好名闻,】我喜欢出名,【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贪名、好利养,现世欲乐、未来果报,这个叫做邪。

  【此下辨明八种相,原文分定,即为八段。此段辨邪之相。世间有一种修行之人,一向以来,发心修行,不究自心。】不了解自心。【自心,即真如自性,本有真心;不从父母所生,非同世人所认现在身内之肉团心也。

  肉…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